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文网
导航:网站首页 >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时间:2024/3/3 11:33:00
 
艰苦是面临,挫折是经验,努力是桥梁,成功是彼岸。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一下噢。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学会用网格法来比较难以数清的对象的数目进行估测。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我们所选的对象的大致个数。
  教学难点:
  选取适中的格子作为样本。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出示画面:木材厂堆放着一批圆木,数一数有多少根木材?
  2、学生在数的过程中发现:数量太多,数不清楚,怎么办?
  3、引导学生画上网格线,进行估算。
  用估测的方法算出圆木的数量。
  划分成同样大小的格子。
  数一数一格有多少根。
  乘上格数。
  凑成整数。
  二、小组讨论,发现问题
  (1)木材在方格线上怎么算?
  (2)凑成什么样的整数,是整十数,还是整百数?
  (3)每个人选取的格子一样吗,估算的结果一样吗?
  小结
  (1)记数对象正好在框线上,可以用四舍五入法计算。
  (2)凑成什么样的整数,看实际需要。
  (3)每个人选取的样本不一样,在估测前要说明选取的是哪一个。
  三、练习提高。
  1、书P83,分别选取不同的格子进行估测。(学生独立作业,注意书写格式)
  左上格 左中格 左下格
  右中格 右上格 右下格
  教师可先示范“左上格有44根”的计算过程。
  2、大约有多少颗糖?
  小胖数的是红框线的格子,进行估算。
  第二行第一格有3颗,
  小亚数的是绿框线的格子,进行估算。
  第一行第四格有6颗,
  自己选一个格子,进行估算。
  四、全课总结
  五、质疑问难,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数学广场--通过网格来估算
  (1)记数对象正好在框线上,可以用四舍五入法计算。
  (2)凑成什么样的整数,看实际需要。
  (3)每个人选取的样本不一样,在估测前要说明选取的是哪一个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掌握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能正确地改写整万的数。
  ●掌握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正确地略写非整万的数。
  ●理解、掌握四舍五入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增强学生的科普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
  重点:大数的改写和略写。
  难点: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教具:多媒体课件、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 旧知铺垫
  用幻灯出示下面题目。
  1、写出下面各数
  一百二十万二千三百 二百零四万五千 三千零二十万零六百八十 五千八百万零七百 三百六十四万八千
  2、读一读下面各数。
  2000000 3500000 10200000 86000000
  二、讲授新课
  1、教学例5。
  (1)出示挂图或电脑课件展示人体血液的构造,介绍红细胞、白细胞的作用。
  说明在一滴血液中含有多大数目的红细胞和白细胞,教师出示板书。
  一小滴血含有:红细胞:5000000个 白细胞:10000个。
  (2)让学生读一读这两个数。再看看这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后,教师说明:这两个数都是整万的数。什么是整万的数呢?
  像:20000 350000 1000000 1020000都是整万的数。
  像:20035 356000 1000005 1025600都是非整万的数。
  (3)明确告诉学生:在生产、生活中人们为了方便读写,常常将万后面的4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万字。用万字来代替数末尾的4个0,这样就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了以万作单位的数。
  (4)改写。
  板书出示:500|0000个 =500万个
  强调:把个级的4个0省略掉,在500后面写上万字。这样照样读作:五百万个。
  想一想:10000个=1万个。先让学生来说,然后教师添上板书1。
  (5)即时尝试。
  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80000 300000 18000000
  学生独自改写。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是否记住写万字,并当作要点进行强调。
  2、教学例6。
  (1)电脑课件展示太阳和地球图,让学生观察、收集消息,了解太阳和地球的大小关系。
  (2)让学生读出太阳和地球的直径分别是多少,并说一说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多少倍。这时学生感到直接说出这两个大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比较困难。
  (3)启发学生想到:用万作单位的数进行比较会比较方便。
  (4)观察这两个数有什么特征?
  通过观察学生发现这两个数都是非整万的数,很显然我们不能想例5那样将它直接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那怎么办呢?
  (5)介绍四舍五入法及如何用四舍五入法将非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教师:有一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什么是四舍五入呢?如:12756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①找准万位上的数。板书:12756
  ②看万位右边第一位上的数,是2。
  ③说明:根据四舍五入法规定,像这样小于5,把它和右边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
  板书:1275610000。
  说明:因为得出的是近似数,所以必须用,不能用=。
  ④再把1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板书10000=1万(说明:这里两个数是相等的,只能用=)
  想一想:这样将1389000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先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再逐步引导。
  ①找准万位上的数:1389000
  ②看万位右边的第1位上的数。大于5向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
  板书:13890001390000
  ③再把板书1390000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板书:1390000=139万
  教师: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多少倍?
  ⑺即时尝试
  把下面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1264008 1328543 1209000
  先由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讲评,如果学生直接略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也可以,但要强调加上。
  如:1264008126万 1328543133万
  三、课堂活动
  1、课文第14页的做一做。
  通过练习,一方面是让学生用刚学到的知识进行改写,进一步掌握新知;一方面通过提供的有关地理知识素材,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知识,扩大视野。
  2、课文第15页的做一做
  通过让学生分别求出同一个大数的不同的近似数,练习使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数,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近似数的理解。
  四、巩固练习
  课文练习二的第3~8题。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3
    1、本单元教材内容
  例1.认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平行和垂直。
  例2.学习画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例3.学习画平行线,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例1.把四边形分类,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探讨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例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学习画高,梯形的各部分名称。
  2、重难点、关键
  重点: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难点:画垂线、画平行线、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关键:加强作图的训练和指导,重视作图能力的培养。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2)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进一步体会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课时划分
  6课时
  (1)垂直与平行 3课时左右
  (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3课时左右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4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技能目标: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二)教学重点: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还记得吗?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成功发射,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舱在内蒙古大草原安全着陆,圆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让全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但是你们知道在茫茫无边的大草原上,我们的科学家是怎样迅速地找到返回舱着陆的位置的吗?这全依赖于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大家一定觉得很神奇吧!从火箭发射到飞船返回,确定位置非常重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确定位置也很重要,我们全校每个班的教室都有指定的位置,每个小朋友的座位也有指定的位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确定位置。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就会明白其中的奥妙。
  板书课题:确定位置
  二、介绍同学:用响亮的声音介绍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学。
  三、与小动物交朋友:小朋友,咱们班今天来了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它们的队伍一排一排的排得多整齐呀!它们好想和你们交朋友呢!你想跟哪个小动物交朋友,你说它的位置在哪里?说得对,它就成为你的好朋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第( )组,第( )个;第( )列,第( )行
  四、确定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
  1、第几组,第几个
  刚才我们是根据什么词语来确定位置的?(板书:第 组第 个)
  2、问:你知道你在教室里的位置吗?
