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文网
导航:网站首页 >

精选《囚绿记》教案【三篇】

时间:2024/3/3 11:33:00
 
人要有梦想,才能有前进的动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精选《囚绿记》教案【三篇】,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一下噢。
  《囚绿记》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从解读题目入手,理清作者的感情线索。
  2、概括作者笔下绿的特点,理解绿的象征意义。
  3、多元解读主题,感受优秀作品恒久的生命力 。
  教学重难点:
  理解绿的象征意义,感受优秀作品恒久的生命力 。
  教学方法:
  诵读感知、读写品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顾城有诗云:“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今天就让我们带着一双慧眼,一起去寻找那片绿,共同走进陆蠡的《囚绿记》。
  二、检查预习,积累字词:
  请大家在中找出下列字词,并注音:
  陆蠡( lǐ ) 涸辙( zhé ) 淅沥( xī ) 猗郁( ī ) 移徙( xǐ ) 婆娑 ( suō ) 瞥见( piē ) 蕈菌( xùn ) 揠苗助长( à )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题目为《囚绿记》,“绿”是指什么?“囚绿”是怎么回事?作者为什么“囚绿”?
  明确: “绿”指常春藤。
  “囚绿”是作者把常春藤的两条柔枝从窗子的破洞中牵进房间,让它垂在自己的书桌上,以便时时欣赏。
  “囚绿”是因为喜爱。
  2.课文哪几段是直接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请用与“囚绿”形式相同的短语概括。
  (赏绿)——囚绿——(释绿)——(念绿)
  四、细读课文,品味情感:
  1. 找出文中对绿的前后不同的称呼,看看不同的称呼反映出作者对绿的情感前后有什么不同的变化。尽量使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提示:运用圈点批注符号)
  赏绿 绿影 喜悦满足欢喜留恋
  囚绿 绿色 喜悦不快可怜恼怒
  释绿 绿囚 珍重祝福
  念绿 绿友 怀念
  2.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常春藤的句子,并标上序号,品味作者笔下绿的特点。
  (1)囚禁前,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位绿友的精神风貌的?概括出这位绿友怎样的特点?(生命力旺盛 蓬勃 无拘无束)
  (2)囚禁后,作者又是如何描写这位绿友的精神风貌的?此时的它又有什么特点?
  (柔弱而蓬勃 向阳 固执)
  在自由自在的环境中,常春藤这位“绿友”活泼可爱,充满朝气;而囚禁后成了“病孩子”,但即使这样,它仍然十分固执,永不屈服。如此强烈的反差,如此鲜明的对比,作者仅仅是为了写“常春藤”吗?
  五、感知作者,深化主题:
  1、知人论世
  陆蠡:1908-1942,原名圣泉,浙江天台人。1931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后与友人创办泉州语文学社。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业余从事散文创作和翻译。1938年创办科学、文化综合性杂志《少年读物》。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不久由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联系作者简介,试从文中找出有关本文写作时代背景的句子。
  明确:13段
  2、齐读13段: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了。我们一起看看最后作者写了什么内容。这一段中最触动你的是哪一句话?
  ( “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我们回看课题,“囚绿”在这里发生变化了。
  变成了&nt;——“囚人”
  什么人? (中国人。)
  中国人有没有被屈服呢? (没有)
  请看这“绿”和“中国人”之间,作者是如何将二者联系起来的?
  (运用象征手法,绿其实象征了不屈服于黑暗,渴望自由、阳光的中国人。)
  蓬勃 ————希望、生命
  绿 象征(托物言志)
  向阳 ————自由、光明
  固执 ————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
  (物) (志)
  小结:
  陆蠡作为一个爱国的作家,他不仅抒发了自己对绿的热爱,更赋予绿以时代需要的精神,寄托了作家对民族未来的美好祝愿。 这种写作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托物言志。
  3、归纳主题:
  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抒发了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颂扬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表达了对自由和光明的向往之情。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
  六、再读课文,发散思维:
  本文给你什么深刻的人生启示?
  (提示:从常春藤的身上和作者对绿的态度和方式上去思考。)
  1、困境中要坚强,冲破阻力才能成功。
  2、爱不一定要占有,真爱就应学会放手。
  3、世间的一切生命其实都是平等的,我们应该尊重生命。
  七、布置作业,课后练笔: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在寂寞中,常春藤不离不弃地陪伴着作者,这绿色的常春藤在作者的眼中已不是一株植物,而是一个老友,也许作者常常会与这位老友交谈。在“赏绿、囚绿、释绿、念绿”这几个部分中任选一部分,设计一组作者与常春藤的对话。
  要求:1、对话要符合作者在每个时段的心情。
  2、能体现绿的象征意义。
  3、语言要求生动形象。

  《囚绿记》教案 篇2
    下面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那株常春藤,你接受作者“囚绿”这种表达爱的方式吗?你对爱有什么新认识?请同学们用小练习“爱不是……而是……;不是……而是……”或“爱不是……不是……;而是……而是……”来挖掘文章主题,表达自己对爱的理解。
  如:爱不是占用,而是付出;不是伤害,而是疼爱。
  我们用当代著名诗人汪国真的一句话做总结“爱,不要成为囚”(大屏幕内容)

  《囚绿记》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读一读
  2、画一画
  3、说一说
  4、赏一赏
  重点和难点
  1、掌握象征的写法。
  2、体会作者在行文中所表达的向往光明、顽强斗争的精神。
  学习过程:
  一、 导入:
  你喜欢绿色吗? 我们应该怎么对待绿色?
  二、朗读课文,圈点批注
  1、用“.”圈出文中生字、难字;
  2、用“O”在段首圈写出段落序号;
  3、用“——”在文中画出直接描写常春藤的语句;
  4、用“【】”批注表现常春藤特点的内容。
  三、整体感知:
  本文题目“囚绿记”作何解释,“囚绿”是怎么回事?作者为什么“囚绿”?
  四、理清层次
  在文中题目为“囚绿记”,课文中哪几段是写“囚绿”?“囚绿”之前、之后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寻绿(1 - 4)
  赏绿(5 - 7)
  囚绿(8 -12)
  放绿( 13)
  怀绿( 14)
  五、研读课文:
  1、请同学们逐段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常春藤被囚之前、之后生长状况的句子,并说说表现了它什么样的特点
  2、绿藤被囚后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这说明了什么?
  六、探究写法;
  1、【知识链接】
  ① 陆蠡其人:(1908~1942),现代散文家,翻译家。1942年,因出版抗日书籍,被捕,刑审数日,受尽酷刑,英勇不屈,年仅34岁。从一介书生到抗日英烈,34岁短暂的生命有如燃烧的流星,划过漫漫夜空,爆出了美丽耀眼的火花。
  ②陆蠡其时其文: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时值日寇入侵,“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本文写于1938年,当时作者是富有正义感的青年作家,困难当头,不能不愤怒、忧烦,不能不生发出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
  2、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绿”的象征意义
  七、拓展延伸:
  1、本文给你什么深刻的人生启示?
  2、观赏名人事例及视频,激发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