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文网
导航:网站首页 >

中班教学教案

时间:2024/3/3 11:33:00
 
不需要整天去追随着太阳,你也可以做到自己发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学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一下噢。
  中班教学教案1
    目标:
  1、学逐幅按顺阅读,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象声词。
  2、能借助生活经验及图文线索图,辨认一组汉字,并能描述出“鸭子”的主要特征。
  3、能大胆参与阅读讲述活动,有一定的积极性。
  准备:
  1、玩具小鸭一只;鸡、青蛙、白鹅、黄狗、老鼠、燕子、鸭子、猪的贴绒一张;相对应的字卡一张。
  2、《东方娃娃》二十本。
  过程:
  1、游戏:谁的声音。
  ——教师模仿故事中角色的叫声,让幼儿猜测是谁的声音。
  2、出示“小鸭”,引入阅读活动。
  ——春天到了,一只小鸭从蛋壳里钻出来,它呀,要去找妈妈。
  ——它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一路上会发生什么事?
  ——介绍故事的名字,并指认“小鸭找妈妈”。
  3、幼儿自由翻阅。
  ——按着页码逐页、逐幅的自由翻阅讲述。
  4、帮助幼儿理解内容,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它都碰到了谁?(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动物小图片)
  ——小鸭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
  ——动物妈妈们对小鸭说了什么小鸭才找到自己妈妈的呢?
  5、教师讲述故事,幼儿按序翻阅倾听。
  ——教师按故事内容,逐一提问:小鸭碰见了谁?说了什么?妈妈们是怎么说的?(教师出示相应的字卡和图示)
  6、幼儿集体阅读。
  ——能按页码边指边阅读。
  7、幼儿按图文线索图,讲述故事。
  8、鸭妈妈是啥样?
  ——引导幼儿利用图文线索来描述出鸭子的特征。

  中班教学教案2
    活动名称:盼盼的树朋友
  目标:寻找、发现、收集生活中的木制品和树的果实等。知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树木,萌生对树的感激之情。
  重点:教育幼儿树是我们的朋友,萌生感激之情。
  难点:课前木制品的收集。
  准备:挂图第13号:故事磁带或CD.每位幼儿带一件常用的木制品或树的果实,教师将其布置成展览会。纸和笔若干。
  过程:种小树
  1、小鸟喜欢有树有花的地方,我们帮它设计一个家园吧。
  2、出示两种形状的小树图片,让幼儿观察小树有什么不同。
  3、将两种形状的小树图卡排成两行,引导幼儿数一数每种各有多少。
  4、出示“回”形轮廓图,教师示范如何合理安排,将两种“小树”轮廓线围成里外两个长方形栽种。
  5、引导幼儿数一数里圈的小树有几棵,外圈的小树有几棵。
  6、针对有的幼儿数出来的里圈和外圈的小树数量不一的结果,提问:栽种前,我们数的小树的数量看上去不一样多,其实他们都是几呀?
  7、师幼共同设计表示里外的标志,统计里、外圈小树的数量。
  8、请幼儿点数圈里、圈外两种形状的小树数量,并请个别幼儿示范记录。
  种小花
  1、出示回形轮廓图。请个别幼儿听指令,按里外两个圆圈栽种。如:请红色小花围在里圈,请黄色小花围在外圈。
  2、里圈外圈上的小花各有多少“引导幼儿用做记号的方法尝试数封闭图形中物体的数量,以免重复计数或漏数。
  3、幼儿按颜色、里外分类统计小花的数量。
  4、师幼共同检查记录结果。
  我为小鸟植树种花
  1、提供给每个幼儿一张操作纸,上有回形和圆形轮廓,请幼儿用水彩笔在轮廓线的周围分别画上两种形状的树各10棵,两种颜色的花各10朵。
  2、教师巡回指导,要求幼儿先计划怎么种树和种花,然后边画边数,不断检查。
  快快来植树
  1、出示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17页《快快来植树》,引导幼儿数一数不同的树旁边有几个坑,按一个树坑种一棵小树的方法,找到小树贴纸贴在树坑里,再把相应的数字贴纸贴在大方框里。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数数方法,比一比哪种小树种的多。
  反思:第一部分我以轻松的谈话形式让幼儿进入活动,猜想了解盼盼的朋友特别而更加的参与到活动中来,朋友间是相互关心,友好相处的。带着问题悬念幼儿静静的倾听故事中的内容,利用自己在做课题中收集的方法进行讲述故事来吸引幼儿的倾听效果。第二段故事中,盼盼在说话中一直未提到“树”这个字,但“树朋友”却贯穿始终。我参考活动后的建议,也想让幼儿能主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答案,提高他们主动学的兴趣,达到语言教学活动的最终的目标——理解与表达。我也深刻地体会到:在语言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优为重要,没有互动的教学是难以想象的,更谈不上是有效的。并设计几个简单问题和几个稍难的问题,“床是用什么做的”“抽屉里有没有藏着树朋友”“吃早饭时有树朋友出现吗?”但事实结果时好时坏,顾全大局是我现在最想解决的问题,当在听故事时你会看到一双双可爱而明亮的小眼睛盯着你,故事一完,拉紧的心玄顿时放了下来,活动中一小部分的幼儿总是这样容易“跟丢”,需教师时不时的采用不同方式的提醒他们。照顾了能力差的而又忽略能力强的,这是我自己在语言活动中易出现的问题,通过交流,学到方法。

