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文网
导航:网站首页 >

关于草原教案模板汇总【10篇】

时间:2024/3/3 11:33:00
 
守株待兔的人永远都不会得到什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草原教案模板汇总【10篇】,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一下噢。
  草原教案 篇1
    第一课 金色的秋天
  教学目标:
  1、 能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金铃铛》;
  2、 能大胆地上台表演律动《摘果子》;
  3、 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并能用轻快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1、 能自信地演唱歌曲《金铃铛》;
  2、 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教学难点:
  1、 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2、 律动《摘果子》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 听音乐进教室
  2、 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1、发声练习
  1=C—1=F3/4
  1 3 56 | 5— — |1 66 6 6 | 1 5 5 5 5 | 6 4 3 21
||  秋风在唱歌, gulu lulu lugulu lulu lu gulu lulu lu.
  小河在 唱歌, la lalala
  lalalalala la lala lala la.
  2、节奏训练 2/4X XX | X X | X X X X | X X | X XX | X X | X X X X | X —
||  要求:拍准十六分音符 2/4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  要求:拍准八分音符,掌握节奏 2/4X X X X |X X X | XX | X —
||  三、新课教学
  师: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瞧,果园里传来一首欢乐的歌,咱们去听听吧!
  1、 师范唱;
  2、 带学生朗读歌词;
  3、 带唱歌曲;
  4、 全班齐唱。
  四、参与表现
  师:下面啊,我们来一个摘果子比赛。
  1、 教唱《摘果子》;
  2、 律动《摘果子》。
  五、总结下课
  1、师:美丽的秋天,丰收的果园,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
  2、师生再见,听音乐出教室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1、 听音乐进教室
  2、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一首《金铃铛》,那是描写什么景色呢?—对了,是秋天大丰收的景色。今天啊,我们再来听一首《丰收之歌》。
  三、新课教学
  1、初听全曲
  A、听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B、它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
  2、再听全曲
  A、哼唱它的主旋律 1=C 2/415 3 | 1 3 5 | 1 3 5 | 11 | 4 6 6 6 | 3 5 5 5 | 2 4 3 2| 1 —
||  B、说说它是几拍子的歌曲
  C、简单介绍歌曲
  《丰收之歌》是一首丹麦民歌,它描写秋天田野上的庄稼都已收割,果园里的水果也已摘完,勤劳的人们获得了丰收,同时,也不忘记帮助别人,表现了劳动人民丰收后,到处都是欢歌笑语的热烈欢腾的场面。
  四、参与表现
  师:丰收的时候是一个热闹喜庆的时候,为了庆祝丰收的节日,农村里的劳动人民喜欢敲锣打鼓来庆祝,我们就用打击乐器来庆祝吧!
  1、教学生用铃鼓、沙锤和碰铃,用轻快的节奏给乐曲伴奏;
  2、请同学上来用乐器伴奏。
  五、总结下课
  师生再见,听音乐出教室

  草原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能用固定节奏拍手、跺脚或用打击乐器伴奏及律动表演等形式参与歌曲表现。
  2. 在欣赏、演唱音乐活动中初步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美、表现音乐美,通过音乐激发幼儿对草原及民族音乐的热爱。
  3. 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4. 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歌曲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打击乐器、筷子、双响筒或小竹筒。
  活动过程
  一、导入:欣赏舞蹈《草原上的小骑手》
  师:“小朋友们,草原上的小朋友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蒙古族舞蹈《草原上的小骑手》,你们想看吗?”(播放舞蹈《草原上的小骑手》)“看了舞蹈,你们知道蒙古族的小朋友他们最喜欢干什么吗?”(骑马)“那里的小朋友最喜欢骑马了,那里的小 朋友个个都是草原小骑手。”
  二、聆听乐曲《赛马》
  师:“下面就让我们跟着小骑手们一起到草原上去赛马”
  师:“小朋友们!合着音乐扬起你们的小马鞭!”(播放乐曲《赛马》)
  三、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1.带着问题听歌曲。
  “小朋友们,《赛马》的音乐好不好听呀?草原上还有更好听的歌曲呢!让我们一起看着歌词听歌曲,听完之后,谁能说说草原上的小朋友他们最会干什么呢?”(课件播放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幼儿带着问题听歌曲。
  师:“蒙古族小朋友最会干什么?”(骑马、射箭、摔跤)
  2.在动作表演中感受节奏。
  “下面老师做一个动作,你们猜猜老师做的是什么动作?(拉弓射箭)”教师表演:“大雁见我绕道飞呀,黄羊见我躲着走,我是草原——小射手。”
  “谁愿意上来表演小骑手呢?”(幼儿表演,老师用双响筒模仿马蹄声伴奏)
  “老师还想当小摔跤手,谁上来跟老师比试比试?其他同学为我们加加油!”
