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文网
导航:网站首页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24/3/3 11:33:00
 
记住,只要你不断地说下去,事情也许就会有变化。发出声音永远是有用的,因为它们可能会被听到并引发改变。——毕淑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一下噢。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课本第16页的内容及第17页练一练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中掌握3的乘法口诀。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与掌握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
  教具准备
  小棒。
  学具准备
  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要帮助小熊一起解决“需要几个轮子”这一数学问题,大家打开课本16页,观察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生:有一个小朋友在给三轮车安装轮子。
  师:大家发现图中的数学问题了吗?
  生:一辆三轮车3个轮子,9辆车需要几个轮子?
  二、探讨新知
  1、数一数,填一填。
  师:一辆车3个轮子,2辆车几个轮子?
  生:2辆车6个轮子。
  师:好的,下面大家就用圆片代替轮子摆一摆、数一数,看看3辆、4辆……9辆车分别需要几个轮子,并把表格填完整。
  (学生独立摆、数、填,老师个别辅导。)
  师: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填的?
  生:我是每次加3、6加3等于9、9加3等于12……
  师:好办法,就是每多一辆就多了3个轮子。用连续加3的办法可以算出9辆车需要27个轮子。
  2、合作学习,摆一摆,说一说,写一写。
  教师用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问:摆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
  生:摆一个三角形要3根小棒。
  师:一个三角形是几个3?能列一个乘法算式吗?
  生:1个3,1×3=3或3×1=3。
  师:很好,同学们的乘法知识掌握得很不错。大家能编句口诀记住1×3=3吗?
  生:一三得三。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能自己编出乘法口诀。接下去,同桌之间相互合作,两人一边摆三角形,一边说算式,编口诀,并把算式和口诀填写在课本16页试一试的第2小题中。
  (学生同桌合作学习,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编写情况。)
  3、集体交流反馈。
  师:刚才,老师看到很多小朋友同桌之间合作得非常认真。相信每个小朋友都有不少的收获吧!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收获呢?
  (引导学生说了算式和相对应的乘法口诀,老师可以多让一些孩子反馈,加深他们对乘法口诀的印象。)
  师: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自己编出了有关3的乘法口诀。下面,每个小朋友自己把乘法口诀读一读。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很快地记住3的乘法口诀。
  4、找规律,记忆口诀。
  (1)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中交流。
  (2)全班反馈。
  师:你是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
  生1:我想,如果忘记了,可以用加法算一算。
  师:哦,你是把乘法算式转化成加法算式来记的。其他小朋友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2:我发现上下两句口诀得数相差3,我背诵的时候只要每次加3就可以了。
  师:你的发言真精彩,其他小朋友发现这个规律了吗?大家试试,用××同学的方法是不是能较快地记住3的乘法口诀。
  (给学生再次用规律记忆口诀的时间)
  师: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我们都要善于观察、思考。这样,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三、巩固练习
  1、口诀接龙。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口诀接龙比赛,接得又对又快的小组获胜。
  2、练一练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用口诀的情况和认真观察题目的习惯。
  (可以采取同桌交流的学习形式进行反馈)
  3、练一练的第2题。
  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后填数,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找到的规律。
  四、总结
  师:最后我们用今天学的3的乘法口诀,计算有关3的表内乘法,比一比,哪位小朋友用口诀求积最棒。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计算并说出所用的口诀。)
  五、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2
    一、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情感目标:
  1.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2.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
  1.使学生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四、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具钟表、家用小闹表。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
  放映课件(新年到,鞭炮声声,小孩子欢天喜地,午夜将要到来,春节联欢会上新年钟声敲响前全体倒计时的情景,镜头定格在运动的钟面上。)
  生:(情不自禁地高声跟着数)10、9、8、7、6、5、…
  (新年的钟声敲响)
  师:跟随着时间的脚步,我们又倾听了一次新年的钟声。那么,谁能说说,10、9、8、7、6、5、4、3、2、1应该用什么时间单位?
  生:秒。
  师:(用疑惑的语气重复)秒?
  板书:秒
  (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是相连相通的,新年、鞭炮、倒计时…又是小孩子最喜欢、向往的情境,利用这些熟悉的情境,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兴奋起来,也让他们在不经意中调集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二)自主探索,合作求知。
  1.认识秒针和1秒。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生:时、分。
  师:我们没有学过秒啊,你是怎么知道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呢?
  生:钟面上有秒针。
  生:…
  师:(放映课件,展示钟面模型)哪一个针是秒针?
  生:最细最长的那一个。
  师:秒针是怎样计时的,谁能给大家讲一讲?
  生:(到前面)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
  师:哦,原来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就是这样?
  (放映课件:钟面上秒针一动,同时滴答一响。)
  生:(笑)是!
  (秒这个时间单位学生早有认知,几乎所有的大挂钟都有秒针,只是从前让学生有意去忽略它,但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不可能不注意到那个形状特殊的高个子。所以由学生自己引出课题,由自己传授知识。教师在这里扮演疑惑、验证的角色,吸引学生帮助教师解惑。)
  2.体验1秒的长短。
  师:一秒钟就是这么滴答一下,你能做些什么呢?
  生:拍一下手。(做动作)
  师:(跟着做)对,很好!
  生:我眨一下眼就是一秒。
  师:(跟着做动作)你没错,真棒!
  生:我写一个1字就是一秒。
  生:我跺下脚就是一秒。
  生:…
  (在这堂课中,把学生对秒的体验预设为重点,新课程着力强调经历,对于抽象的、非物化的时间,通过学生自己用声音和动作等来配音、配动作,使学生有了具体的、物化的感受。三年级的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生活经验已经足够丰富,学生自由发挥,增加感性认识。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与能力,能在实际动作中体验1秒的长短。)
  3.1秒的价值。
  师:短短的1秒钟,滴答一下就过去了,我们实在做不了什么事情。但是现在科技发达,很多现代化的工具1秒能做很多事情,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也能在1秒的时间里走很多路程,谁知道一些这样的知识?
  生:(没有人说话,面面相觑)
  师:(出示课件)
  飞机每秒约行250米
  火车每秒约行55米
  小汽车每秒约行20米
  喷气式飞机每秒约行500米
  卫星每秒约行7900米
  有的电脑一秒可以计算约3万亿次
  …
  生:(惊叹)
  (增加知识积累。这些孩子年龄较小,家庭状况也并不太好,课外书很少,我预料到不太可能有学生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所以事先准备了大量资料,让学生通过课件自由选择获得和关注的内容,开阔他们的眼界,教案《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师:怎么样?时间很珍贵,连1秒钟都不能小看,对吗?谁记得2004年8月27日的雅典奥运会上,刘翔获得男子110米栏世界冠军的成绩是多少?
  生:12秒91。
  师:在微不足道的还不足13秒钟时间里,刘翔成了闻名世界的飞人,为我们祖国争了光,如果他慢上1秒,站在领奖台上获得金牌的就不是他了。如果你去问他,他一定会告诉你:1秒,对他来说无比重要。同学们,还有什么事情也让你觉得连1秒钟的时间都非常重要呢?