  中班教学教案3
    一、活动背景与设计意图:
  在中班《关怀你我他》的主题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小动物有特别浓厚的兴趣。同时在观察幼儿区域活动“找影子”游戏的情况中,我发现:中班幼儿对于观察推理非常有兴趣。利用这个热点,结合中班阅读的必要经验,我们设计了大图故事书《小猫的生日》,在孩子熟悉的生活情景----过生日中,运用看看想想猜猜,启发孩子学会从局部猜测整体,提高孩子的观察判断能力,让幼儿学会表述自己的猜测理由,以便更好的利用情景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小猫过生日的特殊经历,能在遇到问题后动脑筋解决,体验共同分享的快乐。
  2、仔细观察事物的局部特征,进行合理的猜测,能正确地判断事物整体,并学用完整的句子进行表达。
  三、活动准备:
  1、大图书《小猫的生日》、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印有物体影子的礼品袋、对应的礼品图片)
  2、配乐故事录音片段
  四、活动过程:
  (一)利用摸袋,认识故事的主角------小猫
  重点提问:
  你觉得袋里躲着的动物朋友是谁?
  为什么你这么认为?
  (二)阅读照片,引发阅读兴趣
  重点提问:
  小猫遇到了什么高兴的事?
  猜猜小猫生日会遇到什么事?
  小结:究竟小猫生日会发生什么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书吧
  (三)分段阅读故事,观察猜测小猫家来的客人
  重点提问:
  你看到发生了什么事?
  停电了,该怎么办?
  小猫想出了什么办法?
  小结:原来,遇到问题,只要动动脑筋,就能解决的。瞧,小猫的屋子变亮起来。
  重点提问:
  小猫家来了哪些客人?
  从哪儿猜出是这个动物朋友?
  一共来了几个朋友?
  小结:只要仔细看,认真的想,就能从影子里猜出是谁来了,这会儿小猫家热闹起来。
  (四)操作游戏,进一步尝试猜测。
  重点提问:
  猜猜小动物会给小猫带来什么礼物?
  游戏:请孩子每人取一个礼物袋,看看袋上影子,想想礼物袋里藏着什么礼物,然后找到这样礼物装进礼物袋,最后将礼物送到小猫身边。
  (五)交流感受,分享快乐
  说说找到了什么礼物?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分享小猫带来的生日礼物。
  小结:大家在一起真是快乐,能一起解决问题,还能一起分享快乐,真是太美妙了。
  教学反思:
  幼儿园新《纲要》指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阅读首先是孩子对图文并茂读物的解读,更重要的是在解读过程当中培育孩子的一种思维、想象、情感,发展他的语言。因为学龄前儿童学阅读的特别性,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他们的阅读绝对不是仅仅的阅读文本,应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让儿童来学阅读。
  这节早期阅读活动我主要通过四个环节来阅读:
  阅读玩具---阅读图片---阅读图画书----阅读符号
  首先第一个环节阅读玩具。摸口袋。摸什么呢?摸一摸今天孩子们要阅读的主要内容里面的人物形象。先给孩子们对阅读重点的一个认知。接下来第二步出示一张图片。这里的阅读材料不一样了,阅读的是重复了前面的人物形象和重点情节。由此导向让孩子们去猜测,我们今天下面会有什么问题呢,会有一个什么故事发生呢?过生日。第三步也就是是主体部分,阅读图画书。在每个情节进展的过程当中,人物形象是紧紧地扣在其中的。通过画面中出现动物的局部的非常有特征的一种形象,例如兔子长长的耳朵、猴子细细弯弯的尾巴。。。让孩子在理解画面的过程中培育孩子的想象和思维。因为每个孩子的前期经验不一样。象两只眼睛这幅图,孩子们可能会猜测很多猫头鹰啊什么的。想到后面他们可能会反应过来,哦可能是停电了。还有象刺猬这一幅画孩子们也会猜测很多,小草,公鸡。猜测的过程当中让孩子的一种思维得到释放,而当画面呈现了孩子想象的结果以后,自己的成果也得到了一种验证。在这本自制图画书中还隐藏着很多小秘密。柜子里的物品。。给孩子很多阅读的快乐,阅读的惊喜,给他们更多认知的那种探索的点。
  阅读玩具是一个实物,阅读图片单一图画形象,然后在进到阅读图画书,进一步去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我们还没停止,再加重了一点,加深了一点要求,阅读符号。也就是最后一个游戏环节--找影子。因为符号的学是儿童阅读的重要方面。通过对符号的阅读让孩子多维感知得到更好的发展。
  我感觉整个活动效果还是不错的,由于孩子对生日的相关经验积累丰富,因此利用这个场景来激发孩子动脑筋回答问题非常有效,同时也比较容易体验到共同分享的快乐。
  其次运用从影子来猜测事物,很好的发展了孩子的观察分析能力,对于孩子阅读方法和经验的积累是非常有必要的。
  由于这是一个阅读活动,所以在与孩子共同阅读时,我侧重引导孩子们表述自己猜测理由,并利用情景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

  中班教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感受冬天到了,知道冬天很冷,人们有保暖的方法,观察冬天花草树木的变化。
  2、幼儿知道冬天要多锻炼,鼓励幼儿不怕冷。
  3、丰富词汇:红彤彤、害羞、高兴。
  4、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
  5、理解散文的内容,初步学朗诵散文。
  活动准备:
  散文诗《太阳公公害羞了》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中班语言散文诗教案《太阳公公害羞了》含ppt课件
  二、播放ppt课件
  (1)散文诗讲完了,散文诗的名字叫?(《太阳公公害羞了》)
  (2)散文诗里讲了谁呀?(小树,小鱼,太阳公公)太阳公公懒被窝害羞了,害羞做了一件不好的事情觉得不好意思害羞,太阳公公懒被窝害羞不害羞?(害羞)来羞羞它好不好?(羞羞羞)。
  (3)小树小鱼是用方法保暖的?让在听听散文诗。
  三、放录音散文诗,提问并学词汇:红彤彤、害羞、高兴。
  四、鼓励幼儿向散文中的小朋友学,早睡早起、不怕寒冷、快乐积极的表现。
  五、引导幼儿轮流表演,感受散文中有趣的情景,体会悠悠快乐积极的情绪。
  附散文诗:太阳公公害羞了
  冬天的早晨,北风呼呼地吹着。我出去跑步,看见路边的小树怕冷了,系上了长围脖。河里的小鱼怕冷了,在河面上安上大玻璃。太阳公公也怕冷了,这么晚还不出被窝。我向着东方一边跑一边叫:“太阳公公睡懒觉,害羞不害羞。”我喊着喊着,太阳公公出来了。先是一个红红的头顶,后来是一张红彤彤的圆脸,红极了,红极了。哟,太阳公公比我起得晚,他害羞了呀。我跑的更带劲了,高兴的喊着:“太阳公公害羞了,太阳公公害羞了!”

  中班教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认识几何图形,感受装饰画的美。
  2、能运用多种材料,通过色块、图案,装饰几何图形画面。能发现色彩的变化之美;能运用对折、挖空的方法剪出美丽窗花;并熟悉团圆,压扁,粘合等玩泥技能。
  3、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体验装饰画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香香的被子
  2、被子实物。
  3、制作好的橡皮泥被子、树叶被子、棉袜被子。
  4、幼儿活动材料:各种几何图形纸、橡皮泥、胶水、剪刀、彩纸、毛笔、水粉颜料。
  5、小动物的家(作业区)
  活动过程
  一、观察生活中的被子,丰富幼儿的直观经验。观察后提问:
  1、被子上有些什么颜色?
  小结:被子上可以有许多花花绿绿的颜色。
  2、你喜欢那床被子?被子上有些什么图案?
  小结:被子上可以有自己喜欢的图案。
  3、我们看见的被子是什么形状的?
  教师引导
  幼儿闻被子的味道,让幼儿明白晒过被子的益处。
  二、欣赏不同形状,不同材料制作的被子。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给幼儿探索自己兴趣的空间。
  教师分别出示:小脚的棉袜被子,毛毛虫的树叶被子,蜗牛的泥巴被子。让幼儿观察这些被子的形状,制作材料,并判断谁需要这样的被子。
  三、欣赏课件:香香的被子,感受几何图形装饰画的美。
  逐一出示课件中小动物的被子幼儿欣赏并判断,出示的被子提问:
  1、小猪来干什么?它的被子是什么形状的?
  2、小猫来干什么?它的被子是什么形状的?
  3、小羊来干什么?它的被子是什么形状的?如果让你做被子,你想做什么形状的。(小结:原来被子还可以是这么多不同形状的)
  2、这些被子漂亮吗?被子上有些什么颜色?有些什么东西?
  3、小猪的被子上有什么/小猫的被子上有什么/小羊的被子上有什么?(小结:原来被子上还可以有自己喜欢的东西,睡上去肯定很舒服)小朋友你希望你的被子上有什么呢?
  四、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小动物被子的制作方法:
  1、回忆课件中小动物被子的形状、图案特征。
  2、观察制作小动物被子选用的材料和制作方法
  3、个别幼儿尝试颜料、彩纸橡皮泥等材料的用法。
  五、幼儿按自己意愿分组帮小动物制作被子。教师指导
  重点指导:1颜色如何变。2彩纸怎样折、怎样挖空。3怎样使用橡皮泥的工具
  六、幼儿晾被子,教师与幼儿一起欣赏评价作品。
  活动延伸:大自然的其他小动物和植物朋友,他们用什么做被子?他们的被子会是什么形状的用什么材料做的?怎样做?

