小学论文网
导航:网站首页 >

鸟的天堂教案汇编【10篇】

时间:2024/3/3 11:33:00
 
絶望的时侯抬头看着希望的光芒其实一直存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鸟的天堂教案汇编【10篇】,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一下噢。
  鸟的天堂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有关榕树的资料、图片、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鸟栖息的地方,鸟的乐园、有很多鸟发挥学生想象。)
  2.这个鸟的天堂在哪儿?你知道吗?(一棵大榕树)
  3.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棵大榕树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天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都长出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又长出新的枝干来。这样不断生长,它已长成了榕树林,占地达16亩。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天堂中的乐园。又因为上面栖息着许多鸟,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
  4.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树。
  二、自由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1.指名读文,读准字音。
  2.投影出示练习: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3.自学生字,掌握字形。
  重点指导
  梢:形声字,与稍、捎区分。
  暇:左边是日,注意与瑕区分。
  4.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解决。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陆续:前前后后,时断时续。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留恋:舍不得离开。
  不可计数:没有办法来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应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暇:空间。文中指鸟太多,看不过来。
  三、理清文章的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2.汇报交流。
  学生甲: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
  学生乙:课文59自然段写的是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情景,1013自然段写的是第二次经过时所见到的情景。
  3.理清课文的脉络。
  (1)作者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学生汇报:
  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
  (59)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013)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四、分小组合作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众鸟纷飞的景象。
  2.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
  3.有感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导入:请同学们先听一段乐曲,听后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播放《百鸟朝凤》录音带。鸟很多,鸟的天堂──板书。)
  2.这节课,我们就和巴金爷爷一起去广东新会县天马河上一个被人们称作鸟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巴金爷爷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第一次看到的是(学生接:大榕树),第二次看到的是(学生接:鸟)
  3.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快速阅读课文,体会一下榕树给你什么感受?鸟儿又给你什么感受? (榕树──大、茂盛;鸟──多、欢快)
  二、重点感悟、体会榕树的奇特美和群鸟纷飞时的壮观景象
  (一)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部分,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体会后放出声音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用朗读的形式加以汇报。
  (二)汇报交流。
  大榕树:
  1.大
  学生甲: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1)汇报读,其他同学听读:哪儿读得好?为什么?你听出了什么?从哪儿听出来的?(从不可计数体会出枝干数目很多,说明树很大。)
  (2)重点体会真字。
  两个真有什么不同呢?听老师读,体会一下。
  出示投影:
  学生体会出:第一个真意思是本来的,实际的。第二个真指的是确确实实。应读出惊叹的语气。
  学生乙: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3)重点体会又字。指树根很多。
  出示图片:谁来指一指哪些是气根?(体会根上生枝,枝上又生根,独木成林的景观。)
  学生丙: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
  (4)体会卧字。(树占地面积大。)
  (5)这株大榕树占地面积有多大呢?谁查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学生答:一万多平方米。)
  (6)课下大家丈量了操场和教室的面积,大家计算一下:合几个操场?几个教室?(结合具体情况请学生作答。)
  (7)经过换算,你有什么感受?(简直太大了。)
  2.茂盛。指名读句,谈体会。
  学生甲: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不留一点缝隙,说明树叶多。)
  (1)重点体会推。请同学们演示,说明叶多而密。
  学生乙:地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2)重点体会颤动。
  同学演示,体现微微地动态。
  (从中我们体会到榕树的生命力非常茂盛。)
  学生丙:从对大榕树特点的描述中,我们看出作者不禁在内心深处发出感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3.看录像:榕树的大与茂盛。
  4.请学生反复朗读这部分内容,突出重点词句,体会榕树的特点,在读中表达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受。
  5.请学生画板画,体现榕树大而茂盛的特点。
  鸟
  1.播放课件录相:群鸟纷飞的场面。使学生形象地感受这部分的动态美的描写。
  2.导语,让我们走进课文,欣赏热闹的场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尽情地感受这部分所描绘的美。
  3.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重点语句中能够体会出这里的鸟儿多?
  4.学生汇报。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两个到处说明鸟很多。)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应接不暇的意思就是说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起来。在课文里是说鸟太多了,眼睛看不过来了。)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有的有的有的,说明鸟的姿态很多,种类也很多。)
  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体会到鸟儿很欢快,快乐地叫着。)
  5.教师借机指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那么,请大家想象一下,树上还有什么姿态的鸟呢?(学生发散想象。)
  6.看到这么一棵奇特的榕树,领略到树上鸟儿欢腾的场面,作者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学生齐读(投影出示)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7.教师追问:
  (1)从这句话中,你发现了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有引号,而第二个则没有。)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吗?