  问:你是怎么数的?(从左边开始数第几组,从前往后数是第几个。)
  问:要说清小朋友的位置要讲清哪些条件?(要讲清是第几组第几个。)
  让每个小朋友说说你的好朋友的位置。
  3、游戏:我来当裁判
  听清游戏规则:请一个同学报自己的位置,大家来做小裁判。(注意把话说完整:我坐在第几组第几个)如果这个同学位置报对了,大家就说yes;报错了,就说no。
  a、指名学生报位置,学生判断对错。
  b、老师报位置,是你的位置你就站起来,大家判断,看站得对不对?
  四、出示课本的座位表
  1、自由说:
  观察座位图,想说谁的位置就跟同桌说一说。
  2、思考:
  小青的位置在哪?可以怎样说。
  3、操作: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小青的位置表示出来?(请表示方法不一的几个学生板演)
  4、刚才我们是用语言的方法表示,能用数字来表示吗?让学生探索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可以既清楚又简便的表示位置。
  (1)引出用数对表示位置:小青在第3组第2个就可以用(3,2)这样的一组数对来表示。像这样(3,4)我们可以用数对的方法来确定物体的位置。说一说3表示什么?4又表示什么?观察这些数对,你发现了什么?每个数有什么含义?(小组讨论)
  一个数表示横向的数,第二个数表示纵向的数,这是约定俗成的。使用数对时横向从左往右看,纵向从下往上看。
  (2)尝试用这样(指数对)的方法表示小敏、小华的位置。先说两人的位置再用数对表示,完成试一试第一题。
  (3)尝试看数对找位置,完成试一试第二题。
  (4)仔细观察这些数对和他们所表示的位置,你能总结出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吗?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四人小组讨论,再汇报:
  师归纳小结:数对的表示方法,先横着数,看在第几列,这个数就是数对当中的第一个数;再竖着数,看在第几个,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二个数。
  在平面上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很多,但都需要两个数据。
  在平面上确定物体的位置,一般方式:
  用两个数据a 和b 记(a ,b),
  a表示: 列,
  b表示: 行
  五、学校附近的地图:
  1、看图,说说学校在地图上的什么位置?
  2、图上还有哪些建筑物?在什么位置?与同学进行交流。
  六、游乐场的平面图:
  1、说一说游乐场各景点的位置。
  2、现在小敏的位置是(4,2),她要到溜冰场去,请画出路线图。
  七、知识窗:
  确定位置的方法不仅在我的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而且在天文地理这些科学研究中也要用到,它的用处可大啦!
  在地球仪上有横线和竖线,连接两极点的竖线叫做经线,垂直于经线的横线圈为纬线。根据经纬线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正确位置,如北京在北纬40度,东经116度。
  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位置都有经度和纬度,像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就是通过监测出神舟5号返回舱降落位置的经度和纬度,从而帮助科学家快速地找到英雄杨利伟的。
  八、走进电影院:
  (1)认识电影院座位排列规律。
  出示电影院座位图,提问:请你们仔细观察,电影院的座位有什么样的规律?(从前往后数,依次是第一排、第二排 :而第几号就比较特殊,把所有的单号排在一起,你看从中间往右依次是1、3、5 把所有的双号排在一起,从中间往左依次是2、4、6 中间号码小,向两边逐渐变大)
  (2)介绍教室里布置的电影院。
  回头看,那是单号门、双号门。靠走廊的桌子上有排数。凳子上有第几号,请单号的同学起立,再请双号的同学起立。(再次感受电影院座位特殊的排列方式。)
  (3)根据电影票找相应的位置。
  先示范帮一位同学找位置。再全班同学找,提醒:A、从两旁出去,后面进门,进门后,先找第几排,再找第几号。B、如果找不到位置,可以请同学和老师帮忙。C、坐好后,相邻的同学互相检查是否坐对了。D、同时要守次序,不要拥挤,做个文明的小观众。(电脑出示文字:欢迎光临蓝猫影院,并放一段音乐。)
  (4)小红和小明去看电影。小红的票是:2排6座;小明的票是:5排9座 。他们进电影院后发现有两个门,他们该怎样找呢?
  九、生活中的应用:
  在我们学校的会议室要铺地砖。老师没有直接告诉他,只告诉他们一些磁砖的位置。你能找出来吗?动手涂一涂。
  (7,2)(5,3)(9,3)(3,4)(7,4)(11,4)(5,5)(9,5)(7,6)
  十、小结质疑: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如:在电影院找位置,在战争中确定对方的`位置,在地图上确定某城市或地区的位置,让我们知道了生活中常常需要确定位置,在平面内确定一个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不同情况要选择不同的方法)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5
    三位数乘两位数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1)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
  (2)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
  (3)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注意加进位。
  2、积的变化规律(一),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或除以)几,积也乘以(或除以)几。
  3、积的变化规律(二),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不变。注:在乘法中,要想使积不变,两个因数的变化就要相反,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另一个因数就要除以相同的数。
  4、积的变化规律(三),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以2,另一个因数乘3,积就乘(2×3)。
  5、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
  汽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读作:80千米每小时。
  小林每分钟步行60米,小林的速度是60米/分,读作:60米每分。
  飞机的速度是340千米/小时,表示:飞机每小时飞行340千米。
  6、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7、估算
  (1)估算必须符合两个要求:一是接近准确值(符合实际),二是计算方便(将两个因数看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
  (2)估算时所得的结果是近似数,所以一定要用“≈”号。
  注:①乘法估算,什么时候应估大些,什么时候应估小些,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不能机械地采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但结果一定要接近准确值。
  ②有关带钱问题的估算,要做到估大不估小。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6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0-31页。
  教学过程:
  一、创设购物情境,自主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P30主题图)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一起来到商店,想买一些学习用品。你们仔细观察,商店里都有哪些学习用品?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结 合你的购物经验,你能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吗?
  一生提出问题,全班同学口答。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呈现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探讨含有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课件出示:小军说:“买3本笔记本和一个书包,你们能帮我计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钱吗?”
  2.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
  绝大部分学生会进行分步列式,也可能会出现个别学生列出综合算式的情况。此时先让分步列式的同学汇报,教师相应板书
  先算3本笔记本多少钱?
  5×3=15(元)
  再算一共多少钱?
  15+20=35(元)
  3.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先要算出什么?
  你们能不能把刚才这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呢?
  给学生尝试列出综合算式的时间和空间,允许讨论和交流,然后板书:5×3+20
  4.(教师手指5×3+20)像这样的算式,它是由两个算式合在一起的一道两步算式,我们叫它综合算式。在这个综合算式里,5×3的积表示什么?20又表示什么?在计算时要先算哪一步?得数是多少?这个得数表示什么意思?