  中班教学教案6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地在集体或小组中讲述。
  2、引导幼儿结合背景图拼出一幅有情节的画面,并能用一段完整、连贯的语句将画面的主要内容有顺序地表达出来。
  3、使幼儿学评价他人的讲述,丰富词汇“清晰”“连贯”等。
  4、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惯。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1、录音机、磁带、磁板教具,大背景图2张,小背景图每人一张,串珠小动物若干。
  2、带领幼儿到幼儿园的动物房,观察小动物的家是什么样子的。
  活动重点:幼儿大胆地在集体或小组中进行自由讲述。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结合背景图拼出一幅有情节的画面,并能用一段完整、连贯的语句将画面的主要内容有顺序地表达出来。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出示背景图导入活动
  (1)出示大背景图和小背景图,上面有小河、森林、房子、花草树木等场景,引导幼儿有条理地观察。
  提问:看一看图片上有什么?(请小朋友按照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的顺序仔细观察。)
  教师小结语: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些小动物,老师一放音乐,它们就纷纷回家了。小朋友们跟着音乐想象,把这些小动物找出并放在背景图上。
  (2)播放音乐,乐曲中轻快活泼的,也有恐怖可怕、平稳舒缓、沉重缓慢的,幼儿每两人一组,根据想象将小动物放在自己面前的小背景图上。
  (3)提问:这些动物的家在哪里?家的旁边有什么?他们的邻居是谁?
  请小朋友自己先讲一讲。(小声讲述不影响同伴)
  二、中间部分——学讲述
  1、幼儿自己讲述。
  幼儿自由讲述自己摆放的“小动物的家”,教师巡回指导,倾听幼儿的讲述,引导幼儿围绕“家在哪儿?家的旁边有什么?邻居是谁?”等话题完整、连贯地讲述。
  2、学新的讲述经验。
  教师根据幼儿自由讲述的情况,有重点的示范讲述“小动物的家”。丰富词汇“美丽、静静的、五颜六色”等。
  例如:小白兔家住在美丽的大树下,周围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小鸟、小松鼠都是它的`好邻居,它们每天都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3、集中倾听。
  (1)幼儿再度摆放动物并自由讲述,教师提醒幼儿运用新学的讲述经验。
  (2)每组请一名幼儿到集体面前讲述,并评议他们讲的出色的地方,鼓励其他幼儿向他学。
  请小朋友来试着评价一下同伴的讲述。(学运用评价语言。)
  例如:xx小朋友你的讲述真清晰;xx小朋友讲述的真有感情;xx小朋友你的讲述很连贯、很完整、很丰富。
  4、巩固和再实践。
  每组两名幼儿相互讲述,或两名幼儿合作讲述“小动物的家”。教师提醒幼儿讲述时运用想象力,讲述的内容要与众不同,词汇更丰富、句子更完整。
  三、结束部分——及时
  教师与幼儿共同评议大家的讲述情况,对于有进步的幼儿给予表扬鼓励。

  中班教学教案7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并体验故事中小动物们的快乐。
  2.积极参加讨论,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3.能发现快乐、分享快乐,培养积极面对生活的良好个性品质。
  活动准备
  1.制作“快乐口袋”(用白布裁剪成大口袋,外面画一些体现快乐主题的儿童画,内用软棉花包裹着一台可以录音和放音的随身听)。
  2.故事《快乐口袋》的电脑课件。
  活动过程
  1.问一问——设置疑点,激发兴趣。
  教师展示“快乐口袋”,提问并导入课题。
  教师用语参考:老师这儿有一个神奇的口袋,你们看,口袋上有什么呀?(引导幼儿观察口袋上有关快乐的画面)口袋里装了什么呢?(老师打开袋内的随身听开关,里面播放出一些快乐的话语。如:“今天是我五周岁的生日,我请了许多朋友吃蛋糕,我的心里呀,真快乐!”“我画的画被放进橱窗里展览啦,我的心里呀,真快乐!”“妈妈生病了,我端杯开水给妈妈喝,妈妈夸我懂事了,我的心里呀,真快乐!”)
  2.听一听——欣赏故事,体验作品。
  教师打开多媒体课件,让幼儿边听故事边看动画,听完故事后层层递进地提问,使幼儿对故事有初步的了解。
  教师用语参考:快乐口袋有什么作用?小动物对着快乐口袋说了什么?后来森林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是什么让小动物们又重新快乐起来的?
  3.玩一玩——把快乐告诉口袋,巩固作品经验。
  教师鼓励幼儿对着“快乐口袋”讲讲自己感到快乐的事儿,帮助幼儿发现快乐、分享快乐。
  教师用语参考:故事中小动物们有许多快乐的事儿,你们平时遇到过快乐的事儿吗?你们能像小动物一样也把自己的快乐对着口袋说说吗?
  4.谈一谈——什么是真正的快乐,迁移作品经验。
  教师鼓励幼儿积极讨论“什么是真正的快乐”。使幼儿明白快乐是靠自己发现的、能与别人分享的,使别人得到快乐的人自己才最快乐。
  活动延伸
  将教具“快乐口袋”放置在活动室一角,鼓励幼儿平时将自己的快乐事儿告诉“快乐口袋”或用绘画的形式将快乐事儿画下来,插入袋内。教师利用自由活动的时间带领幼儿听袋内的“快乐心语”(录音),看快乐图画,帮助幼儿进一步发现快乐、分享快乐、获得快乐。
  附故事:快乐口袋
  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他们每天都在一起劳动、游戏,个个都是要好的朋友。
  这天,小猴在河边发现了一个神奇的口袋。这个口袋只能装一样东西,那就是快乐。只要你把自己的快乐对着口袋说出来,你的快乐就会被装进去。这口袋太神奇了!
  小孔雀跑了过来,对着口袋说:“我在舞蹈比赛中得了第一名,我的心里呀,真快乐。”
  小青蛙跳了过来,对着口袋说:“我在稻田里提了许多许多害虫,看到庄稼长得这么好,我的心里呀,真快乐。”
  小鸟飞了过来,对着口袋说:“妈妈病了,我捉了虫子喂妈妈吃,妈妈说我是懂事的好孩子,我的心里呀,真快乐。”
  小象走了过来,对着口袋说:“我昨天卷了许多木头帮山羊爷爷盖房子,看见山羊爷爷住进了新房子,我的心里呀,真快乐。”
  小猪也来了,对着口袋不好意思地说:“我,我昨天打针没哭,妈妈说我变得勇敢了,我心里可真快乐。”
  听了小猪的话,小伙伴们都哈哈地笑了起来。这么多快乐钻进了口袋,口袋一下子变得鼓鼓的。
  小猴挠挠头说:“你们说了这么多快乐的事情,我也要说一说。”小猴想了想,对着口袋大声说:“我有这么多好朋友,心里真快乐!”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小动物们相亲相爱地生活在一起。突然有一天,森林里着了大火,烧死了许多许多树,小动物们的家没有了。小鸟和小猪伤心地哭了起来,大家都很难过。小猴忽然想起一样东西,那就是快乐口袋!
  小猴飞快地取出快乐口袋,悄悄地解开了口袋上的绳子。啊!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小伙伴们一下子想起了以前许许多多的事情,脸上慢慢露出了笑容。小象站起来说:“大家别难过了,以前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现在我们一起动手盖新房子,我们还会和以前一样生活得快快乐乐。”“对,对!”小伙伴们一齐答应,他们马上动手盖新房子。过了几天新房子盖好了,他们又开始种树、养花,自己的家变得更加漂亮了。
  现在。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仍然相亲相爱地生活在一起,那个快乐口袋又变得鼓鼓的。因为小动物们每天都有快乐的事情对它讲哪!

