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文网
导航:网站首页 >

《超市购物》教案

时间:2024/3/3 11:33:00
 
别问别人为什么,多问自己凭什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超市购物》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一下噢。
  《超市购物》教案1
    活动目的:
  1,在购物游戏中,学着运用加法计算出老师指定的钱款。
  2,提高幼儿的心算能力和归类能力。
  活动准备:
  超市环境设置:货架三个:内有各种食物,上有数字标签,分别为1、2、3、4、5、6、7、8、9。幼儿每人一张练习纸、记号笔等,雪花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
  1,游戏:碰球
  2,游戏:猜拳
  二,超市购物
  1,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娃娃数学城去做客,我们要准备一些礼物。我们每一位小朋友有10元钱,请小朋友购物时正好把10元钱用完。
  2,幼儿购物,老师随机指导。
  3,请个别幼儿说说,你买了几样食物,是几元钱的?怎样算的?
  4,幼儿之间互相检查是否正确,并加以纠正。
  5,把食品按类放回货架。
  6,再次购物,并用列式把购物时的计算方法写出。
  7,请个别幼儿介绍你是怎样计算的?
  三,游戏:计算打比拼
  礼物都买好了,请小朋友把礼物都放在小椅子的下面,我们要到数学城做游戏了。
  幼儿按座位分成1—6组
  每组按座位号依次抢答老师出的数学计算题,答对的小组得一分,累计多者为胜。
  活动结束:
  请幼儿按货物的种类有序的摆放货物。

  《超市购物》教案2
    教育价值
  1、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的硬币及纸币),了解钱币与货物之间的等价交换。
  2、通过超市购物的游戏,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及加减,丰富有关组成、加减的数学经验,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3、学习运用有关组成、加减的数学经验,解决超市购物中的实际问题,体验理解超市购物中存在的数学关系。
  4、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活动过程和结果。
  系列活动
  活动一:参观超市
  活动准备:到附近的超市联系参观的事项,准备摄像机、照相机。
  组织策略:(1)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参观的目的与内容。(2)幼儿前往附近的超市,根据讨论的内容进行参观活动。
  活动二:超市里的商品真多
  活动准备:观看参观超市的录像、照片。
  组织策略:(1)教师和幼儿回忆所参观的超市名称。(2)幼儿讲述超市中的各种物品(商品、货架、收银台等)。(3)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超市物品的种类。
  活动三:自己开超市
  组织策略:(1)教师以前一天的游戏引出“开超市”的话题。(2)组织幼儿讨论:我们的超市中可以有哪些商品?这些商品从何而来?
  活动四:商品分类
  活动准备: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小商品及商品的外包装。
  组织策略:(1)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各种物品。(2)幼儿将小商品及外包装按照自己确定的标准分类。(3)同伴间相互介绍分类的标准及结果。(4)将分类好的物品分别装入游戏箱中。
  活动五:制作商品价码标签
  活动准备:分好类的各种物品、即时贴标签、笔。
  组织策略:(1)引出给每种商品标上价格的话题。(2)幼儿讨论确定每种商品的价格。(3)幼儿给每种商品制作价格标签。
  活动六:到“银行”取钱——认识人民币
  活动准备:面值为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与硬币若干,实物投影仪。
  组织策略:(1)利用实物投影仪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2)请每位幼儿到“银行”取5元钱。(3)请幼儿相互介绍各自取5元钱的不同策略。
  活动七:做钱包、装饰钱包
  活动准备:幼儿自己收集制作钱包的材料,各种纸张、透明胶、双面胶、浆糊、蜡笔、水彩笔等。事先请幼儿回家观察父母的钱包,了解其形状、内部结构及外表的样式。
  组织策略:(1)请幼儿讲:述自己了解的钱包的式样。(2)幼儿谈谈自己想制作的钱包的形状、式样、颜色等。(3)鼓励幼儿选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和装饰。(4)同伴之间相互欣赏、介绍各自制作的钱包。
  活动八:买两样东西
  活动准备:“银行”里准备1元、2元的硬币与纸币若干,幼儿人手一个自己制作的钱包,购物筐、记录纸、笔若干。
  组织策略:(1)幼儿到“银行”去取5元钱。(2)幼儿用这5元钱到“超市”买两样商品。(3)请幼儿介绍用5元钱买了两样多少钱的什么商品。(4)引导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买东西的事情。(·5)幼儿选用合适的方式记录,相互交流记录。
  活动九:你还剩多少钱
  活动准备:“银行”里有1元、2元的硬币与纸币若干,幼儿人手一个自己制作的钱包,购物筐、记录纸、笔若干。
  组织策略:(1)请幼儿到“银行”去取5元钱。(2)幼儿用这5元钱到“超市”里买一样商品,算算还剩下多少钱。(3)请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还剩下多少钱。(4)幼儿选用合适的方式进行记录,相互介绍。
  活动十: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钱
  活动准备:“银行”里有1元、2元和5元的硬币与纸币若干,幼儿人手一个自己制作的钱包,记录纸、笔若干。
  组织策略:(1)教师交代活动的要求:先到超市去挑选两样商品,看看它们各是多少钱,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钱,并进行记录。再到“银行”去取相应数目的钱币,最后到超市去购买这两样商品。(2)幼儿活动:挑选商品记录价格、到银行取钱、购买商品。(3)请幼儿相互介绍购物的情况。
  活动十一:猜猜买了什么(此游戏可进行多次)
  活动准备:超市场景图一幅,上面画有班级“超市”中的各种商品并标有价格。
  组织策略:(1)教师出示超市场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上的商品以及各种商品的价格。(2)教师说出自己所买的两种商品的价格或类别,让幼儿推理猜测。如:教师说自己在“超市”买了一种玩具一种食物,这两样东西的价格合起来是5元钱。猜猜老师买了什么?(3)在幼儿明确如何说清猜测条件后,请个别幼儿让同伴猜他在“超市”中买了哪两样东西。
  活动十二:我和老师买东西(真实的实践活动)
  活动准备:给每个幼儿提供2元钱的硬币。
  组织策略:(1)给每个幼儿发两元钱。(2)讨论:如果钱不够可以怎么办?(3)带领幼儿前往附近的超市购物。(4)幼儿介绍自己买了什么,用了多少钱。

  《超市购物》教案3
    活动目标
  1、认识人民币1角、5角、1元,并会灵活运用。
  2、了解人民币、标签、物品三者的关系,产生购物的兴趣。
  3、主动参与活动,体验超市购物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人民币1角、5角、1元,了解人民币、标签、物品三者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创设超市情
  2、投影仪1台
  3、人民币学具每个幼儿1套
  4、实物若干、标签若干
  活动过程
  一、歌”进入活动室随音乐“卡通之。
  师:“宝宝们,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嘟嘟超市的门前,你们知道超市里是干什么的吗?(幼儿:卖东西的地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逛超市吧!
