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喝茶的人都知道:“茶无上品,适口为珍。”意谓茶之高下,唯饮茶人自知。茶且如此,人生亦然。一個人,只有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规划出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因为只有适合自己的人生规划,才是最好的人生规划。
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父母非常注重对他的培养和教育,一开始,他们想让小瓦拉赫走文学创作的道路,于是送他去学习文学。瓦拉赫学得非常认真、刻苦,但一段时间后,老师无奈叫来了家长,说:“你的孩子非常用功,可惜吃不上文学这碗饭。”后来瓦拉赫改学绘画,又因为考了全班倒数第一而放弃。瓦拉赫一度被老师们认为是一个不可塑造的“笨学生”。大部分老师都认为他会一生平平,就连他的父母也认为会如此,一度想要放弃他,但事情因一名化学老师而出现了转机。化学老师发现,瓦拉赫做事一丝不苟,这正是一名好化学家应当具备的重要条件。化学老师建议瓦拉赫尝试学习化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瓦拉赫这一学便一发不可收拾,一直站到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上。
被很多人认为“笨”的瓦拉赫走进了科学的最高殿堂。他的事迹启示我们:规划人生一定要学会等待,并找寻自己最擅长的项目加以规划。
只有适合自己的人生规划,才是最具价值的人生规划。
百年前的中国,革命青年无不以“救国”为志业。中共早期领导人,毛泽东的挚友李达也是如此。李达的“革命履历”尤为漂亮,他曾是中共一大代表,党的早期领导人,中共第一任宣传部长。在复杂残酷的斗争中,深具“文人气质”的李达,并没有建立多少显赫的功业。恰恰相反,醉心于理论研究的他,也似乎不适合“暴风骤雨”的革命实践。
救国志不二,路径本多元。经过慎重思索,李达放下武器,拿起书本,从烽火狼烟的战场回到平静的书斋。他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规划最适合自己的人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倾尽心力,成果斐然。数年之后中央党校的师生所研读的正是这位来自“白区”的“党外人士”编著的马克思主义教材。更值得一提的是,李达先生窥得历史先机,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自觉开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乃至中国立国建政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支持。这也形象地证明了一个道理:茶无上品,适口为珍。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生规划,只选对的,不选贵的。所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规划,才是最好的人生规划,也才最容易出彩。
【点评】
这是一篇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的满分作文。
文首由品茶“茶无上品,适口为珍”类比说理,引出观点:只有适合自己的人生规划,才是最好的人生规划。接着,文章摆事实、讲道理,论证论点。文章先举出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瓦拉赫“从文失败”“绘画失意”,化学老师却发现了他的优秀特质——做事一丝不苟,并认为“这正是一名好化学家应当具备的重要条件”,所以引领他走上了化学之路,最终他获得了成功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规划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才最容易出彩。之后,文章又列举中共早期领导人李达放弃参与武装斗争,投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乃至中国立国建政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支持的事例,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结尾再次强化论点。文章详略得当,主次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