  在表演中我们接触了两种节奏:
  一种是马蹄声节奏(双响筒)x x x x┃ x x x x┃
  一种是加油的节奏(铃鼓)x x┃x x┃
  用双响筒和铃鼓练习这两种节奏。
  3. 有节奏的念歌词。
  第一段跟老师念,二、三段试着边念边敲。
  4. 熟悉旋律。
  (1)教师范唱曲调(介绍下滑音)。
  (2)用“ɑ”音模唱曲调。
  (3)弹舌模唱。(用“弹舌”的方法模仿马蹄声,模唱曲调。)
  5.学唱歌词。
  (1)学唱第一段,体会歌曲速度及情绪。
  (2)引导跟琴试唱二、三段。
  6.练唱歌曲。
  (1)跟歌曲范唱练唱歌曲。
  (2)尝试用不同力度唱(创设音乐情境“小骑手由远到近”)。
  (3)师生接唱。
  (4)分角色唱(小骑手队、小射手队、小摔跤手队)。
  四、创编、表现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1.小组讨论、创编。
  选择用自己喜欢的舞蹈动作或小乐器方式来表现这首歌曲。
  2.集体展示、评价(鼓励幼儿自信地参与表演、评价)。
  将幼儿分为小乐器组、舞蹈组、策马扬鞭组等,邀请幼儿上台跟老师一起跳舞。
  1.听音乐,初步感受蒙古音乐风格。
  2.初步学习舞蹈。
  理鬃毛动作、骑马动作、耸肩动作、甩鞭动作、筷子动作等舞蹈表演。
  3.看图谱初步练习舞蹈。
  4.听音乐尝试练习舞蹈。
  5.完整练习舞蹈。
  活动延伸:
  课件播放歌曲《天堂》,教师小结:“这堂课我们一起随着小骑手在音乐中走进了美丽的大草原,感受到了草原的美丽,也感受到了小骑手的欢乐,在小骑手的心中草原就是人间的天堂,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草原歌手滕格尔演唱的歌曲——《天堂》。在歌声中让我们和草原说“再见”。
  活动反思:
  本节课通过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在观看草原上的美丽风景,了解蒙古族的风俗人情,让幼儿感受蒙古族人的生活,体验他们的情感,不仅能给幼儿身临其境的感受,而且能让幼儿初步感受到蒙古族音乐的一些特点,这样既为后面的歌曲学唱中的大跳音程这一教学难点作了铺垫,又把幼儿的视角转向对整个蒙古族音乐风格的认识。

  草原教案 篇3
    一、复习导入,重温“风光美”
  1.出示课题。
  2.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欣赏草原风光(图片滚动)。
  3.引导在图片欣赏中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初入草原”,感受“洒脱”之美
  导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走了一百五十里,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还是草原……”
  出示:“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重点理解“洒脱”:
  (1)可换成什么词?(自由、无拘无束……)
  (2)从哪些语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
  (3)感受洒脱:没有红灯绿灯的障碍,没有行人车辆的拥堵,却有一路翠色,尽收眼底,却有那忽飞忽落的小鸟相伴,这是令多少人向往的呀!
  (4)表现洒脱:你能否读出这种洒脱的感觉来。
  三、深读悟情,感受“人情美”
  1.导入: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让我们跟老舍一道,走近蒙古包,去会会蒙古同胞。
  2.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热情好客)
  3.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根据学生回答,提炼板书:迎接相见款待联欢话别
  4.咱们试试看,在它们前面加上一些词,是不是会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草原人民那滚烫的心呢?
  (1)课件出示词语:激情盛情尽情深情热情
  (2)你能否认真读读课文,读完后,与小组的同学一起想想,把这些词语加在哪个词的前面最合适。
  5.交流小结:热情迎接激情相见盛情款待尽情联欢深情话别
  热情迎接:
  (1)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份热情?