  (激发幼儿购买的欲望。)
  二、幼儿进超市购物
  1、师:“宝宝们看,超市里摆放的东西多整齐呀!你们看这里摆放的是什么(教师指向文具区)(幼儿会说:“这里有铅笔、棒棒胶、橡皮、尺子”等),这里是卖学习用品的地方,是文具区。
  依照此方法逐一介绍生活用品区、图书区、食品区。
  (让幼儿知道超市的物品是分类摆放的。)
  2、师:“宝宝们看,每排物品的下面都有一个标签,它表示上面的物品是多少钱,我们在卖东西的时候要看好价格和手中的钱再买,下面老师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钱包,自己去卖东西好吗?
  (分发钱包,幼儿自己去购物)告诉幼儿买完东西要到收印台去交钱。买东西时不推、不挤,做一个文明的小顾客。(保育员老师扮演收印员)
  3、幼儿在卖东西的时候可能出现一些问题,这时教师只是旁观,不给予帮助。
  4、师:“宝宝们到老师这边来,老师看看你们买到什么东西了?”
  幼儿围到教师身边,师问:“你买到什么了?”“你为什么没买到东西?”
  有的幼儿没买到东西可能活说:“我不认识钱。”“我不认识上面的字。”“我不会花钱。”等,这时教师让买到东西的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买到东西的。
  (此环节让幼儿认识到不认识钱不会花钱是买不到东西的,从而激发幼儿认识和使用人民币的欲望。)
  步骤2
  三、交流比较
  请买到东西的幼儿到投影仪前演示并说说自己买的是什么、怎样付的款。
  如:用1角钱买了一根铅笔。就在投影仪上摆出一根铅笔、1角的标签和一个1角的硬币,从而让幼儿认识1角钱。
  用同样的方法认识5角及1元的硬币,并了解5个1角和1个5角一样多,2个5角和1个1元一样多,10个1角和1个1元一样多。
  (在幼儿叙述的过程中不认识人民币的幼儿学到了本领,认识了人民币,也学会了怎么使用,他们会有强烈的购买欲望,以此来展示自己的本领)
  四、再次去超市购物
  师:“宝宝们现在认识钱了吗?知道怎样买东西了吗?我们现在再次进入超市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吧!如果不小心把东西碰到了地上该怎么办?(幼儿:“把它捡起来”)对,捡起来放回原处。好,现在出发吧!
  幼儿自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去收印台交款。
  师:“宝宝们快开告诉老师这次你买到什么东西了?用了多少钱?”
  幼儿个个会非常兴奋的向老师说自己买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幼儿的本领得到了展示,他们会感到非常自豪。)
  五、教育幼儿不乱花钱
  师:“宝宝们手中还有钱吗?(幼儿:“有”)我们剩下的钱不能乱花,应该把它积攒起来留到以后有用的时候再用。今天我们学会了购物,以后我们要做家长的小帮手,帮他们去买东西好吗?(幼儿:“好”)现在宝宝们把剩下的钱放在存钱罐中吧!”
  收学具,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只是让幼儿初步了解人民币,通过超市购物的游戏来认识人民币,幼儿兴趣颇高,求知欲强烈。但活动前对幼儿原有知识经验估计得过高,导致幼儿在第一次购物中遇到很大的困难,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感到吃力。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深入了解幼儿的原有知识经验,除了备教材,还要备孩子,这样才能使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
  小百科:超市一般是指商品开放陈列、顾客自我选购、排队收银结算,以经营生鲜食品、日杂用品为主的商店。一种消费者自助选购、统一收银结算的零售企业。在中国,超级市场被引入于1978年,当时称作自选商场。

  《超市购物》教案4
    【活动目标】
  1、10以内连加算式的去处方法。
  2、听懂游戏规则,并按要求进行记录。
  3、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布置超市的各种道具,带标价的商品图片若干,样币若干。
  2、记录纸和笔,幼儿每人一份。
  3、请一配班老师协助。
  4、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设置情境,导入课题。
  师:瞧,超市里有各种各样的物品,你们想去购买吗?那我们一起来玩超市购物的游戏吧!