  指出: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楚运算的过程,一般都要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用递等式表示。这一步可以这样写:在第二行先写上等号(为便于第二行的算式与第一行的算式对齐,第二行的等号要写在算式稍左的位置),再写上第一步的得数,还没计算的一步要照抄下来。
  板书如下(边板书,边说明书写位置)
  5×3+20
  =15+20
  提问:接下来算什么?得数是多少?该怎么写?
  指出:第二步要再写等号,等号与上面的等号对齐,然后在等号后面写出得数。
  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
  5×3+20
  = 15+20
  =35(元)
  5.提问:如果我们把综合算式列成这样:20+5×3,可以吗?
  让学生明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就是把一个书包和3本笔记本的总价合起来,所以符合题意,是可以的。
  在这个综合算式里,要先算哪一步?得数是多少?为什么也要先算5×3?
  让学生自己仿照上面的书写格式进行脱式计算,教师巡视,捕捉错误资源。
  可能出现的脱式计算有
  ①20+5×3
  =15+20
  =35(元)
  ②20+5×3
  =25×3
  =75(元)
  ③20+5×3
  =15
  =35(元)
  ④20+5×3
  =20+15
  =35(元)
  6.出示学生作业,并逐一讲评。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这道综合算式的计算,你认为在脱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7.比较5×3+20和20+5×3
  =15+20 =20+15
  =35(元) =35(元)
  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在一道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里,无论乘法在前还是乘法在后,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像这样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通常叫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进行混合运算。(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数学课是抽象的,有时甚至是乏味的,尤其是计算课。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本环节设计中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样学生参与的时间就多,学生发表的观点就多,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满足。】
  三、探讨合有乘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谈话:同学们真爱动脑筋,帮助小军解决了问题,小军谢谢你们。(同时课件出示:小晴说:我也想请你们帮忙,我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谁能帮我计算出“应找回多少元”呢?)
  谁先说说准备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再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你们是怎样列出综合算式的?为什么么?
  谈话:这道题含有哪些运算?与前面的综合算式比较有什么不同?应该怎样计算?现在你能用脱式进行计算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捕捉错误资源。
  可能出现的脱式计算有
  ①50-18×2
  = 50-36
  =14(元)
  ②50-18×2
  =32×2
  =64(元)
  ③50-18×2
  =36
  =14(元)
  ④50-18×2
  =36-50
  =14元)
  根据学生的计算情况,相应进行讨论评价。
  3.提问性小结:在一道既有乘法又有减法的混合运算中,我们在脱式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7
    [设计理念]:
  “角的分类”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第一学期的学内容,本课的重点是知道周角、平角、直角的度数和锐角、钝角的度数范围,能识别这些角;通对角的分类,能准确地认识直角、平角、周角、锐角、钝角。考虑到分类这一现象生活中到处可见,把学习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活和经验基础上,让数学带上生活味,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渗透分类的思想;同时通过问题模块,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充分展示和发展他们的思维与语言达能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角和周角。
  2、知道平角、周角、直角、锐角、钝角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观察比较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建立各种角的概念,理解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大小关系。
  难点:认识平角和周角。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角。(板书:角)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平角
  我们已经知道,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就能形许多不同的角。现在老师手中有把扇子,当扇子旋转到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时,就隐藏着这样一个图形(多媒体演示折扇图1),它是角吗?请大家谈谈自己观点。
  指名回答,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角的概念来分析是否是角。
  2认识周角。
  老师手中还有一把扇子,扇子的一边继续旋转一周,隐藏着另一个图形,这时还是角吗?同学们再谈谈你的看法。
  3、角的分类
  (1)我们把新认识的角放到角的大家族中,(投影:出示一堆角三个锐角、一个直角、一个平角、一个周角、三个钝角),让学生感觉凌乱,你想知道些什么?指名表达自己的想法。
  同学们在下面议论什么呢?你现在最想干的是什么?
  (我想知道它们每个角的度数;还有它们的各自的名称;我觉得很乱,可不可以分一分类等。)
  好,今天我们就通过角的分类来进一步了解这些角。(教师板书课题:角的分类)观察一下,它们可以分为几类?把你认为是一类的角的序号写在一块。
  教师观察分类情况。
  让几个小组的代表上黑板将贴纸分类。
  (2)通过观察我发现大家对这三个特殊角比较感兴趣,这样吧,我们先研究者几个特殊的角吧。(将直角、平角、周角移开成一列)对于这几个特殊角,你有哪些了解?
  同学们,你怎么知道平角是180°,周角是360°?下面拿起你准备好的白纸,跟老师一起来验证吧。
  ①学生动手,用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先横着对折,再竖着对折。
  提问:折出的角是什么角?(用笔标出直角)这个角是多少度?
  板书:直角90°
  ②把刚才折成的直角纸打开来,如右图。两个直角组成我们新认识的角,它叫平角,这个角有什么特点?这个新的角的边和顶点各在哪里?它是多少度?
  教师指出: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平角。平角是180°。
  板书:平角180°
  继续问: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角?
  ③请你们用自己的活动角操作,旋转一根硬纸条,使其成为直角,再旋转成一个平角。
  你能说说平角与直角有什么关系吗?(一个平角等于2个直角。)
  板书:1平角=2直角
  ④把自己活动角的一条边旋转一周,两条边重合了。
  教师指出: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看出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周角。周角是360度。
  板书:周角=360°
  你能说说周角、平角、直角有什么关系吗?
  引导学生明确(板书):1周角=2平角=4直角
  (3)今天你们表现的都很棒!真不错。(将移开的角归位)下面我们来看剩下的这些角,同学们,你说这位同学分的合不合理?他是按什么标准分的?独立思考。
  我们来看这一类角,它们和直角的关系怎样?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这一类呢,它们和直角的关系怎样?有补充的吗?
  从同学们的介绍和图中显示,直角、平角、周角都只有一个角,而锐角、钝角有三个。对吗?钝角呢?平角,周角呢?
  好了,这几类角我们都了解了,谁来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总结关系:锐角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页例3、例4及相关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在操作试验活动中经历探索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过程,知道三角形边的关系。
  2、借助剪一剪、拼一拼、移一移等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渗透建模思想,体验数据分析、数形结合方法在探究过程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四、教学难点
  理解两条线段的和等于第三条线段时不能围成三角形,理解“任意”二字的含义。
  五、教具准备
  “几何画板”制作的教学课件,三角形的每条边可以根据学生生成的数据输入显现,展示围的过程。
  六、学具准备
  透明彩色喷墨胶片打印线段。
  七、教学过程
  环节预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再现三角形模型——强化对三角形的认识1、谈话导入,复习三角形概念。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谁来说说什么是三角形?
  2、操作试验,感受三条线段怎样围成三角形,懂得围成三角形的关键是任意两条线段的端点两两相接。
  (实物投影:三张印有线段的胶片,胶片的边沿相连。)
  师:看屏幕,现在这样围成三角形了吗?
  教师:谁来围一围?