  中班教学教案8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交流讨论学说儿歌,感受欢度春节的氛围。
  2、积累儿歌中剥、搓、踩、舞、等动词,会在生活中正确使用。
  3、体验与同伴合作朗诵的快乐。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惯,激发阅读兴趣。
  5、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幼儿用书。
  2、春节歌谣、录音磁带、各种小动物角色图片。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磁带,激发幼儿的兴趣。
  1、远处传来热闹的背景音乐和鞭炮声。
  提问:猜猜是什么事情这么热闹?春节的时候你都做些什么?
  二、听听、看看、讲讲理解儿歌内容,学儿歌。
  1、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
  提问:图片上有谁?他们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
  2、教师朗诵儿歌,幼儿欣赏。
  提问:有哪些小动物兴高采烈的迎接春节?他们是怎样迎接春节的?
  他们说了什么祝福的话?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鼓励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三、以游戏的形式,学动词。
  1、教师做动作幼儿说出动词。
  2、变化游戏方式,请个别幼儿做动作大家说动词。
  四、通过各种形式朗诵儿歌,体验与同伴合作朗诵的快乐。
  1、利用图片,教师和幼儿共同朗诵儿歌。
  2、请部分幼儿分角色表演儿歌。
  3、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朗诵。
  活动延伸与建议:幼儿自由结伴进行表演。
  儿歌:过春节春节到,真热闹,家家户户哈哈笑。
  黄狗贴春联,山羊把地扫,猴子买糖果,花猫蒸年糕。
  松鼠宝宝剥花生,母鸡大婶搓元宵,三个小猪来拜年,穿着新衣戴新帽,你来舞龙灯,我来踩高跷,放起爆竹劈啪响,恭喜恭喜春节好。