  生:发射火箭的时候也要倒数10、9、8…
  生:我们开运动会的时候也是1秒1秒地算。
  生:…
  (通过介绍,学生明确1秒虽然短暂但是用处也非常大,正是由那么多的秒才构成时间长河,使学生自己意识到要珍惜时间,并借机渗透做比较短的事情就可以用秒来记时。教师饱含激情的语气和刘翔闯过终点的精彩瞬间让学生也激情澎湃,为他取得的成绩而骄傲,也为祖国而骄傲。)
  4.认识几秒。
  师:还有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家都在期待新的一年的到来,所以一起兴奋的数着新年钟声敲响前的最后几秒。刚才新年钟声敲响前的倒计时是几秒完成的呢?(重复播放刚才倒计时的情景图,学生又不自主地跟着数数)
  (再一次观看动画,让学生刚才散乱的思绪收回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直观演示10秒是怎样数出来的,而且是由学生自觉自愿地数,让学生经历10秒是由10个1秒组成的过程,学习计算几秒的方法。)
  生:(抢答)10秒。
  师:你怎么看出是10秒的?
  生:秒针从10走到了12,经过10个小格就是10秒。
  师:同学们真聪明!那老师再考考你们,我写一个秒字的时候,秒针从1走到2,经过了几个小格,就是几秒?
  生:秒针从1走到2经过了5个小格,就是5秒。
  师:谁能象老师一样出题考考同学们?你做了一件什么事,秒针从钟面上的几走到了几?
  生:我写一个针字,秒针从3走到4经过了几秒?
  生:秒针从3走到4经过了5秒。
  生:我系红领巾的时候,秒针从5走到8经过了几秒?
  生:秒针从5走到8经过了15秒。
  (在给同学出题的过程中,学生同时也在思考几秒钟究竟能做什么事情,锻炼对较短时间的估计能力,以便能够把课堂学习的知识应用的生活中去。对学生提出的明显不能完成的事情教师及时指导,并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让学生亲自体会一下,改善学生的错误印象。比如说脉搏的跳动,我就是让学生真的按照中医诊脉的方法找到寸关尺的部位,体验一下脉搏跳动的速度,并且为他们看时间,让他们了解10秒钟自己的脉搏大概跳动了多少下。)
  师:同学们反应真快,拿出你的钟表来考考你的同桌好不好?
  (学生活动)
  (让所有的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会拨、会认、会出题,充分认识几秒。学生在这时候争先恐后,十分高兴。手中的学具钟表可以拨时间,闹表可以计算时间,学生玩得不亦乐乎。)
  5.教学1分=60秒。
  师:有没有被同桌考倒了的同学?
  生:没有。
  师:同学们真棒!这样的题目太简单了是吧?
  生:是。
  师:又轮到老师出题了,老师出道难些的题,同学们怕不怕?
  生:不怕!
  师:我们知道1时=60分,因为分针主转动一圈的同时时针转动一个小格,所以时和分之间的进率是60,秒是一个比分小的单位,它和分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用你手中的学具钟表转一转,或者观察一下你手中的小闹表,然后把结果跟小组成员汇报讨论一下,看看是不是一致的。
  (学生活动)
  (教师板书1分=秒)
  师:谁把你们的观察结果向大家报告一下?
  生:秒针转一圈,分针走一个小格。
  生:它们之间的进率是60。
  生:秒针走一圈是60个小格,是60秒,分针走一个小格,是1分钟,所以分等于60秒。
  生:…
  师:大家观察到的都是这样吗?
  生:是。
  师:老师也观察一下。同学们跟我一起看好不好?
  (放映:课件,钟表的秒针转动一周,分针移动一个小格)
  师:真的是这样啊,秒针转动一圈经过60个小格,也就是60秒,分针经过一个小格,也就是1分,那么…
  (板书:60)
  生:(齐读)1分=60秒
  师: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连这么难的问题也能研究出来,真棒!既然1分等于60秒,那平常我们说的半分钟就是多少秒?
  生:30秒。
  (1分=60秒是本课的难点。但由于有1时=60分的知识基础,所以学生在学习时不会感到非常困难。在教学设计中考虑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交流而得出结论,老师给予适当指导。要让学生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看看自己得出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是不是正确的结论,这样结论的得出水到渠成。小组汇报时候注意培养学生活动意识和交流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能力和习惯,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应当把学习方法的指导放在重要位置上。)
  6.体验1分的长短。
  师:刚才我们同学说拍一下手就是1秒,半分钟需要拍多少下手?
  生:30下。
  师:1分钟呢?
  生:60下。
  师:好,咱们来做个拍手游戏。男同学拿笔,在练习本上写数字,从1开始写起,看女同学拍完1分钟后,你们写到了数字几。
  (学生活动:男生写数字,女生拍手。教师带领拍手,掌握好节奏。然后交换。)
  师:(统计结果:最快的可以写到72,最慢的写到31。)一分钟的时间,我们写字的话可以写这么多,那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呢?给同学们一分钟的时间想一想,然后,看看谁一分钟时间做的事情最多、最好、最别出心裁。
  (放映课件,钟面滴答滴答的行进一分钟)
  (再次放映课件,学生自由活动)
  师:谁来说说,你们做了些什么事?
  生:我写了35个字。
  生:我把上衣脱下来再穿两回。
  生:我系了三次红领巾。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3
    素质教育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初步形成质量的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使学生了解用秤称物品的方法。
  ㈡能力训练点
  1、发展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自主选择合适的秤称物品。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品质量的意识。
  ㈢情感教育点
  1、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数学。
  2、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教具准备: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盘秤、有奖竞猜的物品、一个1角硬币
  (学生用)六人一组:10个1角硬币、10克、20克、30克、50克、100克的物品,2包500克的盐、苹果、饼干、石头、米、花生米、果冻等......
  重点: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难点:培养学生估测意识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大事,我们也去凑凑热闹好吗?
  生:好!
  师:我们去看一看。
  1、观看课件演示:(熊猫森林超市开张情景)
  咦,什么声音,这么热闹?
  噢,原来今天是熊猫森林超市开张的日子。
  2、课件显示(超市内部场景)
  师:好,我们进去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说出看到的商品名称、质量、有数字、有克和千克...)
  3、(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克和千克。(板书课题)
  4、请打开课本P86页。
  二、认识称。
  师:要知道物品的轻重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用秤来称。
  师:那么你知道哪些称呢?
  生:(多媒体课件出示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
  师:你在哪见过这些秤?
  生1:我在超市卖食品的地方见过电子秤。
  生2:卖水果的地方有盘秤。
  生3:我见过夏天卖西瓜的用磅秤。......
  师:大家真留意身边的事物。
  三、感觉体验,形成质量观念。
  1、认识1克。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1角硬币)你猜一猜有多重呢?
  生:1克......
  师:我们用天平来称一称。请看屏幕。(播放录像)
  师:你们真棒,一枚1角的硬币约重1克。请大家拿一枚1角硬币放在手中掂一掂,好啦,感觉怎么样?
  生:很轻。
  师:大家知道1克的重量了,现在找一找生活中有那些物品的重量大约是1克。
  生:乒乓球、小发夹、药片、小螺丝、纽扣、图钉......
  师:你们真利害能找到这么多大约1克的物品,那你还能找出10克、50克、100克的物品吗?
  生:......