  2、游戏:“超市购物”,10以内的连加运算。
  (1)交代游戏玩法。
  师:你们每个人有10元钱,只能选择购买三样物品,三样物品的价格合起来不能超过10元。然后要把你选的三样物品图片贴在记录纸上,并列出算式三种物品合起来是多少钱。
  (2)幼儿选购物品,教师巡视。
  (3)幼儿展示记录结果,学习连加算式方法
  ①师:谁愿意先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记录结果呢?请你指着记录纸上的图或算式读给大家听一听,好吗?如,我买了三种物品,胶棒的价格是1元、水彩笔的价格是3元、皮球的价格是6元;我列的算式是1+3+6=()。(教师把几位幼儿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并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边记录纸上相应的位置边读。)
  ②师:谁发现这些算式与我们之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呢?(多一个加号和一个数字。)这样连续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叫连加算式。请大家想一想,这样的连加算式该怎么计算呢?老师来告诉你们,连加算式要分两步来计算:先算出1+3+4,再算出4+6=10,结果就是10、我们怎么知道这样算是对的呢?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1下面排1个一元硬币,3下面排3个一元硬币,6下面排6个一元硬币,大家一起数一数共有几元钱?(教师引导幼儿从左到右依次点数硬币。)10元,跟我们刚才计算出来的结果一样吗?(一样)所以连加算式要分两步算,第二步算出的结果就是整个算式的答案了。
  ③师:老师知道,很多小朋友都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记录结果,对吗?那现在请你用刚才老师教你们的方法把答案算出来,然后再和同伴互相交换记录纸,来分享一下,看看同伴选了哪三样物品?他列的算式和算出的答案都对吗?如果不对,请悄悄的告诉他改正,好吗?如果判断不准的可以举手请老师帮忙哦!
  3、操作幼儿用书上的练习,巩固10以内的连加运算。
  (1)交代题意。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
  (3)幼儿互相检查操作结果,集体验证答案。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始终贯穿“超市购物”这一主线,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不断的超市购物中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从认识硬币到探索1角、5角、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再引导幼儿发现多种付钱方法,层层深入。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超市购物》教案5
    活动目标:
  1、能细致分辨相似图案之间的差异。
  2、正确判断并找出一模一样的物品。
  活动准备:
  教具:橙边大卡片4张、红边大卡片16张(4组,每组4张)、小猴大卡片1张、磁铁(自备)。
  幼儿材料:游戏图、卡片。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1、介绍新朋友。
  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有一位客人来这里,它是谁?”
  2、欢迎新朋友。
  师:“哦!我们对它表示欢迎吧!”(师带领幼儿一起鼓掌)
  3、为新朋友起名字。
  师:(拿起小猴子大卡片遮住脸,声音稍变,模仿小猴子)说:“你们好,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帮我取一个吧?”(老师挑一个幼儿起的名字运用,如‘花花’等)
  4、和“花花”一起去超市购物。
  1)师:“花花想去超市买东西,你们去过超市吗?”
  2)师:“今天,我们就带着花花去超市逛一逛,为D家人购买他们想要的物品。”
  二、游戏“买东西”
  1、为爷爷买毛巾。
  1)师:请幼儿找出到爷爷的购物单卡片,提问“爷爷想要买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游戏图上的4条毛巾。“观察四条毛巾哪里D样,哪里不一样?”
  3)师:“爷爷想要买的毛巾是怎样的?”请幼儿找出。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一模一样的毛巾?”
  4)师:(同幼儿一起总结)爷爷想要买的是“旁边两条蓝色条纹,中间一条橘黄色条纹”的毛巾。
  2、为奶奶买鞋子。
  1)师:请幼儿找到奶奶的卡片,提问“奶奶想要买什么?”
  2)师:“游戏图里购物架上的4双鞋子D样吗?仔细观察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3)师:“奶奶想要买的鞋子是怎样的?”请幼儿找出。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4)师:(同幼儿D起总结)奶奶想要买的鞋子是“鞋面淡黄色,鞋面上方的边是红色、下方的边是绿色”。
  3、为爸爸买包。
  1)师:请幼儿找出爸爸的卡片,提问“爸爸想要买什么?”
  2)师:请幼儿直接在游戏图里找出爸爸想要买的包,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3)师:(同幼儿D起总结)爸爸想要买的包是“中间红色的、上下为绿色的”。
  4、为妈妈买围裙。
  1)师:请幼儿找出妈妈的卡片,提问“妈妈想要买什么?”(为幼儿介绍围裙)
  2)师:请幼儿在游戏图里找出妈妈想要买的围裙,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3)师:(同幼儿D起总结)妈妈想要买的围裙上狗的颜色是“脚和耳朵中有一只耳朵是白色的,其它都是黄色的”。
  三、集体游戏“一样的商品”
  1、为老师买毛巾。
  1)师:“小朋友找到了一家人想要买的物品,真棒!现在老师碰到了困难,请你们帮助一下!帮老师找出这条毛巾。”(出示任意一条红边毛巾大卡片)
  2)师:请幼儿在游戏图里找出并说出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
  2、帮助老师找一样的包。
  师:(任意出示一张包的红边大卡片)请幼儿在游戏图里找出一模一样的并说出寻找的方法。
  3、帮老师找鞋子和围裙。
  师:教师逐一出示鞋和围裙的橙边大卡片和相应的4张红边大卡片,让幼儿分组分别从红边大卡片中找出与橙边大卡片D模D样的鞋和围裙,然后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其它三张红边的与橙边大卡片之间都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总结
  师:“今天你们学会了新本领,帮助大家在超市里找到了与想要买的一模一样的物品,花花和老师都很感谢你们。”
  点评:本活动选用了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创设了去超市购物的游戏情境,帮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购物,整个活动的安排自然紧凑,活动一开始,孩子就进入角色,激起了愉快情感和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紧扣目标“发展细致观察的能力,学会比较和辨别事物间的细小差别”。同时又十分重视每个孩子的思维过程,反复提问“你是怎么找到的?”“为什么说这是XX想要买的呢?”从中隐含着让孩子逐步学会观察的方法(从上往下,从下往上;从明显到不明显的)。在方法上也充分体现了由易到难,先集体帮助爷爷、奶奶购物,后个别操作,最后大家自由选择,为老师购买商品,幼儿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本活动的不足之处是:教师的语言尚且不够规范、简练,“一模一样”这个词组应该多重复,便于幼儿理解和掌握。

  《超市购物》教案6
    一、活动目标
  1、能细致分辨相似图案之间的差异。
  2、正确判断并找出一模一样的物品。
  3、能主动参与活动。
  二、活动准备
  1、教具:橙边大卡片4张、红边大卡片16张(4组,每组4张)、小猴大卡片1张、磁铁。
  2、幼儿材料:《超市购物》游戏图、《购物单》卡片。
  三、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1、介绍新朋友。
  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有一位客人来这里,它是谁?”
