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文网
导航:网站首页 >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4/3/3 11:33:00
 
自己不逼自己,别人迟早会逼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一下噢。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看花灯》是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第一单元主题为元宵节。主要结合正月十五这一中国的传统节日而安排。本课是紧密联系上一课《元宵节》安排的,是一篇洋溢着欢腾喜庆气氛的儿歌,它以生动活泼、极富动感的词语配以充满年味的画面,将元宵夜看花灯的热闹场面及各种花灯的奇妙之处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
  二、学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在寒假,小朋友们刚刚度过了欢乐、热闹的新年。虽然已经开学了,大部分孩子还沉浸在过年祥和、高兴的气氛中。但对于元宵节看花灯,学生很多只是从电视上看见过,很少有孩子亲自经历过,在课上,通过播放录像拉近文本与生活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相关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会书写6个生字。
  能力目标:
  1、知道元宵节也是灯节,想像花灯的样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能说出课文中花灯的名字,并能把自己见过的花灯说给大家听,感受看花灯的欢乐
  情感目标:调动相关情感体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重、难点:
  认读生字,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看花灯时欢腾场面。读好多音字、轻声和长句中的停顿。
  五、教学准备:
  《看花灯》课件,生字卡片
  六、课时数: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孩子们,通过昨天的学习你现在知道什么时候是元宵节吗?(知道,是正月十五。)孩子们真棒!那么元宵节吃什么呢?你还知道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吗?(让学生回答)
  2、现在跟老师一起看看这些美丽的花灯吧!(课件演示:花灯欣赏)大家愿意去感受看花灯的热闹场景吗?我们来学习看花灯这一课。
  二、初读课文,整理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想办法解决。
  2、指名读课文,然后激发其他同学读课文兴趣,展开竞赛,看谁读的好。
  3、师范读。(课件演示:课文朗读)
  三、学习课文,认识生字。
  孩子们,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美丽的花灯!你们想拥有它吗?(想。)可是,老师带来的“花灯精灵”只喜欢爱学习和认真的孩子。你们有信心得到“她”吗?(有!)
  1、出示花灯卡片,开火车认读。
  2、分小组认读,有的字进行扩词练习。
  3、我们是好朋友,我来读你来听,你来读我来听。(同桌互相帮助,共同学习进步。)
  4、听音跟读。(课件演示:学习生字——我会读)
  (此环节中给表现较好的孩子奖励一些花灯样式的生字卡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细读课文,体会花灯之美。
  看淘气的字宝宝又跑回课文了,你还认识他们吗?
  1、再读课文,思考课文里写了些什么样的花灯?
  2、感情朗读,由读的好的当小老师领读。(课件演示:课文朗读)
  3、抽生回答:文中写了什么样的花灯?你还看过什么样的花灯?
  4、你问我答
  a、什么花灯吐泡泡?
  b、什么花灯眨眼睛?
  c、花灯怎么做?(纸糊、纱做)
  d、走马灯里有什么?
  e、荷花灯里有什么?
  f、你最喜欢课文中哪种花灯?
  五、拓展训练,结束全文
  1、比赛读一读诗歌
  2、能用自己的话描写你喜欢的花灯?
  3、画一画它是什么样的吗?
  4、动手和爸爸妈妈学做花灯。(综合实践活动)
  5、总结,全班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
  1、全班感情朗读。
  2、试着背诵。
  3、学生之间互读并进行评价,指名对方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学习生字
  1、快读13个生字。
  2、认读生字“花”(课件演示:学习生字——我会写)
  a、抽生读,跟读。
  b、扩词、扩句。
  c、学生当小老师分析字形(边说边书空),跟着课件写一写。
  3、学习生字“金”“吐”“立”“各”“年”,由各个学习小组互教互学,教师巡视,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
  4、看课件演示,你刚才写正确了吗?
  5、跟着课件学一学,在田字格里写一写。
  三、课堂练习
  课件演示:课堂练习内容。
  学生讨论、抽生回答。
  四、知识拓展
  课件演示:知识扩展
  1、了解元宵节知识。
  2、猜一猜,元宵灯谜。
  五、总结
  说一说自己学完《看花灯》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看花灯
  吐眨追立
  纸糊纱做
  做花灯
  第二课时
  看花灯
  花金吐立各年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2
    1、积极读课文,知道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体会动手动脑的重要性。
  2、认识15个生字,会用“把”字说一句话。在阅读中学习字词。
  3、能从阅读中感受到阅读的兴趣,并乐于与人交流。
  教学重、难点:
  自己寻找学习的方法,会读书、会思考,体会动脑筋想办法和动手实践的重要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乌鸦头饰,小口瓶子,石子、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回忆一下:烈日当空,当你上完体育课后有什么感觉?这时候你想到了什么?(生各抒已见,畅谈亲身体会,想到喝水,师板书:喝水。)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课件:飞来一只乌鸦)你知道了它是谁吗?
  生:乌鸦。师板书:乌鸦,生齐读课题。
  这只乌鸦也遇到了和我们一样的问题,我们看看小乌鸦是怎样解决的。
  二、学习探究:
  1、师:想读课文吗?那就请你自己读课文,告诉大家: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生:问老师,问同学、到查字表中查、联系上下文。
  师:同学们真聪明,现在请大家开始读吧。
  2、师:看到同学们能认真读书,老师真高兴,谁能给大家读一读?(生自主站起来读课文,读后主动站起来评价。)
  生:XX同学,应该是“衔”应读“xian”,你读成了“xin”。你能跟我读一遍吗?(生生互教)
  生:XX同学,我觉得你这次真勇敢,希望你下次也能这样。(谢谢!)
  3、师:初读课文后,你都想说什么?
  生:我知道了乌鸦真聪明。
  生:我知道了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我想给大家演示一下:(生上台边讲述乌鸦喝水过程,边演示,其他同学一下被吸收住了)
  生:XX同学,你刚才做的不对,应用瓶口小一点的瓶子,如果瓶口大了,乌鸦很容易就喝到水了,就不用那么费劲了。
  生:我还有补充,不但瓶口小,而且里边的水应少一点儿,你瓶中的水那么多,乌鸦不用小石子也能喝到。我想给大家表演,大家想看吗?
  4、师:同学们的理解能力真高,现在告诉老师:想学点什么吗?
  生:有的生字我认识不够熟练,我想多认识几个生字,并组词语。
  生:我想多读课文,有感情读课文。
  生:我想边读课文边提问题。
  生:我想把乌鸦和瓶子画下来。
  生:我想把这个故事表演下来。
  师:那好,同学们就分头学习,到你喜欢的小组去。
  5、同学们合作的很好,谁来当小老师,把你学习到的知识教教大家?
  1)生字小组(课件出示生字娃娃)——
  生:我们小组学习的生字,我想教大家读生字、组词语。
  生:我想让大家说说这些字都是什么结构?偏旁是什么?
  生:我想让大家用“到处”“怎么”“什么”分别说一句话?
  2)读课文小组——
  生:我们小组是有感情地读课文,我想读给大家听一听。(其他生仔细听),谁给我评一下我读得怎么样?
  生:XX同学你第一句读得真好,我能跟你学一下吗?
  生:可以,请跟我读。(谢谢你,我会了。)
  生:我觉得你读书真有感情,你能领着大家读一读吗?
  生:可以。(齐跟读)
  3)提问题小组——
  生:我是提问题小组,我想问问大家:乌鸦看到的瓶子是什么样的?这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其他学生、举手回答)
  生:我想问大家:乌鸦为什么口渴了?
  生:我想问大家:乌鸦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让自己能喝到水了?
  生:这只乌鸦是怎样一只乌鸦?
  4)老师举手并出示“把”字:我想让大家用“把”字说一句话。
  {意图:这里插了一个小环节:老师做了一个参与者举手提问题,把学生没有想到的作一个补充,用“把”说一句话是本课的一个重点。}
  生积极发言。
  5)生:我能把这个小故事表演下来,大家看好。(生乌鸦戴头饰表演)
  6、老师看到同学们学得这样起劲,老师也想读,能给老师一个机会吗?师范读一遍课文。
  生评价:老师,您读得真有感情;
  生:老师,您的“怎么办呢?”读得真好听,我能跟您学一学吗?
  师:当然可以。(师生互学)
  7、师:同学们都认为老师读得好,其实我们班有许多同学读得比老师读得好多了,不信比比看?
  生:老师我想试一下。
  师:好,你说我们比哪一部分?
  生:第二自然段。
  师:好。我们其他同学当评委,评委说谁先开始?
  (师生互读,互学互评)
  三、扩展延伸:
  (出示课件:乌鸦喝完水后,快乐地边叫边向高空飞。)
  1、小组讨论、交流:聪明的乌鸦喝终于喝到水了,想一想这时它的心情怎样?你帮乌鸦想一下,这种情况下,它还有别的办法喝到水吗?
  2、师:(出示课件:乌鸦又飞回来了)同学们肯定有好多办法,快快把你的好办法告诉乌鸦。
  生:乌鸦,你可以找来一个大口的小碗,把瓶子放倒,水流进碗里,就喝到水了。
  生:乌鸦你还可以找来一根水管,一头放在瓶子里,一头放中觜里,飞到比瓶子低一点的位置,就能很容易吸到水了。
  生:乌鸦你可以把瓶子口打破。
  生:乌鸦你如果和小蜜蜂交朋友,让小蜜蜂到里飞到瓶子里装点水出来喝,也挺好的。
  师:真好,听听乌鸦跟你说什么了?
  (出示课件)乌鸦在说话:“谢谢你们小同学,我们交个朋友吧。”
  四、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与聪明的乌鸦交了朋友,你今后打算怎样做呢?。生:遇事认真动脑、动手,不怕困难。
  真好,请同学们回家后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会独立分析字的笔画,正确书写巾、衣、本、牙四个字。
  2、听故事,讨论怎样才能见到雪孩子。
  3、初步体会会意字的特点。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语文天地中的学写字的练习。
  1、独立说说巾、衣、本、牙四字的笔顺并书空。
  2、玩一玩我说你写的游戏。学生说一个字,例如:以,找另一个同学书空笔顺。
  3、写字。看谁写得又准确又漂亮。
  二、字形小魔术
  1、 出示木字,抽生读一读,书空写。
  2、 你能给木字加一笔变成另一个字吗?开动脑筋想一想。(本、术、禾)
  3、 出示力,请你变魔术,加两笔后让它变成另一个字。(办、为)
  4、 出示巴字,请你给它加偏旁,看能变成哪些字?(把、吧)
  5、 你还能给哪些字变魔术?互相说一说。
  三、读一读,继续往下说词语。
  1、 出示词语:青蛙、刺猬、熊、蛇,你觉得这些词语表示的是什么?(动物类)你还能说出哪些动物名称来?