  中班教学教案9
    设计意图:
  生活中,不愿开口不善交流的幼儿不乏其人,这样的孩子朋友少,适应环境的能力差,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会主动地与他人诉说,寻找他人的帮助,使问题不能及时、很好地得到解决。根据《纲要》中语言教学内容和要求提出: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因此我选择了《我对你说》这个主题中的一个语言活动《乌龟怪脾气》。这是一首有趣的诗歌,里面讲述了怪脾气的小乌龟由于不爱说话、不听别人的劝说而带来的一些麻烦,诗歌中怪脾气的小乌龟让幼儿仿佛看见了自己的影子,由此明白了不愿意说话带来的危害。
  活动我采用了课件,使诗歌描述的情景鲜明生动,有助于幼儿理解诗歌所蕴涵的意义,即不理睬别人的劝说,不愿与人交流,会使自己“摔跟头”。在角色游戏中自主地感悟说话的重要性,从而使幼儿的口语听说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并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鼓励幼儿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并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鼓励幼儿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乌龟怪脾气》课件
  2.乌龟、青蛙、蜗牛的角色头饰人手一份
  3.大班一幼儿扮演怪脾气的乌龟
  教学程序:
  根据中班幼儿学语言和年龄的特点,结合本次活动的目标和内容,我们设计安排了4个基本环节: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欣赏动画,理解诗歌-------出示图谱,学说诗歌------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猜谜语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我们来猜猜它是谁:小小碉堡,露出腿脚,谁在里面缩头缩脚?(乌龟)
  师:看,它来了。
  2.大班幼儿扮演怪脾气的乌龟
  (大班一幼儿扮演怪脾气的乌龟出现,教师向乌龟问好)
  师:“乌龟你好!”(乌龟不理睬)
  (教师再次向乌龟问好)师:“上午好,乌龟!”(乌龟还是不理睬)
  师:咦!乌龟怎么不理我呢?
  (教师鼓励幼儿向乌龟问好)
  师:原来这只乌龟有个不爱说话的怪脾气,不信你们试试看。我们一起来跟乌龟问好:“乌龟你好!”
  小结:乌龟真是怪脾气,见谁都不理。
  师:我们一起来学学乌龟的怪脾气。
  幼儿学说短句:乌龟怪脾气,见谁都不理(引导幼儿学做动作)
  (评析:小朋友看见了可爱的“小乌龟”纷纷想和它打招呼,让幼儿在和乌龟打招呼的过程中,很自然的知道乌龟有个不爱说话,不爱理睬别人的怪脾气,有种想说说乌龟这个怪脾气的愿望。)
  (二)欣赏动画,理解诗歌
  师:乌龟怪脾气,见谁都不理。它还不理谁了呢?怪脾气的乌龟会遇到什么麻烦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播放课件,幼儿完整欣赏
  师:乌龟它不理谁了?(乌龟不理蜗牛和乌龟)
  师:怪脾气的乌龟遇到什么麻烦呢?(乌龟从山上掉下来)
  师:有人来救它吗?(没有人来救它)
  小结:怪脾气的乌龟从山上滚下来,没有人来救它,为什么没有人来救它?我们再来看看。
  2.分段欣赏,启发式提问
  A.乌龟去爬山(1-2句)
  师:瞧!天气这么好,乌龟去干什么?(乌龟去爬山)我们一起来学学乌龟。(学念1-2句)
  B.乌龟不理蜗牛、青蛙(3-4句)
  师:乌龟爬山的时候首先遇到了什么小动物?蜗牛对乌龟说了什么?乌龟听了它的话吗?乌龟是怎么做的?(学念第3句)
  师:接着乌龟又遇到了谁?青蛙又对乌龟说了什么?乌龟听了它的话吗?乌龟是怎么做的?(学念第4句)
  师:乌龟有没有听蜗牛和青蛙的劝说?(没有)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如果你是乌龟你会怎么做?乌龟听了朋友的话它还会继续往上爬吗?如果它是一只勇敢的乌龟呢?
  小结:你们说的对,我们不能像乌龟那样不理人,不说话。
  C.不理别人的乌龟摔倒了,没有朋友来救它(5-8句)
  师:乌龟不听朋友的话,爬到半山腰,发生了什么事?(四脚一滑)
  师:山路好像大滑梯,一滑滑到了那里?(山谷底)
  师:乌龟摔得怎么样?(头昏眼又花)(读出语气)
  师:乌龟为什么会摔跤?它有什么怪脾气?
  师:乌龟摔得头昏眼花,它还是怎么样?
  师:乌龟不说话,有没有人来救它?为什么? (没有人来救他,因为乌龟还是不说话,大家不知道他发生什么事情。)
  师:不说话对吗?如果你是乌龟摔跤了,你会怎么做?(学念5-8句)
  幼:我来救它。大象来救它?(对孩子的想法做出肯定,引导)
  师:乌龟不说话,你不知道他出事了,你怎么来救他呢?如果你知道乌龟掉到山谷了,可是山谷那么大,乌龟不说话,你又怎样才能找到他呢?
  小结:乌龟真是怪脾气,山路陡又滑,朋友们都来劝它,它也不理,还是往上爬,结果摔得头昏眼又花,但它还是不说话,结果没有朋友来救它。
  (三)观看图谱,朗诵诗歌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吧我们刚才看到的说一说。
  1.出示图谱,师幼共同朗诵。
  2.个别朗诵
  3.分角色学念诗歌
  (四)生活经验讲述
  师:小朋友,你们平时有没有像小乌龟一样不理别人呀?
  师:教师设置情境,说说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做?
  师:如果你和朋友一起玩时,朋友欺负了你,你会怎么做?
  如果你摔伤了,你会怎么做?
  如果你和家人出去玩时口渴了,你会怎么做?
  教师总结:刚才小朋友说得真好,我们平时要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说清自己的需要。不要像乌龟一样不说话、不理人,不然遇到麻烦别人都不知道如何帮助你。
  (五)活动延伸
  活动反思:活动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活动开始时的情景表演,激起了幼儿想和“小乌龟”说话的愿望,小朋友看见可爱的“小乌龟”纷纷和它说话,菲菲问:“小乌龟,你吃了饭吗?”楠楠说:“我想和你一起玩。”旭阳说:“你是坐车来的,还是自己爬来的?”等等。当发现“小乌龟”始终不理睬他们时,乐乐问我:“老师,它怎么不说话呀?”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引导她说:“那你发现乌龟有个什么怪脾气呢?”小朋友都说:“它不理睬人,不爱说话。”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了问题,接下来我又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幼儿想办法帮助小乌龟改正怪脾气,并创设让幼儿交流,讨论的机会,并通过创编诗歌,激发幼儿与人交往的积极性,幼儿把问题从小乌龟的身上迁移到自己日常生活中来,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说话的重要性,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整个活动,幼儿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
  正如《纲要》所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孩子们正是在我创设的这个宽松的语言环境中发展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乐意与人交往。
  活动中,我遇到一个突发问题,当我向幼儿提出:谈谈自己在生活中由于不爱说话带来的麻烦时,幼儿难以回答,我随机调整了问题的难度,从而使无效问题变成了有效问题,整个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在以后的活动中,要注意预设的问题一定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
  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连续性的过程,需要教师把幼儿语言的发展渗透到各个领域的教育中去,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中班教学教案10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引导幼儿关心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2、进一步发展幼儿倾听的能力及跳跃的能力。
  3、引导幼儿了解广告提供的信息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尝试围绕主题能用较完整、连贯的语句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和幼儿多关注一些有趣的广告。
  2、生活活动中,老师对幼儿喜欢的广告进行调查并有选择的录制。
  3、电视机、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你们平时听过、看过广告吗?你能说出广告里面精彩的广告语吗?
  (二)师幼共同讨论所知道的广告
  1、你会说那些广告?
  2、你们知道广告有什么作用么?为什么要做广告?
  小结:广告的作用就是宣传自己,让大家都知道是做什么用的,都来购买、消费。
  (三)看录像,幼儿学说广告
  1、师:这些广告分别介绍了什么产品?
  2、师:广告里说了些什么?(第二次看广告,并逐个播放)请小朋友来学一学,这些广告告诉了我们什么?
  3、通过幼儿的讨论,引导幼儿发现广告语和日常生活用语的不同之处,初步了解了广告语简短、生动、有趣、概括的特点。
  (四)介绍公益广告
  刚才我们说了一些很精彩的广告语,小朋友们说得都很好,还有一种广告它不是告诉人们某种商品的信息,我们来看一下它是什么广告?它的作用是什么?你还见过哪些公益广告?
  (五)引导幼儿关心周围的广告
  1、除了电视上我们能看到广告以外,我们还有什么地方看到广告?(幼儿讨论)
  2、师小结:报纸、杂志、广告牌、汽车、雨伞、雨衣、传单、T恤、餐巾纸等等很多地方都有广告,广告时时刻刻存在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六)游戏:广告表演
  请幼儿在自制的“电视机”里做广告表演。活动反思:小朋友积极性很高,了解知道什么是广告,很投入,但小朋友掌握不是很好,需要有时间去充补。