  师:大家真聪明,找到这么多以克为单位不同重量的物品。
  师:请大家从篮子里找出100克的物品。看哪一组找得最快。准备开始。
  师:大家都来感觉一下。
  2、认识千克
  师:刚才第二小组找100克的物品又快又好,现在我们再来找出1包500克的物品,准备开始!
  师:找得好快啊!这是一包500克的盐。(500克)
  师:一袋盐500克,那么两袋呢?(生答师板书:1000克)
  师:我们在验证之前一齐来认识盘称。我们一齐来观察一下。(观察盘称认识盘称)
  生:(汇报)
  师:现在我们把两袋盐放在一起,用盘秤称一称。那么大家知道有多重啊?(学生操作称量)
  生:1千克
  师:1000克里面有几个1克呢?(1000个)
  师:那么1000克和1千克哪一个重呢?(相等)我们一齐来读一读。
  师:老师想到超市买几样东西你能帮帮老师吗?(能)
  [要求:请各组合作帮忙称出1千克的物品]
  学生汇报:我们组称了6个苹果是1千克......
  师:通过称量,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这六袋物品重量相同,都是1千克。
  生:我发现1千克的石头少,1千克的饼干多。
  生:我发现虽然1千克的石头少,1千克的饼干多,但是他们的重量是一样的。
  师:你们的发现可真多!谢谢大家的帮忙。
  师:现在我们每人轮流掂一掂,试一试这1千克的感觉,各小组也可以交换物品试一试。
  师:感觉怎么样。
  生:我觉得1千克很重。
  生:我觉得1千克比1克重多了。
  生:我觉得1克比1千克轻很多。
  师:真的吗?好了,我们拿出1克和1千克的物品比一比。
  师:感觉怎么样。
  生:1克很轻,1千克很重。
  生:1克比1千克轻很多。......
  师:一般情况下,我们称较重的物品用千克做单位,称较轻的物品用克做单位。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P86,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四、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同学们学了这么多知识,熊猫老板很想请大家去他的超市帮忙,你愿意吗?听听熊猫老板的要求吧?(想成为我的职员可不容易,要经过三关的考验。勇敢的小朋友请来吧!)你们有信心吗?
  第一关:1、书P88页2。
  2、书P89页4。
  3、书P89页5。
  第二关:判断提。(学生用动作判断)
  (1)一个1角硬币重1克,10个1角硬币重1千克。()
  (2)5千克比5000克要轻一些。()
  (3)小明重25千克。()
  (4)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第三关:亮亮去春游写了一篇日记请小组合作找出不对的地方并改正。(课件出示)
  亮亮今天春游啦!他为自己准备了可口的食物:有50千克重的两个,150克重的一个...他们班游玩的地点是动物园,在那里亮亮看到了许多动物,他最喜欢重达3000克的、和脖子长达3克的。
  五、有奖竞猜活动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得这么好,老师想送些礼物给大家。请看,想要吗?
  师:呵呵,都想要,不过,得先猜猜它有多重?哪个小组猜对了奖品就是你们组的!
  (每组一分物品学生通过掂一掂,估一估说出重量。)
  六、小结。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千克.
  2.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认识案秤,了解案秤称物品的方法.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并体验到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
  建立1千克重量的观念,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建立1千克重量的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一台案秤、一些苹果、2袋精盐(每袋500克)、一些鸡蛋、一些沙土、2捆挂面(每捆500克);1克、10克、100克、1000克的大米,分别装在塑料袋中(每组10袋),10袋大米(每袋1千克)、天平.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教师:前面我们学了重量单位克,你们都会用了吗?可有一位小朋友因为上课没听讲,不会做下面的题目,正在打电话求助呢,你们能帮帮他吗?(演示课件千克的初步认识下载)
  一只乒乓球约重3()一杯牛奶重300()
  一个西红柿重250()一个鸭蛋约重60()
  二、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那位小朋友在大家的帮助下已经学会了怎么用克这个单位,可他又遇到了一些问题(出示下面的题目)
  一袋大米重25()一个大冬瓜重10()
  一头牛重420()小明体重28()
  2.教师: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时,常用克做单位.可是称一些像牛、人这样比较重的东西,用克做单位就太小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比克大的重量单位千克(板书:千克).1千克到底有多重?克和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把课题板书完整:千克的初步认识)
  (二)千克的初步认识:
  1.感知1千克有多重.
  讲述:称一般物品的重量,常用千克做单位.1千克到底有多重呢?每组有一袋大米,每袋都是1千克,同学们亲自掂一掂.初步感知1千克有多重.
  2.使学生感知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教师出示1克重的大米,每组中的1号同学拿出1克重的大米给本组同学看一看,掂一掂.
  (1)提问:10个1克是多少克?100个1克是多少克?1000个1克是多少克?
  引导学生明白:10个1克是10克,100个1克是100克,1000个1克是1000克
  (2)教师重述:1000个1克也就是1000克,可以称为1千克.(板书:1千克、1000克)
  (3)指板书,提问:1千克和1000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用天平称一称(左边托盘中放1千克,右边托盘中放1000克)
  引导学生明白:1000克就是1千克,所以1000克=1千克
  教师板书:1千克=1000克
  (4)体会1千克的实际重量
  引导学生左手拿1克的大米,右手拿1千克的大米掂一掂,两只手的感觉有何不同?进一步认识1千克=1000克.
  同学们拿出1袋精盐(每袋标有500克)、两袋精盐,亲自掂一掂,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看看每袋标明重量,两袋重量是多少?
  教师说明:1千克又叫1公斤,千克也是我国法定的计量单位(出示图片法定计量单位).
  3.进一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
  (1)认识案秤,了解案秤称物体的方法
  ①出示图片台秤,师简单介绍构造.
  ②教师介绍使用方法:案秤也叫做台秤,使用时先把案秤刻度盘上的指针(或游标)定在0位,然后将所称物品放到托盘上,观察秤指针所指的数字,指几就是几千克,教师称1千克的苹果演示给同学们看.
  (2)实际操作,具体感知1千克有多重.
  ①称出1千克的沙子,装在塑料袋里,用手掂一掂有多重.
  ②将1大袋洗衣粉放在托盘里让学生称一称有多重(正好1千克),顺次传递让学生掂一掂.
  ③把称过的和课前准备好的物品拿出来,再次让学生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说明它们的重量相等都是1千克.
  4.完成43页的做一做
  (1)引导学生分别称出1千克的苹果,同学们一起数一数有多少个?思考为什么都是1千克,而苹果的数量却不一样?如果苹果的数量相同,重量一定相等吗?
  引导学生明白:重量相同物体的个数不一定一样多;数量相同,物体的重量不一定相等.
  (2)学生举例说明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
  (3)在下面表里填上合适的数目.
  教师重点指导______个鸡蛋重1千克.提问:9个鸡蛋一定重1千克吗?为什么?(因为鸡蛋的大小不一样,所以同样个数的鸡蛋重量不一定相等,同样重量的鸡蛋个数不一定一样).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一个重量单位千克.1千克也叫做什么?千克和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四)看书质疑.
  三、巩固发展
  1.称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时,常用______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重量时常用______单位,1千克也叫().
  2.1千克=()克1000克=()千克
  3.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千克克
  4.手势判断对错:
  2千克<20xx克 5千克<4900克
  800克>1千克 2500克>3千克
  题中两边单位不同,判断前提醒学生注意
  5.填空:
  (1)小明体重25千克,小青体重21千克,小明比小青重______千克.列式为______.