  2、 第二类:黄色、红色、绿色,是表示颜色的,请说说表示颜色的词。
  3、 第三类:围巾、棉衣、手套,是表示衣物的,请说说表示衣物的词。
  4、 你还能说出哪些词是一类的?
  四、照样子说一说
  1、 例句:冬天的本领真大呀!
  2、 句式:谁真怎么样?
  3、 请依照这种句式说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 读一读《九九歌》
  1、 自由朗读,看你从中能读懂点什么?
  2、 你知道这首儿歌讲的什么意思吗?
  3、 教师介绍有关节气的知识。领学生揣摩儿歌的意思。
  4、 读一读,争取能背诵。课后背给爸爸妈妈听。
  二听雪孩子的故事。说一说,怎么才能见到雪孩子?
  1、听老师读两遍故事,可让学生提一些关于内容的小问题,检查学生是否听懂了。
  2、分组说一说,怎么才能再见到雪孩子?老师不要讲太多的自然常识,让学生问、学生答。
  3、试着把故事接着讲下去。第二年冬天,又下雪了
  三语文天地的学法指导:初步体会会意字的特点。
  1、想一想,你从这些字中发现了什么?
  2、收集这样的字,写在本子上,再和伙伴们交流这些字的特点。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 这是一个游戏,你说我做。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做习惯和与人口语交际的能力。
  3、 感知准确听话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及突破办法通过游戏,知道怎样听指令做动作,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及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
  一、 课前诵读
  导:依据“学研展练评”教学各环节设计教师活动
  二、 课前辅助环节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喜不喜欢做游戏?让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吧!一个人发指令,其他人做动作。这样的游戏叫《我说你做》。
  三、 学(初步感知)
  课件动画演示:学生做游戏的情境。
  四、研
  1、通过观看视频,学生试着叙述视频内容。
  2、通过看视频,师生共同拟定游戏规则。
  3、教师宣读游戏规则。
  听得准,
  记得牢,
  说得清,
  做得对。
  三、展
  1、“我说你做”游戏真有意思,我们也进行“我说你做”游戏,好不好?
  2、教师准备几个动作,分组传下去,看看哪个组做的动作又快又对。
  3、评出优胜小组。
  四、练
  1、一位同学发出指令,其他学生做动作。
  五、作业设计及反馈情况
  一位同学发出指令,其他学生做动作。
  板书设计:
  我说你做
  游戏规则
  听得准,
  记得牢,
  说得清,
  做得对。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掌握所学的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
  2、能够看图说话,拼读音节。
  3、利用教材的情境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看图说话,拼读音节。
  教学准备
  带调的6个单韵母和学过的10个声母的字母卡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第一题:我会读。
  1、打乱顺序认读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卡片,看谁读得又快又准。(集体读)
  2、按顺序连读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区分字母不同的发音方法。
  二、第二题:我会写。
  1、出示:b---df---tn---mu---ü
  先集体认读,再说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用顺口区别。
  2、对比抄写,边抄写边小声念字母。
  3、游戏:给声母找朋友
  把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的卡片分别贴在16个同学的胸前,这些同学依次走上台,问:“谁是我的好朋友?”如果某位同学胸前贴着可以与之相拼的韵母,就要立即走上讲台,站在他的左侧,并大声读所拼出的音节。
  第二课时
  一、第三题:看看读读。
  1、看看图上画着哪些东西,你认识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音节:lǎ?bɑ、mùtī、yīfu、pùbù、
  2、你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吗?
  3、读音节。(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二、第四题:我会连。
  1、看看图上画着哪几种动物?
  2、拼读音节,指一指音节所说的动物在哪里?
  3、画线把动物和相应的音节连起来。
  三、第五题:我会认。
  1、打乱顺序,卡片认读生字、词语:大、土、米、我、马、地、爸爸、妈妈。(指名读、开火车、齐读)
  2、给生字扩词,看谁找的朋友多。造句,用上这些词语说一句话。
  3、游戏:找朋友。
  把生字卡片发给学生,教师或请学生来组词,说出一个词语时,拿着词语中所带的生字卡片的小朋友上台来,并拿着卡片领着同学读,如:“大,大家的大”。小朋友的本领真大,这节课,小朋友们又认识了一些新的词语,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并运用识字规律和识字方法。
  2、学习联系上下文分辨多音多义字。
  3、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积累词语,感悟词语的搭配。
  【教学重点】
  掌握和运用一种新的识字方法。
  【教学难点】
  积累词语和句子。
  【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
  “我的发现”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可放手让学生去观察、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生字条中的七个生字,可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巩固刚学的识字方法。“日积月累”中“我会读”要让学生反复读词语,并感悟词语的搭配。“读读背背”首先要让学生自己朗读,读熟以后,可让他们读给小组的同学听,读给老师听,读给家人听。“展示台”中可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认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语文园地四”。
  二、我的发现
  1、我们的小伙伴又发现了一种有趣的识字方法,先考考你,看你能发现吗?
  ⑴课件出示四组字,学生动脑筋,找规律:
  ①学生自主观察。
  ②自主发表见解,集体归纳方法:月字旁的字和身体有关等。
  ⑵用生字扩词巩固。
  ⑶我们学过的哪些字象这样呢?小组讨论。
  ⑷老师总结:
  形声字,分两半。形一半,声一半。形旁相同是同类,形旁不同意思变。
  2、我会认:
  ⑴课件出示生字,学生小组合作,自主识字。
  ⑵我们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让学生用手作相应的动作来帮助理解字意,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
  ⑶检查生字认读:
  ①齐读。
  ②指名读。
  ③开火车。
  3、我会读:
  ⑴课件出示句子,学生自己练读。
  ⑵指名读句子,师生共同纠正:
  引导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读准多音字。
  ⑶自由读、比赛读,看谁读得好。
  三、小结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小松鼠长着一条长长的尾巴。
  听音乐是一件快乐的事。
  望着窗外的大雨,奶奶心里很着急。
  〖教学后记〗
  “我的发现”中识字方法学生较容易发现,要求认读的生字学生识记不太好。多音字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很容易读正确。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四”。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记记:
  ⑴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由练读。
  ⑵谁想读给大家听?比一比谁读的好。
  ⑶齐读。
  (可采用多种方式认读)
  ⑷分别用上自己喜欢的词口头造句:
  ①自己思考。
  ②指名说,及时纠正错误。
  ③同桌互说。
  ⑸打乱顺序,学生连一连,巩固词语。
  2、我会读:
  ⑴课件出示短文,教师范读。
  ⑵生自由练读,也可同桌一起读,互相帮助。
  ⑶检查自读情况:
  ①齐读。
  ②男女生分读。
  ③指名读。
  ⑷生尝试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⑸检查背诵情况。
  三、展示台
  有个小女孩在大街上认识了许多字,你呢?能不能读给大家听。
  1、同桌交流:
  互相说说自己在大街上通过看招牌认识了哪些字,互相学习。
  2、集体交流:
  指名说,其他同学补充,师可适当板书。
  3、互相学习:
  看着板书,把自己不认识的字学会。
  4、你还从什么地方认识了许多字?也说一说。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医院
  专卖店
  联想
  〖教学后记〗
  “读读记记”中学生通过多读,了解了词语的搭配,变换形式连一连,学生很容易做对。短文学生非常感兴趣,所以能够有感情的读出来。“展示台”时学生把自己在平时看到的招牌积累下来,又多了一条识字的好途径。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7
    设计说明
  我们教师只要把语文的课堂教学深入到生活中,把学习语文的快乐释放到生活实际中去欣赏品味,由此再由生活的快乐返回到对语文学习的钟爱和快乐中,不断循环往复!真正让孩子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生活的丰富多彩,把语文和生活紧紧地联系起来!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特别注重和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通过与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整合,不断使主题得以升华,让学生充分感受文中所蕴含的真情。同时,非常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自我展示的平台:可以自由选择识字方法,可以自由选择读书方式,可以发表自己读文后的独特感受……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体现其个性,体现快乐学习。
  课前准备
  1.词语卡片,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投影,歌曲《童年》。(教师)
  2.赞美大海的好词佳句,预习生字,朗读课文;童年玩耍的照片、纪念品、画。(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感受美
  1.学生用课前搜集的好词佳句赞美大海。
  师:孩子们,你们眼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能不能用你搜集到的好词好句来描绘一下。
  2.引入课文题目。
  (教师播放海浪及笑声的录音)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海浪声)听,这是什么声音?(笑声)今天让我们下海好吗?脱下鞋子,光着脚丫,一同体验一下踩在松松软软的海滩上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去感受那里带给我们的快乐。板书课文题目,美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本课起始体现了读和说的相互联系,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然后抓住孩子年龄小、爱玩的特点,让他们觉得这节课又要去游玩了,精神先愉悦、轻松起来,让学生对本课学习充满兴趣。
  二、领略美
  1.课件播放课文内容和朗读动漫。
  2.问:大海好玩吗?小娃娃快乐吗?同学们,此时你们想读一读这篇课文吗?自己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读一读。
  3.标出自然段。
  4.同桌分段读一读,纠正读错的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一起读一读。
  设计意图:描画面,想意境,让学生初步感受美,感受快乐,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愿望和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实现学生读的愿望,达到流利读课文的目的。
  三、集中识字
  1.出示本课生词卡片。
  师:词语宝宝来到了我们的黑板上,你们试着认识认识它们。
  2.师:选择你喜欢的生字记一记。
  3.师:把你记的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互相学习。
  4.师:把你喜欢的字和我们大家说一说吧,其他同学应该认真倾听,并且继续补充。
  预设:
  形声字:蓝、笑、和、活、金
  数笔画:又、向
  加一加:蓝、笑、和、娃、挂、活
  减一减:又(叉)、白(的)
  形近字:娃——挂、贝——见
  换一换:着(看)
  反义词:笑——哭
  同音字:向——象、又——右、和——合
  师随机引导:
  挂:做动作“挂”。
  5.指导书写:
  (1)白(第一次书写):先观察“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仔细看老师范写;学生书写后临写,教师强调每笔的位置和笔顺;学生自己书写一个。
  (2)和:认识新偏旁“”。
  (3)学生练写“的”“又”。
  6.去掉拼音读一读。
  7.师:都学会了吗?接受挑战吧!
