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文网
导航:网站首页 >

有关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范文汇编【十篇】

时间:2024/3/3 11:33:00
 
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声大;有心不在言表,有才不在现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范文汇编【十篇】,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一下噢。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共有51名学生,常住户口居多,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总体上说,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并且能灵活地运用。但是由于这些学生两极分化较大,有个别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习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比较粗心,马虎,而且学习态度较差,对提高全班整体成绩有比较大的难度。
  二、本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内容及编写特点。
  本册六年制第十二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比例,圆柱、圆锥,简单的统计(二),整理和复习。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并会组比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认识线段比例尺;并掌握用线段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方法,能进行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的互相改写。
  4、使学生理解成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5、使学生认识圆柱,了解圆柱体各部分名称,掌握图柱体的特征。
  6、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7、使学生知道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求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
  8、 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它的特征,学会测量圆锥的高。
  9、使学生学会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制表步骤。
  10、使学生能看懂统计表和指出这个表所说明的问僵,掌握制作带有百分数的统计表的方法和步骤。
  11、使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
  12、学会看条形统计图。知道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3、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14、使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15、使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指出单式折线统计图说明的问题,初步学会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
  16、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意义与用途,初步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学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17、使学生了解扇形统汁图的意义和用途,会看扇形统计图,掌握它的特点,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方法,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
  18、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9、.能比较熟练地读、写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数的改写。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20、掌握整除、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1、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以及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
  22、加深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用字母表示数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23、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4、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
  25、通过复习、整理已学过的——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运用这些数量关系自编简单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6、掌握相邻两个的长度、面积、体积、重量和时间等单位之间进率的规律,提高学生使用这些计量单位的熟练程度。
  27、掌握各种平面图形(直线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8、知道所学立体图形的名称、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目标
  1、年级期末学科检测笔上学期有较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高。
  2、教学中积极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推行“自主、合作、探求”的教学方式,尽可能提供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初步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创新思维的能力。
  3、培养学生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迁移等能力。
  4、多方调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掌握学习方法。
  5、通过教学,寓教于乐,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6、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7、对学生进行“读书有用”的教育,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科社会实践活动。
  四、具体措施:
  1、走进新课程,决胜新课程。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找课堂要质量。
  2、教学相长,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力,做到师生互动。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5、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习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6、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
  7、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8、 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9、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0、改进教学评价方法。
  11、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12、正考风,严肃考纪,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树正气,树标兵,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杜绝学生的侥幸心理。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2
    全班44个学生经过了一个学年的学习,对五年级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期末测试合格率达到97.7%,平均分数达到85.4,优生率27.3%,多数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按时完成作业,能积极举手发言,认真思考,思维习惯良好,书写比较认真,动手能力提高得也比较快,多数学生都能自己动手操作研究问题。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内容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四大块共六个单元:圆、百分数的应用、图形的变换、比的认识、统计和观察物体。内容的呈现体现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删繁就简,突出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同一圆的半径和直径及其关系,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在活动中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应用,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在平移和旋转的基础上制作复杂图形,能有条理的表达图形变换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对称轴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4、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的形状,并画出草图,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的组合。