  (2)一筐水果重30千克,6个人合买一筐后平均分,________?(先口头提出问题,再口头列式,注意问题的单位)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到现在你共学习了几个重量单位?分别是什么?克与千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五、布置作业:第44页第4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
  课本第73-74页,做一做1、2。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2、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单位进一步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3、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知道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重、难点:
  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会数万以内的数,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计数器,一个数位顺序表格(空的)。
  教学过程:
  一、 准备练习。
  1、 观察下列两组数,先回答是怎么数的,再接着数出后面的5个数来。
  27、37、47、57、( ) ( ) ( ) ( ) ( )
  110 、210、310、410、( ) ( ) ( )()()
  2、读出下面的数。
  375309420200
  谁能说说读数时要从哪位读起?怎样读?
  3、想一想,999是几位数?再添1是多少?它是几位数?
  [设计意图]通过准备练习复习旧知,为学生迁移性的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二、 讲授新课
  师:同学们,昨天老师让你们调查了芜湖长江大桥的公路桥和铁路桥的长度,下面请你们来汇报一下调查的结果。
  学生汇报调查的数据,教师板书,并让全班同学认读。接着老师问同学们,有谁知 道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桥和铁路桥的长度呢?
  1、出示南京长江大桥的图。
  (1)请学生说一说对南京长江大桥的认识。
  教师补充说明,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在长江上最早建立的公路、铁路两用桥。
  (2)请学生认读公路桥、铁路桥的长度。
  2、板书:万以内数的认识。齐读
  3、教学例4。
  (1)观察例4中的立方体。
  数一数:一个大立方体中有多少个小立方体?
  (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数的。)
  (2)一个大立方体中有1000个小立方体,这儿有10个大立方体,共有多少个立方体呢?
  根据学生所说,师生共同数一数。(一千一千地数。)
  (3)小结并板书。
  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万也是一个计数单位,它和千是相邻的计数单位,千位在左起第四位,万位在左起第五位。
  ① 请学生指出计数器上的千位、万位。
  ② 教师拨一千,学生数一千,直到拨10个一千,学生数一万。
  4、教学列5。
  (1)教师拨出2356,请学生认出读。
  根据学生认读板书:读作:三千三百五十六。
  如何写出这个数?请一名学生板书。(写作:2356。)
  (2)师:这个数是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3)有关这个数你还知道什么?
  (多请几名学生说,学生可能说出它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数位。)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数位的顺序,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课堂练习。
  (1)课本第75页的做一做第1题。
  先写出各数,再读一读,最后说出这些数的组成。
  (2)用计数器数数,一个一个地数。
  ①从994-1000;②从9995-10000。(男、女生分组数数,每组数一题。)
  6、数位顺序表。
  (1)说一说到目前为止,你已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哪些数位?
  (2)你通从左往左分别说出它们的顺序吗?
  (3)教师拿出数位顺序表格问:有谁会填出这张表?
  (教师请一名学生填写,其他学生在本子上自己制作。)
  (4)记这个表格。(同桌互说。)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学习,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和组成,同时培养学生的推理、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同桌互相拨数、认读,并将认读的数写在本子上。
  四、课堂小结说一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学会归纳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6
    一、课前调节
  今天巢老师来跟大家一起上一节数学课,你们开心吗?在这节课上,巢老师希望你们能做到:“眼睛仔细看,耳朵仔细听,开动小脑筋。”相信自己能做到吗?
  二、讲授新课
  1、圆片出角
  师:我们先来活动活动手指,做个小手工吧!(出示圆片)老师这儿有个大圆片,看,老师将要干什么呢?
  师:(圆片对折两次)你能像老师这样折一折吗?试试看。
  师:请你像巢老师这样拿着,找到这儿(顶点位置),戳戳你的掌心,你有什么样的感觉?请你说。为什么会有痛的感觉呢?
  生:它是尖尖的。
  师:接下来,从这个尖尖的地方往这儿摸一摸(边),再从这尖尖的地方往这儿摸一摸(边),说说这又是什么感觉呢?请你说。
  师:对的,这是直直的,
  师:现在请小朋友把纸片轻轻夹到书中。
  师:现在,老师要把刚才我们摸的那部分描在黑板上,小朋友们,请看。想想,当老师把纸片移开后,留在黑板上的是什么图形呢?
  师:他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伙伴——角。(板书课题:角)
  2、图形出角
  课件出示剪刀、三角形、闹钟
  师:像角这种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请看大屏幕,小剪刀、三角形、小闹钟都跑出来了,它们都说自己身上藏着角,巢老师就是找不出来,你能帮巢老师找到它们身上的角吗?学生口答或是直接指出角,课件逐一显示物体面上的角(剪刀开口处有角、三角形有三个角、在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了角)
  师:老师把它们身上的角画下来了,就是这样的。(课件出示)
  3、各部分名称
  师:继续仔细观察,这些角都有那几个部分组成?睁大眼睛仔细观察。(留有时间,学生仔细观察)那么多想说的,同桌相互说一说。
  师:小朋友,谁有发现的?请你说,还有什么?
  师:是的,每个角都有一个点,这个点,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叫顶点。(齐读:顶点、角的顶点)角还有两条直直的线,这直直的线我们把它叫做边,(齐读:边)这一条直直的线我们也把它叫做边。(同时在相应的位置板书顶点、边、边)我们通常用小圆弧作为角的标记。看一看,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在哪儿呢?请你说,这是(顶点)?这是?(一条边)这是?(另一条边)这个角,谁来说?很好,谁来指一指黑板上这个角的顶点和边?你来。说的真好。
  4、画角
  师:想知道巢老师是怎样画出这些角的吗?好的,小朋友们,要看仔细哦。先画。(顶点)再画?(对,两条直直的线)这是顶点,这就是边。你能学着老师的样画出一个角吗?拿出作业纸,试试看。
  画完了吗?画完了就坐正。谁能将黑板上的这句话补充完整?问:角有()个顶点()条边。(板书这句话,多指名几位学生回答)
  5、辨角
  过渡:今天,还有位小伙伴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看,是谁?(小蜗牛)它也画了一些角,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角画的对不对?
  师:(课件出示)下列图形是角的在()里画笑脸,不是角的在()画哭脸。第一个……(重点讲述第二题)
  师:第二个图形为什么给它哭脸?(因为它有一条线是弯的)第二个……有人说笑脸,有人说哭脸,怎么回事?觉得是笑脸的举手,你的意思是它就是角了,请你说说你的理由。同意吗?又有人觉得它不是角,说说你的`理由。听清楚了吗?谁能把话说的清楚些?谁能再说一遍,让大家都能明白?(反复让学生自己说出理由)是的,角有一个角和两条边,而且这条边必须是什么样的?直直的第三个……第四个……为什么是哭脸呢?第五个……等等,它不是有两条直直的边吗?怎么不是角呢?