  (开火车检验词语卡片)
  (开火车检验生字卡片)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以学生为主体,遵循识字、写字规律,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和方式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学生先观察,再临帖、再观察、再默写,最终熟练掌握本课会写字。
  四、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找找描写大海的小文章,读一读并能介绍给小伙伴们。
  设计意图:作业内容提高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提高了阅读能力,同时也丰富了积累。这种开放性的作业,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在学习方法和习惯上有了方向的指引,这对于一年级的小同学来说是十分有益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激趣导入
  1.教师引导:认读生字卡片,进行扩词,复习生字,指名读全文。
  2.教师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近大海,去领略大海的美,体会大海带给我们的快乐!
  设计意图:认读生字卡片,进行扩词,复习生字,抽同学读全文等教学的设计巩固了学生对生字的掌握,通过恰当的导入,再一次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二、体会快乐——品味美
  (一)品味第1自然段——美景
  1.指名读,问: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2.自由读,问:你有什么感受?
  3.汇报:感受到大海很美。(板书)
  4.师:第1自然段只用了三句话就让我们体会到了大海的美,作者可真了不起。那他都用了哪些词语呢?和同桌找一找,用波浪线画一画,并说一说你的体会。
  ①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指导,并板书,出示课件,体现这些词语:
  蓝蓝的黄黄的小小的
  ②师:什么蓝蓝的?什么黄黄的?什么小小的?请你试着说出这样的短语:( )的( )。
  ③什么又宽又远?什么又长又软?你能说出这样的短语吗?又( )又( )。
  ④“雪白雪白”这是什么样的短语?(ABAB式)“雪白雪白”可以形容什么?试着说一说。
  ⑤师:“哗哗地”是拟声词。“哗哗地”可以形容什么?它的后面是表示动作的词语,所以用“地”。试着说一说其他拟声词。
  师:你们说得真美,这么美的词句,我们该怎样读呢?(想象,带表情)按大家说的我来读一读第1自然段——自己练一练——指名读,评价——男女生读。
  (二)品味第2自然段——快乐
  1.指名读,问: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2.自由读,问:你有什么感受?
  3.汇报:快乐。(板书)
  4.第2自然段用了很多精彩准确的动词,你能找到吗?用三角号画一画,并和同桌做做动作来体会那份快乐。
  ①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指导,并板书,出示课件,体会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
  笑 迎 捡 穿 挂 落 穿 挂
  ②指名表演。
  ③师:让我们先快乐地读一读吧!
  自读——指名读,评价——小组赛读。
  ④师:我们已经体会到了快乐,那小娃娃的快乐是什么呢?(有海螺和贝壳穿成的项链)
  其实啊,大海也很快乐,你知道大海的快乐是什么吗?(有快活的脚印穿成的项链,所以说,大海的项链就是——快活的脚印!)
  ⑤那就让我们带着小娃娃的快乐,带着大海的快乐齐读第2自然段。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是整节课的主要部分,教师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学生运用抓字词句找、画、说等阅读方法,通过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阅读,自由充分地表达。
  三、升华快乐——欣赏美
  1.多美啊,让我们尽情尽兴地随着音乐齐读课文吧!
  2.大家读得太好了!读够了吗?我想这时我们看着书读已经表达不出我们心中的酣畅了,那就让我们全体起立,边做动作,边带着表情,配着优美的旋律,背诵吧!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加深体验和感悟,学生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四、书写快乐——畅谈美
  是啊,我们把一串串可爱的脚印留给了海滩,也把我们的快乐留给了大海,把童年的快乐永远地珍藏在了自己小小的心田里。此时此刻,你一定也回忆起自己童年中许多快乐的事了吧。有哪里给你带来过快乐呢?你也当当小作家,写一写吧!(配乐)
  (投影,配乐指名展示作品)
  设计意图:教师要为学生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加强练笔指导。课前学生们准备了有关的照片、纪念品、画等。引发孩子从生活中寻找童年的快乐、分享童年的幸福。这一环节也为写快乐的事做基础。可以仿照课文自己写一句话或者一段话,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提高表达能力。
  五、热爱美
  师:你们的童年真让人羡慕啊!感谢你们把我带回到美好的童年,我想把我童年时最喜欢的一首歌与你们分享,让我们一同走进童年的快乐中吧!(播放歌曲《童年》,在音乐声中自然结束课。)
  六、布置绘画作业,创造美
  师:你们可真了不起,大海也相信同学们一定会画出更美的画。回家后,请同学们画一画你最喜欢的大海,明天带过来,好吗?
  教学反思
  一年级小学生的语言正处于发展阶段,他们掌握的语言材料不多,不易完整地表达他们的意思,更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先引导学生读出课文中的语句,在反复熟读的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回答问题就会确切、流利。又帮助学生在读流利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说的训练,做到朗读与理解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读说相得益彰,使学生能够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品味、读中欣赏。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8
    教材简析:
  唐诗《春晓》是长春版一年级下册第十板块的一篇课文,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晨即兴之作。诗的字里行间流荡着春晨的浓浓气息,流露着作者喜春、爱春、念春、惜春的春恋之情。
  教学设想:
  根据低年段识字、写字是重中之重的特点以及《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阅读要求“要引导儿童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我对本课的教学设想如下:定位联想,集中识字,图文结合,感悟诗境。
  教学目标:
  1、定位联想认识9个生字,两个部首“士”“矢”,了解“矢”字的演变过程。
  2、图文结合,了解诗意,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
  3、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指导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了解诗意,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的课堂上还来了一位了不起的`客人,想不想见见他?(出示“尧”的图片),知道他是谁吗?他叫“尧”(出示带拼音的“尧”字)指名拼读,齐读。尧是我国上古时的帝王,是他把一年分成了四季,他还把帝王之位让给了一个叫“舜”的有才能的百姓,他的宽广胸襟让后人无限敬佩。让我们牢牢记住这位值得骄傲的祖先“尧”吧!和老师一起写写“尧”,学生书空。
  2、如果给“尧”加偏旁变成新字,你会加什么?学生说,师相机板书汉字(浇、烧、饶、挠、骁、晓、侥等)同学们的识字量可真不小啊!“晓”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字,跟老师写写这个字(板书“晓”字),谁和“晓”是好朋友?你能给大家讲讲这个字吗?(出示图片,口述:太阳出来,天就亮了,这就是早晨,也就是“晓”)。你能用“晓”组个词吗?
  【设计意图:“尧”是由“晓”拆出来的不常见字,以故事引入学习“尧”,一是先入为主,让学生熟记“尧”,二是先学拆出来的字,再学习“晓”字,体现汉字从独体到合体的规律。】
  3、板书:春晓,春晓不仅是一个词,它还是一首古诗的题目呢!一起读一读题目。你能说说“春晓”的意思吗?(春天的早晨)
  【设计意图:由“晓”字引出课题,巧妙地完成了“尧”“晓”的学习,理解了“晓”的字义和诗题意思,加深了学生对这两个字的记忆,有效地落实了教学目标。】
  二、学习生字,感情诗境
  1、春天的早晨是什么样的?我们一同去看看吧!
  (出示古诗)这首诗熟悉吗?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
  简介作者:孟浩然是唐代大诗人,是李白的好朋友,他写了好多描写山水和田园生活的诗,表达自己对人生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既然大家都会这首诗,我们就比比看,谁读得好。看看这是一首几言诗,五言诗应该怎样读?(师标出节奏)
  自己结合拼音试着读一读,学生练读。谁有信心读好这首诗?认真听,听听他读得怎么样?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节奏。
  【设计意图:《春晓》是学生耳熟能详的一首古诗,学生几乎都能背下来,读正确不是问题,此环节重在教给孩子读五言诗的方法,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再读古诗,边读边把生字圈出来,然后多读几遍,争取记住它。学生自由读诗,画生字。
  4、课件出示所圈生字,生读字,定位记字。生字离开古诗和拼音你还认识吗?谁愿意领读?指名领读,齐读。
  【设计意图:采用定位联想的方法识记生字的音和形。】
  5、打乱顺序,去掉拼音,你们还能认识吗?出示字卡,开火车认读。
  6、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出示:眠、觉、啼、落)
  学生汇报识字方法,师相机引导:
  ①由“眠”拆出“民”字,并引导学生理解“眠”是睡觉的意思,进而明确“春眠”的意思。
  ②学生继续“觉”。你能试着读出带“觉”的词语吗?老师也组了一个词,(出示:睡觉)你能读一读吗?觉是多音字(出示两个读音,拼读组词)。诗中的“不觉”是什么意思?春天的夜晚睡得很香,不知不觉怎么样了?天亮了。书写“觉”。
  ③汇报“啼”字,贴出字卡。“啼”表示什么?(叫)“处处闻啼鸟”什么意思?听到到处都是鸟儿的叫声。
  ④汇报“落”,扩词记忆。
  7、你们学得这么好,老师奖励你们一份礼物,想不想看一看?(出示“矢”字理图),“矢”表示什么?你会读这些带“矢”字的词吗?我们一起写写会记得更深刻,师范写,生书空。
  “矢”藏在了诗中的哪一个字里?有什么变化?认识“矢”字旁,写一写“知”字,你能给“知”组个词吗?
  8、有一位生字老朋友急着和我们见面呢,看看它是谁?(出示“声”,学生扩词),这个字我们上学期在《画》中已经认识它了,今天它给我们带来一个新部首,猜猜是谁?(板书“士”字头),“士”字头有什么特点?(一横长,二横短)师范写,生书空写。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展开多种识字方法记忆生字,了解“矢”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并相机理解字义和诗意,为后面了解诗境作好铺垫。】
  9、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诗人到那个春天的早晨去看一看吧!