  2、欢迎新朋友。
  师:“哦!我们对它表示欢迎吧!”epy儿童
  3、为新朋友起名字。
  师:(拿起小猴子大卡片遮住脸,声音稍变,模仿小猴子)说:“你们好,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帮我取一个吧?”(老师挑一个幼儿起的名字运用,如‘花花’等)
  4、和“花花”一起去超市购物。
  (1)师:“花花想去超市买东西,你们去过超市吗?”
  (2)师:“今天,我们就带着花花去超市逛一逛,为—家人购买他们想要的物品。”
  (二)游戏“买东西”
  1、为爷爷买毛巾。
  (1)师:请幼儿找出到爷爷的购物单卡片,提问“爷爷想要买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超市购物》游戏图上的4条毛巾。“观察四条毛巾哪里—样,哪里不一样?”
  (3)师:“爷爷想要买的毛巾是怎样的?”请幼儿找出。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一模一样的毛巾?”
  (4)师:(同幼儿一起总结)爷爷想要买的是“旁边两条蓝色条纹,中间一条橘黄色条纹”的毛巾。
  2、为奶奶买鞋子。
  (1)师:请幼儿找到奶奶的卡片,提问“奶奶想要买什么?”
  (2)师:“《超市购物》游戏图里购物架上的4双鞋子—样吗?仔细观察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3)师:“奶奶想要买的鞋子是怎样的?”请幼儿找出。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4)师:(同幼儿—起总结)奶奶想要买的鞋子是“鞋面淡黄色,鞋面上方的边是红色、下方的边是绿色”。
  3、为爸爸买包。
  (1)师:请幼儿找出爸爸的卡片,提问“爸爸想要买什么?”
  (2)师:请幼儿直接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爸爸想要买的包,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3)师:(同幼儿—起总结)爸爸想要买的包是“中间红色的、上下为绿色的”。
  4、为妈妈买围裙。
  (1)师:请幼儿找出妈妈的《购物单》卡片,提问“妈妈想要买什么?”(为幼儿介绍围裙)
  (2)师:请幼儿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妈妈想要买的围裙,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3)师:(同幼儿—起总结)妈妈想要买的围裙上狗的颜色是“脚和耳朵中有一只耳朵是白色的,其它都是黄色的”。
  (三)集体游戏“一样的商品”
  1、为老师买毛巾。
  (1)师:“小朋友找到了一家人想要买的物品,真棒!现在老师碰到了困难,请你们帮助一下!帮老师找出这条毛巾。”(出示任意一条红边毛巾大卡片)
  (2)师:请幼儿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并说出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
  2、帮助老师找一样的包。
  师:(任意出示一张包的红边大卡片)请幼儿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一模一样的并说出寻找的方法。
  3、帮老师找鞋子和围裙。
  师:教师逐一出示鞋和围裙的橙边大卡片和相应的4张红边大卡片,让幼儿分组分别从红边大卡片中找出与橙边大卡片—模—样的鞋和围裙,然后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其它三张红边的与橙边大卡片之间都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活动结束
  师:“今天你们学会了新本领,帮助大家在超市里找到了与想要买的一模一样的物品,花花和老师都很感谢你们。”

  《超市购物》教案7
    活动目标:
  1、在情境游戏中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2、能够说出总数,并能根据购物单卡片上物品的数量取出相对应数量的物品。
  3、学会手口一致地点数购物单卡片上5以内的物体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5以内数字的前期经验
  2、物质准备:PPT,苹果道具,香蕉道具,橘子道具,桃子道具若干,操作板若干,数字卡片活动过程:
  1、猪佩奇一家逛超市的故事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指导语: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客人,你们看看们是谁?今天小猪佩奇一家人要去超市买东西,佩奇邀请我们和他们一起去超市。现在我们就跟着猪爸爸一起开车去超市吧!我们已经到超市了,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呀!多得他们都找不到自己要买的东西了,我们一起帮帮他们吧!