  师:你们的速度真快,老师必须送个你们个大拇指。
  总结: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一定要注意看是不是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还要看这条边是不是直直的。
  6、数角
  过渡:为了感谢小朋友的帮忙,小蜗牛特地带来了礼物盒要送给大家,可是,它把密码忘了,盒子打不开了。你愿意帮它找回密码吗?小蜗牛说啊,只要你们能数出下面图形中有几个角,就能找到密码了,有信心吗?拿出作业纸,自己完成第二题。
  师:这个可不容易哦,我们要先判断它是不是角再来数一数,做完了还要记得再检查检查。重点讲述第一题。
  师:第一个图形有几个角?1个,同意吗?你上来指一指。还有吗?还有呢,你来指一指,一共3个。有谁反对?请你说。你说的真清楚,你来指给大家看看,哪条不是直的?有几个角?正确答案只有1个。
  总结:我们在找角的时候,也要记住了,角有尖尖的,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这两条边必须是直直的。
  师:密码是什么?盒子打开了。
  7、找出身边的角
  过渡:小蜗牛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五角星,你喜欢吗?老师在这个面上找到了许多的角,你能找到吗?别着急,老师也找到了一个角。下面仔细听,听巢老师是如何介绍这个角的。我找到的是这个角,这是角的顶点,这是它的一条边,这是另一条边。你学会了吗?你能像巢老师这样介绍你所找到的角吗?好的,你来介绍。说的真不错。谁还找到了不同的角?你来介绍。声音真响亮啊。
  小朋友们的眼睛真厉害,能很快地找到图形中的角,其实,我们的身边处处存在着角,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
  找一找:和你的同桌找一找,我们的课桌上和教室内哪些物体的面上藏着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
  师:同桌互相帮忙。小朋友,哪些物体的面上有角呢?请你上来指一指。(纠正学生指角方法)学生若指出课桌的面、铅笔盒的面、黑板的面上有角就指出生活中的角和数学上的角是有区别的:为了安全起见,我们生活中如果做出尖尖的角就可能伤害到别人,所以工人叔叔就想办法将它磨圆了。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结构,正确、熟练地分析、解答连续两问的应用题,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练习课。
  2.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教学过程〕
  1.复习。
  (1)补充问题训练:
  ①三(1)班有男生20人,女生22人,______?
  ②花瓶里要插10朵花,已经插了4朵,________?
  (答案如下:①全班共多少人?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②还有几朵花要插?)
  (2)补充条件训练:
  ①__________,大米比面粉多5袋,面粉有多少袋?
  ②小红家养了4只白兔,_________,黑兔比白兔多多少只?
  (答案如下:①食堂运来25袋大米。②5只黑兔。)
  (3)解题训练:
  ①班里买来30张彩纸,比白纸少12张,白纸买了多少张?
  ②商店有红气球18个,黄气球比红气球多5个,黄气球有多少个?
  (答案如下:①30+12=42张 口答:白纸买42张。
  ②18+5=23(个) 口答:黄气球23个。)
  教学意图:通过三个层次的复习,为下一步练习连续两问的应用题做好知识上与心理上的准备。
  2.练习。
  (1)解题训练:
  ①商店里运来45筐芹菜,运来的菠菜比芹菜多30筐。运来多少筐菠菜?卖出50筐菠菜,还剩多少筐菠菜?
  让学生读题,试分析数量关系。
  学生可做如下分析:菠菜比芹菜多30筐,就是比45筐多30筐,菠菜的数量是较大数,芹菜是较小数,求菠菜多少筐就是求较大数,用较小数加上差,即用45+30=75(筐)。又知道卖出50筐,求还剩多少筐就是求从整体中减去一部分,求另一部分,应该用减法:75-50=25(筐)。
  教师可以画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
  答案:45+30=75(筐) 75-50=25(筐)
  口答:运来75筐菠菜。口答:还剩25筐菠菜。
  ②操场上跑步的比打球的多6人,打球的有28人,跑步的有多少人?跳远的比跑步的少14人,跳远的有多少人?
  学生分析解答,教师订正:
  28+6=34(人) 34-14=20(人)
  口答:跑步的有34人,小学数学教案《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练习课》。 口答:跳远的有20人。
  ③幼儿园买了64件玩具,分给小班35件,剩下多少件?又分给大班18件,现在还剩多少件?
  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并解答:64件玩具是整体,分给小班35件是一部分,求剩下多少是求另一部分;然后把剩下的部分再当做整体,又分给大班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列式是:
  64-35=29(件) 29-18=11(件)
  口答:剩下29件。 口答:现在还剩11件。
  ④妈妈昨天上午织袜子47双,下午织袜子46双。昨天一共织了多少双?今天织了98双,比昨天多织多少双?
  学生独立分析解答,教师订正如下:
  47+46=93(双) 98-93=5(双)
  口答:昨天一共织了93双。 口答:比昨天多织5双。
  (2)补充中间问题训练:
  ①商店有毛巾25包,又运进20包,_____?卖出45包,还剩多少包?
  ②小明做了15道练习题,比小丽多做2道,_______?小丽比小华少做7道,小华做了几道?
  ③停车场上有大汽车40辆,比小汽车多12辆,_______?又开来小汽车18辆,现在停车场上有小汽车多少辆?
  答案:①商店现在有毛巾多少包?②小丽做了多少道练习题?③小汽车有多少辆?
  教学意图:通过两组练习,使学生加深了解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结构,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与分析,培养学生的审题与分析能力。
  3.提高练习。
  (1)儿童商店有红气球30个,黄气球25个,花气球的个数与黄气球同样多。三种颜色的气球一共有多少个?
  学生可做如下分析:花气球的个数与黄气球同样多,就是也有25个,求三种颜色的气球有多少个就是把红气球、黄气球和花气球这三部分数量相加。
  答案是: 30+25+25=80(个)
  口答:三种颜色的气球一共有80个。
  (2)商店上午售出洗衣机12台,比下午少售出3台,全天共售出洗衣机多少台?
  此题可以做为思考题,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讨论和思考。
  教师可做如下提示:求全天共售出洗衣机多少台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分别到哪里去找?
  教学意图:通过这两道提高练习,开阔学生的思路,为学习两步应用题进行渗透,同时也可加深学生对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理解。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方法;
  2.根据具体情境,会正确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熟练运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运用已有知识与经验自主探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学教法:
  学生已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和方法是一致的,所以针对这一情况,教学本课时,我采用“巩固旧知、导入新课——情境创设、激发兴趣——自主发现、方法探究——趣味游戏、强化练习”的教学方法,在师生交流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我看下哈,咱们同学今天的精神气十足啊,怎么丁老师给你们上课很高兴啊?生兴奋答道:是!听你们这么说,我的心里比吃了蜂蜜还要甜!我听说人在心情好的时候记忆力是最好的,我们要不要借这个高兴劲发挥下我们的聪明呢?
  2.背诵九九乘法口诀
  集体背诵乘法口诀,看谁背的好!完后我会说:我发现同学们背诵的都非常棒,只有个别同学还不是很熟练,下去一定要熟背乘法口诀,倒背如流。为什么一定要背熟呢?因为它不仅可以帮我们解决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还能帮我们解决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3.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今天我们就继续接着学习“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复习计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求商的?
  24÷6= 想:( )六二十四
  二、引导发现,探索新知
  1.出示教材第37页主题图。
  谈话:快要过六一儿童节了,我们大家预想一下怎么装扮教室,在装扮的过程当中也会有许多的数学问题。现在仔细观察“快乐的节日”这幅图,看看你能发现了什么?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数学信息。)
  交流反馈
  第一组做了一些红旗,要挂在教室里。
  第二组做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
  第三组带来了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
  谈话: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做适当提示或引导。)
  (1)第二组做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平均每组有几颗?