  中班教学教案11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尝试用火柴棒拼摆,创造性的拼出人的各种运动姿势。
  2.能有规律的念儿歌,体验仿编成功的愉悦。
  3.感受多种运动姿势,会用简笔画表现所拼姿势。
  活动准备:
  1.幼儿了解多种运动项目及姿势、动作。
  2.火柴棒,白纸,水彩笔。
  3.《运动员模仿操》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在《运动员模仿操》的伴奏下,幼儿边跳边唱入场,感受身体的运动。
  小朋友春天到了我们一起来做运动锻炼身体吧。
  二、谈谈自己喜爱的运动及知道的运动项目。
  我们都做了哪些运动?你还喜欢哪些?
  你来做一做,我们来猜一猜
  三、学习儿歌《拼小人》。
  今天有个调皮的小人,它也来和我们一起做运动。听一听他做了那些运动
  儿歌:拼小人
  火柴棒一根根
  我用棒棒拼小人
  拼个小人立正站
  拼个小人跨步走
  拼个小人打篮球
  拼个小人爬山坡
  小人个个爱运动
  身体健康棒棒棒!
  提问:小人做了哪些运动?这个儿歌有什么特点?我们念的时候要怎么样?我们一边拍手一边念儿歌。
  四、幼儿学习用火柴棒拼小人。
  1、幼儿用火柴棍拼小人。
  下面我们就来拼拼小人。儿歌里的小人是立正站?怎么拼呢?哪个小朋友来试试。
  2、学习用折断或链接的方式拼小人弯曲的环节。
  拼个小人跨步走。请个小朋友上来做跨步走的动作。大家看,他一只手在前,一只手在后,我们先拼身体,你们看,他的手是什么样的。他一只手在前,一只手在后,脚呢?前面的脚是弯的,怎么拼这个弯的脚呢?
  哪个小朋友来试试。老师这里也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你们看!这是一根火柴棍,我把它怎么样了呢?那你们看它是不是弯了呢?小朋友的方法真好,老师这也有一种,如果你不想折断火柴棒的话,还可以用两根火柴拼一起,你们看,弯弯的腿就拼出来了。
  3、幼儿拼篮球
  这是拼个小人跨步走,拼个小人打篮球怎么拼。谁愿意来做个打篮球的动作。大家看他的手是怎么样?请个小朋友上来试试。先拼身体,两只手是往上的,一只脚直,一只脚弯的,弯的怎么拼?
  五、幼儿操作
  1.幼儿在桌上自由拼出小人的各种动态,并用水彩笔将所拼的运动记录下来。
  刚才儿歌里的小人做了几种运动,他们还想做别的运动,请你们帮助他。我们小朋友也来试试用火柴棒拼小人,看看谁拼的多,谁拼的小人最爱运动。
  用火柴棒拼摆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
  用简笔画按拼的样子记录下来。
  2.教师巡回指导,对能力弱的幼儿给予帮助。
  六、展示幼儿作品
  将幼儿作品展示在白板上,请幼儿相互介绍自己所画的小人是什么动作。

  中班教学教案12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诗歌《蹦蹦跳》
  诗歌《蹦蹦跳》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小诗,符合中班幼儿的理解水平。诗歌语言简练,富有节奏,通过简短的几句,把小动物的动作形象地描绘了出来。整首诗歌读来朗朗上口,从中可感受到生动的游戏趣味,带给幼儿一种活泼美好的精神感受。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并理解诗歌,并能用恰当的语言、动作表现自己的理解。
  2.鼓励幼儿模仿诗歌句型说一名话,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象。
  3.培养幼儿乐意倾听别人讲述的惯。
  活动准备:
  1.电脑课件《蹦蹦跳》
  课件说明:
  按“开始”按钮进入主画面,主画面四个按钮内容为:
  “蹦跳”钮:结合儿歌内容的相关动画。
  “儿歌”钮:与儿歌相关的四个动物,借此画面帮助幼儿记忆儿歌。
  “动物”钮:引导幼儿根据画面提供的各种动物进行儿歌仿编。
  “游泳”钮:以游泳为主要内容的动画。这是开放性内容,让幼儿模仿《蹦蹦跳》进行有关“游”的仿编学。
  2.青蛙、白兔、袋鼠、麻雀头饰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入课题。让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并介绍它形象的动作特征。
  师:“小朋友,听说你们都很喜欢小动物,是吗?那请你与好朋友交流交流,你都喜欢哪些小动物?它会做些什么动作?”
  二、欣赏诗歌。结合播放课件,让幼儿理解、感受诗歌。
  1.播放课件“蹦跳”中“青蛙捉虫”的一段。
  (1)看!谁来了?在干什么?它是怎样捉害虫的?
  (2)启发幼儿模仿青蛙蹦蹦跳动作,边学说“小青蛙,蹦蹦跳,捉害虫,吃个饱”。
  2.播放课件“蹦跳”中“小兔采蘑菇”的一段。
  (1)师:“小白兔,蹦蹦跳,在干什么呢?”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所观察到的情景。
  (2)让幼儿仔细观察,小白兔跳到山前干什么,跳到山后干什么?
  (3)师幼一起学做小白兔,边念边跳“小白兔,蹦蹦跳,跳到山前采蘑菇,跳到山后吃青草。”
  3.师:“看,还有谁也在蹦蹦跳,它们蹦蹦跳在做什么呀?”。播放课件“袋鼠、麻雀蹦蹦跳”的一段。
  (1)唷,原来是谁在蹦蹦跳?
  (2)教师模仿小袋鼠头一伸一缩,让幼儿说说大袋鼠袋袋里的小宝宝在干什么?
  然后模仿练“大袋鼠,蹦蹦跳,袋袋里的小宝宝,探头又探脑。”
  (3)小麻雀,蹦蹦跳在干吗呢?请个别幼儿模仿练“小麻雀,跳到枝头唱个歌,跳到地上做做操”的动作,然后集体模仿练。
  4 .播放“儿歌”钮内容,借与儿歌相关的四个动物画面,帮助幼儿记忆儿歌。
  引导幼儿边看动画边同老师一起朗诵诗歌。
  三、儿歌表演。请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戴上,说到哪种动物,就请戴该头饰的幼儿进行表演。根据幼儿兴趣,可互换角色头饰再继续诗歌表演。
  四、仿编活动。
  1.会蹦蹦跳的动物还有好多好多,你知道还有谁也会蹦蹦跳呢?在幼儿讨论后,播放“动物”钮的内容,让幼儿观看。
  2.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以蹦蹦跳为线索,编一句与该动物有关的话。
  3.请幼儿自由组合四人合作,模仿所学《蹦蹦跳》仿编诗歌,并进行交流。
  四、开放活动。
  1.播放“游泳”钮的内容,让幼儿观看这些动物在干什么,是否可用蹦蹦跳来讲它们的动作,让幼儿思考该用啥恰当的话来描述它们的活动内容。
  2.请幼儿大胆说说自己仿编的有关游泳的诗歌,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延伸活动。激发幼儿继续进行仿编的热情。
  大自然中的动物,它们有的会蹦蹦跳,有的会游呀游,有的会飞,有的会爬,小朋友们可要仔细观察,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动作,为它们编出好听的话,相信小朋友都是很能干的。
  活动评价:
  本次活动,利用多媒体课件,把诗歌内容演释成形象生动的动画,使教学内容的声、情、意、色直接作用于幼儿视听器官,使儿歌内容变得直观、具体。它既符合幼儿喜好鲜艳动态画面的特点,吸引其注意,又符合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水平,便于幼儿理解和掌握了。整个活动中幼儿表现得轻松、愉快、积极,幼儿学的主动性、积极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该活动既具有领域的特色又突破了领域的局限,活动中“看看”、“说说”、“做做”自然相连,让幼儿在多种感官的互动中获取经验、理解诗歌,并用恰当的语言、动作表现自己的理解,模仿诗歌句型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象。从游戏化的趣味活动中,带给孩子们活泼、美好的精神感受。