  2、进行买东西的游戏,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物品,并能够按数取物。
  (1)出示猪爸爸的购物单卡片,引导幼儿点数卡片上物品的数量,并按数取物。
  指导语: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要买的是什么吧?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张是谁的购物单卡片?猪爸爸想要买的是什么?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他要买几个苹果。(引导小朋友手口一致地点数物品)一个苹果我们就用数字1来表示,现在谁愿意上来帮猪爸爸拿一个苹果贴到猪爸爸的后面,拿的.时候要一个一个地拿,不能一次拿很多个。现在我们一起来数数看这个小朋友有没有拿对。(集体验证,再次练习点数)猪爸爸要买的东西已经买好了,那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下一张是谁的购物单卡片。
  (2)依次通过猪妈妈、乔治、佩奇的购物单卡片,帮助他们找到要买的东西,老师引导幼儿点数其数量,并进行按数取物。
  3、集体操作探索按数取物指导语:现在小猪佩奇一家人都已经买好了他们要的东西,他们现在要回家了,我们一起跟他们说再见吧。刚刚小朋友们很快就帮小猪佩奇一家人找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表现得很棒。现在老师也想请小朋友们帮老师买一些东西,看看你们这一次是不是也能很快地找到,并且不拿错。这是老师要买的东西,你们一起来看看这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并数数它们分别有几个,帮老师一起把它找出来,并且贴到它所相对应的数字后面。(巡回指导,察看是否每个小朋友都拿对了,对个别没有拿对的小朋友进行指导)
  4、教师总结指导语:今天,小朋友们都很棒,成功地帮小猪佩奇一家人和老师找到了想要的东西,并且都拿对了,没有多拿,老师和小猪佩奇都很感谢你们。
  活动延伸:
  在数学益智区投放更多的材料供幼儿练习点数和按数取物。
  活动反思:
  优点:
  1、活动流程清晰,层次分明,环环相扣,活动目标基本达成。
  2、教师准备充分,教具制作精美。
  3、教师提问准确,教态自然大方,选材符合小班幼儿的水平,教学方式丰富多样,能够很大的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具有时效性。
  4、不仅让幼儿进行了个别操作,还进行了集体操作,注重幼儿的操作性。
  不足:
  1、教师语言不够生动有趣。
  2、由于教师经验不足,不能对幼儿的回答及时做出反应。
  3、由于教师的语速太快,导致有些幼儿没有听清教师的指令。
  建议:
  1、教师的语言可以再生动有趣一点。
  2、教师应对幼儿的回答做出及时的回应。
  3、语速可以放慢一点。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始终贯穿“超市购物”这一主线,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不断的超市购物中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从认识硬币到探索1角、5角、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再引导幼儿发现多种付钱方法,层层深入。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超市购物》教案8
    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的加减运算。
  2讲述购物的过程,学习用算式表示。
  活动准备:标有价格的商品图片幼儿活动材料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
  1.小朋友你去超市购物过吗?你是根据什么选择商品的?(价格)
  2.幼儿个别介绍自己的购物过程。
  二、猜猜我们买了什么
  1.今天老师带了了一家图片超市,我们一起来学习购物。(出示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幼儿观察:重点提醒幼儿了解商品的价格。
  2.教师购物①:我有5元钱买了2件商品正好花完,你们猜我买了哪2件?幼儿讲述,并说说为什么?教师用算式表示。2+3=51+4=5
  3.教师购物②:我有5元钱可我只买了1件物品,可能还剩几元?幼儿讲述,并说说为什么?5—3=25—4=1
  三、我来买东西
  1.幼儿有5元钱,买2件物品正好花完,请自己选择商品。
  2.幼儿讲述购物过程,并用算式表示。
  3.你有5元钱,买1件物品用了几元,还剩几元,请自己选择商品。
  4幼儿讲述购物过程,并用算式表示。
  四、小明去购物
  1.今天小明和妈妈一起也去购物,我们一起来帮他完成。
  2.教师介绍幼儿活动手册。
  3.幼儿分散完成。

  《超市购物》教案9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超市、了解超市的特点。
  2、感知超市购物的过程,初步学会使用人民币。
  3、通过购物活动,形成初步的消费与理财意识。懂得超市购物的规则,启发学生做文明小顾客。并渗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活动准备:
  1、 家校沟通:请家长支持这项活动,给孩子准备10元钱。
  2、 与孩子讨论购物目标及购物规则。
  3、 向学生提出安全出行的要求,及做文明小顾客的号召(穿校服)。
  活动流程:
  一、课前收集
  1、 有关超市的资料(超市购物卡、超市专用口袋、收银小票、价位标签、宣传单)。
  2、了解超市的特点(1、超市内的环境整洁。2、物品可以自己随意挑选。3、超市里的物品价格比较适中。4、种类也很多5、明码实价。6、服务员讲普通话也很热情)
  二、组织讨论
  1、在超市入口处要做些什么?(避免与超市内的东西混淆。避免自带物品太多、太重不便于携带,在入口处首先应将自带物品寄存在服务台。领购物车或购物筐。)
  2、在超市里如何挑选购买物品?(先购轻便物 再购沉重物 讲求物美价廉 注重实用性 拿不到时请服务员帮忙)
  3、购完物之后应该做些什么?(主动排队付款 购物筐不乱放)
  三、体验购物
  四、活动总结
  活动延伸:
  写一篇数学日记。

  《超市购物》教案10
    活动目标:
  1. 认识超市购物环境,学习与掌握超市购物的相关知识和行为规范。
  2. 形成自己解决在购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正确态度。
  3. 初步形成对5以内数字的理解及运用。
  4. 培养责任感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5. 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6.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课件、超市物品、门、电脑、桌子、购物篮
  活动过程:
  一、演示电脑课件,逛超市过程的乐趣。
  1.出示图片,教师:你们瞧,这是哪儿?对,超市。
  2.教师:你们逛过超市吗?在超市里你们看到了什么?
  3.教师:你们看到了……他们是随便摆放的吗?恩,他们放的很整齐。
  (1) 出示食品的图片。
  教师:瞧!这是什么?这是吃的,所有能吃的东西叫什么?
  总结:这些能吃东西叫做食品。
  (2) 出示生活用品图片。
  教师:你看,这里有些什么?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东西,他们叫做生活用品,那生活用品还有什么呢?对,刚才你们说的( )都是生活用品。
  (3)出示玩具图片。
  教师:看,这些都是什么?