  5、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的表示数据。
  6、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某一生活领域的实际问题并获得成功体验,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重点难点
  1、认识同一圆的半径和直径及其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2、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应用,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制作复杂图形,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对称轴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4、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的形状,并画出草图,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的组合。
  5、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的表示数据。
  6、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某一生活领域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想
  1、创设生动的情境,从中发现问题。
  2、在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索、互动解决问题。
  3、注重学习过程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4、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引导学生反思小结,激励评价。
  6、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自信,打造一流。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3
    一、班级基本情况:
  各班根据具体情况制定。
  二、目的要求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和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以及圆柱、圆锥的体积。
  使学生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学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的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方法与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本册各项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初步拟订如下表:
  要求
  内容单元教学结束期末
  平均错误率速度平均错误率速度
  数学概念25%以内—20%以内—
  整数、小数、分数的口算——5%以内85% 达到每分4题
  四则混合运算20%以内—5% 以内—
  综合运用知识解答问题30% 以内—25%以内—
  三、教学措施
  1、突出比例的概念,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①把比例尺移到比例的概念之后教学,加强比例尺与比例概念的联系,又便于学生运用解比例的知识来解决有关比例尺的计算问题。②教学正比例概念之后接着教学反比例概念,并增加两个概念的联系和相比。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正、反比例的理解更好的判断实际问题中哪些量成正比例关系,那些量成反比例关系,即从两种相关联的量相对应的数的比值(商)或积一定来定义。一种量是怎样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有鲜明的印象。③在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的最后增加了不同知识解的例题和练习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强操作,重视研究图形的特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视加强学生的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每一个形体时,都引导学生观察形体的特征,然后进行一些实验,使学生看到一些感性的东西。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不仅对所学的形体特征加深了认识,对周围一些表面具有各种曲面的形体也提高了认识,此外,联系实际方面也有所加强。另一方面也应适当加强实际测量物体再计算表面积或体积的练习题。
  3、加强看懂和分析简单统计图的训练,注意要求适当。
  加强看懂和分析简单统计图的训练,为此,每个例题中在统计图后面都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看表或看图回答,逐步培养学生看懂统计图表和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加强学生对统计思想和方法的认识。另一方面在安排练习时注意多安排半独立完成的,少安排独立完成的,以免对制作统计图表要求太高。
  4、加强数学知识的整理,使所学得数学知识系统化
  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数学内容进行系统地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达到小学教学的预定目标。为了切实达到上述目的要求,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把小学的数学内容分为数和数的运算、代数初步知识、应用题、量的计量、几何初步知识、简单的统计六个部分,依次分别复习。(2)在复习每一部分知识时,注意加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复习数的意义时先复习自然数,而后复习整数,在复习分数,最后复习小数。这样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数的概念的发展,以及它们的联系和区别。(3)给出个部分知识的要点,以保证学生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的完整性,而且没有遗漏,由于是复习整理,而不是新授,根据不同的知识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基础,采取不同的呈现形式,特别注意启发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加以再现,整理和区分,这样既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又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4)在练习中既注意基本的训练,又注意适当加强灵活性和综合地运用知识的练习,以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理解能力。
  5、继续加强能力的培养
  (1)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教学圆柱、圆锥等形体的认识时,先让学生看实物摸型,引导学生分析每一种形体的特点。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以后,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和分析找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又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2)培养抽象、概括能力。例如,教学正比例概念时,通过两个例子,先引导学生分析每两种量的变化情况。再比较两个例子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在变化时有什么共同点,然后抽象,概括,,用字母公式表示出成正比例的关系。(3)培养判断、推理能力例如,教学百分数和分数互化时通过几个不同的例子,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分数化成百分数和百分数化成分数的方法。这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的能力。(4)培养迁移类推能力。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指出展开的面是一个长方形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移动小数点的位置的规律,再加以归纳总结。(5)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在计算方面继续培养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发现自觉地进行合理的计算,尽量使用简便方法。(6)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册时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后阶段。学生将要把小学的数学内容全部学完,这就要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四、具体做法
  1、同年级同科目的教师应经常研讨数学教学中的教材,开展互相听课的制度,共同探讨最佳的教学方法,相互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积极准备根据教材中的所需的教具与学具,为了学生能比较直观的观察,这样极有利于学生的直观认识,有利于教学。想方设法制作教具,也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进行多制一些口算卡片,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又可以反复的使用。