  (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这棵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真真正正鸟的天堂。鸟儿在这里栖息繁衍,过着幸福的生活。)
  8.配上欢快的音乐,把美术课上画的小鸟,放飞到大榕树上。
  9.再读课文这一部分,体会热闹欢快的场面。
  三、了解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
  1.什么原因使这棵大榕树成为了鸟的天堂呢?
  2.学生根据查找的课外资料或其它知识加以介绍分析。
  3.小结:榕树的枝繁叶茂为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食物、水分,当地的居民爱鸟、护鸟,同时鸟的粪便成为榕树生长的有机养料。使这棵榕树长得愈加的繁茂。
  四、思维拓展,深化主题
  1.播放鸟的天堂的完整课件。
  2.出示思考题:
  请你以导游或小鸟儿的身份,向游人介绍这里的景象。介绍的形式可以自由选择。如写导游词、写诗,顺溜。
  3.学生分头准备。
  4.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汇报交流。
  五、总结全文
  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了鸟的天堂。作为人类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附: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教案 篇2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解决字词
  1、指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教师正音:一拨兴奋
  3、生字教学
  1:榕树,白茫茫
  (1)什么是白茫茫?
  (2)一般来形容什么?
  (3)你能来说一句话吗?
  (4)课文中又是形容什么的呢?课件出示: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
  4、生字教学2:船桨、空暇
  (1)辨析字形:暇与瑕
  (2)辨析字义:暇与瑕
  (3)语境理解:应接不暇——
  5、生字教学3:耀眼
  (1)认识偏旁:耀
  (2)理解字义:什么样的光?
  (3)右半部:羽
  (4)练习书写:耀
  6、完成学习报告单
  [辨课: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块的形式出现,针对性强,教师指导也很扎实。]
  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梳理写作思路: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
  2、分清段落:树——鸟
  3、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修改报告单第一栏。
  4、梳理学生的质疑问题
  [辨课:化极少的时间理清文本写作脉络,提翎而毛顺,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清晰的思路。]
  三、第一次走进“鸟的天堂”
  1、老师读课文第1——6自然段,学生想像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自读想像加深体会。
  3、交流:作者哪些词句为我们展示了这是一株怎样的榕树?
  (1)……真是一株大树!
  (2)教师范读,强调“一株”,为什么?(板书:一株大树)
  (3)这株大树到底有多大呢?教师出示图片,生惊叹。
  (4)感情朗读
  (5)“株”能否改成“棵”?
  4、学习第8自然段,交流报告单:你读出了什么?
  (1)绿、生命力强
  (2)理解:一簇——(板书:枝繁叶茂生命力强)
  (3)感情朗读,读出逻辑重音。
  (4)这时你想说什么?(生机勃勃)
  (5)玩味“颤动”一词的妙用。
  (6)感情朗读
  (7)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画出第一句,思考与下面的句子有什么关系?
  (8)出示视频,教师范读。
  (9)学生用一句话来赞美大榕树。
  (10)反复朗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1)这美丽的背后蕴含着什么?(生命力、顽强、茂盛、独特的美)
  (12)这鸟的天堂里为什么没有一只鸟?
  [辨课:品词析句,披文入情,这是传统语文的精髓。教者运用得当,效果较好。]
  四、再次走进“鸟的天堂”
  1、这里的鸟的天堂为什么要加引号呢?
  2、结合学习报告单,再读重点段落,想想作者哪些词句为我们展示了鸟的特点?