  (2)第三组带来了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可以摆几行?
  2.出示例1。
  课件出示小旗,先出示一行,让学生看清每行有7面小旗,知道一行是一个7,接着一行一行的出示,共出示8行,也就是8个7,问共有多少面小旗?也就是求8个 7是多少?这个可以用乘法解决7×8=56(面)。然后同桌讨论:看图编应用题,引导学生说出 “有56面小旗,挂成8行,平均每行挂几面?”
  (1)谈话:求“平均每行挂几面?”用什么方法计算?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展示课件例1图。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列出算式。
  师: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像这种求平均分的问题,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列式是56÷8。
  (3)引导学生得出算式的商。问:你是怎么计算的?并板书(想7×8=56,口诀七八五十六,所以56÷8=7。)
  (4)学生独立解决:要是挂7行呢?你能够解决吗?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并把求商的过程根大家说一说,师板书。
  56÷7=8 口诀:七八五十六。
  (5)刚才我们计算56÷7和56÷8时都是用的哪句口诀?(七八五十六)
  发现:除数是几,就想关于几的乘法口诀。
  3.小结:算除法想乘法,除数是几就想关于几的乘法口诀,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除法算式。
  三、趣味练习,巩固新知
  装扮教室的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那么下面这些练习题对我们来说就应该不是问题了。这部分设计了4个练习题
  1.小小接力赛
  课件出示课本第38页做一做第1题。
  2.填方框
  课件出示课本第38页做一做第2题。
  引导学生认真读题感受方程思想。填空并说说思路,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教师均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3.吹泡泡游戏
  课件出示课本第38页做一做第3题。
  4.分一分
  课件出示课本第40页练习八第2题。
  (三道题都是帮助学生巩固用口诀求商的方法,同时第一个练习还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形成了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的认知结构。最后一题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进一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四、总结归纳,交流体会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本节课大家的表现很不错,在解决装扮教室的时候学会了知识,走出教室又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了。希望大家在以后多观察,多思考,其实许多的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板书设计: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56÷8=7(面) 56÷7=8(面)
  口诀:七八五十六 口诀:七八五十六
  答:平均每行挂7面。 答:平均每行挂8面。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本班同学的生日在什么季节进行统计,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愿望,培养他们的统计意识。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能根据统计图,分析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
  对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和分析有所体验。
  教学难点:
  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统计格子纸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引入新课
  师:大家看,小男孩在做什么?(过生日)
  1、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4,5,
  6,7,8,
  9,10,11,
  12,1,2,
  2、猜:老师为什么这样写呢?(生猜测)
  教师贴春,夏,秋,冬
  3、学生欣赏四季景-片。
  老师准备了绿,红,黄,白四种颜色的纸卡来分别代表这四个季节。绿色代表什么?红色呢?-?白色?
  同桌记一记四季是如何划分的?
  4、每位同学选代表自己生日的纸卡。小组内相互检查每人是否拿对了。
  5、老师想知道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该怎么办?
  二、亲自调查,收集数据
  1、调查准备
  师:你们想用什么方法调查呢?(生汇报)
  师:接下来我们就用站排的方法来统计。调查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生答)
  2、合作调查。
  3、汇报交流
  三、分析统计结果,解决问题
  打开书90页。涂一涂。注意每个小格代表一人。
  师:仔细观察图,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自由说
  四、可能性教学渗透
  师:老师听说我们班要转来一名新同学,你们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呢?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拓展应用
  小明看到同学们都表现这么棒,想邀请大家一起参加今天晚上的生日聚会,可不知该买什么口味的蛋糕。各组用喜欢的方法调查,分组统计,完成统计图。
  六、游戏
  同学们经常玩剪刀石头布,今天我们每人玩10次,看自己赢了几次,输了几次,平局几次,用自己的方法来统计。(学生每人1张白纸,用来记录)
  七、拓展延伸,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自由说)
  师: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统计呢?(自由说)
  板书设计:
  生日
  3,4,5,春
  6,7,8,夏
  9,10,11,秋
  12,1,2,冬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0
    教学内容:
  P25~P26
  教学目标:
  1、通过“拨一拨”,“数一数”以及数学活动,激发学生读数,写数的兴趣。
  2、通过本节课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书的顺序,会数会读万以内的数。
  教学准备:
  计数器、学具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拨一拨、数一数
  说一说读数和写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二、认一认拨一拨
  看书24页了解算盘的历史结构进一步理解数位顺序
  三、练一练
  1、完成书25页第2题
  ⑴同桌合作一个同学拨,一个同学读
  ⑵各自填写书上的空白
  ⑶学生完成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人文精神
  ⑷学生上台板演。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
  2、试一试
  ⑴看一看书上的内容,说一说对2128的理解
  ⑵还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吗?
  ⑶交流千位上的2和十位上2个表示什么意思
  ⑷仿照举例说一说
  3、完成书25页1题
  4、做数学游戏:谁的第一
  ①学生看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得到什么信息
  ②怎样算出机灵狗得了多少分
  ③同样的方法计算淘气的了多少分
  ④说说谁的第一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五、随堂作业
  1、从九百八十,一十一十地数,数到一千零五十
  2、从一千零二,一个一个地往回数,数到九百九十六
  板书设计:
  2128=20xx+100+20+8
  计数器表示
  方块表示
  最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模板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科书第32-35页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四次“拨一拨”,第一、二次,数数、读数、写数相结合,突出练习接近整百、整千数的数数,涵盖了中间有一个0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第三次拨一拨主要练习中间有两个0以及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数的读写法。第四次练习是脱离计数器,通过“我读你写”游戏的形式,练习万以内数的读、写法。
  教学目标:
  (1)通过“拨一拨”、“数一数”及“数学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读数、写数的兴趣。
  (2)借助计数器,初步学会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了解万以内的数的顺序。
  教学重难点:
  (1)会数、读、写万以内的数。
  (2)中间末尾有0的多位数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让学生说一说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二、导入新课
  三、新授
  (一)学习二百九十八
  1、拨一拨动
  说一说二百九十八该怎样拨。
  生;二百表示有两个百在百位上拨二,九十表示九个十在十位上拨九,八表示八个一在个位上拨八。
  2、学习二百九十八的写法
  这计数器上的数该怎样写呢?