  总结:对了,是我们最喜欢的玩具。
  总结:超市里有食品,有玩具,有生活用品。他们按照一定的用途分类摆放整齐,很有秩序,方便人们购物。
  二、摆放商品
  1. 教师:今天我要开一个大超市,你看:这是我的食品区、这是生活用品区、这是玩具区。
  2.(1) 教师出示食品、生活用品、玩具,教师:我的超市新到了一批货物,瞧!这该摆哪儿呢?请幼儿摆放。“他们都摆对了吗?”
  (2)请小朋友摆放物品。教师:好的,那我这儿人手不够,请你们来帮忙。把物品分类摆放整齐。
  (3)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摆好了吗?(好了)现在我请几位经理来检查一下,摆对了吗?
  教师总结:你们真棒,货物都摆整齐了,我的超市开业了。
  三、使用钱币购物。
  1.教师出示图片:我一起去购物吧!你们在超市是怎么购物的?
  教师逐一出示图片,教师:进入超市后首先拿什么?
  2. 拿购物篮时要注意什么?(按照顺序拿好购物篮,不能抢,要保护好公共物品。)
  3.接着去干吗?选择物品。(结合图片,教师提问:在选择物品的时候我们该注意些什么?注意安全,不要和妈妈走丢了。拿错了怎么办?小结:对,要放回原位,要有秩序的拿放东西。能拆开包装吗?为什么?我们还没结账是不可以打开包装的。)
  4.拿好物品后去哪儿?去收银台(结账时我们注意什么?)要有秩序排队。不推不挤。
  总结:刚才你们说的都很对。我们要带好钱,进入超市后有秩序地拿好购物篮,接着去选择物品。然后去排队结账。最后放好购物篮。提着物品回家。我们要做一个文明购物的好孩子。
  5.认识价格。
  教师:今天我给你们准备了这么多钱去购物,有一元的……可以买一样或者买多样。(示范)瞧!这是几元的?那我应该拿几元?我手上还有5元的,去找一样5元的东西。我拿的对吗?每样物品都有不同的价格,所以要想好了,买多了钱就不够了。买好后,去收银台排队结账,在公车站这儿准备回家。现在带好钱去购物吧!(教师边说边示范,拿钱——拿购物篮——买东西——结账)
  6.幼儿进入超市进行自主购物,教师指导。
  四、活动结束。
  教师:你们买好了吗?我们出发了!
  拿购物篮——选购——排队——放购物蓝——提好回家。
  活动反思:
  社会课程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基于这一点,我在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上也是综合的。通过教学培养孩子合理消费、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学习选购商品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在与生活联系的活动中体会成长的快乐。
  超市现已成为都市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已被孩子们所熟悉。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首先得到家长的配合,带来各类超市购买的物品,在让幼儿动手布置超市之前,让他们参观超市,孩子们的观察力是丰富的,观察到超市里的货物是分类摆放的,有食品、生活用品、玩具,而且不可以混在一起。还有,孩子们发现了标价,知道了爸爸、妈妈是根据这上面的价格来付账的。即幼儿取相应价格的物品。超市少不了收银员,由于担心中班的幼儿在计算方面较弱,不能找出幼儿们购物后付账时的是否正确。于是我请了2位老师来做收银员,来检查幼儿在购物时出现的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生动地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这节课中,我们从认识各种各样的物品开始,与幼儿一起探索各种不同的物品,进而了解钱币与购物的关系,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机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幼儿自己动手摆放,把他们有关超市的认识转换成各种有趣的游戏。总之,在这个生活化的课里,我们将以开放的态度,陪伴中班的幼儿一起经历这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小百科:超市一般是指商品开放陈列、顾客自我选购、排队收银结算,以经营生鲜食品、日杂用品为主的商店。一种消费者自助选购、统一收银结算的零售企业。在中国,超级市场被引入于1978年,当时称作自选商场。

  《超市购物》教案11
    活动设计背景
  超市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去的地方,不仅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幼儿都能见到大小不同的超市。然而超市里的各种各样的物品又是那样的吸引幼儿。如超市里的毛绒玩具、小汽车等等。这次活动我们力求通过参观、游戏、谈话等多种活动形式把孩子零星的经验整合起来,使孩子了解超市的结构,体验购物的快乐,感受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旨在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游戏情境,在多次去购物的过程中认识硬币,学会使用硬币。整个活动过程,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学习,愿意与同伴分享快乐,学会处理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增强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对各种生活用品的认识,也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掌握购物时不同的付钱方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感受购物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不同面额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2、掌握购物时不同的付钱方式。
  活动准备
  1、准备常用商品,并标明商品的价格,摆成购物小超市。
  2、装有10个1角、2个5角、1个1元硬币的盒,幼儿人手一份。
  3、付钱方法展示板四块。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认识硬币
  (1)让幼儿感知、发现硬币的特征。
  (1角,5角,1元。)
  (2)出示1角课件。
  引导幼儿观察硬币上的标志。
  教师小结:它的上面写着“1角”,它就是1角钱。
  以同样方式分别出示5角、1元课件,让幼儿认识。
  师小结:5角的硬币是金色的,上面写着5角;硬币中最大的是1元的硬币,它的上面写着1元。
  游戏:取硬币
  了解活动要求
  师:“我们一起玩一个取硬币的游戏:老师说出多少钱的硬币,请小朋友快速地举起这个硬币,看谁举得又快又准确。”
  老师发布命令:“请举起1角(5角、1元)的硬币。”幼儿取相应的硬币。
  师:“小朋友们真棒!今天我们有这么多钱,想不想去超市购物?”(想。)
  “去超市购物时,小朋友要先看看货架上都有哪些商品,价格是多少,然后选一样自己喜欢的,到收银台付钱。”“老师先请小朋友拿着钱盒到1号货架购物。”
  2。解决问题
  幼儿第一次购物,探索1角、5角、1元毛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幼儿带着钱盒,到超市1号货架选商品(师设计的每一件商品均为5角钱或1元钱),并到收银员处付钱。(收银员由老师担任:展示幼儿付钱方法,幼儿只有付钱正确才能拿走商品。)
  集中交流经验,知道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提问:“谁愿意来说说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
  幼儿分别说出5角钱的两种付钱方式:用1个5角来付钱;用5个1角付钱。
  师小结:“这些小朋友买的都是5角钱的东西。有的小朋友用1个5角付钱,有的用5个1角付钱。”
  出示课件梳理:“5个1角的硬币合起来是5角钱,1个5角的硬币也是5角钱。
  提问:“谁买的是1元的东西?你是怎么付钱的?”