  ①(出示图片)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哪句诗?(春眠不觉晓)
  诗人推开窗子,看到窗外春光明媚,快听!(播放鸟叫声),听到了什么?于是,诗人又吟出了一行诗“处处闻啼鸟”。
  春天的夜晚诗人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就睡到了天亮,醒来后听到鸟儿欢快的叫声,心情会怎样?就带着愉悦的心情读一读这两行诗。指导朗读。
  ②诗人听着鸟叫声,不禁想起了什么,快读一读古诗看一看。(出示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你能给大家讲一讲吗?指名说诗意。
  ③播放课件,师讲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可是美丽的花儿遭受风雨的吹打,片片飘落,看到这情景,你心里什么感受?(可惜、惋惜)诗人也为落花惋惜呢!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吧,指导读后两行诗。
  10、虽然花儿掉落有些可惜,可是雨过天晴后,阳光依旧那么灿烂,鸟儿的叫声仍旧那么婉转动听,你觉得这个春天的早晨怎么样?就让我们带着喜爱、赞美之情读一读这首诗吧!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11、同学们读得真美,要是能背下来就更好了,同桌互相背一背,看谁背得正确,背得有感情,学生自由练习背诵。
  全体面向听课老师齐背,看谁背得最有感情。
  【设计意图:低年段的古诗教学只要求学生初步了解诗的大意,体会意境。此环节通过插图、鸟叫声、风雨声等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欣欣然投入到美好的诗境中,从而体会到诗人赞美春天,爱惜春天的情感,进而入情入境地进行诵读。】
  三、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春晓》,不仅学会了诗中的生字,还和诗人一同领略了春眠香甜,鸟鸣阵阵,雨过天晴的春晨美景,生机盎然的春天多么令人向往!课后,同学们可以给这首诗配幅图画,也可以把诗编成小故事讲给家人听,喜欢写字的同学还可以把它写成书法作品,你还可以这样,(放《春晓》歌曲)学习唱一唱这首诗。好了,伴随着欢快地歌声,让我们到校园中,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春天吧!
  【设计意图:总结并延伸对《春晓》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感受古诗字句凝炼、韵律优美的特点。】
  板书设计: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教学反思:
  《春晓》是一首学生耳熟能详的古诗,学生们几乎都能背诵下来。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就以识字、写字为重点,而初步感悟诗境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那么,怎样调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愿望和习惯,让学生有滋有味地识好字呢?这节课中我力求通过情趣化、个性化的多种识字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加深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记忆,再通过图文结合来感悟诗境,体会诗情,从而达到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中,我较好地体现了以下几点:
  一、情趣化识字
  教学中我尽量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认字,使学生学一个汉字就像看一幅画,猜一个谜,听一个故事……。如:通过讲故事认识“尧”字,加一加的方法学习“晓”“眠”,演示法认识“矢”字,扩词法学习“知”等。多样的教学形式使得识字充满了情趣,每学一个汉字都有一种新鲜感。
  二、个性化识字
  识字教学中学生的识字量是有差距的,识字能力也存在着差别。于是,在教学中我注意了:突出自主,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如我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记忆“眠、觉、啼、落”的?学生有的用加一加的办法记住了“眠、觉”,有的用换一换的办法记住了“觉”(把“学”的“子”字换成“见”)还有的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觉”,有的用扩词法记忆“落”等,让学生交流记字方法激发了学生的自主识字兴趣,使学生主动获取和运用汉字的规律性知识掌握生字。
  三、图文结合悟诗境
  低年级学生学古诗,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借助多种方式,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境,获得审美体验。教学时,我先从指导读诗入手,教给学生读好五言诗的方法,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的节奏和韵律,然后通过情境图、鸟鸣声、风雨声为学生创设古诗的情境,让学生了解了古诗大意,并初步领悟了诗境,感受到春天的可爱与美好。
  虽然注重了对生字的识记,但教学中却忽视了在语境中理解字义,另外,缺少写字指导,这也是本课的学习重点。知不足才能奋进!感谢这次竞赛,让我得以领略到全市最优秀的语文教师的风采,让我学习到那么多优秀的教学思想,让我看到自己在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方式上存在的不足,明确了自己今后研修的方向。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9
    【课前解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知识性童话,全文以生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鱼、牛、燕子等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以及壁虎尾巴的再生功能。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借助图画、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猜字、了解字义和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关注课文结构:本课的结构清晰,其中第3、4、5自然段情节反复,可作为学生仿说仿写的范例。
  关注插图:本文配有六幅插图,可利用连环画课文图文对应的特点,让学生带着课后问题看图读文,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还可以鼓励学生分角色表演。这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关注课后思考题:本课的课后题提示了识字方法、讲故事方法和分角色表演,对于完成本课教学任务有着导航性的意义,本课教学需紧紧围绕课后思考题展开。
  关注科普常识:本文是一篇知识性童话,介绍了鱼、牛、燕子等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以及壁虎尾巴的再生功能。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为学生补充其他动物尾巴的作用或其他具有再生能力的小动物,为学生拓展知识面,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
  关注识字方法:本文是继一上《小蜗牛》和一下《咕咚》之后的第三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需引导学生在已有的识字和阅读经验基础上借助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和联系上下文了解字义,并通过交流提炼猜读的几种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壁、墙”等12个生字和户字头、车字旁2个偏旁;正确书写“捉、条”等7个生字。
  2.通过多种方法猜生字字音、字义,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4.了解壁虎、鱼、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作用。
  【教学重点】
  借助图画、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猜字、了解字义;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通过图画、形声字等方法猜读生字的读音和意思,认识“壁、墙”等12个生字和户字头、车字旁2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小壁虎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1)教师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图上是什么小动物吗?
  预设:小壁虎
  出示课件1:
  (2)出示“壁虎”一词及拼音,引导学生认识生字、读准字音。
  (3)教师过渡:你们看见过壁虎吗?在哪里见到的?它长什么样子?
  预设1:见过,在墙上。
  预设2:灰乎乎的,有长长的尾巴。
  (4)教师过渡:从同学们的回答和老师给大家的图片中,我们知道了小壁虎喜欢在墙壁上活动。
  (5)出示“墙壁”一词及拼音,引导学生看图猜“墙”字读音。
  出示课件2:
  教师讲解:以前人们盖房子、垒墙的时候,墙壁多是用土垒起来的,所以“墙”和“壁”这两个字都有一个“土”。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和观察图片的方法来猜字音、理解字形,有效降低了识字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2.揭示课题。
  教师导语:今天,我们去认识一只小壁虎,他呀正着急呢,着急干什么呢?
  (板书:21小壁虎借尾巴)
  学生齐读课题。
  出示课件3:
  教师过渡:小壁虎有尾巴,为什么还要再去借尾巴呢?快去故事里寻找答案吧!
  二、随文识字,交流方法
  1.读读画画。
  出示课件4:
  2.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和小组成员一起读一读课文,互相提醒字的读音,不认识的字一起猜一猜读音和意思。
  3.教师引导:你们小组新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
  预设1:我们新认识了“墙”这个字,是从课本里的插图看出来的。
  预设2:我们新认识了“蚊”这个字,因为它右半边念“文”,我们就猜它念wén。
  4.教师过渡: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没有拼音也能用这么多方法猜字音了,咱们来总结一下吧!
  出示课件5:
  预设1:可以根据图片来猜这个字,比如“墙”。
  预设2:形声字的读音比较好猜,比如“蚊”“咬”“赶”“房”“转”。
  预设3:有些字的偏旁和它的意思有关系,比如“咬”“赶”“房”“转”“拨”。
  5.教师引导再读生字:咱们再一起读一遍这些生字宝宝吧!
  出示课件6:
  (1)去掉拼音读字。
  (2)开火车读字。
  6.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把你刚刚认识的生字宝宝带回到课文中,再读一遍课文,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流利。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教学中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字,如生活中识字,利用形近字偏旁表演识字,利用图片识字等等,鼓励学生自主发现识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图文对照,整体感知
  1.出示第一幅插图,教师引读第1自然段,并通过动作演示“一挣”的动作,帮助学生理解。
  出示课件7:
  2.教师过渡:没有尾巴多难看哪!假如你是这只断了尾巴的小壁虎,看着自己光秃秃的尾巴,你心情怎么样?
  预设:伤心、难过、着急。
  教师过渡:于是这只小壁虎想到?
  预设:向谁去借一条尾巴呢?
  3.出示第二幅插图,齐读第3自然段。
  教师引导:小壁虎先爬到了哪里?找谁借尾巴?
  出示课件8:
  预设:先爬到了小河边,找小鱼借尾巴。
  (板书:小河边 小鱼)
  4.出示第三幅插图,齐读第4自然段。
  教师引导:小壁虎又爬到了哪里?找谁借尾巴?
  出示课件9:
  预设:爬到了大树上,找老牛借尾巴。
  (板书:大树上 老牛)
  5.出示第四幅插图,齐读第5自然段。
  教师引导:小壁虎最后爬到了哪里?找谁借尾巴?
  出示课件10:
  预设:最后爬到了房檐下,找燕子借尾巴。
  (板书:房檐下 燕子)
  6.教师指板书引导学生共同总结3、4、5自然段:小壁虎先后爬到了哪里?分别找谁借尾巴?
  预设1:爬到了小河边,找小鱼借尾巴。
  预设2:爬到了大树上,找老牛借尾巴。
  预设3:爬到了房檐下,找燕子借尾巴。
  7.教师过渡: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发生了什么事呢?
  8.出示第五、六幅插图,齐读最后两段。
  出示课件11:
  预设1:没有借到尾巴。
  预设2:小壁虎回家告诉了妈妈自己借尾巴的经历。
  预设3:小壁虎的尾巴又长出来啦。
  教师总结:你们说得真好!下节课我们再来继续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引导学生梳理课文结构,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直观形象思维特点,使学习过程变得有趣。)
  四、板书设计
  21小壁虎借尾巴
  小河边 小鱼
  大树上 老牛
  房檐下 燕子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
  2.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本剧。
  3.正确书写“捉、条”等7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小壁虎借尾巴》。
  (板书:21小壁虎借尾巴)
  教师过渡: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看图片,跟同桌说说小壁虎分别向谁借尾巴,结果怎样。
  出示课件12:
  预设:小壁虎向小鱼姐姐、牛伯伯和燕子阿姨借尾巴了,没有借到,最后尾巴又长出来了。
  (板书:小鱼老牛燕子)
  (设计意图:在导入环节让学生根据插图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一边回顾一边再次梳理,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达到了“温故知新”的目的。)
  二、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1.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教师导语:今天,我们都来当一次小壁虎,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体会小壁虎的心情,好吗?
  出示课件13:
  教师过渡: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小壁虎遇到了什么危险?他是怎么逃脱的呢?
  出示课件14:
  预设:一条蛇咬住了他的尾巴,他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
  教师过渡:噢,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很难看,他心情怎么样?
  预设:伤心、难过
  出示课件15:
  教师过渡:请你来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第2自然段。
  2.学习第3自然段。
  出示课件16:
  (1)教师过渡: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画出小壁虎和小鱼的对话。
  (2)教师过渡: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小壁虎很有礼貌呢?
  预设:小鱼姐姐、您、行吗
  教师指导朗读:可真是个有礼貌的小壁虎,快来和你的同桌读一读他们两个的对话吧!