  (2)出示课件(理解“襟飘带舞”──师讲述:看,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身着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从几十里外飞奔前来迎接远方的客人,那五彩缤纷的蒙古族服装随风飘动,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3)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你能否读出草原人的热情?
  (4)指名读──齐读(光是一个或是几个人的热情还不足以体现)。
  激情相见:
  (1)你能否想象当时的相见是怎样的情形──学生即兴表演,教师随机采访:刚才你们说了些什么?你听得懂蒙古族语吗,如果你听不懂,你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吗?
  (2)感情朗读,读出激动、兴奋之情。
  盛情款待:
  (1)主人们拿出些什么款待远方的来客?
  (2)除了吃的、喝的,还不忘以歌助兴,宾主无拘无束,其乐融融。
  (3)有感情地朗读。
  尽情联欢:
  (1)出示课件:联欢的项目有些什么呢?
  (2)说明:这些都是蒙古人最喜爱的传统项目,是能骑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人力与美的展示。
  深情话别:
  出示课件:背景为夕阳西下的草原,难舍难分的离别音乐(蒙语演唱的《蒙古人》)响起。
  师导:夕阳西下,再美好的相聚,也终有分别的时刻,此时的宾主双方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耳边,悠扬的马头琴声、质朴高亢的蒙古民歌还在回响;嘴里,喷香的奶茶、鲜美的羊肉,回味无穷;脑海中,那雄健有力、明快强烈的蒙古舞蹈依然回旋不已。手握着手,那样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那可真是:──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舍不得离别的成语)。
  这正是──(课件出示:)“蒙古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此时,你就是蒙古同胞,你想说什么?
  此时,你就是汉族兄弟,你想说什么?
  6.“热情迎接、激情相见、盛情款待、尽情联欢、深情话别”,这一切是那样美好,是那样和谐,人们总希望美好的瞬间能永远定格,永久珍藏。假如你是一名随行的记者,你最想拍下哪一个精彩的瞬间?
  四、作业
  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2.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草原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及新词,掌握1个多音字“蒙(měng)”,认读1个字。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像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中描写野花的句子。
  4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充满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感情。
  5引导学生介绍、交流搜集到的信息。
  教学重点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充满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像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草原的神奇美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在语文的学习中,游历过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欣赏过云雾缭绕的托木尔峰。今天,老师建议大家去领略一下锡林郭勒大草原的风光。谁有兴趣?好!我们出发!
  2、多媒体课件(剪辑过的配乐锡林郭勒草原风光)
  3、启发:谁愿意谈谈感受?
  4、师:看来,大家对锡林郭勒草原很感兴趣。让我们走近一些,来个近距离接触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各自轻声朗读
  要求:体会一下锡林郭勒大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讨论:锡林郭勒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3、师:虽然,草原留给我们的印象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字能概括出此时大家的感受,那就是草原很——美!让我们踏上草原,细细地用心欣赏它!
  三、细读感受
  (一)第一、二自然段
  1、请同学默读
  思考:从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可以边读边画。
  2、讨论:(1)从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2)教师随着学生回答相机引导:这是从哪个方面描写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3、板书(广阔美丽)(野草)(湖水)(野花)
  4、引导学生体会
  野草——广阔、茂盛
  湖水——稀少、神奇
  野花——鲜艳、清香
  5、重点句(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
  (1)各自轻声读,体会
  (2)讨论:从哪儿感受到草原的广阔美丽?
  (3)句子对比:
  A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
  B草滩上,有一洼洼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光芒,就像镜子一样。
  师:你感觉哪句好?为什么?
  结合平时看的影视作品,说说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什么样?
  什么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
  为什么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
  (4)启发想象:除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还可能映出什么?
  师:想不想亲眼看看这广阔美丽的草原?
  6、多媒体课件(草原近景,配乐腾格尔所唱《天堂》)
  7、指导朗读
  (1)各自有感情朗读喜欢的句、段
  (2)指名读,评读
  师:谁有不同的读法?
  8、指导背诵描写野花的句子
  师:锡林郭勒草原不仅广阔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我们去感受它的生机与活力。
  (二)第三、四自然段
  1、默读
  思考:从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锡林郭勒草原是欢腾的世界。
  2、讨论:
  (1)从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锡林郭勒草原是欢腾的世界?
  (2)教师随着学生回答相机引导:这里写草原上有什么?发出哪些声音?有哪些动作?