  (请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操作,其他同学观察,评价。)
  教师:刚才的没围成三角形,现在就围成了,围成三角形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回答
  学生观察
  学生操作,评价
  学生讨论并回答
  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是三角形,调出学生的原有认知,通过实物投影上三条线段围的变化,一方面帮助学生重现三角形的模型,强化对“每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的认识,潜移默化地指导了围的方法。为后边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拆解三角形模型——制造冲突,引发思考1、拆解
  师:如果从三条线段中拿走一条,剩下的可能是哪两条?
  (板书:11、6和11、11)
  2、讨论
  师:用这两条线段能直接围成三角形吗?能想办法变成三条线段吗?
  师:变成三条线段了,就能围成三角形吗?
  (板书:能?不能)
  学生动手,观察并总结回答在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认识中,想象得到的都是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头脑中也有大量这样的生活原型和抽象的三角形模型。教师通过“从三条线段中拿走一条→两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想办法变成三条→三条线段就能围成三角形吗”四个小步骤的巧妙设计,打破了学生头脑中存有的三角形模型,引发学生的思考: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质疑自己和他人已有知识经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审视、思考、疑惑中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的研讨。
  三、重组三角形模型——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
  1、操作试验,明确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
  (1)明确要求。
  师:实际情况是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呢?请你动手试试。
  要求在动手前,小组内先一起说说打算剪哪一条,怎么剪。组内4个人每人剪的尽量不一样,剪完围围看,然后填在记录单上。
  记录单:两条线段11cm和6cm(或11cm和11cm)
  剪后的三条线段是()cm、()cm和()cm
  围成三角形了吗?(√或×)
  (2)小组合作试验。
  教师监控:收集试验数据
  能围成不能围成
  3、8、62、9、6
  4、7、61、5、11
  5、6、62、4、11
  …………
  (3)展示交流试验情况,提取数据。
  师:谁愿意把你试验的情况给大家看看?(学生说教师板书。)
  追问:谁和他的不同?
  还有补充吗?
  谁用的是11和11,说说你们试验的结果?
  师:这两条线段在哪儿相连?
  师:你们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
  师:到底连没连上,最后边的同学看得清楚吗?看来这儿用学具不容易看清楚,咱们用课件清楚地看看。
  师:有没有同学认为这个能围成?到底能不能围成,说说理由。我们通过课件演示来看一下。
  (播放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围的课件。)
  (4)小结过渡。
  师:通过亲自试验,大家知道三条线段有时能围成三角形,有时不能围成三角形。
  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展示结果
  情况一:
  全是能(或全是不能)的情形。
  情况二:
  有的能有的不能的情形。
  学生将一条线段剪成两条,从理论上分析能够得到无数种不同的剪法,但围三角形的结果只会出现两种:能围成和不能围成。教师根据可能出现的试验结果进行设计,引导学生在生生交流中提取典型数据。通过实物投影变焦放大的功能,有助于学生清晰地看到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情况。几何画板课件随学生生成输入数据和动态演示过程,弥补了学具操作的不足,有助于学生达成统一认识。这几个环节的设计,不是就内容说内容,而是让学生在亲自动手试验基础上,补充完善个人和小组的认识,达成共识。学生在剪、围中思考,初步感受能不能围成三角形,不是在比较每一条线段,而是需要看两条线段与第三条线段的关系,为后续教学做了铺垫。
  三、重组三角形模型——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
  2、数形结合,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
  (1)提出问题。
  师:试验前我们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如果继续研究,你想研究什么?
  师:你觉得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与什么有关系?
  (2)研讨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
  师:三条线段在什么情况下不能围成三角形呢?小组同学研究研究。
  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想法?(课件:输人数据生成三角形演示围的情况。)
  (3)研讨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
  师:同学们知道了两条短的线段的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条线段的时候一定不能围成三角形。
  那三条线段在什么情况下就能围成三角形呢?我们来看这些能围成的情况,一起来分析分析。
  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什么样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什么样的不能围成三角形。
  小组讨论
  学生说想法
  课件重现了数据对应的图形,学生借助黑板上的数据、屏幕上的图形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9
    教学目标:
  ●学生对除数十位上的数较小,个位上的数又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法,学会灵活运用试商方法。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会灵活运用试商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沟通。
  1.让学生口算。
  145 158 164 254 245 263 156 147 156+15 258-25
  2.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256 160 159 120
  3.笔算下面各题。
  33)2 8 0 38)1 8 0
  独立试做,反思做法,达到灵活运用
  让学生观察复习3得两道题是用什么方法试商的?各有什么特点。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4。
  (1)出示例4:学校礼堂每排有26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40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2)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14026=
  (3)让学生利用学过的试商方法进行试商。完成后说说有什么感觉?
  (4)小组讨论有没有别的试商方法。然后进行小组汇报交流。
  (5)教师把学生说的几种情况板书,让他们比较那种方法简便一些,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运用,选择合适你自己的试商方法。
  学生观察、比较哪一种方法简便些?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例题和做一做的题目中除数有什么特点?这类题目用什么方法试商简便些?