  出示课件17:
  (3)教师过渡: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有礼貌的小壁虎呢?
  预设:小鱼的尾巴要用来拨水。
  (板书:用尾巴 拨水)
  教师过渡:哦,小鱼的尾巴是怎样拨水的?
  预设:摇着尾巴
  教师引导:请你来用手做做拨水的动作吧!
  (4)教师小结:小鱼没了尾巴就不能拨水了,就不能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啦,所以她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3.学习第4、5自然段。
  (1)教师引导:没有借到尾巴,小壁虎有点失望,但是他并不灰心,继续向前爬。小壁虎爬呀爬,他又碰到了谁呢?
  预设:牛伯伯和燕子阿姨
  教师过渡: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4、5自然段,画出小壁虎和老牛、燕子的对话。
  (2)指名读第4自然段。
  出示课件18: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出示课件19:
  (3)教师引导交流:牛伯伯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呢?
  预设:老牛的尾巴要用来赶蝇子。
  (板书:赶蝇子)
  教师过渡:老牛是怎么用尾巴来赶蝇子的?
  预设:甩着尾巴。
  教师引导:你能用手来模仿一下老牛的尾巴吗?
  教师小结:老牛的尾巴要赶蝇子,也不能借给小壁虎,哎,这可怎么办呢?
  (4)教师过渡:小壁虎坚持不懈,他爬呀爬,爬到屋檐下。他看见——
  (5)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
  出示课件20: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出示课件21:
  (6)教师提示:燕子阿姨为什么也不同意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呀?
  预设: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
  (板书:掌握方向)
  教师过渡: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的时候,尾巴怎么样?
  预设:摆着。
  教师过渡:哦,燕子阿姨摆着尾巴掌握身体的平衡和飞行的方向。你能用手学一学燕子阿姨的尾巴吗?
  教师指板书引导学生连词成句:小鱼的尾巴用来拨水;老牛的尾巴用来赶蝇子;燕子的尾巴用来掌握方向。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小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做动作的方式理解、感受词语的意思,学生更喜欢,认识更深刻。)
  4.学习第6自然段。
  出示课件22:
  教师过渡: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他是怎么做的?
  预设:爬回家找妈妈
  教师点拨:“爬呀爬”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快找出来读一读。这么多“爬呀爬”,说明了什么呢?应该怎么读呢?
  出示课件23:
  预设1:出现了四次,说明小壁虎一直在爬,去了很多地方。
  预设2:小壁虎可能还找了别的小动物借尾巴了,很辛苦。
  预设3:小壁虎多想有一条自己的尾巴呀!
  教师引导朗读:是呀,小壁虎爬了很久,爬了很多地方,越爬越伤心,我们应该怎么读呢?
  预设1:我们应该读慢一点儿。
  预设2:应该把声音放低一点儿,读出小壁虎一路上的艰难和伤心。
  出示课件24:
  学生试读、指名读。
  5.教师过渡:结果怎么样?
  预设:他长出了一条新尾巴。
  出示课件25:
  教师启发:这是为什么呢?
  预设1:因为壁虎的尾巴有再生功能。
  预设2:就像我们的指甲和头发一样,断了还会再继续生长出来。
  教师补充:蚯蚓也有这种功能,它的身体断了,也可以再长出来。
  出示课件26:
  教师过渡:小壁虎长出了新尾巴,心情怎么样呢?
  预设:开心、高兴
  教师引导:看谁能读出小壁虎的高兴呢?
  学生试读、指名读。
  三、表演故事,加深理解
  1.师生共读。
  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知道了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要读出小壁虎的恳切、有礼貌,读出他的艰难与伤心,读好小鱼、老牛和燕子尾巴的作用,读出每个角色的特点。现在,老师来当旁白和壁虎妈妈,同学们分别来当小壁虎、小鱼、老牛和燕子阿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
  出示课件27:
  2.小组演一演。
  教师引导:同学们读得这么好,想不想演一演呢?咱们分小组来演一演吧!
  出示课件28:
  学生分小组练习表演,请一两组进行全班展示。
  (设计意图:在充分理解课文、品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角色表演,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角色形象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寓教于乐,于不知不觉中升华情感。)
  四、回顾全文,总结延伸
  1.教师引导: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了哪些收获呢?
  出示课件29:
  预设1:原来小壁虎的尾巴还可以再生,太神奇了。
  预设2:我知道了小鱼、老牛和燕子尾巴的用处。
  预设3:我知道了小动物的尾巴不同,都有自己的用处。
  预设4:请求他人帮助的时候要有礼貌。
  出示课件30:
  2.教师过渡: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引导:小鸟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
  出示课件31:
  教师引导:大鳄鱼的长尾巴有什么作用呢?
  出示课件32:
  教师引导:小兔子的短尾巴有什么作用呢?
  出示课件33:
  (设计意图:此处为学生补充几个知识点,可以起到拓展延伸的作用,丰富学生的知识存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引导:咱们再来一起回顾一下这篇课文吧!
  出示课件34:
  师生一起通过板书串联故事。
  五、指导书写
  1.教师导语:这篇课文中还有几个生字宝宝我们要会写哦,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学生齐读两遍。
  出示课件35:
  (1)学习上下结构的字。
  出示课件36:
  教师过渡:同学们,请你观察“条、您、草”这三个生字宝宝,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预设:它们都是上下结构。
  教师讲解:对,我们在书写时要注意上下部分的收与放。现在我来给同学们范写,请同学们书空。
  (2)学习左右结构的字。
  教师过渡:同学们,“捉、姐”这两个生字宝宝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预设1:它们都是左右结构。
  预设2:它们都是左边窄右边宽。
  教师重点讲解:它们分别是提手旁和女字旁,一个字里有两个小朋友肩并肩坐在一起,要互相谦让,所以我们在写“捉”时,注意提手旁最后一笔是提画;在写“姐”时,“女”字的横画要变成提画,为坐在右边的小朋友让位置。这两个字都是左边稍窄些,右边稍宽些。现在我来给同学们范写,请同学们书空。
  (3)学习半包围结构的字。
  出示课件37:
  教师讲解:同学们,这个字是个半包围结构的字,爪字旁最后一笔捺要写长一些,接住“巴”。现在我来给同学们范写,请同学们书空。
  出示课件38:
  教师讲解: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房。这个字的第一笔点要从田字格的竖中线起笔,注意内部要写得饱满一些,户字头下面的“方”的横画要伸出户字头。现在我来给同学们范写,请同学们书空。
  2.学生自己练写。
  教师提示: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来写生字,描一遍写两遍,注意坐姿,看谁写得漂亮。
  六、课后作业
  出示课件39:
  七、板书设计
  21小壁虎借尾巴
  小鱼 拨水
  老牛 用尾巴 赶蝇子
  燕子 掌握方向
  【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之一是“读出祈使句的语气,读好多个角色之间的对话”,要使所有学生参与到朗读训练中来,小组合作是较好的方式,但由于孩子年龄尚小且水平高低不同,需要教师在小组合作前做大量的情感铺垫工作,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对角色的情感理解到位,课堂中设计的表演环节也是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这首极富童真童趣的儿歌,用对话的形式向小读者介绍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儿歌共四节,第一、三节各有三个问句,引起孩子们的思考,第二、四节,回答了第一、三节的问题。语言通俗易懂,欢快活泼,抓住了孩子们的心理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课文中的六幅插图栩栩如生,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引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设计理念】
  说学生天生喜欢小动物,对于动物的尾巴更是感到神奇和新鲜。在入学前多数孩子接触过这首儿歌,为本课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有效地运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赏识学生,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地读和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从而激活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比、尾、巴、短、把、猴、松、鼠、扁、最、公、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学习朗读问句。
  3、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4、会写“云、公、车”。
  【教学重点】
  1、能认读12个生字。
  2、会正确书写“云、公、车”。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朗读问句。
  【课前准备】
  六种动物的贴图,词语卡片,小黑板,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放录音(熊猫主持人说话)。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引入课堂教学活动──参加森林王国举行的一场特别的比赛。
  2、揭示课题:比尾巴(正音,强化轻声。)
  指名2~3人读读(正音,强化轻声。)
  评价过度:小朋友度得又清楚又响亮,真是热情的拉拉对。
  二、认识参赛选手(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
  1、猜选手。
  那么,今天的比赛,有哪些小动物参加呢?让我们来猜一猜(师说谜底学生猜)。
  2、学生猜,教师将相应的图片及词语贴在黑板上。
  认读“猴子、鸭子、松鼠”(自由读、指名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注意读准轻声。)
  3、比赛太热闹了,其他的小动物都等不及了,也跑了过来,它们是谁呢?(出示贴图“孔雀、公鸡、兔子”)
  哎呀!它们忘了挂排了,怎么办呢?(学生自由读牌,同桌商量把牌子送给谁,指名上台贴词卡,男女分读,齐读)。
  4、小动物要出场了,让我们最后喊一喊它们的名字,为它们加油吧!(开火车读,齐读)。
  三、读比赛项目
  1、放录音导入:比赛马上开始,我们的小动物都迫不及待地高高地翘起了尾巴。你知道比什么吗?
  2、小黑板出示六个问题(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象一把伞?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最好看?)
  3、指导朗读。
  ⑴ 赶快拼读,有哪些项目?(自由拼读,指名读)
  ⑵ 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它,读的好的给点掌声,读不好的还请提提意见。但是,你要仔细听,与刚才两位读得有什么不同。
  ⑶ 交流、总结。(认识问句的读法)
  ⑷ 练习读问句。(自己练读,齐读)
  四、评比比赛结果
  1、放录音引入:小朋友,请你们来当当裁判,请你们根据动物尾巴的特点,公正、认真、仔细地评一评。
  2、出示六个评选项目:“长、短、扁、弯、最好看、好像一把伞”放在黑板的下面。
  3、学生评一评。(自己先认读项目,和旁边的伙伴讨论该怎么评,并说出理由)。
  4、颁奖嘉宾给小动物颁奖,并宣布结果。
  5、(出示小黑板)评选的结果已经有了,谁把结果公布出来: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公鸡的尾巴弯,鸭子的尾巴扁,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先自由读,再指名读,最后齐读。
  五、朗读课文
  1、这时,有位记者刚好经过这里,看见了这热闹的场面,回去把它写成了一首儿歌,就出版了我们的语文书上,你们想读一读吗?