  3、板书:群鸟飞舞。从大的,小的,黑的,白的,你又看出了什么呢?(教师小结作家语言的简练。)
  4、玩味几个“有的”,体会到什么呢?(板书:自由快乐)
  5、指名读第13自然段,思考又写了什么?(板书:叫声好听)
  6、作者为什么要单独写画眉鸟呢?(作者揭示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
  7、自由解答学习报告单中的疑惑。重点解决:为什么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快乐自由安全的地方)
  8、布置作业:
  (1)修改学习报告单中的二三四项内容,下节课交流。
  (2)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辨课:比较欣赏的是作者从内容到形式,都能兼顾,另外学习报告单的运用在实际教学中究竟起到怎样的作用,我也很好奇,可惜没有参与真实的课堂之中。]
  比较研究:
  这是一堂比较理想的小学语文课。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生字教学很扎实,二是品词析句很到位,三是言语形式得到应有的关注。既能体现语文教学的传统思想,又能体现现代语文新的思想。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小学语文教师与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区别还是比较明显,这个差异表现在言语实践活动的训练力度上,小学教学偏重于感性认知,中学教学则向前推进了一步,强化了言语技能的迁移。另外在创造性阅读方面,中学语文走在了小学前面。对此,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转变教学思想,改变教案的方式,解放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更大力度地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转型发展。]

  鸟的天堂教案 篇3
    设计理念:
  《鸟的天堂》是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课本(浙教版)第十册第五单元的阅读课文。本单元教学提示指出:文章里写的事物,有的是作者直接看到的、听到的、有的是作者由这些事物引起的联想。阅读中分辨作者的见闻和联想,可以提高我们理解和欣赏语言的能力。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积极采用合作、自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真正领悟文章包含的美,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能分辨课文中的见闻和联想,初步认识联想的作用。能用“看到-------,想到----------”的句式说话。
  情感目标: 感受作者眼中“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当你驻足在温馨的家中,停留在爱的港湾时,你就会觉得自己生活在幸福美好的天堂。那么,鸟类栖息的天堂又是一副怎样的景象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课文。(板:鸟的天堂)
  二、导学第一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好第一段。
  2、再读,并说说你从什么地方读懂了什么。“热气已经退了”说明了什么?
  3、找出描写景物的句子读,读出美的感觉。
  小结并过渡:在美丽的黄昏和好友荡舟游玩,的确是件非常惬意的事。船慢慢向前驶着。他们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呢?
  三、导学第二段
  1、自由读,说说他们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
  2、你觉得榕树怎样?用“我从____体会到____”的句式体会榕树的大、奇、美。并且美美地读一读。

  鸟的天堂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十四个生字和新词“留恋、不禁、展示、颤动、南国、应接不暇”。
  2、训练学生按作者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引导学生体会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静态,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动态,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作文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学生活动设计】
  1、回答文中设计的问题,勾划重点词句。
  2、同位讨论、小组交流、理解重点句。
  3、观察投影片上的图,发挥想象,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4、质疑问难。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明确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⑴ 读准字音:
  “颤”读 chàn;“应接不暇”中“应”读 yìng;“一簇”中“簇”读 cù;“隙”读 xì。
  ⑵ 理解词语: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南国:指我国的南部。
  颤动:本课指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应接不暇: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过来。
  2、用“ ”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来读一读、细体会。
  3、自由读课文:
  质疑问难。
  二、揭题,学生自悟
  1、板书课题:
  “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样理解?
  文中“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2、默读全文思考:
  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黄昏鸟都栖息了。因此作者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
  三、小组讨论
  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各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几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
  第一段(1~4自然段):傍晚,我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
  第二段(5~9自然段):写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大榕树。
  第三段(10~13自然):写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 鸟的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的活动情景。
  第四段(14自然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
  第二课时
  【明确目标】
  1、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初步了解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1、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
  1、作者吃过晚饭,黄昏时,在河边与朋友乘船出游。从“吃过晚饭”、“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向河中心移去”可以体会到,当时环境十分幽静。从“没有波浪”、“平静地移动”、“听见了水声”体会到的。
  2、练习朗读:
  体会作者游玩时愉悦的心情。
  二、学习第二段
  1、出示投影片(文中插图):
  看图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
  (独木成林,枝繁叶茂,充满生机与活力,郁郁葱葱……)
  2、默读思考: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榕树的?主要写了榕树的什么特点?用 线划出来。
  3、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这一段描写了榕树“大”“美”的特点。
  ⑴ 描写“大”的语句:
  ① “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
  ② “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③ “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
  ④ “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⑤ “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⑵ 描写“美”的语句:
  ① “一簇簇树叶……真绿得可爱”。
  ② “有许多根垂到地上……卧在水面上。”
  ③ “那么多的绿叶……新的生命在颤动。”
  4、图文对照,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理解重点句:
  出示投影片:
  这两句话写出了这株大榕树的真面目。树木的特点是“枝上又生根”。枝上生的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之后就成了树干,这就是这株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原因。
  5、指导朗读:
  培养学生体验“美”、欣赏“美”的能力。
  6、小结:
  这一段作者由“远”及“近”地对榕树的大小,它的根、叶、干、枝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了描写,这是静态描写。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思考:
  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这一段主要写了作者和朋友们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
  2、再读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再读思考:
  作者是怎样描写众鸟纷飞的活动情景的?标出有关语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⑴ 作者用排比句“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写出了鸟形、鸟色及鸟的姿态。用这样相同或相似的句式来写,读起来节奏感强,非常上口。
  ⑵ 作者用了拟人句“树上就变得热闹了。”“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写出了鸟儿们在“天堂”里活泼、自由的生活,反映了作者的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
  3、感情朗读:
  体会这一段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4、小结:
  这一段作者主要写了鸟的活动──不同大小,不同羽色,不同动态的鸟,构成了一幅“百鸟图”。是对事物变化活动的描述,这是动态描写。
  四、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第四段:
  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读懂了什么。
  (由“回头看”、“我感到一点儿留恋”、“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体会到作者的心情是愉快的,感到留恋。)
  2、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要读出留恋、赞美之情。
  五、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从“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第三课时
  〖明确目标
  围绕重点,学习表达。
  〖教学过程
  一、过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这篇课文按游览路线写了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两天的记游,重点不同,方法也有别。那么作者是怎样来写所见所闻的,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二、投影出示自学提纲
  默读思考集中交流、整理:
  1、时间不同:第一次去是在傍晚,第二次去是在早晨。第一次去没有看到鸟,因为天晚了,鸟儿们已经在树上栖息了;第二次去看到了很多很多的鸟儿,因为早晨,鸟儿开始活动了。
  2、因为这棵榕树很大,而且枝繁叶茂、土地湿润、环境安宁,正适合鸟儿做巢生活、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得到了保护,便于鸟类的繁殖,因此它成了鸟儿生活的“天堂”。
  三、再读课文,讨论交流
  文中哪些地方是静态描写?哪些地方是动态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1、大榕树是静止不动的,文中作者从根、干、枝、叶等部位逐项来写,这就是对榕树的静态描写,如:
  “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2、作者第二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主要写了鸟的活动,是动态描写。如:
  “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3、写文章时,注意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就能把内容写得更具体、更准确,动静结合,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4、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四、总结扩展
  1、总结全文,归纳中心:
  本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美丽奇特及被称作“鸟的天堂”是名不虚传的。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答案不是唯一的,可让学生畅所欲言。可以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或热爱鸟类,保护环境等某一方面来谈。如:学了这篇课文,我懂了观察事物不但要注意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位置等,而且还要注意事物在不同的时间里静态、动态的变化。)
  五、布置作业
  1、摘抄佳句。
  2、用“ ”线画出短文中静态描写的句子,用“___”线画出短文中动态描写的句子这只青蛙,两只大眼睛鼓得高高的,像两颗晶莹的玻璃球,可机灵了。我把它刚放在水盆里,那长蹼的后腿向后一划,“唰”地一下,就蹿出好远,还中国点水花。

  鸟的天堂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⑴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南方的优美风光,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注重环境保护的教育。
  ⑵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能力目标
  养成主动读书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3、认知目标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学习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鸟的天堂为什么的确是鸟的天堂。体会两个鸟的天堂的不同含义。
  四、教学准备
  1、课件 (或投影片)
  2、 学生搜集关于鸟的天堂的资料
  五、教学步骤与教学活动设计(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在我国南方生长着一种美丽的榕树,树上住着许多鸟儿。(课件出示:鸟的天堂的图片)看,鸟儿们飞呀,叫呀,它们生活得多么自由,多么快乐啊!这里就是鸟的天堂。(板书:鸟的天堂)
  今天,我们就跟随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爷爷一起去欣赏这鸟的天堂。
  2、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看一看,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每次是什么时候去的?两次分别看到了什么?有不懂的词、句子用直线画出来。(学生读文思考)
  生读后回答以上几个问题。(师板书:榕树茂盛 众鸟纷飞)
  3、质疑问难
  在刚才初读课文时,你们遇到了不懂的问题吗?把读不懂的也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讨论。
  (生提出不懂的问题,简单的问题学生相互解答,难的鼓励自己读书解决。)
  同学们读懂的多,提的问题更好。我想,只要我们认真读课文,一定能弄懂这些问题。
  (二)问题探究,自读自悟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后感受最深、赞美鸟的天堂的一个句子。(生回答: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课件出示: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这是个什么语气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让我们一起来赞叹鸟的天堂。
  作者看到了什么,才发出了这样的赞叹?(榕树、鸟儿)
  课文是怎样写榕树、鸟儿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课件出示:
  1、作者为什么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2、想一想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
  3、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用曲线画出课文中描写榕树、鸟儿的句子。
  (学生读读画画并进行小组讨论)
  (三)教师点拨,突破难点
  1、作者是怎样写这株大榕树的?(生读有关段落)
  2、傍晚,我们划着小船向河中心移去,这时我们看见了大榕树。(课件出示:大榕树)(生欣赏。)
  现在你有什么感想?(生:榕树真美。榕树真大。)
  3、这到底是多少株大榕树呢?(学生回答,允许有争议)
  原来这真是一株大榕树啊!