  使学生认识到:遇到除数是14、15、16、24、25、26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可以利用口算直接想出商几,这样试商比较简便。
  三、练习
  练习十五第512题
  第5题,全班共同练习,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第6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做完后,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引导讨论两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7~11题,实际应用的题目。学生通过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既巩固了计算的方法又体会了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第12题,是开放题。让学生自主选择条件,独立解答,再互相交流思路。
  四、总结。(略)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0
    1.本单元教材内容
  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本单元由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安排如下表:
  课 题 内 容
  亿以内的数的认识
  主题图 出现5个省(市)、自治区的总人口数,让学生初步感知大数,了解中国的人口状况,渗透国情教育。
  亿以内数的读法
  例1北京天坛图。呈现首都北京市人口数。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类推每相邻两个计算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例2读含两级的数。
  亿以内数的写法
  例3写含两级的数。通过电视新闻呈现亿以内的数,让学生对照数位表写出相应的数。渗透环保教育。
  例4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例5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例6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数的产生
  介绍古时人们的记数法、记数符号(数字),介绍阿拉伯数字,自然数。
  十进制计数法
  介绍数位顺序表,由万级数位扩展到亿级数位;介绍十进制计数法。
  亿以上数的认识
  例1 读含三级的数。
  例2 写含三级的数。
  例3 将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将非整亿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计算工具的认识
  介绍算盘、电子计算器。
  用计算器计算
  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探索计算规律。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3.教学重难点
  亿以内数的读法及写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经历集合思想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韦恩图”解决有重叠部分的问题的价值,理解集合图中每部分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有重叠部分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测、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知集合图的形成过程,能用集合图分析生活中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决实验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体会数学的严谨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集合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集合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
  教学准备:
  “学习之星”和“劳动之星”的获奖奖励,“智慧星”和“守纪星”的获奖奖励,集合名称的磁板,获奖学生名字的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脑筋急转弯导入新课师:今天这节课上老师会根据同学们的表现,评选出智慧星和守纪星。想要获得智慧星,那你课上需要积极动脑、认真思考。想要获得守纪星,那你课上就要认真听讲、坐姿端正、书写规范。看谁这节课既能获得智慧星又能获得守纪星。
  谈话:同学们,你们玩过脑筋急转弯的游戏吗?想不想玩一玩?出示脑筋急转弯——理发师的困惑:
  教师边讲解,边用课件播放声音。
  师问:进来的怎么只有三个人呢?你们能帮理发师解决他的困惑吗?生:略师:在这里爸爸有双重身份,他既是孩子的爸爸又是爸爸的孩子。身份在这里重复了一次,所以只有3人。(板书:既??又??)像这样的问题,数学上称之为“重叠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研究这类问题。
  二、集合圈的深入探究师:根据同学们上一周的表现,李老师评选出了7名学习之星和5名劳动之星,那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名同学获奖了吗?(12名)师:有不同意见吗?生:没有师:那你们想不想知道都有谁获奖了?(课件展示获奖学生名单)师:从这张光荣榜里,你发现了什么?生:xxx既获得了“学习之星”又获得了“劳动之星”。
  师:你这个词用的真好,既??又??(板书)这样说我们就听得很明白了,谁还能像这位同学一样说说你的发现?生1:XXX既获得了“学习之星”又获得了“劳动之星”。
  师:谁能把这两个同学的发现连起来说说?生2:
  和都既获得了“学习之星”又获得了“劳动之星”。
  师:你真会表达。下面请获奖的同学赶快到前面来,老师给大家颁奖。学习之星站到老师的右手边,劳动之星站到老师的左手边。你们俩应该站到哪儿?师:咦,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刚才我们明明算了12名同学获奖了,怎么才来了10个人呢?那两个人呢?(学生举手,迫不及待的回答问题。)你们有话想说,那好,你来说说?生:
  和都既获得了“学习之星”又获得了“劳动之星”,所以他们两人在获奖名单里重复了。
  师:哦,原来是这样。看来同学真是理解了这两个同学的位置了,那这两边呢?谁来说说右边同学的获奖情况?生:右边同学获得了“学习之星”。
  师:“学习之星”还有中间的两个同学呢,我们只描述这5个人的获奖情况。
  生:这5个人单单只获得了“学习之星”。
  师:那谁来说说左边这3位同学的获奖情况?生:左边这3位同学只获得了“劳动之星”。
  师:真不错,这下我们弄清楚了。那老师开始颁奖了,左边的同学每人发一颗“学习之星”,右边的同学每人发一颗“劳动之星”,中间的同学每人既发一颗“学习之星”又发一颗“劳动之星”。(师边说边给学生发小星星)师:那刚开始我们算得有12名同学获奖了,在今天的这种获奖的情况下是不对的,你能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今天有10位同学获奖了吗?先听清要求:画图时,要画清同学们的获奖情况,还要让我们能直观的看出一共有多少名同学获奖了,注意老师已经把这些同学的名字编好了相应的序号(课件展示),不要写这些同学的名字了,我们只用序号来表示同学就可以了。
  生:独立画图。
  师:画好的同学可以小组相互交流一下,看看小伙伴们画的图有没有值得你借鉴的地方。(师巡视学生画的图,选择有代表性的图到前面投影。)师:老师选择了几位同学画的图,下面请这几位同学分别到前面来讲一讲他们画的图。
  师:像这种重叠问题,我们可以用韦恩图来表示。它是英国的数学家韦恩在1881年发明的,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这个图叫作韦恩图,也叫集合圈。(板书:集合)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用集合圈的方式来画画图。(师边讲边在黑板上画集合圈)先画一个封闭的椭圆表示“学习之星”,画好之后贴上这个集合圈的名字是“学习之星”。接下来该画什么了?生:“劳动之星”的集合圈。
  师:那“劳动之星”的集合圈我们应该画在什么位置呢?师:为什么要把“劳动之星”的集合圈有一部分画到“学习之星”的集合圈里面呢?生:因为有人既获得了“学习之星”又获得了“劳动之星”。
  师:再画一个封闭的椭圆表示“劳动之星”。下面我们把这些获奖同学的名字贴在相应集合圈的位置里。
  师:这个集合圈我们就算画好了,那集合圈的各部分表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阴影部分表示什么?师:根据我们画的集合圈在小卷子上列出算式(生列算式)。
  师:谁来说说你怎么列的算式,并给大家讲讲你为什么这样列算式?生:我列的算式是7+5-2=10(名),“7”表示7名“学习之星”,“5”表示5名“劳动之星”,减去“2”是因为有2名同学重复了。
  师:你讲的真清楚,大家都听明白了吧。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你们看这个图我们相当于把这些获奖同学分了几部分?(3部分)哪三部分?分别是几人呢?那你会列算式了吗?三、问题拓展师:这个问题我算式弄清楚了,现在老师又有想法了,我们下周还要选出7名“学习之星”,5名“劳动之星”,你们帮老师想一想有可能有多少名同学会获奖吗(出示课件)?今天的获奖情况是有2名同学重复了,有10个同学获奖了。那下次获奖可能多少名同学重复呢?生:3名,1名。
  师:最多有多少名同学重复获奖?生:5名。
  师:为什么?生:因为“劳动之星”只有5人,所以最多只能有5人重复获奖了。
  师:谁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下周我们班获奖的重复情况都想全了,并说一说。
  生:没有重复、重复1人、重复2人、重复3人、重复4人、重复5人(随着学生说,课件出示)。
  师:那每种情况下有多少人获奖呢?分组做师:没有人重复获奖的情况。
  生:7+5=12(人)师:那这个集合图该怎么画呢?生:画两个单独的圈,没有重复的部分。
  师:(找学生说重复1人、重复3人、重复4人、重复5人的算式,并让学生说3/4清这样列式的原因。)那重复5人的时候,这个集合圈又该怎样画呢?生:“劳动之星”的圈都跑到“学习之星”的圈里去了(课件展示)。
  师:那这个部分表示什么意思?有几人?(课件出示如下)学习之星生:这部分表示只获得了“劳动之星”,有2人。
  师:我们来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生:有几个人重复了,就去掉几人。
  四、练习提升师:班里获奖同学的情况,我们都弄清楚了,真了不起,那今天没有获奖的同学呢?比如XXX,我想把他的名字也贴在黑板上,我应该贴在什么位置上。(贴在集合圈的外面)为什么啊?贴在外面表示什么呢?师:所以我们班里其他没有获奖的同学,都可以贴在获奖集合圈的外面。现在班里每位同学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下面我们来帮同学们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节课获得智慧星的有人,获得守纪星的有人,两项都获得的有人,两项都没有获得的有人,来上课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师:请同学们,在小卷上独立完成,要求画出集合圈,并列算式。
  五,生活中的重叠现象(出示课件)(1)奥运五环,环环重叠(2)看,这是圆圈的集合图(3)还有大自然中,一座座山峰重峦叠嶂(4)以及月食,也是因为重叠现象导致的(5)这是设计师笔下的建筑,也有重叠
  六、课堂小结师:
  今天我们学习了重叠问题,还用集合知识解决了不少问题,谁来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生1:我学会了画集合圈。
  生2:我学会了重叠的问题可以用画集合圈的方法来解决。
  生3:集合圈的画图方法能让我们很清楚得看清每个部分有多少人和一共有多少人。
  师:你们的收获还真不少同学们,集合圈可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有重复现象的问题以后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就等着同学们去发现和解决。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直线、射线、线段、角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对这些概念进行辨析,使学生进一步明晰直线、射线、线段、角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活动能够区分线段、射线与直线,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
  1.体会线段、涉嫌与直线的区别与联系,会用字母准确读出线段、射线和直线,会数简单图形的线段。
  2.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手电筒,直尺,毛线
  一、复习导入
  【出示一根毛线】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如果说我把这根弯曲的线拉直,你可以看成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
  生:线段
  师:哎,线段,好了,老师把整个它记下来。线段是我们以前碰到过的,对吧?那谁来说说看线段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出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是直直的、可以度量、不可以无限延伸)
  师:谁来画一条线段。【抽生黑板上画线段】其他同学认真观察看他在黑板上是怎样画的。
  【一生学生画线段,其他学生认真观察】
  师:谁看清楚他是怎样画的线段?