  (3)启发想象:除这些,结合搜集的资料,说说我们还可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3、板书(动物、人)
  4、指导朗读
  师:老师深深地被草原的活力感染,你们呢?我们来师生合作朗读,再一次感受草原之美。
  四、总读感悟
  1、师生有感情朗读
  师读第一、三自然段,生读第二、四自然段
  2、小结:
  草原之旅即将结束,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简直是未来的作家和诗人!
  五、拓展
  1、多媒体课件(课文中的歌词)
  2、欣赏歌曲第一段
  3、自主创作第二段
  4、展示

  草原教案 篇5
    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表现出对草原的赞美之情,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教学教案。2、通过聆听和表演等音乐活动去了解蒙古的风土人情,感受蒙古音乐的风格特征,进而产生对草原及蒙古人民的喜爱之情。3、通过合作式的学习发展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性地编创与活动。4、在浓郁的情境中感受不同民族的音乐的同时,引导学生注意了解家乡的特色,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赞美,对祖国热爱。
  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并且表演。2、聆听器乐曲《挤奶舞》表演。3、编创与活动:多声部的节奏练习。教学重点:在音乐活动中感受蒙古音乐,了解蒙古风土人情,引导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多声部节奏的练习与编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奖励品(黄色小丝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 铺垫1、多媒体播放《爱我中华》,与学生一起拍手进教室。2、引导:同学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我们祖国的56个民族象56朵花一样缤纷、美丽。列举几个知道的民族名称。让学生进入愉快的音乐氛围之中,让学生通过歌词了解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为下环节作铺垫。
  二、创设情景导入1、“比比谁的耳朵灵”:今天来了一位少数民族的小朋友,大家想不想认识他呢?不急,先来听听他的歌声吧!播放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2、多媒体:蒙古族小朋友做自我介绍,教案《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教案》。小朋友来自大草原,是蒙古族的小朋友。
  三、学唱歌曲并表演1、多媒体播放歌曲音乐。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欢迎这个新朋友。再次感受蒙古的音乐。2、你能想象描述一下大草原上的景象吗?3、说得真好,我们随蒙古小朋友去草原游览一下吧!(展示多幅草原图配上歌曲音乐),正象歌中所唱得那样(图中配上歌词)聆听歌曲。4、作为朗读的奖励,老师代蒙古小朋友教大家几个蒙古族特有的舞蹈动作,表达开心的心情。5、随着歌曲做蒙古族的舞蹈动作。分组编创。6、小组展示,其他学生配唱歌曲。巩固歌曲。
  四、编创与活动1、奇奇说:我们蒙古族人民不但能歌善舞还善于骑马、射箭、摔跤。听!(多媒体播放欢呼声)那是在举行那达慕大会呢!(播放大会画面)作简介。了解“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人民在每年7、8月份举行的“祭神节日”中举行的射箭、摔跤、骑马大会。2、举行我们的“那达慕大会”(媒体出示表示不同节奏的运动项目供选择)学生选择自己想参加的项目,分三组念节奏,打拍,然后三声部同时拍出。3、更热闹,要求为节奏配上象声词。4、比一比,哪组能拿到冠军。三声部同时读出。
  五、聆听蒙古乐曲,欣赏、体验、表现。1、庆祝大家的胜利,蒙古人民跳起了舞。(播放《挤奶舞》录象)说说他们的动作是在做什么?并且模仿挤奶动作。2、这些都是蒙古族人民在劳动中积累学会的技能。他们在劳动中也不忘唱歌跳舞,把劳动的动作也编进了舞蹈中。体会蒙古族人民的聪明与勤劳。3、播放音乐,大家一起来跳一跳!学生合着音乐跳一跳,表达快乐开心的劳动心情。
  六、总结、拓展1、作为一名善琏小朋友,我们怎样感谢这位蒙古的小朋友呢?引导学生挖掘家乡的特色。(多媒体出示家乡风景图片)2、 大家说一说怎样向他介绍自己的家乡,请他也来江南小镇玩一玩3、总结:送一首诗给奇奇:草原是你们美丽的家;水乡是我们可爱的家;祖国是我们繁荣的家;我们都爱共同的家!(配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4、宣布草原之旅结束,让我们骑上小红马回家吧!!(音乐《我是人民的小骑兵》)

  草原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在情境中学习蒙古族舞蹈提、压腕动作,尝试创编、模仿挤奶舞的各种动作。
  2.感受蒙古族风情,增进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情感。
  3.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准备:
  课件一份。
  教学过程:
  一、跳一跳,草原小骏马。
  1.谈话:旅游过的地方。
  师:你们去旅游过吗?去过哪里?