  2、各种形式朗读:自由读,师生对读,同桌拍手读,男女对读,齐读,配上动作表演读。
  3、小结:动物的尾巴真有意思,各有各的特点。
  六、指导书写“云、公、车”
  引入:比赛结束了,小动物们陆续回家了,这时,由赛前熊猫主持人带来的三个宝宝找不大回家的路了,怎么办呢?让我们来帮助它们,找到回家的路,好吗?
  1、师范写“云、公、车。”
  2、生说注意点。
  3、生在课文中先描一描,再每个写一个。
  七、总结
  小朋友,今天我们很高兴认识了六种小动物,以及它们尾巴的特点。其实,有许许多多的动物,它们的尾巴都有各自的特点。布置个小任务:请小朋友回家,搜集有关动物尾巴的图片、模型、玩具等等,并和妈妈说一说他们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
  在入学前多数孩子接触过这首儿歌,为本课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有效地运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赏识学生,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地读和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从而激活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2. 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句号和省略号。
  3. 了解三种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会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三种标点。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句号和省略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向,确定航点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
  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水陆都是家,唱歌呱呱呱。(打一动物)
  你知道青蛙生活在哪里,它有什么本领吗?我们去看看小青蛙,好吗?青蛙生活在美丽的池塘里,粉红色的荷花是它的阳伞,碧绿的荷叶是它的摇篮,它沐浴着和煦的春风,享受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实在是太美妙了!于是它诗兴大发,向我们展示了它的又一项本领——写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青蛙写诗》。
  二、自主学习,探索航行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不会读的、难读的圈住,多读几次
  三、合作交流,共享航海
  1.学习第1小节——感受雨天的美。
  (1)你们听!(播放雨点落下的声音)你想说——
  (2)教师:张秋生爷爷把雨点儿的声音写得可美啦!
  (3)指导朗读: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
  (4)雨点儿还落在小青蛙身上了,小青蛙们,你想干什么?
  (5)雨点儿落在这只小青蛙身上,你们瞧——小青蛙说(指名读句子)
  (6)看看图,想一想,小青蛙会怎么说呢?
  (7)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呀!教师导读——下雨了,引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2~4小节。
  (1)青蛙写诗都有谁来帮忙了?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2-4小节,再用笔圈一圈。
  (2)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3)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小蝌蚪——逗号;水泡泡——句号;一串水珠——省略号。
  ▲出示小蝌蚪图片,你们发现什么了?(小蝌蚪真像逗号。)
  ①(出示句子):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
  ②现在你们就是一群可爱的小蝌蚪,你们是怎样过来的呢?(游过来)
  ③创设情境,指导朗读:请一位小朋友来演一演。
  ④教师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好“,”,逗号要写得小小的,圆圆的脑袋,还要拖着一条小尾巴,就像小蝌蚪一样,学生练习写一个。
  ▲为什么水泡泡能当句号呢?(水泡泡圆圆的,很像句号;我觉得它不但圆,还透明,很漂亮!)
  ①(出示句子)我能当个小句号。
  ②指导学生朗读:多有趣啊!快大声地读一读水泡泡的话。
  ③除了水泡泡外,还有什么也能当个小句号呢?
  ④引导学生认识句号: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西瓜、皮球、珍珠都能当句号,你觉得谁说得最恰当呢?为什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好孩子。)
  ⑤再一次强调:“小”句号的“小”字。
  ⑥指导学生写好句号:句号要写得小小的,要写在田字格的左下格,学生练习写一个。
  ▲为什么要一串小水珠才能当省略号?
  ①教师范读第四小节,故意将“一串”读成“一颗”。
  ②学生指出老师的错误,教师故意质疑:为什么一定要一串小水珠呢?
  ③数一数,当省略号的这串水珠有几个?
  ④指导朗读:这串水珠们多团结啊!请六个小朋友站起来大声地读一读。
  ⑤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一写省略号:省略号一共有6个小圆点,要写在两个田字格中,请小朋友们练习写一个省略号。
  4.教师:课文2-4小节可有意思了,让我们一起来演一演吧!分角色表演。
  5.学习第5小节,美读诗文,启迪灵性。
  你们看,青蛙的诗写好了吗?
  (1)(出示青蛙写的诗)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你想说——
  (2)学生指出呱呱呱太多了,这么多呱写也写不完,怎么办呢?
  (3)了解省略号的作用:你们瞧,只要一个省略号就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现在你喜欢这首诗了吗?(还是不喜欢,连在一起。)
  (4)(出示诗歌)小蝌蚪,水泡泡赶紧来帮忙!
  呱呱,呱呱,呱呱呱。
  呱呱,呱呱,呱呱呱……
  现在这首诗写好了吗?赶快把这首诗里的逗号和句号都圈出来吧!(学生圈出诗里的逗号和句号。)
  (5)这首诗应该怎么读呢?教师范读,注意停顿。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句号时要停顿长一些。)
  指导朗读: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把这首诗读得美美的吗?(把高兴读在脸上,高兴还可以加个动作呢!)自由读,指名读。
  (6)教师小结:有了逗号、句号、省略号的帮忙,小青蛙的诗变得多有意思啊!逗号、句号、省略号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标点符号。
  四、拓展延伸,放眼航程
  教师小结:哇,小小的标点符号让一首诗变得那么有趣,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快乐,让我们再来读读《青蛙写诗》这篇课文,把这些标点牢牢记在心里的。
  板书设计:
  7.青蛙写诗
  小蝌蚪——逗号 ,
  水泡泡——句号 。
  一串水珠——省略号……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2
    一、教材简析
  《早操》是字与拼音(三)中的一篇小韵文。它用一段富有童趣的语言,配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将早晨欣欣向荣的景象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同时它又安排了八个要求能认的字和五个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拼读,听读识字。不愧是一篇陶冶孩子情操,培养识字能力的好文章。
  二、教学目的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读熟、读懂韵文《早操》,养成早起锻炼的好习惯。
  2、引导学生采用拼读、听读法识字,能用字组词。
  3、掌握新笔画FEB8、FEB9,学习先中间后两边的书写规则。能准确、工整地书写五个生字。
  4、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教学难点及重点:
  培养阅读能力和识字能力。
  四、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活动挂图、拼音卡片、生字卡片、录音机、音乐带、生字巧巧板。
  五、板书设计:
  以粘贴图片式出现。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激趣)今天我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语文课了,大家高兴吗?老师今天准备了许多小金星,要奖给进步最大的同学,小朋友们可要努力争取呀!
  2、(复习)在前面我们认识了许多复韵母好朋友,我们再来读读,好吗?比比谁的声音宏亮,发音准确。
  (将复韵母ai,ei,ui,ao,ou,iu,ie,ue,er写在绿叶形卡片上)
  二、创设情境,观察图画,初感韵文内容:
  (一)语言描述,趣味导入:
  早晨太阳升起,大地万物苏醒,人们纷纷来到大树下,花丛中进行晨练。老师把这欣欣向荣的景象用笔画了下来,你们想看吗?
  (提出要求:仔细观察图画,认真听,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
  (二)让画“活”起来,带动学生看图说话。
  1、(实物投影)师伴音乐(轻快、愉悦)依次拉动小露珠、小鸟儿、小蜜蜂、小学生,用简洁而又富有诗意的语言来介绍。
  2、让学生来说说看到了什么?(不要求说全,但要讲一句完整的话)
  3、教师小结。
  三、初读小韵文,初感字音,深入了解内容:
  (引语)老师根据这一情景,还写了一首小儿歌呢,你们想听吗?
  (一)、(实物投影)师伴乐,边活动画面,边朗诵韵文《早操》。用图画美、音乐美、文字美吸引学生。
  (二)、(实物投影韵文《早操》)
  请学生自己来读读韵文《早操》,把不认识的字标出来,问问老师、同学。(允许走下位子交流)。
  (三)、鼓励学生读给大家听。(听的要求:用手指着字认真听,发音是否准确)。引导学生互相评议。
  (四)、师生互换角色,老师读,学生评。教师根据学生的有价值评议再读韵文。
  (五)、师小结。
  四、认识八个生字,培养识字能力。
  (引语)刚才同学们从小儿歌中找出了好多不认识的字,今天我们重点来认识,这八个字娃娃。
  (师边说边贴出。注:字写在剪成娃娃样的纸上。如:起qǐ
  (一)自己读韵文识字画出生字:
  1、(激趣)这几个字娃娃可调皮了,他们一下子跳到儿歌中躲了起来,和你玩“藏猫猫”。小朋友们,你们能边读儿歌,边把它们从儿歌中找出来吗?
  (要求)找到后就用笔画个圈,把它们留住,好吗?
  2、学生活动,师组织指导。并实物投影学生画出的生字。
  (二)小组内认字。
  在识字小先生的带领下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读读儿歌,拼拼音节,学习这八个字。比比谁认的字多,读音准确。
  (师注意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
  (三)玩游戏,集体识字。
  (激趣,提要求)你们想不想和字娃娃做好朋友呀?你只要准确读出字娃娃的音,就可以和它们做好朋友啦!比比看,谁找的好朋友最多。
  1、让学生上前认字,找朋友。并教全班同学拼读识字。将找到的字娃娃赠给学生。
  2、《找朋友》的音乐中,师小结。
  (四)练习组词:
  1、在儿歌中,每个字娃娃,都有自己的好邻居,它们手拉手就组成了一个个的词。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读一读,好吗?
  (实物投影)师边画边领读。
  2、在生活当中,这些字娃娃还可以组成好多的词。我们来玩开火车接儿歌,组词的游戏好吗?
  (看卡片,拍手。如:这是谁?这是“起”。什么“起”?“起来”的“起”。)
  五、再读韵文,巩固识字。
  (一)、鼓励学生加上动作,表演韵文。并让学生当众展示。
  (二)、一起表演,师小结。
  六、玩“生字巧巧板”学写字:
  (引语)生字大家认得很好。我们一起来练习写字好吗?比比谁观察仔细,字写得正确漂亮。
  (实物投影、田字格)
  (一)、“小”
  1、(边说边摆)“小”字要先写中间的“FEB8”,写在竖中线上。你看,它的钩是钩向哪儿的?(书空)再写左点,再写右点,都写在横中线上。
  2、练习书空“小”字。
  3、让学生在田字格中练写。
  (二)、自学“儿、飞”
  1、(激趣),你想和老师一样用“生字巧巧板”摆字吗?