  3、狠抓“差生”的转化,对于差生的学习不能放松,首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补缺补差,使他们也能跟上班级的学习水平。也可以让好带差,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五、各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
  难点: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的理解及判断。
  关键:通过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结合实际进行教学。
  2、重点:圆柱体体积的计算。
  难点:应用本节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关键:充分运用电教手段、直观教具,对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行有目的,有步骤、有程序的引导,从而推导出计算公式和有关概念。
  3、重点:使学生会看统计图表,会制作简单的统计图。
  难点:绘制复式统计图。
  4、重点:①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混合运算。
  ②复合应用题、分数应用题:几何形体的知识。
  ③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系统化,并融会贯通。
  ②能应用所学知识对各类应用题分析,寻求灵活解答应用题的途径。
  ③发挥教材的内在智能因素,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5、关键:
  掌握小学阶段基础知识——概念、性质、法则和公式,以及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
  六、教学进度
  单元课目起讫日期周次课时节次备注
  一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3月1日—4日2414①三月八日放假半天
  ②五一黄金周放假七天
  ③六月一日开展活动一天
  ④ 第十周期中考试⑤六月三日至十七日期末复习考试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3月 7—2月11日34
  比例的应用3月14日—15日42
  整理和复习3月16日—17日42
  机动3月18日—3月21日52
  二圆柱3月 22日—25日5413
  圆锥3月28日—4月1日63
  整理和复习4月4日—8日74
  机动4月11日—12日82
  三统计表4月 13—14日8210
  统计图4月15日—22日8 — 96
  机动4月 25—4月26日102
  四数和数的运算4 月27日—5月10日10~11623
  代数初步知识5月 11日—13日123
  应用题5月16日—5月20日135
  量的计量5月23日—24日142
  几何的初步知识5月25日—5月31日14~155
  简单的统计6月2日—3日152
  五总复习6月3日—6月17日15~ 171111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4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情境分析(分析学科特点和班级情境“个性”)
  我们六年级有学生名字,有男生名字,也有女生名字。这些学生中,没有智障学生。这些学生来自“三村一段”的服务半径,基础成绩比较好。经过半年的共同学习和生活,这个班的学生形成了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团结友爱、关心集体、尊重老师的良好品德;他们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强,学习刻苦,成绩稳定。
  二、一般教学目的要求:
  1、让学生接触百分比的理解,了解扇形统计图,初步了解扇形统计图所描述的数据特征,根据扇形统计图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了解圆柱体和圆锥体的基本特征,探索和掌握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学会运用“置换”策略理解问题的含义,分析定量关系,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感受到“替代”策略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简单推理的能力。进一步积累解题经验,增强解题战略意识,获得解题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具体情况下,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尺度的含义和性质,尺度的含义,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从而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5、掌握通过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运算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通过系统复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一步理清相关内容的发展线索和逻辑联系,加深对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的理解,提高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综合应用。
  三、提高教学科研课题质量的主要措施:
  1、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倡学习方法多样化,注重学生亲身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多样化,注重一题多解,多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有效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这学期,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保持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营造愉快、开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愉快、开放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从而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班级情况分析:
  1.“双基”掌握情况: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2.学生学习习惯: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实行分工合作,各尽其责。能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
  3.学困生情况: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成绩不高。
  三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6
    一、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 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 周长和面积。
  5.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 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 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
  四、教学难点:分数乘法和除法、鸡兔同笼问题。
  五、班级情况分析:
  1.基本情况:本班共计54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9人。
  2.“双基”掌握情况: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3.学生学习习惯: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实行分工合作,各尽其责。 能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
  4.学困生情况: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成绩不高。
  六、教学改革措施:
  1、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
  4、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5、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七、后进生转化措施:
  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2、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3、重视与家庭的联系。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7
    一、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 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 周长和面积。
  5.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 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 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四、教学难点:用分数乘、除法和百分数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五、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从20xx学年一年的教学情况和期末考试反应的情况来看,整个年级对数学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好,大部分学生都达到优秀等级,这 于我们 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孩子们的刻苦努力是分不开的。不过 从期末 老师提供的试卷分析和抽样情况来看,孩子的计算能力普遍比较薄弱,有部分孩子应用题的读题解题方面还得加强,还有在操作题上孩子也时常出现遗漏,这些方面平时在教学时需要强调。与此同时,我们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要适当做出调整,在能确保孩子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课堂教学应向学生倾斜,摒弃满堂灌,多让学生多参与多交流,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喜欢的,家长满意的,高效的。当然,为了能够让学生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