  课件出示: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 )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上又生( ),有许多( )直垂到地上,()进泥土里。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填空。
  从这段话里你读出了什么?
  (生读后讨论。)
  师启发学生回答以上问题(配合出示插图)。
  看到这大得罕见的榕树,我们能不惊喜吗?能不能把我们的惊喜之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呢?体会一下。
  (生朗读体会。)
  4、这棵大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它怎样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课件出示: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从这段话里你读出了什么?
  这段话描写了一种怎样的景象?
  为什么会有这种景象?
  (生自由读后回答以上问题。)
  这一株500年树龄的大榕树枝繁叶茂,充满勃勃生机。看到这美丽、可爱的大榕树,作者不由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让我们和作者一样从心底发出赞叹吧。
  (生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大声朗读,好好体会体会。(生再读体会。)
  大榕树枝繁叶茂,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可我却没有看见一只鸟。这里是鸟的天堂吗?
  第二天早晨,作者又经过鸟的天堂,看见了什么?(生:鸟儿。)
  你能读一下课本上写鸟的句子吗?(生读有关句子)
  鸟儿真多呀,我们的眼睛都看不过来了,课文中那个词说明这一点?(应接不暇。)
  你能联系上下文解释一下吗?
  (到处都是鸟,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眼睛都看不过来了。)让我们也到鸟的天堂去看看鸟儿,听听鸟鸣声,好吗?。
  课件出示图片:鸟儿在榕树上活动。(生欣赏)。
  欣赏了图片,你想说什么?(生自由发言。)
  这种热闹的气氛,作者写出来了吗?
  课件出示:
  我们继续拍掌有的( ),有的( ),有的( )。
  填空。
  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师启发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这里的鸟确实多!这株榕树上大约生活着10多万只鸟,光鹤类就有七、八万只,这里真的是鸟儿生活的乐园、美好的家园。
  面对这奇妙的景色,作者不愿离去,不禁从心底发出赞叹:
  课件出示: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赞美一下这鸟的天堂吧!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
  1、作者为什么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2、想一想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
  3、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
  (板书:鸟的天堂)现在你们明白了这些问题的答案了吗?启发学生回答。
  (大榕树周围的景色美;大榕树枝繁叶茂,便于鸟儿筑巢休息;农民不让捉鸟,使鸟受到保护)
  这些活泼可爱的鸟儿在他们的乐园里生活得多么自由、多么欢乐啊!那哪里是我们的天堂呢?为什么?(生回答)
  作者写大榕树的美丽抓住了它的形状、数量、颜色,也就是事物的静态来写的,这种描写方法展示出了鸟的天堂的静态美。(板书:静态)而写鸟则抓了鸟的变化、声音、动作,也就是事物的动态来写的,(板书:动态)这一静一动,互相映衬,写得生动活泼,富有变化,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也像作者一样舍不得离开这鸟的天堂。
  (四)感情朗读
  请同学们选一段你最喜欢的课文读一读。
  请生读给大家听。大家可以一起朗读体会。
  大家读得好,学得更好。鸟的天堂美,巴金写得更美。大自然中到处有美景,大家想写出自己看到的这些美景吗?
  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作家写景的这种高超技艺。
  (五)课外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鸟的天堂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收集一些材料,为导游写一篇解说词。
  附板书设计 :

  鸟的天堂教案 篇6
    情景说明: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记述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美丽奇特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副其实,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身临其境 探索创新 实现对话 ——《鸟的天堂》教案设计及反思。
  教学要求:
  认识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难点:分辨事物的动态和静态描写。
  教学准备:“鸟的天堂”投影片一套。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引领学生走进“鸟的天堂”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段(1—4自然段),把你知道的内容告诉给大家,教育论文《身临其境 探索创新 实现对话 ——《鸟的天堂》教案设计及反思》。
  生:(自由回答)
  生:我知道了时间、地点、人物。
  师:(过渡)船快到了河中心,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许多株茂盛的大榕树。
  板书:大榕树
  二、与榕树对话
  师:同学们,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吗?(出示投影片)
  生:是
  生:不是
  师;从投影片上可以看出,榕树具有什么特点?
  生:榕树很大,是一株
  板书:远看——枝大叶茂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朗读7—8自然段,把你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告诉给同学们,大家一起学习。(出示投影片,学生观察,想象情景)
  师:你会怎样赞美大榕树?