  中班教学教案13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复述儿歌内容,增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扩散性思维的能力。
  3、激发幼儿热爱自由,热爱大自然,爱护鸟类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茶壶、水杯,桌子、椅子,笔、纸,钥匙、锁,围巾、手套。
  2、教具:鸟笼、小鸟,蓝天、白天,大森林和绿草地的背景图。
  3、同操作材料相同的图片5组,汉字“好朋友”。
  活动过程:
  1、幼儿分组操作(将操作材料分组摆放好,供幼儿操作)
  2、教师以情境性的语言引入儿歌内容。
  提问:你们刚才玩了什么,怎么玩的?
  听,你们听到没有,有一对好朋友在说悄悄话,我听到了,茶壶对水杯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水杯说:“对。”
  (幼儿被老师带入了情景,专注的倾听)
  我们听到谁在说话,说什么?(教师边请幼儿回答,出示边图片、汉字)
  水壶为什么对水杯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那你们仔细看一看,想一想,有哪几对好朋友也经常在一起,他们会说什么呢?
  幼儿1:围巾和手套是朋友。(教师提醒:那他们会说些什么话呢?)
  幼儿1完整自己的句型:围巾对手套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手套说:“对。”
  幼儿2:笔对纸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纸说:“对。”
  (教师赞赏幼儿2,并请其他幼儿一起重复他的语言,逐步引导幼儿用儿歌的语言表述)
  3、教师讲述儿歌第一段,幼儿完整的学。
  教师:有那么多好朋友在说悄悄话,
  茶壶对水杯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水杯说:“对。”
  围巾对手套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手套说:“对。”
  桌子对椅子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椅子说:“对。”
  锁对钥匙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钥匙说:“对。”
  笔对纸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纸说:“对。”
  4、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扩散性的想象。
  教师:除了刚才说的这么对好朋友,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经常在一起。(幼儿自由讨论)
  幼儿独立回答,引导幼儿用儿歌的语言表述。(教师用简笔画记录)
  幼儿1:插头对插座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插座说:“对。”
  幼儿2:牙膏对牙刷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牙刷说:“对。”
  幼儿3:太阳对天空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天空说:“对。”
  幼儿4:电脑对鼠标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鼠标说:“对。”
  5、引出儿歌最后一段,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鸟类的情感。
  教师:生活中有那么多好朋友,小鸟也来找朋友,鸟笼对小鸟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小鸟会说什么呢?为什么?小鸟的朋友会是谁?(引发幼儿思考)
  幼儿1:小鸟说对,因为我爷爷家的小鸟就在鸟笼里。
  幼儿2:小鸟说“不对。”因为小鸟不想在鸟笼里,它喜欢飞。(教师:“那你认为小鸟的朋友是谁?” )
  幼儿2:小鸟的朋友是天空。
  幼儿3:小鸟的朋友是树上的鸟窝。(幼儿在自由的争论)
  教师出示背景图,完整的讲述最后一段。
  鸟笼对小鸟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小鸟说:“不对,我的朋友是森林、蓝天、白云,还有爱鸟的孩子也是我的好朋友。”
  教师小结:小鸟的朋友是爱鸟的孩子,我们也要鸟的孩子,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小鸟和我们大家的家园,这样,小鸟也会是我们的好朋友。
  幼儿1:不要乱丢垃圾。
  幼儿2:不要把树砍掉。
  6、请幼儿为儿歌取名字。
  幼儿1: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幼儿2:朋友。
  幼儿3:好朋友。
  7、跟着音乐《两只小鸟》做律动。
  反思:教师提供给幼儿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和动手动脑的机会,以物品拟人化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兴趣是幼儿主动学的动力。但幼儿对茶壶、水杯、锁、钥匙等较感兴趣,对笔、纸、围巾、手套不是很感兴趣,我应该考虑到这个问题,准备一些较有新意的,激发幼儿的兴趣,改变一下儿歌的内容。在学儿歌内容中利用图片加深幼儿对于作品的理解,并加入了汉字,将口头语与书面语结合,培养幼儿对于汉字的兴趣,但在给儿歌取名字这个环节中,其实有几个名字都很好,因为我只准备了汉字“好朋友”,所以其他幼儿有点失望,我应该及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来,这样就不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在最后一段中以全球最关心的问题——环境保护为切入口,将作品的的句式做了改变,拓展了幼儿的思维,并把语言的发展与时代的要求紧密结合。幼儿注意力集中,也很感兴趣,在活动结束后应加上活动延伸:收集一些资料反映环境的恶化,让幼儿深入的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中班教学教案14
    活动目标:
  1、懂得应该讲文明、懂礼貌的道理。
  2、学会用不同的声音、语气表演mp3/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儿歌情节。
  3、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学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知道敲门的文明礼仪。
  2、物质准备:奶奶、雷公公、啄木鸟的头饰,啄木鸟和雷公公的声音。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导入活动
  (1)跟幼儿一起玩红红和黄黄的手指游戏。
  (2)提问:红红到黄黄门口的时候是怎么敲门的?(咚咚咚)你们平常是怎么敲门的?
  (3)引导幼儿说一说,怎样的敲门方式是有礼貌的,怎样的敲门方式是没礼貌的。
  2、教师示范朗读
  (1)教师示范朗读,强调常规幼儿认真倾听。
  (2)朗读前抛出问题:故事里都有谁?发生了什么?幼儿带着问题倾听mp3/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儿歌更有目的性。
  (3)提问:装雷公公和装啄木鸟的时候分别是怎么敲门的?(幼儿敲桌子表现)你喜欢哪种敲门方式?奶奶最后给谁开门?为什么?
  3、幼儿学朗诵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声音、语气来学朗读mp3/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儿歌。
  提问:
  (1)雷公公的声音的怎样的?(很大声),啄木鸟啄树的声音是怎样的?
  (2)朗读我装雷公公这一段时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语气?(语气很急,敲门时轰轰轰的很大声)
  (3)朗读我装啄木鸟这段时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语气?(语气比较柔和,敲门时笃笃笃的声音比较轻)
  4、幼儿了解人物前后不同的态度与效果提问:我装雷公公敲门轰轰轰时,奶奶开门了吗?我装啄木鸟笃笃笃敲门的时候,奶奶开门了吗?为什么?
  5、组织幼儿分组表演《雷公公和啄木鸟》,让幼儿从中进一步体验作品。
  (1)教师当奶奶,全班幼儿当小朋友,桌子当成是门,让幼儿与教师一起边朗读边表演。
  (2)幼儿分组表演,第一组幼儿表演雷公公,第二组幼儿表演啄木鸟,教师扮演奶奶
  6、小结: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像啄木鸟一样轻轻地有礼貌地敲门,在日常生活照不仅仅是敲门要有礼貌,时时刻刻都要做个懂文明讲礼貌的小朋友。
  活动延伸:
  (1)将雷公公、啄木鸟、奶奶的头饰投在表演区,鼓励幼儿表演mp3/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儿歌。
  (2)在日常生活中启发幼儿要学啄木鸟讲文明、懂礼貌。