  六、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9、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10、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七、课时安排
  一单元:位 置...........2课时
  二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6课时
  2、解决问题..............4课时
  3、倒数的认识...........1课时
  4、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单元: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5课时
  2、解决问题..............3课时
  3、比和比的应用.......4课时
  4、整理和复习..........1课时
  四单元:圆
  1、认识圆...........2课时
  2、圆的周长........3课时
  3、圆的面积........3课时
  4、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单元:百 分 数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1课时
  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3课时
  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9课时
  4、整理和复习..........1课时
  六单元:统 计
  1、扇形统计图........1课时
  2、合理存款...........1课时
  七单元:数学广角..............1课时
  八单元:总 复 习 ..............10课时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8
    一、 教材分析:
  1、首先提出圆的面积计算和其他已经学过的图形的面积计算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做出假设与猜想,并通过多次的检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2、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得出结论,使学生感受科学的严谨,启迪学习态度和方法。
  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内容分析:
  1、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掌握平面图形的计算方法
  2、学习本课的入手点及目的:
  在学习圆的面积之前,学生已经掌握其他平面图形的计算方法。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和圆的面积的关系,总结出圆面积计算方法。
  本文导航 1、首页2、教学目标3、教学过程4、课后练习
  三、 教学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圆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推力能力。
  2、能运用圆面积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知识与技能:通过动手实践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探索圆面积计算方法和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飞关系,并能正确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三)解决问题:能结合具体情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四)情感与态度: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 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
  四、 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2、采用“问题情景—探究交流—得出结论—强化训练”的模式展开教学。
  3、教学评价方式:
  (1) 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观察、总结、训练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
  (2) 通过判断和举例,给学生更多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揭示思维过程和反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
  (3) 通过课后访谈和作业分析,及时查漏补缺,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本文导航 1、首页2、教学目标3、教学过程4、课后练习 六、 教学和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 问:已知圆的直径或半径怎样求圆的周长?(c=2πr或c=πd)
  2. 课件:出示一块圆形的苗圃。如果要给这块苗圃围栅栏,是求什么?(圆形苗圃的周长)
  3.我们以前学过正方形、长方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谁能概括一下什么是圆的面积?请同学们用手摸出学具圆的面积。
  3. 提问:如果圆的半径是2分米,你能猜猜这个圆的面积有多大?(同学们纷纷地猜测,有的学生可能说这个圆面小于所在的正方形面积)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怎样计算圆的面积。(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 二〉、动手实践
  [引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正方形、长方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是计算方法,通过动手将圆拼成我们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你能总结出圆的面积和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之间的关系吗?
  1、[学生回答] 分组交流、讨论 拿出已准备好的学具,说说你把圆剪拼成了什么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演示:请看大屏幕,把圆分成16等份,拼成了近似平行四边形,再分成32等份,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再分成64等份,拼成近似长方形,你发现什么?(如果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细,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于长方形。)
  2、[学生回答] 总结圆面积计算公式的语言描述: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3、[学生回答]圆面积计算公式:
  s=πr2
  本文导航 1、首页2、教学目标3、教学过程4、课后练习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口答,根据半径计算出圆的面积:(抢答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r=1 r=2 r=3
  2、练一练
  r=9,s =______________;c=12.56,s =_______________;
  r=5,s =_____________; d=8,s =_______________;
  〈四〉、[学生小结]
  你认为圆面积计算公式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1) r2=r×r
  (2) π取3.14。
  〈五〉、知识应用
  用一根长3米的绳子,把一只羊拴在树杆上,羊的最大活动范围是多少?
  〈六〉、学生自我评价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悟?
  本节课,我们自己通过计算、分析结果,总结出了圆面积计算公式。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团结协作共同取得了进步。
  〈七〉[作业]随堂练习 课本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生活实例在师生、生生交流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百分数。
  2、数学思考: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问题解决:利用百分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情感与态度:受到热爱家乡的思想教育,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来玩一个投球的游戏,下面请两个同学(红队和蓝队)上来投球,其他同学心理可以有一个拥护的对象。
  第一回:(都是投十个)
  问:两个队谁的水平高?为什么?
  第二回:(一个同学投十个,一个同学投四个)
  问:这回同学们看看是谁的水平高?又为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后交流(几种结果)。引导出投中数占投球总数的比率,给予表扬。
  学生计算。(在这里我们运用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师: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求命中率等的一些比率,通常都把他们化成分母是一百的分数,这样便于比较。
  学生通分。哪个队的水平高?