  生:(给学生自由充分发言回答问题的机会)
  生:近看是一株大树。
  生: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生根,绿叶多,翠绿的颜色,明亮。很奇观。

  鸟的天堂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3.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4.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部分段落。
  教学重点
  1.通过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2.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没有加呢?
  3.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难点
  1.大榕树为什么长得那么奇特,学生了解不多,可能会有疑问,要讲清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手段:自制课件。
  设计意图:从巴金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
  1.什么是天堂?(指名回答)2.板书“鸟的天堂”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
  二、按照要求读书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在旁边写上批注。3.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2.谈自己读的感受。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互相交流。
  四、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
  巴金 本文是1933年作者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鸟的天堂”后写下来的。“鸟的天堂”实际是写什么呢?“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500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
  五、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去了几次?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第几次才真正见到“鸟的天堂”?2.那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
  六、学习生字
  1.指名读词读字。
  2.指导书写难写的字。
  3.抄写生字词语。

  鸟的天堂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能分辨课文中的事物和联想,初步认识这些联想的作用。
  2学会3个和生字,理解16个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热爱南国风光的感情。
  重点:分辨课文中的事物和联想,初步认识这些作用。
  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中前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要加引号。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1揭题,导入。
  出示课题。
  理解课题。
  “天堂”原来指的是什么?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初读课文。
  听录音,思考:“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讨论、交流上面的思考题答案。
  默读课文,通过或联系上下文学生字新词。
  3检查自学情况。
  读词语。
  理解词语,先解释带点的字。
  4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说说分段的依据。
  5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1、6题。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深入阅读课文第一、二大段,着重分辨第二大段中哪些是作者的联想,起什么作用。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听写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指名听写在灯片上,出示灯片全班校对订正。
  解释词语。
  2学习课文第一段。
  指名读课文。
  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比较句子读起来有什么不同。
  “我们陆续跳到一只船上。”其中的“陆续”能不能换成“继续”?
  读句子,说说句子中哪些是作者看到的景物,哪些是作者的联想。
  第4自然段的三个句子,次序能不能换?为什么?
  小结:这一段具体描写美丽的景色和幽静的环境。
  3学习课文第二段。
  听录音,思考:这一段写的作者第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到的情景?看到了什么?
  这是一棵榕树还是几棵榕树?从哪里看出来的?
  默读第8自然段,用-----划出作者的见闻,用——划出作者的联想。
  全班讨论、交流。
  重点句子灯片出示。
  小结:有了这些联想,把树当作动物或人来写,写出了树的勃勃生机。
  作者为什么要着重描写榕树的在和茂盛?使大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不有哪些原因?
  作者和他的朋友们这闪经过“鸟的天堂”,有没有看到鸟?为什么?
  概括第二段的段意。
  4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3题。
  读课文。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深入阅读课文第三、四大段。
  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教学过程
  1明确学习任务。
  2学习课文第三大段。
  听录音,思考: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什么时候?他见鸟儿了吗?
  指导学习第12自然段。灯片出示。
  找到一对反义词。
  课文怎样写出“热闹”?读一读,完成作业本第5题。
  小结:写了鸟的声、影、种类、动作,用了排比的写法,短小而节奏鲜明,读起来声音短促,给人美不胜收的感觉。
  作者写鸟多,用哪个词来形容?圈出来。
  小结:这一段运用了先概括、后举例的写法。
  配乐齐读第12、13自然段。
  为什么作者这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了那么多的鸟呢?
  归纳段意。
  3学习课文第四大段。
  指名读课文。
  “留恋”表现在哪里?为什么“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
  理解最后一句话。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而后一个不加引号?
  4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2、4、5题。
  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依照第12、13自然段“先概括后举例”的写法,写一个片断。

  鸟的天堂教案 篇9
    一、设计理念:
  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以问题体系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利用问题、情境、协作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读中悟,悟中读;读中说,读中议;读中习得语感,发展语言。从而不断深刻领悟鸟的天堂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人文的启迪。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榕、桩、恋3个生字,理解陆续、颤动、应接不暇等词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认识联想的作用。
  4、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认识大榕树的奇特与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景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整体语文素养。
  情感目标:
  感受南国风光的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
  分辨课文中的事物和联想,初步认识这些联想的作用。
  四、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中前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
  五、教学设想:
  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利用一系列问题要素最终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基于此认识,我们设计了依托教材、借助问题、运用语言的学习思路,促使学生积极地研究课文,理解、收集、整理、运用有效信息。
  六、教学准备:
  课前指导预习、课件、收集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提出问题。
  1、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按要求预习。
  预习提纲:
  ①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运用有关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②想象一下你脑海中的鸟的天堂。
  ③借助网络简要了解鸟的天堂。
  ④仔细读课文,想想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⑤把课文中最能体现鸟多的语句划下来。
  ⑥试着找出课文中感情洋溢含义较深的句子。
  2、记录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问题卡上。
  (二)检测预习,初解问题。
  1、检测预习:
  ①指名朗读字、词,特别是多音字数、干。随机正音、评价。
  ②完成作业本第1、2二题。
  ③说说课文描述了怎样景象?