  生;百位上是二就在百位下写2,十位上是九就在十位下写作9,个位上是八就在个位下写8。
  (二)学习从298一个一个的数,数到302。
  1、学数298的下一个数
  (1)298的下一个数是多少。
  生;是299,
  师;为什么。因为298的下一数就是在298的个位加1,是299。
  (2)学习299的写法,
  百位上是二在百位下写2,十位上是九在十位下写9,个位上是九在个位下写九
  (3)学习299的读法。
  百位是二读作二百,十位是九读作九十,个位上是九读作九
  2、学数299的下一个数
  (1)拨一拨
  师299下一个数是多
  生;299的下一个数是300
  师;为什么因为在299的个位上加1你发现个位满十了,得向十位进一,好向十位进一。那个位上的十个珠子退掉。
  十位进一后,你发现什么。
  生;十位上也满十了,
  师;怎么办
  师;向百位进一,先把十位上的十个珠子去掉向百位进一。299的下一个数是300。
  (2)写一写
  那300怎么写
  生;百位上是3在百位下写3,
  师;位和十位怎么写呢,
  生;个位和十位一个数也没有,都写0。
  (3)读一读。
  师;谁来把它读一读。
  生;三百
  师;百位上是三读成三百。那末尾的0读不读。师。数末尾的0不读
  3、学习数301
  (1)说一说
  300下一数是多少。
  生;300的下一个数是301
  师;;300的下一个数是301
  300的下一个数就是在计数器个位上加一所以是301。
  (2)写一写
  师;这个数怎么写
  生;百位上是三就百位下写3,十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就在十位写0,个位上1就在个为下1
  (3)读一读。301
  师;谁能读出这个数。
  生;三百零一,百位上是三,读作三百。中间十位上是零就读零,个位上是一读一
  所以这个数读作三百零一。
  4、学习302的读法和写法
  小结;刚才我门学习一个一个的数数,当数到个为满十时向十位进一,十位满使、十向百位进一。
  (二)学习拨三千八百一百一百的数数到四千一百。
  1、想一想,三千八百,该怎样拨,
  (1)三千就在千位上上拨下三个珠字,八百就在百位上拨下八个珠字,个位和十位上没有数一个也不拨。
  (2)写一写;怎样写这个数。
  生;从高位写起,千位上是三就在千位下写3,百位上是八就在百位上8,
  师;那十位和个位呢,十位和个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
  (3)读一度,
  师;这个数谁会读。
  个位上是3,读作三千,百位上8读作出八百,
  师;那末尾的两个零怎么办,
  生;末尾的零不读。
  2、一百一百的数到四千一百。
  学习3800的下一个数是多少,
  一百一百的数就是在3800的百位上加1,是3900。
  (1)写一写,这个数谁会写,先写位。
  千位上是三,在千位下3,百位上是九,在百位下写9。十位和个位一个数也没有,写什么,对写0,
  (2)读一读。谁来把这个数读一读。
  读作三千九百。
  那3900的下个数是多少,
  生;4000。
  师;为什么
  生;3900的下一个数,就数在3900的百位上加1一个珠子。
  师;好,你发现什么,
  生;我发现百位上满十了。应该百位上的十去掉向千位进一,
  (3)学习写4000,
  师;这个数怎么写,
  生;先从高位写起是千位,千位上是四个就在千位下4,
  师;那百位十位个位上都写什么,
  生;它们的位上一个也没有,在百位十位个位下都0。
  (4)学习读4000
  生;高位读起,千位4,读作四千,那数末尾0读不读,对,数末尾的0不读。
  3、4000的下一个数是多少,4100写作4100,读作四千一百。
  小结;刚才我们学会了拨生活中的大数,读生活中的大数。写生活中的大数,
  四、游戏环节
  真了不起那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老师拨数你们写数看谁写的又对又快写好后老师把答案写在黑板上,答案对了的同学请鼓掌,师拨5006。生写5006,对了同学为自己鼓掌。806,同上。4800同上。
  五、巩固练习。
  写书32页的第4题。
  总结;学生活中大数的读法和写法后,你知道度数和写数要注意什么
  1、读时,
  2、要从高位读起,
  千位有几就读几千,百为有几就读几百,每个数位上有几就读几,并加上基准面计数单位。数中间有一个铃或连续有几个都读一个0。
  3、数末0都不读。
  4、写数。
  (1)每个数位上有就写几,
  (2)哪个数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0。
  板书设计;
  ①每一位上的数字是几就读几,并跟上计数单位。
  ②中间有一个或连续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③不管末尾有几个零都不读
  ④每一位是几就写几。
  ⑤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零。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读简单的统计图表,学会从统计图表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
  2、通过实例,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表示1个单位)及统计表。
  3、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看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预测。
  教学难点:
  使学生对数据的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教学过程:
  一、开课。
  二、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那你们都喜欢什么样的电视节目呢?那老师调查一下都谁喜欢看卡通片呢?还有别的节目吗?呀!老师忘了刚才调查的情况了?怎么办哪?好!我们就来看看这张统计图。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怎样从统计图和统计表中获取信息,也就是怎样读懂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
  板书:读统计图表
  三、探索新知
  1、读统计图
  (1)读纵向统计图。
  课件显示“二(1)班同学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小组内交流
  这幅统计图告诉你些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认识:
  a、“二(1)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是这幅统计图的名称。
  b、横着看:新闻、卡通片、体育、电视剧、歌舞等词表示节目名称。
  c、竖着看:左边从下往上依次有0、1、2、3、、、、、、13,这些数代表具体的人数。
  (或每行都有13个格子,1个代表1个单位)
  左上角“人数”一词还告诉我们这里使用“人”做单位名称。
  d、用直条的高矮表示最喜欢某种电视节目人数的多少。它的特点是能直观的看出数量的多少。
  e、直条用不同颜色表示,相邻节目之间的空格是为了更直观、更鲜明地表示各个数量,同时也起了美观作用。
  举例说明怎样根据直条的高矮读各个节目的最喜欢的人数。(配合课件演示)
  (同学们,请大家考虑一下,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卡通片的同学们还会这么多吗?你是怎么想的?
  (2)读横向统计图。
  (介绍横向统计图。
  (获取信息。
  让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再与同伴交流,看谁从图中了解的信息最多。
  (全班交流。
  (讨论。
  如果班上要组织单项体育赛,你认为组织哪项比赛会最受欢迎?为什么?
  2、读统计表
  课件显示课本第88页“某地1995~20xx年安装电话情况统计表”
  (1)指导观察,获取信息。
  让学生认真观察,再在小组内讨论:从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又想到什么?
  (2)全班集体交流。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
  a、“某地1985~20xx年安装电话情况统计表”是这张统计表的名称,它告诉我们本表的统计内容。
  b、统计表的第一行是年份,从1985年开始,每隔5年统计一次。
  c、统计表的第二行是这个地区安装电话的部数。
  d、从表中看1985年安装电话很少,只有18部,以后每5年统计一次,电话数量逐年增加。
  (分别解释其数量)
  (提出问题
  现在这个地区可能有多少部电话?
  小组交流,指名回答。
  3、认识统计图、统计表的作用。
  四、小调查
  刚才我们已经认识到了统计图表对于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很大帮助。
  下面,我们就来实际地体会一下。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要进行调查的一些简单要求。(大屏幕显示)
  1、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你们小组同学的睡眠时间。
  2、用你喜欢的方法作记录。
  3、根据你的记录制作统计表、统计图。
  4、组内交流你的统计图表。并选出代表汇报。
  全班汇报、交流。
  五、全课总结
  你今天有哪些收获?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2
    一、揭示课题
  二、复习笔算
  1、做复习第1题。
  (1)做第一组加法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计算。提问:笔算加法要怎样算?
  (2)做第二组减法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
  (3)提问:笔算减法要怎样算?
  (4)小结:笔算加法和减法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不同?