  生1:他是先画的一条线,再画的两个端点。
  生2:他是先画了一个端点,然后画的一条线,最后在另一个地方画的端点。
  师:哎,他是先画了一个端点,然后画的一条线,最后在这个地方画另一个端点。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先画两个端点,然后画线连接两个端点。因为,我们一般让点来确定我们需要画线的位置,两点确定一条线段。
  师:哎,到现在我们就只知道这些有关线的知识了吧。那现在请大家看大屏幕。
  二、探究新知
  (一)直线的教学
  【课件出示】
  师:这是两条直直的线,给它们表上号,上面是1号,下面是2号,哎,仔细看这两条线,几号线是线段?为什么你叫1号线为线段?
  生:因为1号线有两个端点,有一条直的线,不能无限延伸。
  师:那我们找找看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儿?【教师先点出一个端点】这是一个端点,另一个端点在那儿?
  师:好了,那你看2号线,它也是直直的,但是呢,刚才它在向两边怎么样啊?
  师:哎,它在往两边一直走一直走,那你看左边有个小鸭子走啊走,然后说了一句话,我们一起读一读下鸭子说的话,好吧,预备起
  生:我怎么看不到头呢?
  师:他说我怎么看不到头呢?什么意思啊?也就是说这条线一直在往左边不断的怎样【教师用手势比划】延长?
  哎,你们真棒,都知道无限延长了。对无限延长就是怎么样啊,不断的延长延长延长无限延长下去对吧。那你们看在另一边也有个小动物,他也说了一句话,我们一起读一读,预备起
  生:我怎么也看不到头呢?
  师:我怎么也看不到头呢?什么意思啊?
  生:就是也在无限延伸
  师:哎呀你们说的太好了,说明右边也在无限延伸,左边也在无限延伸,右边也在无限延伸。两边都在做无限延伸。那你知道数学上像这样的直直的,两边都能无限延伸的线叫什么吗?
  好了,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线叫做直线,我把这个记下来。【板书直线】
  师:请你仔细观察,直线和线段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一样的)?那他们之间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直线两端可以无限延长,线段不能延长,
  师:哦,他说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直线两端可以无限延长,线段不能延长,同意吗?
  生:同意
  师:还有吗?【教师引导可以度量吗?】
  生:线段可以量出长度,直线不可以。【因为它是无限延长的】
  师:说的太棒了,那我们说直线不能度量,两边没有端点,可以无限延长,那如果我要画直线的话,是不是可以一直画下去,永远都画不完啊?
  生:是
  师:那怎么办?谁能帮我画一条直线?
  【抽生黑板上画,其他同学在下面仔细看】
  师:他画的可以不可以,是不是直线?那我也画一条可以吗?【师边说边画】我这样子画可以吗?
  师:认为我这样子画可以的举手,(多数同学同意)认为我这样子画不可以的举手(个别几个)【学生之间的辩论,用毛线表示说明】(教师再画几条非横着的线)哎,那我们现在能不能说出直线的特点了,一起说一下好吗?
  师生:直线是一条直的线,没有端点,可以无限延伸。
  (二)射线的教学
  师:好了,为了奖励你们呢?请仔细看大屏幕,2号线又发生变化了,请仔细看。【播放课件】现在2号线变什么了?
  生:变成线段了。
  师:哎,2号线变成线段了,但是又出现了3号线和4号线。大家悄悄安静地想一想,3号线和4号线和线段、直线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那3号线和4号线和线段之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那它和直线之间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你知道数学上把线是直直的,有1个端点,另一端可以无限延长的线叫什么吗?【板书射线】这个你们也知道啊,厉害啊,我先记下来啊。
  师:那你能根据我们刚才所说的射线的特点和刚刚我们画直线、线段的经验,画一条射线吗?
  【请一位学生黑板上画,其他同学在下面迅速画一条自己喜欢的方向上的射线】
  (三)生活中的线
  师:哎,到这儿啊,刚才你们在说这些线的时候,老师就在想,那生活中到底有没有这些线呢?(学生举例,教师播放课件)
  师:那好这是物体里面我们找到了线段,那平面图形里面呢?三角形、长方形那个地方看可以看做是线段?
  师:哎,这是生活中的线段,那生活中有射线吗?生活中什么我们可以的看做是射线?(学生举例,并用手电筒照射灯光,说明由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
  (四)总结提升
  师:生活中的线我们也找到了,看来大家对线段、直线、射线都了解了啊?那我就考考你们,(播放课件)这是一张线段、直线、射线的表格,请你快速思考,他们端点个数、延伸情况、度量情况的不同和共同点。【同桌先说一说,抽生说、齐说】
  (五)角的教学
  师:哎呀,表格通过你们的共同努力填完了,但到底懂了没有,我要考考你们了,请你准备好尺子、铅笔和练习本。请听题:有一点射出两条射线,或者说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形成(组成)图形是什么?请你画出来。【学生动手画一画】
  【找2生到黑板画】
  师:画好了坐端正。你们和黑板上画的一样吗?一样在什么地方?【板书角】都是角,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师:那我们刚刚所说的线段(直线、射线)都研究的是什么?