  2、小组讨论交流各自问题卡上的问题,初次解决问题。
  (三)集体反馈,分析问题。
  1、小组代表提出本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和认为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教师板书问题,梳理归纳。同一问题不再重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试着解决板书的问题。
  3、集体讨论交流,再次解决问题。教师擦掉已解决的问题。
  4、确定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前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
  (四)再读课文,探究问题。
  1、学生再次读课文自主探究重点问题。
  2、教师设问、点拨、引导,启发学生探究重点问题。
  ①为什么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呢?
  昨天我看到了什么?(板书:大榕树)
  这是一棵怎样的榕树?
  看图,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榕树?
  课文中是怎么描写的?请找出描写榕树的词句。
  你读懂了写榕树的哪些词句?
  ②因为没有看到一只鸟,作者认为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对吗?
  第二天我看到了鸟,为什么两次看到的景象不同呢?(板书:黄昏,早晨)
  找到写鸟的段落,和同桌一起读几遍。
  想想自己喜欢哪些句子,用横线划下来。
  (五)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2、学生汇报,集体讨论,以读为本,解决问题。
  榕树:
  第7自然段
  好大的榕树,好多的枝干,纵横交错,多么奇特呀!放录像,范读。
  一起美美地朗读。
  第8自然段
  ①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能不能根据自己的体会把那么多的绿叶读出来。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②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自由朗读。
  比较:(那叶子真绿啊,颜色真明亮啊,富有生命力。)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原句穿插了联想,把树当作人来描写,显示出了它的勃勃生机。)
  你更喜欢哪一句?自己思考后,在小组里讨论。
  全班交流小组讨论结果。
  放录像,引读:这么多的绿叶可是生命的象征啊,瞧,那么多的绿叶――
  小结:好大的一棵树,多么茂盛的一棵树,我们每个人面对这棵美丽奇特的树时,都会让我们的心和作者一起赞美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鸟儿:
  你喜欢哪些句子?说理由。
  我的眼睛真是应接不暇,看清楚这只,又看漏了那只,看见那只,第三只又飞走了。
  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板书:到处 到处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 有 有 有)
  有感情地朗读。
  看录像,引读:这里的鸟真多啊,到处――
  画眉鸟:
  作者说画眉鸟兴奋地叫,它的歌声真好听,你想画眉鸟会唱些什么?(穿插思想教育:我们要爱鸟,争做一名大自然的卫士。)
  我们邀请女生通过朗读展示画眉鸟的歌声。
  总结:引读12~13自然段,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六)检测目标,开放问题。
  1、扩展延伸
  过渡:许多名家游览之后即兴而作,写了很多关于鸟的天堂的文章。
  ①网上浏览名人佳作。
  ②推荐作品:鸟的天堂含有一种迷人的力量,在这里,一切都显出一种梦境般的美丽。如果大家还想继续欣赏这南国的风物,就请读一读巴金的《旅途随笔》。
  2、检测目标
  ①背诵课文最后三自然段。
  ②按课文内容填空:
  我们继续拍掌,很快地这个树木就变得很热闹了。到处都是 ,到处都是 。 的, 的, 的, 的,有的 ,有的 ,有的。

  鸟的天堂教案 篇10
    “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情感与态度 方法与习惯
  1.利用网络展开多层面的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
  2.能较好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尝试写简短的“解说词”。
  3.在自主探究的网络读写活动中培养兴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祖国河山之美。
  4.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和信息成果集体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6.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媒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问题的主动性和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教学重点
  利用网络自主探究,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对网上各种信息源的比较筛选,及学生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的效率问题。
  教学准备
  1.学习课文《鸟的天堂》,激发学生对“鸟的天堂”的兴趣,使其能自主提出问题,产生较强烈的阅读需要。
  2.网络资源的配置:网络课件、网络教室、作为网络课件运行主要平台的局域网主机服务器、可供访问Internet的互联网接入设备。
  3.网络课件的制作:网页文件格式、上传至局域网服务器或Internet网站、包含BBS论坛(供学习共同体间交流或师生间指导答疑)、作必要的信息代理(本地资源索引和初步的Internet泛在资源代理)。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评注
  激情
  设疑
  1.学生回忆课文内容,描述“鸟的天堂”那美丽而生机勃勃的大榕树和众鸟活动的奇妙景象。
  2.组织全班交流,拟订主要问题
  (1)解说词的一般格式是怎样的
  (2)鸟的天堂的具体地址在哪儿
  (4)鸟的天堂的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5)鸟的天堂最初是怎样形成的
  (6)鸟的天堂里有哪些种类的鸟
  (7)人们是怎样保护鸟儿的……
  1.导入 ,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随巴金爷爷浏览了“鸟的天堂”,那“鸟的天堂”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2.提出活动内容
  “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本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我们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3.设疑
  面对这个任务,大家有哪些困难呢?对鸟的天堂同学们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大家主要想通过网络搜集哪些方面信息呢?