  幼儿分别说出1元钱的多种付钱方式:“我买了一个1元的××,用一个1元的硬币付钱。”“用10个1角的硬币付钱。”“用2个5角的硬币付钱。”“用5个1角和1个5角的硬币付钱。”
  出示课件,梳理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2个5角的硬币合起来是1元钱;10个1角合起来是1元钱;5个1角和1个5角合起来也是1元钱。
  师:“原来硬币里还藏着这么多秘密。我们刚才只买了5角、1元的商品,超市里还有很多不同价格的商品,你们想买吗?购物时请小朋友仔细看看上面的标价,想想怎样付钱简便些?好,请大家拿着钱盒去购物吧!”
  3。购物活动
  幼儿第二次购物,发现多种付钱方法
  幼儿到超市选商品,教师观察。收银员由老师担任,展示幼儿付钱方法。
  集中讨论,梳理多种付钱方法。
  师提问:“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幼儿边讲,教师边演示课件。)
  (1)7角钱的商品的两种付钱方式:用7个1角的硬币来付钱;用1个5角和2个1角合起来也是7角,这种付钱方法只用了3个硬币,简便多了。
  (2)8角钱的咪咪虾条付钱方式:用了8个1角来付钱;用1个5角的硬币和3个1角的硬币合起来也是8角钱。
  (3)如果我买的东西是1元,请小朋友帮我想想怎样用1元、5角或者1角的硬币来付钱呢?”
  小结:可以直接用1元的硬币来付,也可以用2个5角的硬币来付,因为他们合起来是1元,还可以用10个1角来付。还可以用1个5角和5个1角来付。”
  师:“原来同样的价钱可以有多种付钱方法。”(请小朋友将商品放进桌子底下的篮子里。)
  4。分享商品,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1角、5角、1元的硬币,学会了不同的付钱方法,到超市里买了这么多的商品,真开心!今天也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请她们一起来品尝我们购买的商品好吗?请小朋友把自己购买的商品送与客人老师一起分享吧。”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始终贯穿“超市购物”这一主线,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不断的超市购物中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从认识硬币到探索1角、5角、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再引导幼儿发现多种付钱方法,层层深入。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超市购物》教案12
    活动目标:
  1、了解大型超市。
  2、知道在大型超市里该如何购物。
  3、自己能够独立的完成在超市购物的全过程。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小朋友了解超市的布局,购物的流程。
  难点:让小朋友说出想要买的东西,并能独立完成在超市购物的过程。
  活动准备:
  主要是要设计一个区角,布置一个像超市一样的地方,并分好区域(如水果区、海鲜区、糕点区、零食区等)并收集一些各区代表性的东西,最后在出口设置一个收银台。
  活动过程:
  1、先以聊天的形式进入,问一问小朋友哪些去逛过大超市的,说说在大超市里都看到了什么。
  2、小朋友们看老师也开了一个超市,你们看看,然后告诉老师在老师的超市里面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3、让小朋友来老师的超市购物,想好要买什么,买的东西应该在哪个区才能买到,如果遇到要买的东西不知道在哪里买该如何向超市工作人员询问,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出口的时候一起付款。
  4、让小朋友分组自由的在超市购物,小朋友之间相互交流。
  5、最后让小朋友展示自己的购物成果。
  活动延伸:
  让幼儿多利用废旧物品参与到区角活动的环境创设中来。于区角活动的有效开展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努力创新,以便吸引幼儿,使幼儿能自觉、主动地去获得感性的知识,促进幼儿的发展,达到教育目的。
  活动反思:
  对于这个超市购物的区角活动主要创设相应的学习与游戏环境,更好地与幼儿进行有效回应与推动,弥补了集体教学活动的缺陷,给更多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对幼儿来说,这一开放自主的活动形式,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也使幼儿与他人的合作交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显现出很强的兴趣,但是幼儿的随意性比较强,教师缺乏必要的指导。老师在孩子摆弄的过程中急于指导,让孩子自主探索的机会悄然流失。在区角活动中培养幼儿表达表现的能力,提供机会和条件,充分展示自己。

  《超市购物》教案13
    〖教学目标〗
  1.知道超市与其他购物场所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学习比较对照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事先准备有关超市与其他购物场所相同点与不同点的概括,并把要点写在大纸上。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8~69页的图画。教师提出问题:“超市还有其他的名称吗?(自选商场)同学们都去过超市吗?喜欢去那里吗?经常去吗芽”学生就图画和教师的问题自由发言。
  2.小组讨论。教师布置任务并进行引导:“同学们都去过超市,而且大多数同学还去过很多次,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对超市进行过研究?与其他的购物场所相比,超市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地方与其他的购物场所相同?有哪些地方与其他的购物场所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对超市进行专门的研究。同学们先分成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看一看我们对于超市的了解是不是准确、全面。”
  将学生分成小组。提醒学生要分别记录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推选在全班介绍的发言人(可以允许不止一个),教师巡视并适当地启发学生。
  3.全班交流。各个小组向全班介绍讨论的结果,教师在黑板上分别记下相同点和不同点。