  生:线
  师:那你看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了几个内容?对了,就是(线与角)两个内容。那你看黑板上两个角,都是锐角,我们为了区分这两个角,就需要给他们做个标记,【讲解角的标记】这个角我写了一个几?
  师:对,我们怎么写呢,记作,斜斜的直直的,后面写1,读作角一。那这个我标记个2,怎么记啊。所有同学举起自己的手,一起和老师写这个角的记作。斜斜的、直直的,后面写个2,读作角二。会写了吗?
  师:那请你把你刚才画的角做个标记。是不是只能写1啊?【生活动】
  师:回顾一下,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了几个内容?
  三、练习提升
  师:看来大家这节课都学的不错,那我们就做几道闯关题好吧?
  生:好
  师:请看第一关,观察与联想
  (判断题,要求孩子们说出错的原因)
  第二关线的联想:过一点画直线,时间1分钟。
  四、回顾整理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3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因此数形结合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也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这句话说明了“数”与“形”是紧密联系的。我们在研究“数”的时候,往往要借助于“形”,在探讨“形”的性质时,又往往离不开“数”。数形结合具体地说就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图形结合起来,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通过“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和转换来解决数学问题。
  二、教材分析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是在学习乘法和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大量运算中的一类特殊的积和运算进行概括,使学生的计算在积累一定经验之后上升到一种理性认识,在小学阶段渗透恒等变换的思想,从而更好地发展数与代数的运算能力。
  三、学情分析
  在初步学习了三个运算定律后,当学生碰到“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此类题时,错误就更多了。究其原因,因为这类题不仅要求学生能明确运算顺序,正确计算,而且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甚至要有一些直觉,能够进行合理的分析,找出其中能够进行简便运算的部分,并合理地进行简便运算。要想顺利完成这种题,学生必须要透彻理解简算的原理,完全把握简算的本质,既不能把可以简算的题轻易忽略了简算,也不能把无法简算的题错误地进行简算。经过整理归类,我发现学生简便运算主要是对运算定律混淆不清。
  如:18×101=18×100×1=1800
  125×48=125×(40+8)=125×40+8=5008
  125×48=125×(40+8)=125×40×125×8=5000000
  101×52=(100+1)×(50+2)=100×50+1×2=5002
  25×64×125=25×(60+4)×125=25×60+4×125=20xx
  这些错误的发生,说明了学生对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这两条运算定律产生了混淆。这是由于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在表现形式上十分相近,致使一些学生造成知觉上的错误。
  四、我的思考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这句话说明了“数”与“形”是紧密联系的。我们在研究“数”的时候,往往要借助于“形”,在探讨“形”的性质时,又往往离不开“数”。数形结合具体地说就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图形结合起来,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通过“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和转换来解决数学问题。
  在教学乘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很多老师都是从“数”的角度来帮孩子加强理解,这对于孩子是有用处的。也有很多老师提出要加强练习,这样的做法也是有用处的。“练习不等同于重复”,练习不等于简单机械的重复操练,而是要敏锐发现学生学习的节点,分析成因,找到真正的症结所在,针对学生的学习困难,设计有价值的课堂教学。“数形结合的思想”是一种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数形结合思想”在乘法运算定律中的教学,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模糊的问题明朗化,孩子们对知识本质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使他们由最初的迷茫发展至现在的茅塞顿开,达到了非常好的学习效果,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将结合律、分配律的简便计算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借用数学模型(点子图)帮助学生区分结合律和分配律的本质特征。(结合律是拆数等分成相同的几组,所以连乘,分配律是不等分分成几个不同的块,所以乘加或者乘减。)
  3.通过回顾错题的练习,让学生自觉用点子图帮助找错误原因,以提高正确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用数学模型(电子图)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结合律和分配律知识的本质特征,让学生能够正确区分使用这两种定律。
  难点:正确认识乘法结合律和分配律的本质特征。
  教学过程:
  一、借助点子图帮助学生区分结合律和分配律的本质
  (一)创设情境,引出点子图
  1.光明学校要组织一些学生参加区运动会的入场式表演,同学们要站成这样的队形(PPT出示人站成的图形15×18),要求一共有多少人,谁会列算式?
  (15×18)
  2.如果用一个黑点来代表一名学生,站好的队形就成了这样的方阵(PPT出示点子图15×18)。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由生活中的方阵计算一共要多少名学生,转化为点子图求一共有多少个点,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展示算法多样化
  1.学生四人一小组,看哪个小组能用尽量多的不同的方法来帮助巧算,并结合点子图把算式里的想法在点子图里圈一圈,一种方法用1张图,用彩笔圈点子图,圈的时候先要想好了再圈。四人一组,讨论操作。
  2.汇报
  (预设)15×18=15×9×2
  15×18=15×6×3
  15×18=15×(10+8)=15×10+15×8
  15×18=15×(20-2)=15×20-15×2
  15×18=5×18×3
  15×18=(10+5)×18=10×18+5×18
  15×18=(20-5)×18=20×18-5×18
  学生分别把7种解法的点子图做个说明。
  设计意图:由于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结合律和分配律之后进行的,一方面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另一方面展示算法多样化。
  (三)分类,观察分析点子图及算式,找到两种定律的本质区别
  1.分类
  学生尝试把这些方法分分类并说一说为什么这么分?
  2.找到结合律的特点:因为等分成几组,所以连乘
  观察结合律的点子图分析其特点。
  学生举例说明:15×18=15×2×9
  15×18=15×6×3
  15×18=5×18×3
  3.找到分配律的特点:因为不等分,分几个不同的块,所以乘加或者乘减
  观察分配律的点子图分析其特点。
  学生举例说明:15×18=15×(10+8)=15×10+15×8
  15×18=15×(20-2)=15×20-15×2
  15×18=(20-5)×18=20×18-5×18
  设计意图:通过分类,了解学生观察算式的角度,分类一共有两种情况:按方法分成结合律(点子图的特点“等分”)和分配律(点子图的特点“不等分”);按拆18和拆15分类。通过比较、引导学生观察“等分”成几组只能连乘;不等分,分几个不同的块,所以乘加或者乘减。从而找到结合律和分配律最本质的区别。
  (四)概括:不同的拆分一定会带来不同的方法,要时刻想着点子图
  PPT出示:
  总结:看来我们在做题的时候,脑子里得想着点子图,是等分成几组,还是不等分分成几块,如果等分成几组就得连乘,不等分分成几块就得乘加或者乘减。看来不同的拆分一定会带来不同的方法,相同的方法也会有不同的做法。点子图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找到了结合律和分配律最本质的区别。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观察拆数,让学生掌握在做相关类型题的时候看着拆数的不同,头脑中要结合点子图的特征,从而让学生明确“不同的拆分一定会带来不同的方法,相同的方法也会有不同的做法”。
  二、回顾错题,利用点子图分析错误原因
  回顾过去的学习出现过的错误利用点子图进行分析
  (PPT:错题1)125×48=125×40×8
  (PPT:错题2)如:125×48=125×(40+8)=125×40+8
  设计意图:用探究到的结合律和分配律的本质区别,结合点子图说明错误原因,使学生加深对本质区别的理解。
  三、拓展练习
  8×12+4×36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总结:今天我们借助图来帮助我们研究数的问题,其实不光是点子图,还有其它图形也能帮助研究数的问题,希望同学们下次在碰到有关数的问题的时候能够想到我们的图形朋友。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知道用电子计算器计算顺序和笔算顺序是一样的。
  3、让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
  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懂得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利用计算器计算:
  386+179=
  说说你是怎样使用的。
  (先按“386”,屏幕上显示386,再按“+”,屏幕显示不变,再按“179”,屏幕显示179,按“=”,显示结果565。)
  试试ce键有什么功能?(清除)
  自己试试看:
  26×39= 312÷8=
  l、你觉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些什么?