  (1).因以前曾作过一些网络阅读的简单尝试,学生们对利用网络搜集资料的便捷特点已有初步体验。在学文后提出教材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时,学生们纷纷建议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
  (2).学习者具备良好的问题意识,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前提。帮助学生归纳出主要问题,使学生能顺利展开网络学习,也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组织
  指导
  1. 学生按共同的阅读兴趣自愿组合,以二至四人为一小组,组成学习共同体。
  2.小组讨论,确定小组活动具体目标。
  3.小组组内分工、组织协作
  (1).明确活动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活动目标搜集资料,将感兴趣的材料进行初步地整理加工。结合课文和搜集的资料,写一篇介绍“鸟的天堂”的解说词。
  (2).指导使用网络课件
  熟悉课件界面,提示本地资源的索引位置和搜索引擎的使用,指导利用BBS论坛共享信息资源及组际、师生间交流 。
  (3).明确网络阅读的具体目标,是排除无关干扰、提高网络阅读效率的关键。
  (4).网络中的信息是海量的,不管是信息的搜集、整理,还是信息的评判、加工,都要求有良好组织结构的协作。本课中,主要是从以下两方面来组织的:(一)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引导组内分工协作。(二)组织组际合作,利用BBS讨论区和作品展示区,在小组间创设一个研讨交流的和谐环境。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充分利用网络的共享,这也是提高网络阅读效率的重要因素。
  自主
  探究
  1.各小组根据本组目标,展开自主探究性网络阅读
  根据本地资源索引,阅读校园网资源库中的资料
  利用网络课件中提供的搜索引擎,访问国际互联网,查找所需资料
  进入BBS论坛,将搜集的资料粘贴于BBS与他人共享,或阅读他人提供的资料
  在BBS中进行组际交流或师生交流,质疑、交流想法、组织协作
  2.各小组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在充分分析评判的基础上筛选出有效信息。
  3.各小组根据资料尝试撰写解说词。
  (1).利用局域网监控系统及时了解各小组学习情况,适时调控。
  (2).进入BBS,释疑,并为学习有困难的小组提供指导和帮助。
  (3).在BBS中组织和指导各学习共同体内部及组际间的分工协作。对团队协作能力强的小组进行表扬,激励各小组展开卓有成效的合作
  1.处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的探究欲特别强烈,主体潜能得到较充分地发挥。
  2.面对丰富的网络资源和网络阅读的交互性,各学习个体可自主选择不同的探究途径,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这也是网络阅读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兴趣的动力之一。
  3.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充分利用网络 的共享,这也是提高网络阅读效率的重要因素。
  4.从网络阅读的流程看,网络阅读能力可分为迅速检索信息、准确筛选信息、批判性评价信息、有效加工及创造性运用信息等诸能力要素,其中准确筛选及批判性评价信息的能力是小学生们所最缺乏的,教师应着重指导。
  总结
  评价
  1.完成解说词的写作,将其修改后发表于作业 展示区。
  2.阅读和评价作业 展示区中的作品。各小组对本次活动进行自我总结评价,并进行小组间的经验交流。
  3.在老师的组织帮助下整理好本次活动材料,制作网页并上传。
  1.对作业 展示区的作品发表评论,对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表扬鼓励。
  2.对本次活动总结评价,组织学生将本次活动成果及有关材料、记录制作成网页上传至学校网站,进行网络展示。
  3.帮助学生归纳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鼓励学生多尝试利用网络等现代媒体获取信息,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1.给学生们的学习成果提供展示的机会,使其得到自主探究活动的价值体验,是激发其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利用网络媒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问题的主动性和习惯的重要环节。
  2.让学生们对网络阅读中积累的经验相互交流,对存在问题的自我反思,能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网络阅读的的基本方法,有利于网络阅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