  4.探究活动。教师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然后出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概括要点,说明自己也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和学生一起将其与黑板上所列出的讨论结果进行对比。教师应肯定学生发现了许多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但也应引导他们注意自己没有发现的地方。然后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有些地方自己没有发现?(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得是否详细、是否进行了认真的思考、能否从不同的角度考虑、不能只看表面等等)
  5.教师小结。既要肯定学生的成绩,更要肯定他们的思考。布置家庭作业。
  〖给教师的建议〗
  1.超市是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得较快,与广大人民生活联系密切的购物场所。目前在城市和乡村都有广泛的分布,即使目前暂时没有的地区,也会很快发展起来。因此,可以说超市是在学生当前和今后的生活中占有突出地位的购物场所,与“繁忙的商业街”和“热闹的集市”相比,这一课题地位更加重要。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地区,应当保证这一课题的学习。
  2.教师要灵活掌握活动进程,既要通过适当的启发和提示使学生有所成就,又要在自己的概括要点中包括少数三年级学生不太容易想到的特点,以便使他们反思自己的讨论过程,更好地掌握比较、对照的方法。有些特点学生不太容易想到,例如:与其他购物场所相比,需要顾客挑选商品的自由度最大,所有商品都可以直接拿在手上自由挑选;营业时间一般比较长,适合上班的人;某些商品不适宜在超市出售,比如贵重珠宝、药品等;服务人员的工作更多的是从表面上看不见的,如分类、包装等。
  〖评价建议〗
  对学生的“我的新发现”进行等级评价。

  《超市购物》教案14
    活动内容:
  超市购物
  活动目的:
  1、巩固已掌握的小数四则运算和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
  2、让学生模拟生活中的购物,使学生学会购物,从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想出多种不同的付钱方法或多种找钱方法,寻求多种解法,发散和拓展学生思维,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活动重点: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解决问题。
  活动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用具: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出示“超市购物”情景图。
  提问:你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出示:超市购物
  提问:你去超市购过物吗?说说你的购物经历。
  教具:超市购物情景图。
  形式:指名、同座互说。
  二、提出思考
  师:罗列部分文化用品、部分食品和部分儿童玩具的单价。投影出示问题:
  1、任选三样物品,算一算应付多少元?
  2、给你20元人民币。开学前买文化用品,你想买哪几样,共用多少钱?
  3、你最喜欢的玩具是几种?买回家一共要多少元?
  4、购方便面8包、饼于1包、锦菜5瓶、铅笔10枝,带50元够不够?
  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具:物品的单价
  形式:小组学习、集体讨论。
  三、实践活动:
  1、谈话导入:如果你到商店买东西。如果你是售货员,应该怎样付钱、找钱呢?
  2、模拟:两人在讲台前演示付钱和找钱情况的。
  3、说明:假设只有5元、10元、20元的整钱。
  4、记录:将交易情况模拟超市小票简单记录。如:物品名称、价格、支付多少钱、找多少钱。
  教具:学生准备实物。
  形式:小组内学生互相模拟付钱和找钱。
  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师:我们学习超市购物,但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乱购物,要根据生活需要节约用钱。

  《超市购物》教案15
    教学内容:
  教材第64~65页数学“实践活动”。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能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日常生活里的一些实际问题,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2.使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1.每个学生带一件物品作为商品(如文具、玩具或小说书等),用小数标明每件商品的价格,摆成购物小超市。
  2.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些人民币(面值大小不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本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四则运算,掌握了小数四则运算的方法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运用小数运算的一些知识,进行一次超市购物的实践活动。(板书课题)看看哪位同学到超市的任务完成得比较好。
  二、组织活动
  1.总价计算活动。
  (1)了解活动要求。
  出示教材上的超市图及商品价格,让学生先熟悉有哪些商品以及商品的单价。说明这些商品的单价在我们的课本上,自己可以去看一看。
  提问:课本上要我们解决哪些问题?你会解决吗?
  (2)解决问题。
  要求每个学生按照教材上的要求,自己依题次根据需要选择商品,作好记录并计算结果。
  (3)每个同学在小组里交流自己购物和解决问题的情况。
  (4)指名学生谈谈自己解决问题的情况,在全班进行交流。
  结合学生的交流提问:你最喜欢的玩具是哪几种,买回家一共要多少元?
  买8包方便面、一包饼干、5瓶什锦菜和10枝铅笔,带50元。
  钱够不够,你是怎样计算的?
  2.购物活动。
  我们这里已经有一个小超市,上面摆满了小商品,先来进行一次购物活动。大家来推派一个小组的同学做小小营业员,其余每组派两名同学带钱来购买你们喜欢的商品,并且要当面付款结清。买回商品后,向自己小组的同学汇报所买的物品和单价,以及所付的钱款和找回的余钱。然后小组的同学帮助他们算一算,他们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错误。让学生进行购物活动。购物结束后,让每组学生交流自己小组的购物情况,说说买了哪些物品,怎样计算购物总价的,一共付出多少钱,找回多少钱。
  说明:我们在购物时,一般要选择我们需要的商品,并考虑需要买多少。在购物以后,我们可以按单价乘数量计算出每种物品的价钱,再算出购物的总价。
  三、交流体会
  今天我们开展的什么活动?你能把自己在活动中的做法和体会说给同学们听一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