  看清数,别摁错了;每次计算前要清0。
  2、计算。
  54+46= 60×2=
  198÷49= 50+30=
  38×79= 201+99=
  计算后说一说你怎么算的这么快?(并不是任何时候用计算器计算都是的,像可以直接口算的、能简算的题目,就不需要使用计算器了。)
  3、做一做练习。
  让学生在小组内做一做,然后同桌做一做。
  二、观察发现
  1、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
  9999×1= 9999×2= 9999×3= 9999×4=
  说说你为什么做的又对又快。
  观察上面的算式和结果,你发现什么规律?
  生畅所欲言。
  师:根据你们的发现大胆猜测,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答案吗?
  9999×5= 9999×7= 9999×9=
  师总结:碰到9999乘9以内的自然数(0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数,位和个位就是自然数与9的乘积,中间三位数都是9。
  三、练习
  做一做。练习30页的第11、12题。
  第11题用比赛的方式进行,以巩固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
  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5
    一、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112—P113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例1、例2
  二、设计理念
  “数学广角”(第一课时)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新增设的一个内容,和前面几册教材一样,在本册中也专门安排“数学广角”一单元,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本课时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本课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方案的意识。
  2、能力目标:
  (1)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通园片、纸片、、、等。
  五、活动设计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景走进生活
  师: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的门铃响了,原来是王阿姨到小明家来了。(多媒体出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件上的图,你了解到了什么?谁来说给大家听一听。师: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多媒体出示沏茶的各项工序图)
  2、学生自主设计方案(小组合作学习)
  师:小明需要做这么多事,你帮小明想一想,他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种能尽快让客人喝到茶的方案。
  3、展示学生不同的方案
  小组的同学展示自己不同的方案,这里课堂生成的资源可能很多,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思维过程。展示出各小组不同的设计方案。(学生用的自己的方法表明整个过程)
  4、学生比较选择并选出最合理的安排方法
  让学生从不同的方案中,通过观察比较,找出自己认为能让客人尽快喝到茶的方案。
  5、小结:刚才的方法都是通过同时做几件事才节省时间,那么我们在做一些事时,能同时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时间也就越短。
  (设计意图:客人到了,先为客人沏杯茶,这是常见的招待客人的礼仪之一,也是孩子们熟悉的,因此我调整了教材的内容例1和例2的顺序,浓郁的生活气息把学生请进招待客人的具体环境中,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讲一下沏茶所要做的事情,再现熟悉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二:探究新知,研究问题1、出示例1,呈现研究问题:请王阿姨喝完茶,小明的妈妈准备用自己最拿手的烙饼招待她,(多媒体出示例1图)
  (1)你从画面上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2)想一想,如果只烙一张饼,需要多长时间?
  (3)如果要烙两张饼,最快要用几分钟?
  (4)学生回答后并共同总结:我们烙两张饼的时候,可以同时烙两张饼的正面和反面,所用时间是6分钟。(教师边叙述,课件出示表格)
  (5)那如果烙4张、6张、8张、10张呢?
  自主设计方案(自主设计方案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A、如果妈妈、王阿姨和小明每人各吃一张饼,一共需要烙几张饼呢?
  B、请你们帮小明妈妈想一想,她应该怎样烙“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烙饼?”先用你们小组内准备好的卡通圆片,摆一摆,小组的同学说一说,然后把你们的设计方案填在表格里。
  C、展示学生不同的方案这里是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示,生成的教学资源一定很多教师要注意倾听,同时让学生们也要注意倾听其他小组的不同方案。
  D、学生比较并选择最合理的安排方法
  E|教师演示,烙三张饼的方法和最短时间。
  F、拓展延伸:想一想,如果要烙5张饼,怎样烙才能尽快吃上饼呢?7张呢?9张呢?这里让同学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集体交流。同时把表格填完整。
  3、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在数学广角里遇到的问题,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我们只要合理的安排事情,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活动三:结合生活,实践应用
  1、同学们谈谈,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的安排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2、一个小女孩遇到一个问题,看我们能不能帮她解决?出示做一做2
  3、谁来告诉大家你按照怎样的顺序呢?(也可进行讨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到生活中用,在课堂中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
  五、生活回归
  回家后,请你给妈妈烧壶水,给爸爸沏杯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后反思:
  这一节课通过简单化的问题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来感受数学的趣味。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灵活运用教材,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由于小学生比较常见熟悉的沏茶这一生活现象作为教材入手,调整了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了先为客人沏茶再为客人吃烙饼的生活情境。当画面上呈现妈妈让小明帮着给王阿姨沏茶这一数学信息时,没有急于想去解决如何让王阿姨尽快喝上茶,而是让学生想想平时是怎么做的?特意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处于主动思考积极动脑的状态,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相信学生,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课堂上以一个个具体事例让学生观察、操作、讨论和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体会数学的方法及应用价值,学会优化思想,从课堂教学中不难看出多次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从日常的沏茶的问题入手到探索烙饼的过程及方法,再到解决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都是学生在思考、探索是学生在操作实践,使学生交流比较,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考虑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升认识。利用学生已有的探索交流的成果,集中再现烙3张饼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理解烙3张饼的过程,验证了学生的发现,提升了学生对烙3张饼的理解。最后让学生烙多张饼的方法,在组织交流中师生相互又调整了教学的节奏,这些活动让学生了解小伙伴的发现。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了发现过程,领悟了数学思想方法,体现了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新,还带给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的启迪。上述活动即是探索数学知识,又是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对科学精神积极探索数学知识,又是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对科学精神积极探索的前提,有利于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节课也存在许多的不足,由于时间上的处理前段放长了一些,因此后面在小结时有些匆忙。没有让学生细心观察表格发现每多烙一张饼就多用3分钟这一问题,从而让学生明白计算饼的张数只要乘3就是烙饼的最短时间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