  小结:我们的祖国是个大家园,到处都有美丽的风景!
  2.律动:草原小骏马。
  (1)播放PPT。提问:这是哪里?怎么去?你们会骑马吗?怎么骑?
  (2)播放音乐。
  (3)师:这一次音乐有变化了,马儿有时跑得快,有时会跑得慢,仔细听音乐!
  二、学一学,快乐挤奶舞。
  1.欣赏蒙古风光片。
  师:我们来到了草原的深处,一起看看草原上的人是怎么生活的?
  2.学习提、压腕动作。
  (1)尝试自己做动作。
  (2)老师示范挤奶动作。
  (3)再次示范。
  (4)动作讲解、练习。
  3.创编挤奶舞动作。
  (1)讨论:有什么办法让奶牛心情好一点?
  (2)跟着音乐,用你们自己的方法让奶牛好心情好一点。
  4.组合动作快乐舞蹈。
  (1)组合表演。师:奶牛心情好了,方法也会了,再来试试看,能不能挤出更多的牛奶。
  (2)完整表演。
  (3)不同姿势再次完整表演。
  三、看一看,优美蒙古舞。
  播放视频。师:我们带着满桶的牛奶回到蒙古包,喝牛奶、看表演。
  活动反思:
  这首歌词共分三小节,歌词中描写了草原的无限美丽风光,赞美了牧民们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在教学中,我首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课件展现草原的美丽,再通过深入阅读理解找出体现草原的美的语句,联系生活实际和展开想象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在理解感受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背诵进行表达,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理解感悟。
  教学时,我让学生自学探究,弄清“你从哪些地方感悟到了草原的美”这个核心问题,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学习的体会。在研读时,我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抓住重点语句感悟想象感受到草原的美丽、辽阔。例如:学生抓住遍地花想象到草原到处都是花,彩蝶纷飞想到各种颜色的蝴蝶在百花丛中翩翩起舞,百鸟唱想到很多鸟在草原上叽叽喳喳的`叫着……在此基础上,我还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并结合课件让学生想象,这样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具体的画面,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草原的美。
  二、运用课件营造学习氛围。
  教学中我搜集了很多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把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吸引过来,一下就将同学们带进了学习的氛围。在授课即将结束时,我让学生亲耳聆听这首歌,并欣赏大草原的无限风光。同学们都不由自主地跟着唱起来,有的同学甚至不由自主地跟着节奏翩翩起舞。整节课在歌声中结束,使学生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三、抓朗读走进文本
  读是学习理解课文的必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凡是朗读能力强的孩子理解能力一般也很强。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给学生创造再造草原意境的气氛。我设计了个人读、小组读、默读、集体读、男女生比赛读、喜欢读的同学起立来读、评价读等等读书形式,让学生在读中走进课文,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朗读中的无限乐趣,使语文教学变的生气勃勃,促进学生感悟能力的发展。学生一旦读进去了,那么理解起来就不会那么困难。再熟读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背诵就水到渠成了。
  四、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叶老一句“教是为了达到不教”道破了阅读教学的天机。“教”怎样达到“不教”呢?它的关键在“教”的内容,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懂得一篇文章的语言文字、思想内容、写作技巧等,更重要的是教学生阅读方法。掌握了方法,学生才自能阅读,教师才可能“不教”。在学完歌词的第一小节,我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此段的方法,学生在相互启发的基础上,总结出读文找句子,抓词来理解,感情来诵读,熟读背下来。然后进行学法迁移,学生再去学习第二、三小节歌词,也就轻松自在了。同时我又引导在理解的基础上去积累,并且让学生感悟背诵的方法。进行及时的总结,逐渐形成学生学习的能力。
  五、读写结合,创编歌词
  学文后,我还让学生以《美丽的长春我的家》进行仿写训练,效果较好,我发现他们写完后还在互相欣赏呢。我想语文教学就是要既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又要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这样才能相得益彰。

  草原教案 篇7
    【教学目的要求】
  一、通过对文章中语言文字的讲读分析,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和熏陶,使学生了解蒙汉民族团结的深厚情意,培养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学过的读写训练项目,加深对“展开丰富想象”、“抓人物特点”等训练重点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加深对“展开丰富想象”和“抓住人物特点”等训练重点的认识,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本文所写的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有的句子含义也较深,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具准备】幻灯片、录音磁带。
  第一课时(预习指导课)
  一、介绍写作背景和草原风土人情。
  向学生提供有关反映草原风光和草原民俗的图片和读物。其目的是:①为突破难点,理解课文作准备。②培养学生使用参考书的能力。
  二、范读课文。
  三、自学字词,重点理解下面词语:
  回味、洒脱、迂回、襟飘带舞、拘束、羞涩、会心
  四、出示预习提纲
  内容如下(教师巡视指导):
  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认真读课文,按“写景”、“叙事”给课文分两部分。并按课后揭示,概括第二部分各自然段的段意。
  3.结合上下文,试着理解课后2题中的句子,为下节课突破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五、课上交流。
  学生交流预习情况,自由发言。
  1.说说在预习过程中,遇到什么疑难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2.经过努力,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草原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会认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能正确读写“渲染、勾勒、一碧千里、回味、襟飘带舞、拘束、羞涩”等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过程与方法:
  (1)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意,激发学生对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蒙汉人民之间深厚的情谊,感受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教学准备:
  1、搜集草原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内蒙古草原的风土人情。
  2、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描写草原生活的乐曲一首。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说话,激情导入
  1.齐读课题。你去过(见过)草原吗?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草原的?
  2.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去领略一下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透过文字去体会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初读感知,了解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指名认读生词。
  2.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让学生当老师,提示易错之处。
  3.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究竟写了哪些内容?
  4.每一个部分分别写的是什么?结合学生回答适时板书:风光美人情美
  5.请你找出这两个部分的内容,自己大声地读一读。
  三、领略草原风光美
  1.谁能把描写草原风光美的这一部分读出来?其他同学边听边把不是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勾画下来。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师生适当点评。
  3.自由朗读文中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
  4.指名朗读,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5.读一读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它的原因。
  6、背诵第一自然段。
  四、总结
  我们虽然只学习了课文第一段,但我相信:草原的美一定给大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节课我们再随老舍先生到蒙古包里,去蒙古人家里做客,去感受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感受大草原的人情美。
  板书设计
  1、草原
  风光美────────────人情美
  高歌──低吟
  五、布置作业
  背诵第一自然段,抄写生字新词,积累好词好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指名朗读生字、词语。
  2.背诵第一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句子。
  二、感悟草原人情美
  1、自由朗读课文2至5自然段,思考:这部分都讲述了哪些内容?
  2、全班交流。
  迎客──相见──款待──联欢
  3、课文四个自然段就讲了四个内容,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来自学,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学习成果。
  4、全班交流。
  (1)第二自然段──迎客。
  (2)第三自然段──相见。
  (3)第四自然段──款待。
  (4)第五自然段──联欢。
  5、是啊,蒙汉情深,怎忍别离,虽然已是夕阳西下,但大家谈兴正浓。面对情深意切的蒙古族人民,我们对整个草原都产生了怎样的感情?
  热爱──依恋
  6、放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和句子。把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句子通过有感情朗读推荐给大家。
  三、品味语言,揣摩写法特点
  1.作者从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风情两个方面介绍了草原,你认为贯穿全文始终的是一种什么情感?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呢?
  2.一幅美丽的草原风情画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展开。我们通过读文,感受着蒙汉人民的亲密无间,咀嚼着优美生动的语言文字,你发现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3.把你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再好好读一读。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自己学完课文后的感受。
  板书设计:
  1.草原
  风光美────────人情美(草原风情画)
  高歌──低吟 迎客──相见──款待──联欢
  热爱──依恋
  五、布置作业
  1、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再与伙伴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准,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把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
  3、继续阅读有关草原的资料。
  《草原》教学反思
  《草原》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他把自己第一次见到草原的真情实感告诉读者。向我们介绍了草原的天美、地美,生活在草原上的人民热情好客,歌颂了民族大团结。学习课文,就是让学生理解这些美,从中受到美的教育。
  读懂课文,使学生从中受到伟大祖国地域辽阔,景色秀丽,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教育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应在课文第二部分重点体现。主要通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概括出主人热情好客表现在:迎客、相见、款待、话别几个方面,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草原的景美,人更美。以突破教学重点。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在本节课教学中,这一点体现得不够明显。
  主要问题:
  1、 学生放手不够,有迁的迹象。
  2、 教学目标落实的不实。如;背诵第一自然段,流于形式。
  3、 第二部分处理的较仓促。
  4、 教师的点拨语,过渡语,总结语缺乏感染力。
  5、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有待研究。

  草原教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文字优美,内容新颖的散文。写的是早晨,草原从睡梦中醒来,牧民们赶着羊群去放牧的情景,展现了草原一片繁荣兴旺的新气象。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草原在黎明的鞭声中醒来。第二自然段写牧民们赶着羊群奔向划原。第三自然段写牧羊人在远处放牧的情景。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可供学生观察,想像,以加深课文内容的感受。
  二、教具安排:
  插图、卡片、生字卡、田字格
  三、教时: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认识新偏旁(二)重点、难点、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这一学期,我们学过《小池塘》、《春到梅花山》之后,知道了什么?