  同桌看书观察田字格学习“儿、飞”两个字,搞清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每一笔写在什么位置上。
  2、让学生摆字。边摆边讲清笔顺和所占位置。学生评议,师强调后,书空,练写。
  (三)、巧记“早”字
  1、师出示“早”字,让学生观察,它是哪两个好朋友组成的。鼓励学生编儿歌或字迷记“早”字。
  2、师摆字,告诉学生“早”字的书写规则,所占位置。
  3、书空、练写。
  (四)、师生共学“生”字。
  1、师生讨论,找出“生”字的难点:横多,结构难掌握。
  2、师摆字,并强调笔顺,及三条横的位置及长短差异。
  3、生书空,练写。
  (五)、展示,评议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书写作业,评议,巩固认字。
  七、小结
  1、(伴《做早操》音乐)师评议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表扬、鼓励为主)
  2、实践性作业。
  教家人学会韵文《早操》。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认识表示亲属的词语中的生字,了解家人中的一些称呼。(重点)
  2、初步掌握形声字的特点。(重、难点)
  3、正确书写“了、才、长、山、儿、四、我、心”这八个字,掌握生字书写的笔顺规则,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难点)
  4、理解并积累八字成语,激发学习成语的兴趣。
  5、在师生共读中,丰富语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课前准备
  1、课件;猴子头饰等。(教师)
  2、搜集八字成语。(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语: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接到孙悟空寄来的请柬,邀请小朋友们到他的花果山一游。你们高兴吗?西天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魔,可谓是困难重重。今天我们的“花果山之旅”,可爱的美猴王也设置了重重障碍,需要连闯“三关”才能到达,你们有信心吗?
  2、课件出示闯关图。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教师便用充满诱惑力的语言,针对小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用“孙悟空的请柬”激励他们积极参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个个都迫不及待地想投入到学习情境中。
  二、分层闯关,巧学夯知
  1、识字加油站。
  (1)过渡:勇敢机智的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到第一关。
  (谁能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人?课件出示: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爸爸妈妈伯伯叔叔爷爷奶奶)
  (2)尝试认读。
  ①个人认读,同桌互拼订正。
  ②汇报:指名学生读词语。
  ③分组开火车认读。
  (3)教师强调这些词语中的第二个字读轻声。
  (4)诵读积累。
  ①男女生赛读。
  ②齐读。
  (5)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我们顺利闯过第一关。
  2、我的发现。
  (1)过渡:小朋友们,别高兴得太早哟!瞧!第二关是什么呢?
  (2)揭示第二关内容。(课件出示“我的发现”的内容。孙悟空挑衅地说:“你们知道这两组生字有什么特点吗?”)
  ①小组内讨论。
  ②学生试着说一说。
  ③教师小结:第一组“明、晚、昨、时”这些字都是日字旁,都和太阳有关。第二组“妈、奶、姐、妹”这些字都是女字旁,都和女性有关。它们大都是形声字,左边表义右边表声。
  3、字词句运用。
  A、比一比,写一写。
  (1)激趣促写:孙悟空的本领特别大,唯独书写规则是他的弱项。他把这个难题抛给你们了,你们有信心攻克这一关吗?
  (2)火眼金睛:课件出示“书写提示”。
  ①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②汇报交流。(“长”字注意书写的笔顺,“四”字第四笔是竖弯,“心”字三点要写得均匀。)
  ③尝试书写。
  ④展评反馈。
  B、看图写词语,再说一两句话。
  (1)过渡:小朋友们,你们这么聪明可爱,书写得这样认真,孙悟空想给大家增加点难度,大家有信心完成吗?
  (2)课件出示书中的图画。
  ①学生小组内讨论。
  ②同桌互相说一说。
  ③汇报交流。
  ④课件出示:
  牛羊牛羊在山坡上吃草。
  同学我和小明是同学。
  大山远处有一座大山。
  4、日积月累。
  (1)过渡:小朋友们,你们轻松地闯过了三关,孙悟空可高兴了!他想送给你们几条成语。只有会读会背的同学才能拥有它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2)出示成语。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
  (3)指名朗读。
  (4)教师讲解成语的意思。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什么,收什么。后比喻做了什么事,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意指学问、成绩等达到很高程度后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5)小组赛读。男女生对读。
  (6)带着理解齐读成语,背诵成语。
  (7)谈谈对这些成语的理解。
  (8)交流搜集的八字成语。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学生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创设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闯关游戏”符合儿童的心理水平,特别是接受神通广大的“美猴王”的挑战这一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孩子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调动了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学生的要求一步一步提升,使学生的情绪不断高涨,学习效率高,学得轻松。
  三、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小朋友们,你们用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聪明才智勇闯三关,真了不起!回家千万记住要把你今天的收获和你喜欢的人分享!
  瞧!孙悟空也为你们欢呼鼓掌呢!孙悟空会在花果山带给我们什么惊喜呢?下节课让我们一起踏上“花果山之旅”!
  设计意图:让孩子把自己的收获和喜欢的人分享,既巩固了知识,又让孩子懂得了分享。“孙悟空会在花果山带给我们什么惊喜呢?”激发孩子探究的欲望,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复习名言
  1、过渡: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连闯三关,你们高兴吗?把你们的收获和你们最喜欢的人分享了吗?
  2、指几名学生背诵成语,全班齐背。
  3、小结:小朋友们背诵得可真好!这节课,让我们和孙悟空一起踏上花果山之旅吧!
  设计意图:学习应“温故而知新”。将学过的知识经常复现会巩固学生的瞬时记忆,使其最终成为永久记忆。
  二、初读故事,整体感知
  1、过渡:瞧!孙悟空在津津有味地讲故事呢!我们也去听听吧!(课件播放朗读动漫。)
  2、学生借助拼音尝试自己读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做上标记。
  3、同桌一起读故事,注意读音。
  4、教师指导细读。
  (1)第1自然段。
  ①请学生读第1自然段。
  ②圈画喜欢的词语或句子读给大家听,说说为什么喜欢。
  ③男女生赛读。
  ④交流猴子为什么要捞月亮。
  (2)第2自然段。
  ①喜欢这个自然段的学生一起读。
  ②指导感情朗读。
  (3)第3、4自然段。
  ①指生读第3自然段。
  ②齐读第4自然段。
  (4)第5自然段。
  ①自己读,猴子们是怎样捞月亮的?边读边画出。
  ②小组讨论。
  ③用自己的话说说猴子们捞月亮的过程。
  (5)第6、7自然段。
  结果怎么样呢?齐读后两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对于这样一篇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教师更要指导学生细读品味,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
  三、观看动画,试着表演
  1、播放动画片。
  2、熟读课文,小组内尝试表演。
  设计意图:“表演”是一种内化感知的过程,同样也是激发学生阅读的过程。教师要给予学生信心与鼓励,让他们敢于表演、乐于表演,这样才能将读书落到实处。
  四、说话训练,拓展思维
  1、交流:猴子们捞到月亮了吗?为什么没捞到月亮。
  2、思考: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事情应该怎么办?
  3、讨论:小朋友们,猴子们从树上跳下来,坐在地上累得气喘吁吁,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发挥想象力猜一猜。
  4、汇报:续说故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说话训练中明晰道理,在续编故事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分享收获
  小朋友们,相信这次“花果山之旅”你一定收获多多吧!回家把这个故事读给你最喜欢的人听吧!
  设计意图:孩子都喜欢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与别人分享,知识也不例外。孩子会在分享中加深感悟,激发兴趣。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觉得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教学设计符合儿童的心理水平,所创设的“闯关活动”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以学生喜欢的“孙悟空”入手,以“花果山之旅”贯穿全课,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学习效率极高。
  一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设计3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课文。
  2、读懂每句话,理解词语意思。
  3、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认识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知道青蛙冬眠的特点。
  4、学会6个生字,认识一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词句意思,读懂课文内容。
  2、练习根据课后问题,读课文,回答问题,理解课文。
  3、识字、写字。
  4、朗读,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图片(竹叶、梅花、枫叶),田字格小黑板,写课后第2题填空题的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读准音、读成句。
  (二)读懂每句话,理解词语意思。
  (三)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懂课文;
  认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知道青蛙是冬眠动物。
  (四)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读懂每句话,理解词语意思。
  (二)读懂课文内容,学会知识。
  三、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理解题意。
  板书:13
  雪地里的小画家
  1、“雪地”是什么样子的?(下大雪以后,地面上积了一层厚厚的雪,把大地都变成银白色的了)
  2、什么是画家?(绘画技艺很高的人)
  3、课题讲的谁?(小画家)
  4、什么地方的小画家?(雪地里的小画家)
  师述:我们学学课文,看看这些雪地里的小画家是怎样画人的,都画了些什么画。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读准生字的音。
  1、学生自练看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记住生字的读音,要读成句。(读几遍后教师检查,指名读)
  2、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3、这篇课文有几句话?从哪儿到哪儿是一句?(说出每一句是第几行)
  4、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知识?(四种小动物的爪或蹄子的形状不同,青蛙是冬眠动物)
  (三)细读课文,理解词句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1、读第1句,问:小动物们要在雪地画画,看到下雪了高兴吗?你从哪里看出它们很高兴?(从第1句两个“下雪啦”看出它们很高兴)师述:这句话最后的标点符号叫叹号,在这里是表示高兴的语气。你们自己练习读出高兴的语气。(自读几遍后指名读)
  2、读第2句。自由练读,指名读。
  (1)这句话讲在什么地方?来了谁?(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2)“雪地”与上句有什么关系?(冬天下了大雪,才会有雪地)
  (3)“一群”是多少?(好多个)
  (4)这一群小画家和“雪地”有什么关系?(雪地是小画家画画的地方)
  3、读第3句话。自由练读,指名读。
  (1)谁在雪地上画画?(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上画画)(自己练说)
  (2)它们都画了什么?(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板书:小鸡竹叶
  小狗梅花
  小鸭枫叶
  小马月牙
  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竹叶、梅花、枫叶、月牙的形状,说出它们形状上的特点,说说它们的名称。看书上插图与图片比较,说说小画家们画得像不像。
  (3)说说小画家画的画是什么?(是它们在雪地上踩出的脚印)
  (4)为什么说小鸡画竹叶呢?(小鸡的爪子印出的形状像竹叶)依次问其他几个动物画的为什么是……(小狗爪子下面的肉垫像梅花,小鸭的脚趾间有蹼连着,印出样子像枫叶,小马的蹄印像月牙)
  4、读第4句话。(自己练读后指名读)
  (1)你们平常画画时要用什么?”