  中班教学教案15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尝试根据信息、符号寻找鼠小姐的家。
  2、体验礼貌问路、获得帮助的快乐。
  3、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4、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ppt、汉字卡片、人手一份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观察角色,表达对角色和迷路的理解
  1、幼儿表达对角色(鼠先生)的赞美。
  出示角色(鼠先生),提问:这是一位怎样的鼠先生?如果请你用好听的话赞美他,可以怎么说?
  【设计意图:此问题可以让幼儿感受到赞美的语言有多种多样,让活动有良好的开端。其中幼儿所呈现出来的赞美方式也会让教师感到意外和惊喜。进入中班后,幼儿既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也开始参与对同伴的评价。借助这样的情感需求,鼓励幼儿学看到他人的优点,用好听的话赞美他人。】
  2、幼儿说说自己对迷路的理解并提出建议。
  讲述故事至开着开着,鼠先生迷路了,提问:什么是迷路?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教师观察、了解幼儿对迷路的理解与表述,鼓励幼儿表达迷路时自己会怎么样,引发幼儿表达自己的经验或想法。)
  【设计意图:迷路了怎么办是幼儿必须积累的生活经验,通过交流,幼儿可以分享不同的解决方法,为进入下一环节埋下伏笔。】
  二、观察画面,理解问路和指路的过程
  1、幼儿听故事:有关询问青蛙的内容,并思考问题。
  (1)出示一幢淡绿色的小房子,提问:鼠先生来到淡绿色的小房子前会做些什么?
  (2)教师逐句念谜语,引导幼儿根据谜面猜出角色(青蛙)并说出理由。
  (教师观察幼儿倾听每句谜面的反应,关注他们的答案是否有变化,帮助幼儿了解谜面里的每句话都是有用的。)
  (3)教师:鼠先生会怎样问路?他从青蛙那儿得到想要的答案了吗?接着他会怎么做?
  (教师要注意倾听幼儿问路,了解他们会运用哪些生活经验帮助鼠先生,并关注幼儿在没有获得答案时的不同反应。)
  2、幼儿听故事:有关询问公鸡的内容,并思考问题。
  (1)出示路线图,提问:鼠先生的车会往哪里开?
  (教师要注意倾听幼儿答案背后的理由,并根据他们的答案,帮助他们梳理出生活经验:问路时可以尝试到人多的地方去问。)
  (2)出示画有公鸡局部身影的房子,让幼儿猜这是谁的家并说出理由;提问:鼠先生会怎么做?
  (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从上至下观察图片,帮助幼儿梳理证明是公鸡的家的理由,再次观察、了解幼儿问路的方式。)
  (3)听公鸡回答的话,并提问:笔直往前走是什么意思?如果笔直走,他会走到哪座房子前?
  (教师可以让每个幼儿用手势示意笔直,观察幼儿对方向的理解。)
  3、幼儿听故事:有关询问熊的内容,并思考问题。
  (1)出示路线图,提问:鼠先生笔直往前走来到谁的家?你们来扮演鼠先生吧。
  (教师观察幼儿是否注意到房子上的提示,根据提示联想可能的答案。引导幼儿扮演角色,观察幼儿参与问路的过程,是否有礼貌、是否能清晰表达。)
  (2)听熊回答的话,并提问:左边在哪里?如果车往左边转,眼前会出现哪幢房子?
  (教师可以让幼儿举起自己的手表示方向,一般现场会出现两种相反的答案,对此,可直接表扬做对的幼儿。反复尝试,让其他幼儿了解以自身为中心的左边在哪里。)
  4、幼儿听故事:有关询问狮子的内容,并思考问题。
  (1)出示向左转后出现的三幢房子并提问:鼠先生会怎么做?
  (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个性不同,这个环节会出现几种不同的答案,教师可以细心倾听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把自己想的内容完整表达出来。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幼儿,接下来的操作环节可以帮助幼儿再次感受,让幼儿自我解答。)
  (2)幼儿取出操作材料,根据听到的信息(狮子说的话),在纸上画出相应的答案。
  (教师可以把狮子说的一句话分开来讲,先让幼儿听前半句,观察幼儿如何理解并让其在纸上圈出相关的信息内容。)
  (3)观察两种不同的答案,听狮子的后半句话,提问:同样一句话,为什么圈出的答案不一样?右边是蓝色的房子,为什么狮子说那幢可爱的黄色小房子呢?
  (左右是大班所要学的数学内容,这个环节的重点只是让幼儿感受和体验。教师在观察幼儿表现后,可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选择演示或抛问题让幼儿去想,旨在引发幼儿的兴趣。)
  【设计意图:面对此环节中的四个角色,分别用听猜谜语、看点想面、联系经验、分析判断四种不同的方式呈现,在层层推进中体现学方式的变化,引发幼儿挑战的乐趣;四次问路的经历中,逐渐放开的语言表达,变化的操作方式,让幼儿在重复和互动中自然得、积累问路与方位等经验。】
  三、完整欣赏,提升并拓展相关经验
  1、幼儿完整欣赏故事,思考鼠先生成功获得帮助的原因。
  (教师与幼儿再次欣赏故事,思考鼠先生问了几次路?是什么帮助他最终找到鼠小姐的家?鼠先生获得成功的理由是什么?)
  2、延伸活动:想想按地址找地方的顺序应该是怎么样的?
  (教师出示一个地址,引导幼儿思考如果要去这个地方,应该先找什么?)
  【设计意图:此环节除了帮助幼儿梳理问路的关键经验外,还可以为幼儿留一个新的思考空间,让有兴趣的幼儿带着问题开始新的探究。】
  附故事:
  问路鼠先生和鼠小姐在路上碰见了。他俩高兴地打招呼:鼠小姐你好吗?很好,谢谢你,但我老是一个人在家,闷极了。我也是,总觉得非常孤独。鼠小姐邀请鼠先生到她家去玩,还给他留了地址。
  过了几天,鼠先生开着他那辆红色的轿车去看鼠小姐,但是开着开着,鼠先生迷路了。他来到一幢淡绿色的小房子前,按了一下门铃,一只青蛙来开门,鼠先生问:请问去鼠小姐的家怎么走?青蛙摇摇头:我不知道,请去问下别人吧。鼠先生谢过青蛙继续开车往前走,来到一幢明亮的红房子前,按了一下门铃。一只公鸡来开门,鼠先生问:请问去鼠小姐的家怎么走?公鸡说:哦,沿着这条路笔直走就到了。鼠先生谢过公鸡,又沿着这条路笔直开下去。经过路口,来到一幢深褐色的房子前,按了一下门铃。一只熊来开门,鼠先生问:请问去鼠小姐的家怎么走?熊说:哦,向左转就到了。鼠先生谢过熊,向左转,看见一座大城堡。他按了一下门铃,一头狮子来开门,鼠先生问:请问去鼠小姐的家怎么走?狮子说:哦,就在我家右边,就是那幢可爱的黄色小房子。鼠先生一看,大城堡旁边果然有幢可爱的黄色小房子。他按了一下门铃,正是鼠小姐来开门。他们拥抱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