  (春天来了,农村的池塘美了,梅花山梅花盛开,也很美
  2、小朋友们,我们今天再到草原去看看,那里春天的早晨怎么样呢?
  (板:草原的早晨)领读:
  师:我国的内蒙古及两部黄土高原,有杂草丛生的大片土地,间或杂有耐早的树木,适应放牧牛羊。
  3、说能说说记住“原”学的办法。
  (教“厂”字头)
  二、初读指导:
  1、引导看课本上的插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牧民们骑在马上,挥舞着鞭子,羊儿蹦跳着向前奔)
  另一幅图上画了些什么呢?
  (牧民们骑在马上,照看羊群;一群群羊儿在草地上吃草)
  2、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①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②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3、检查自读情况
  ①指读一节
  出示啪、鞭、打破、黎明、宁静、铺满、新绿
  这些词中哪些词语的意思已经懂了,交流
  小结:
  黎明: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
  宁静:安静
  新绿:刚刚出现的绿色。
  ②指名读第二小节
  出示带有生字词的语句:无边的草原,牧民们跨上骏马
  交流:“无边的草原”说明草原怎么样?(草原大,看不到边)
  “牧民”是牧区中靠畜养和放牧羊,牛生活的人。
  “骏马”指好马,走得快的马。
  问:/“牧民们跨上骏马”是什么意思?
  (3)指名读第三小节
  出示生字词:远处,飘动。
  (4)复习巩固生字词
  ①认读
  ②结合认读生字教新偏旁
  三、作业
  1、读读,写写下面的生字词
  草原 打破 新绿 无边 牧民 远处 飘动
  想想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2、写出下列新偏旁的字:“扌”字旁 ( )
  “文”折文旁( )
  “厂”字头 ( )
  3、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的: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另写生字
  二、教学重点、难点:
  背诵课文,另写生字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出示卡片,指名认读词语
  草原 打破 新绿 无边 牧民工 远处 飘动
  (2)听写,说出“处”“牧”“原”的偏旁
  (3)指名朗读课文
  四、精读训练:
  1、第一自然段
  ①思考:这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的事:
  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季节:春天 新绿铺满草原)
  时间 早晨 黎明
  ②口头填空:
  鞭声打破 宁静。 草原醒来了。
  (3)自由讨论并交流:“草原醒来了”,是什么意思?