  (2)这4位小画家是怎样画画的呢?(不用……不用……几步就成一幅画)
  (3)“几步就成一幅画”是什么意思?(小动物走过雪地,爪子或蹄子踩在雪地上,在雪地上留下的爪或蹄印就是它们画的画。把它们各种形状的爪或蹄印比作一幅美丽的画)(自己练说后,指名回答)
  5、读第5、6两句话。想一想,青蛙为什么没有参加?它为什么大白天“在洞里睡着”了呢?(因为青蛙是一种冬眠动物)
  师述:因为在寒冷的冬季,食物和水分都很缺乏,青蛙为了减少消耗,就卧在洞里不吃也不动,像睡觉一样,我们管这种现象叫冬眠,等到春天,天气暖和了,再恢复正常活动。
  (四)指导朗读。
  师述:你们觉得这篇课文有趣吗?读出小动物的快乐的情趣。(自己练读后,指名读,找2~3人)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6个生字:画、叶、牙、用、笔、几,认识新偏旁“q”,竹字头。
  (二)完成书后作业第2题。
  (三)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三、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二)学会6个生字。
  1、画,huà,拼读音节。
  (1)识记字形,自学后指名提问。(画,huà,用部件加笔画方法记,半包围结构。上面是“一”,中间是“田”,下面是竖折、竖两笔,一共8笔)
  (2)自己默记字形,同桌互相检查。
  (3)口头组词语。
  画家图画绘画画报笔画
  2、叶,yè,读准字音,读词语:枫叶。
  (1)识记字形。自学后提问。(略)
  (2)口头组词语。
  树叶叶子落叶绿叶
  3、牙,yá,拼读音节,读词语:月牙。
  (1)识记字形:自学后指名说。(用数笔画方法记,一笔横“一”,二笔竖折“”,三笔竖钩“”,四笔斜撇“牙”。一共4笔,月牙的“牙”)
  (2)口头组词语。
  月牙牙齿
  4、用,yòng,拼读音节。
  (1)识记字形。(用,yòng,用偏旁加笔画的方法记,半包围结构,外面同字框,里面是横、横、竖。一共5笔。第一笔是竖撇)
  (2)口头组词语。
  用处作用用电功用费用
  5、笔,bǐ,拼读音节,读词语:画笔。
  (1)认识新偏旁“q”,竹字头。笔顺是撇(),横(R),点(),两边一样。
  (2)识记字形。(笔,bǐ!,上下结构,上面竹字头,下面“毛”字,一共10笔)
  (3)口头组词语。
  毛笔钢笔铅笔画笔笔记本
  6、几,jǐ,拼读音节,读词语:几步。
  自学字形。与“几”字有什么区别?“儿”第二笔是竖弯钩(乚),“几”第二笔是横折弯钩()。
  (三)指导书写。
  1、画:引导学生自己找准位置(整体部件),看教师范写字后,独立写字头。
  2、叶、牙、用、几4个字方法同上。
  提示:“用”第一笔是竖撇。
  3、笔。
  (1)整体位置:上小下大。
  (2)部件位置:①竹字头上的两上“”在竖中线左右各一个,左边第二笔横尾压竖中线,右边第一笔撇尖压竖中线。②“毛”字第一笔从竹字头右边的“”撇点之间起笔,撇到横中线上。第二横收笔在横中线上。其他写法同“毛”。
  (四)指导背诵。
  用填空法:
  ()()啦,()()啦!()()()来了一群()()()。小鸡画()(),小狗画()()。小鸭画()(),小马画()()。不用()()不用(),几步就()()()()。()()为什么()()()?它在()()睡着啦。
  (五)巩固练习。
  1、填空,再把句子读一读。(不会写的字用拼音)
  (1)小鸡会画()()。
  (2)小狗会画()()。
  (3)小鸭会画()()。
  (4)小马会画()()。
  (5)它们都是雪地里的()()()。
  2、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口()q()冂()
  3、背诵课文。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感受乐曲中描绘鹅的悠闲自在的音乐形象,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
  2.引导学生能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
  3.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意识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
  体会歌曲中鹅的悠闲自在的音乐形象,并引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来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了解反复跳跃记号
  教学准备:
  琴、拼图、多媒体、自制打击乐器、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尽快融入到音乐课的氛围中:
  律动:聆听音乐《天鹅湖》,教师领着学生翩翩起舞……
  二、歌曲教学:
  (一)导入部分:
  1、谜语(谜底——鹅)
  欢迎同学们来到音乐教室,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我们一起来猜猜看它是谁呢?“头戴一顶红帽子,身穿一件白袍子,脚蹬一双红鞋子,唱着歌儿伸脖子。”学生猜(主题音乐做背景音乐)
  2、拼图游戏
  a、学生拼图、模仿鹅的叫声
  师:老师还准备了这只小动物的拼图,谁愿意来拼一拼?
  师:原来是美丽的白鹅,谁能模仿它的叫声——e 、e 、e……
  b、解决难点——了解反复跳跃记号
  师:同学们模仿的鹅的叫声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了,听,美丽的白鹅来了,它在对大家问好了!
  3、出示节奏谱
  师范读节奏,把反复记号“:||”拟人化,比喻成眨眼睛的白鹅并讲解其含义
  请女生模仿鹅的问候声——拍手读节奏
  4.师:咦?老师发现男生在撅嘴巴了,为什么只对女生问好啊,别着急,白鹅眨眨眼睛,听白鹅在问候男孩子们了!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反复跳跃记号)
  请男生模仿鹅的问候声——拍手读节奏
  分别请男女生按谱模仿读节奏(可以加上体态动作:拍腿或跺脚)
  5.学生创作活动
  你们也是懂礼貌的好孩子,你们怎么回答美丽白鹅的问候啊?
  (教师引导学生巩固反复跳跃记号)
  6、诗歌朗诵
  师:看图说话——白鹅夸奖我们的同学们真是有礼貌的好孩子,它高兴地游啊游啊,看,来到了一个到美丽的地方,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吗?(cai看图说话)
  这幅美丽的图画,让老师不禁想起了一首古诗来,你知道是什么诗吗?(老师指名学生背诵《咏鹅》)
  7、教师以故事简单介绍古诗
  关于咏鹅这首诗,还有一个故事呢。《咏鹅》这首诗是我们唐代诗人洛宾王写的,他写这首诗时,只有七岁,也就是和我们大家差不多大的年纪。有一天,洛宾王出去玩耍,来到河边,看到一群非常漂亮的鹅。白白的羽毛,红红的脚掌,闪动着水波,在蓝天的照耀下,显得特别好看。洛宾王太喜欢了,于是情不自禁的写下了这首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波清波。因为这首诗写的特别好,所以一直流传到现在。
  同学们,听完这个故事,你能来读一下吗?能把鹅自由自在在水中游水的样子用你的声音表现出来吗?(指名学生读)
  能不能把鹅快乐的样子用声音表现出来呢?(学生读)
  想象鹅的样子,学生齐读古诗,可以加上自己所表现的样子来读
  同学们,这首诗不但读起来非常美,唱起来也很好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咏鹅》
  (二)学习歌曲部分 出示歌片
  1、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聆听范唱。
  2、学生根据音乐旋律表现鹅游水的样子
  3、学生随琴声轻声哼唱
  4、听琴学唱歌词,提示反复跳跃记号
  5、变换形式巩固演唱(师生开火车演唱、男女生开火车演唱、请小老师教唱、模仿白鹅的样子演唱……)
  6、师(教师范唱)生比赛演唱
  三:创编学习:
  同学们唱地真好听,老师想请教同学们一个小问题,你觉得白鹅在水中游戏的时候,你还能听见什么声音?(想象画面,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现在你们能不能利用你们身边的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器,模仿出它们发出声音,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在湖边?(装水的瓶子谁来摇摇看,听听像什么声音?)
  学生创造并表现 (如:翻书的声音像风声;)
  齐唱歌曲并表演
  四:拓展:
  同学们,一首古诗在我们音乐家的努力下,变成了一首动听优美的歌曲,下面,我们来欣赏另外的音乐家创作的又一首《咏鹅》
  你还能用什么方式表现《咏鹅》呢?(绘画、剪纸、舞蹈……)
  学生自由表现《咏鹅》,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自己的同伴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
  《称象》(两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培养学生动脑筋的好习惯。
  3、学习复述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
  复述故事。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大象和小船模型。
  教学过程:
  一、自读梳理,整体感知。
  (一)激趣导入。
  1、展示有关大象的图片。让学生讨论并猜测一下大象的身高、宽度以及它们每天所吃食物的重量。
  2、“象”就是我们在动物园里或在电影电视中看到的大象。大象又高又大,我们要知道它的重量,有什么办法呢?
  3、板书课题:称象
  4、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简单谈谈称象的方法。
  5。今天学习的课文也提到了一种称象的方法,让我们一起看看。
  (二)、出示自读提示。
  1、自由读课文。
  2、画出生字,自读生字。
  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预习效果。
  1、出示认读生字,学生自由拼读。
  2、引导学生上讲台“带读”生字。
  3、生字分类认读。
  4、指名分段读课文,点评生字音。
  5、巩固生字练习。
  6、生字归类指导书写。
  二、细读解疑,合作助力。
  1、自由读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学生自由汇报对课文的大致理解。
  3、归纳。
  七岁的曹冲通过动脑筋,摒除别人意见中不合理的部分,吸收其他人合理的部分,利用一艘船和石头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使学生懂得:遇事要动脑筋,吸收别人的意见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三、品读体味,赏思并行。
  1、组成学习小组自由读文,讨论、交流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2、汇报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3、自渎,小组讨论:用简短的话概括课文主要讲了谁的称象方法:,分哪几步,每一步要人们做什么?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在文中找一找,标一标。
  4、小组合作找“问题”,解决“问题”。
  (1)鼓励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自己能想到的问题。
  (2)汇报。一组问,其他组学生帮助解答,师及时点拨指导。
  四、读中积淀,迁移反思。
  1、师:自读课文,思考:曹冲称象的办法是怎么想出来的?
  从官员的办法中得到启发,称象要有一杆“秤”,要分成一块一块地称。他通过动脑筋,用船代替“秤”,用一块一块的石头代替部分,得出称象的办法。
  2、表演。指名用自己的话互相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鼓励学生用“再……然后……”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利用教具把课文表演出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谈谈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发?
  五、练写运用,延伸创造。
  1、查阅课外书或上网找到另一种称象的好方法,写一写。
  2、把这个故事讲给朋友或家人听。
  六、板书设计:
  称象
  官员曹冲(聪明)
  造秤宰象一块块称赶象上下船画线装石称石
  摇头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