  2、做复习第2题第一行,三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把三道题做在自己的本子上。
  3、下列题对不对,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765246942356003
  +235+1183-607-235
  4、做复习题第3题里的第一组题
  三、复习加减法的验算
  1、做复习题第4题,指名两人板演。
  2、引导学生小结:加法和减法怎样验算、
  四、小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笔算加法和减法各要怎样算?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五、作业:复习第2题余下的六道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3
    教学内容:教材第84-85页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含义,并借助乘法口诀求商。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能够结合情景,发现数学信息,提出解决数学问题,深化学生对除法运算的认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直观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前准备:
  1、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信息,提问选择信息,思考解决问题探究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
  2、小兔安家的课件、挂图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白兔吗?好,这节课老师就带着同学们到小白兔的家里去看看(电脑出示小兔安家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图中有什么?
  生1:图中有大树、房子、许多小兔。
  生2:图中有12只小兔,他们正在快乐地做游戏。
  生3:一共有四间房子。
  通过创设小白兔安家的情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积极地在情景中获取数学信息。
  问题探究
  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小白兔现在累了,要到后面的房子里去休息,你们能根据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行整理(重点解决用除法解决的问题)
  小结:同学们能够提出这么多的问题,那么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下面请同学们接着想办法,你喜欢解决哪些问题就解决哪些问题,我们比一比,看哪一组解决的问题最多?
  教师深入到各个小组进行个别指导。
  生1:有4间房子,每间住几中小兔子?
  生2:如果12只小兔要住3间房子,每间住几只小兔?
  生3:如果12只小兔要住2间房子,每间住几只小兔?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决问题,并把算式写下来。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体验感悟
  好,下面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都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 样列式的?
  隨着各组学生的回答,老师整理板书如下:
  12÷2=6(只)12÷6=2(间)
  12÷3=4(只)12÷4=3(间)
  12÷4=3(只)12÷3=4(间)
  12÷6=2(只)12÷2=6(间)
  下面我们仔细观察这些除法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争着进行回答。
  各小组讨论汇报:
  每间房子住的小兔少,用的房子多;每间房子住的兔子少多,用的房子少。
  引导学生观察算式。一是让学生体会除法算式之间的关系。二是让学生从中体会在小白兔只数不变的前提下,每间房子住兔子只数与房子的间数中相对的。
  实践应用
  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84页,我们看“填 一填 ”请根据我们刚才说把这们表填 完整。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每间房子住5只小兔,3间能住下吗?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引导学生明确,如果每间房子住5只兔子,3间可以住15只小兔,而现在只有12只小兔,所以可以住下。
  1、请同学们打开书84页,我们看练一练第1题,同学们独立做在书 上,做完后组长负责检查下,全部做对的由小组长奖励一朵小红花。
  教师巡回指导。
  2、我们看第2题,请同学们把第2题做在书上,我们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好,下面谁愿意把你填 的结果读给大家听?
  3、电脑出示第85页第3题:
  二(1)班有36人参加体操比赛,请你们帮他们设计一下,怎样排队,请画出相应的图,并列出算式,看哪组想出的办法最多。
  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一组一问一答。
  学生集体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究,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完成在书上。
  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设计方案,并把图画下来,列出算式。
  一题多变拓展思维,有利于学生对除法意义的体验和感悟。
  学生通过说一说,算一算,画一画,让学生亲自感悟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反馈,及时对讨论好的小组发放小红旗,并对学生的汇报进行补充小结。
  4、请同学们打开书上85页,看第四题,谁得第一。小组之间展开比赛。
  5、电脑出示第85页的第5题,谁来说说图的意思。
  请同学们完成在书上,然后教师订正。
  教师小结。
  学生说图意
  板书设计: 小兔安家
  12÷2=6(只)12÷6=2(间)
  12÷3=4(只)12÷4=3(间)
  12÷4=3(只)12÷3=4(间)
  12÷6=2(只)12÷2=6(间)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3.通过合作,学生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长度的物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
  教学难点
  用米尺较准确地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学具和教具
  投影片、1米长的卷尺、皮尺或折尺.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2.厘米是个长度单位,它可以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3.我们还学会了以厘米做单位画线段的方法.)
  2.师:请大家用手比一比,1厘米大约有多长?
  新授
  1.认识米
  导入谈话:看来,大家厘米的知识掌握的都不错,老师这有一道小难题.谁愿意到黑板前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抛出问题(老师事先给学生准备好一把量程为12厘米的刻度尺)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568 bgColor=#ffffff
  A.请你用老师提供的尺子来测量黑板的长度。并把测量结果告诉大家。
  B.在测量时,你有什么问题,或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3)学生提问题.(如A:这把尺子也太短了,量这么长的黑板太费劲.B:有没有比厘米长一些的单位.)
  (4) 师:谁能回答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s
  (5) 师: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的两边相距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认识米、用米量.补充:米可以用字母m来表示.
  (6)出示米尺,观察米尺有什么特点.(米尺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为单位的)
  (7)让学生拿着自己带来的1米长的卷尺到讲台前来和教师的1米直尺比一比,体验不同的尺子上1米的长度是相同的(在这里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2.用米量
  (1)实际体验.请同学们互相用自己带来的卷尺量一量,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2)再次体验.两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看看你的身高比1米高出多少?
  (3)以小组为单位,量出1米,2米给大家看.
  3.教学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1)初步质疑.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厘米的认识,同学们用两个手指比一下,1厘米有多长呢?教师在黑板上1米长的线段的上面画出1厘米.
  师:1米有多长呢?同学们可以用两手比一下.
  师:那么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教师出示一把木制米尺,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
  (3)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卷尺,1米里面是不是也有100厘米呢?
  (4)教师在黑板1米长的线段上,以10厘米为单位,分成10份,再次问:谁来说说,1 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
  (5)教师出示卷尺.说:量比较长的距离,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尺子要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
  巩固练习
  1.选择合适的单位.
  我们的教室长6( ),黑板长2( ).
  小明身高124( ),课桌高90( ).
  2.操作性练习.
  (1)两人互相量身高,是____米____厘米.
  (2)分小组合作测量,4个人用1米长的卷尺,合作量教室里感兴趣的较长物体的长度,测量后进行汇报,交流.(如:教室前后黑板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四周墙壁的长等.)
  四、归纳质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都有些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米 用米量
  1厘米长的线段
  1米长的线段
  1米=100厘米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5
    教学内容:
  教材第48页例2,第50页练习十一第4、5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没有括号的两级两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过程与方法: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并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及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没有括号、含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4+8 32-6 3×6 18÷9 47-10 37+5 28÷7 4×6 47-2 54÷9
  2、计算。
  24+8-6 3×6÷9 47-21+5 28÷7×6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二、探究新知。
  我们计算的两步式题,都是直接写出得数。为了看清楚运算的步骤,便于检查运算过程,可以写出运算的步骤和每次计算的结果,用一种新的格式来表示,即脱式。
  1、教学例2。
  (1)观察例2图,说说图意
  (2)列式
  4×3=12 12+7=19
  4×3+7=19 7+(4×3)=19 7+4×3=19
  引导学生明白:第一行是分步算式,第二行是综合算式。
  (3)脱式计算
  4×3+7 7+4×3
  (4)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因此算式7+(4×3)和算式7+4×3是一样的。
  (5)脱式计算54÷6-7 7+54÷6
  (6)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不管除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除法。
  2、小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48页做一做
  强调:计算两步式题时,必须首先观察,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第50页练习十一第5题。
  先计算算出结果,再进行比较。
  四、总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五、布置作业
  第50页练习十一第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