  (春天来了,天气转暖,草也露出了新芽,就好像草原睡了整整一个冬天,现在醒过来了)
  (夜,静悄悄的,草原也跟着人们一样睡着了。早晨,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草原由静到动,就像醒过来了。一样)
  指导:响亮、黎明、新绿。
  2、第二自然段:
  ①想一想:这一段写了什么?(板书:羊儿牧民)
  ②再读课文,准备口头填空:
  羊儿涌出了圈门, 奔向 草原牧民们 ,追赶那 。
  ③交流:一只只:羊儿多
  蹦跳着:羊儿欢快
  无边:草原大
  跨上:牧民怀着欢乐的心情
  ④这一段写羊儿多,牧民欢乐,感情朗读。
  3、第三自然段
  ①只有一句话,谁会谁读
  ②写草原上羊儿多,牧民欢乐
  ③作者为什么说“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
  (羊、云都是白色的,并不断移动,它们有相似的地方)
  三、课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作业: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鞭声 ( )草原
  ( )羊群观点 ( )清香
  2、照例子填空:
  一( )春雷 一( )气
  一( )白鹅 一( )小船
  3、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的:
  学写新字词
  完成有关练习
  二、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写好生字
  三、教学难点:
  认真书写
  四、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词
  草原 打破 新绿 无边 牧民 远处 飘动
  五、部诵指导:
  ① 的 ,打破了 。 草原醒来了。
  ② 羊儿 圈门, 奔向 。牧民们 ,追赶那 。
  ③ 羊儿像 在飘动,蓝天下回荡着 。
  练习背诵
  写字指

  草原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感应音乐的特定音效,感受原野风乐曲的节奏明快和热情奔放。
  2、尝试发明不同的欢呼声,体验游戏的快乐。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活动准备:
  a:经验准备:
  b:材料准备:
  CD光碟、拉拉彩球、口哨、道具火堆、动物图卡、动作图卡。
  活动重难点:
  重点:听辩音乐中的特定音效,感受热情奔放的乐曲。
  难点:能听辨特定音效变换动作。
  活动过程:
  (一)暖身入场(音乐:幸福拍手歌)
  导语:今天我要去玩一个好玩的游戏,你们想跟我一起去吗?我高兴的时候会喊一声“欧耶”,你们呢?
  (二)故事引导
  师:今天宝宝家要举行一个宴会,来了许多客人,宝宝很高兴,拿出他最喜欢的玩具请小客人玩,这时,甜甜阿姨和她的女儿小点点也来了,宝宝很热情地招待了她们。家里好热闹呀,宝宝的爸爸妈妈决定举行一场篝火晚会。
  提问:小朋友,还记得在我们在电视上看过篝火晚会吗?篝火晚会都有些什么呢?
  (三)感应音效
  1、第一遍音乐:幼儿安静欣赏,教师动作提示。
  导语:听!宝宝家的篝火晚会开始咯!篝火晚会开始的时候会有一个特别的声音,一起来听听是什么声音。
  提问:在音乐里你们都听到了什么声音?(哨声、呼应声)
  音乐让我们感觉怎么样呢?(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2、第二、三遍音乐:手足律动
  导语:你们想参加篝火晚会吗?音乐里有一个哨子声,当你听到哨子声时把你的手举起来打招呼(哟呵~)。
  a、音乐:(坐)拍身体各部位
  哨声:做举手状(欢呼)
  导语:你们的欢呼声真好听,我再站起来表演一次。
  b、音乐:(站)拍身体各部位
  哨声:做举手状(欢呼)
  3、第四遍音乐:动物律动
  导语:你们的呼应声把森林里的一群小动物都叫来了,我们来看是谁来了?(从易到难出示动物图卡),(学动物律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当听到哨声的时候就变成各种小动物,再听到哨声就再变成另外一只动物。
  音乐:模仿动物特征
  哨声:动物叫声
  (四)口技律动
  师:小朋友你们玩得开心吗?宝宝开心的时候是怎么喊的?我们也来学学吧(哟呵~)。除了可以这样叫,还可以怎样叫呢?配上相应的动作(发出各种声音练习)。
  音乐:做舞蹈动作
  哨声:欢呼声
  (五)篝火游戏
  导语:我发现你们参加篝火晚会的时候会唱会跳了,我呀给你们准备了篝火晚会里必须有的东西,你们猜猜是什么?(出示啦啦彩球和火堆)
  注意:交代游戏规则,练习一遍
  音乐:手持拉拉彩球跳舞。
  哨声:向空中抛接拉拉彩球
  (六)结束活动。
  大家都玩得很开心,该回家啦!咱们走吧……(听音乐出场)
  教学反思:
  活动的设计主要以听哨声来感应特定音效贯穿整个活动的环节。音乐节奏明快,孩子特别喜欢。在活动过程中,大部分孩子都能达到目标的要求,也感受到原野风乐曲的风格。
  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好也有不足之处。好的是,在整个课堂气氛中孩子都很活跃,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上课也很认真,常规也比之前好多了。然而,不足的是,在手足律动模仿环节,给孩子的铺垫没做到层层递进。对于孩子的各种发明,没能及时请出孩子示范表演,引导其他孩子跟学并模仿。最后游戏环节也没提醒孩子把自己发明的欢呼声用在游戏中,稍有脱节。
  不过,总的来说,孩子的表现还是让我比较满意的,因为孩子在活动时都比以往活跃很多。基本以上的整个活动流程基本上能达到我预设的活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