  二、教学新课
  刚才我们讲的这些数就是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
  那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又有什么特点呢,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学习有关百分数的知识。(板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1、 百分数意义的探索
  (1)下请同学们来看这道题目(出示书上两例题)。
  例如:
  绿峰林场去年种杨树100棵,成活了98棵;种杉树400棵,成活了380棵;种松树500棵,成活了485棵。
  可以算出:
  杨树成活的棵数是杨树总棵数的98/100;
  杉树成活的棵数是杉树总棵数的380/400;
  松树成活的棵数是松树总棵数的485/500。
  师:由于这三个分数的分母不同,要比较哪种树成活的棵数所占的比率大,就困难一些,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
  杨树成活的棵数是杨树总棵数的98/100;
  杉树成活的棵数是杉树总棵数的95/100;
  松树成活的棵数是松树总棵数的97/100。
  师:说一说每种树成活棵数所占的比率各是多少?哪种树成活的棵数所占的比率大一些?这三个结果表示的都是什么?
  又例如:一个工厂从一批产品中抽出200件,经检验,有198件合格。
  师:这批产品合格的件数占总件数的百分之几?这里的比率表示谁是谁的百分之几?
  (2)谈论、归纳。
  师:98/100,95/100,97/100,99/100他们有什么相同点?他们都表示什么?
  师:这些分数分母都是100,都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板书意义)
  2、指导书写
  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百分数,和百分数交了朋友,但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怎么写呢?请同学们自学书90页。
  师生交流怎样把百分数写规范、美观?
  请同学们把黑板上这些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百分数。
  比赛:在三十秒内写十个百分数,写完可自己出题多写几个。
  师:停。数一数,你写了几个百分数?直接说出你写了几个百分数,这太简单了。你能用刚学的百分数说一句话,让大家猜一猜你完成的情况吗?
  3、生活中的百分数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看见过百分数呢?下面拿出你收集的百分数,在小组中相互交流一下,然后在全班介绍。(毛线商标、酒商标等,说出这些百分数的意义)
  信息发布:
  师:老师在课前也收集了一些百分数,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看。
  出示信息
  (1)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一次性筷子全*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
  (2)据了解,某西欧国家发射人造卫星的成功率为90%,我国发射人造卫星的成功率是100%。
  (3)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0%,陆地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30%。
  说一说:通过以上信息,你了解到什么?
  4、举例辨析,揭示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师出示下面一题,组织学生口答。
  下面哪几个分数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哪几个不能?说说为什么。
  (1)鸡的只数是鸭的75/100;
  (2)一堆煤97/100 吨,运走了它的75/100 。
  (3)23/100米相当于46/100米的50/100 。
  师生讨论:
  (1)这三句话中的几个分数,哪几个是百分数?为什么?
  (2)97/100吨、23/100米、46/100米为什么不是百分数?
  (3)谁能说出百分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分数: 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也可以表示某个具体数量。
  百分数:只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不能表示一个具体数量。
  师小结: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只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百分数后面不带单位名称。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5、读出百分数,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先让学生自由地读练习十九第1题中的百分数。读后提问:
  (1)1%是最小的百分数吗?这组百分数中还有比1%小的百分数吗?(0.05%)
  (2)百分数的分子有的是小数,有的是整数,有的大于分母,有的小于分母,还有的等于分母,这是为什么呢?(指出:百分数固定分母是100,也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100份,可能表示这样的0.05份、1份、100份、121.3份、300份等)
  三、联系实际,巩固应用
  1、教师课件出示90页练一练图。
  用分数和百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教师先用红色画上8格,让学生用分数和百分数表示出来,并说出8%的含义。然后学生完成其他。
  2、练习十九第3、5题。
  四、游戏
  剪刀、石头、布
  同桌十次,想一想:你赢了对方几次?你赢的百分率是多少?输的是多少?
  五、课堂小结,反思体验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指名回答。
  还有疑问吗?
  师:同学们,今天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名人名言,与大家共勉。(课件出示)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10
    课前准备:带有圆点的纸。每组一张纸、检测纸。调查,“圆,一中同长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的意思
  课前交流:今天,老师有幸和我们这么多优秀的同学一起学习,老师感到十分的高兴,所以我想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课件出示,“温故而知新”几个字,你们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要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教师小结:经常温习功课,不但不会让我们忘记所学的知识,而且还可以使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有新的感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所以大家要做到边学习新知识,边复习旧知识,进行系统的掌握。上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课件出示小明的寻宝情境图:
  师:小明参加奥林匹克寻宝活动,得到一张纸条,想知道纸条上的信息吗?
  示“宝物距离左脚三米。”
  师:读!()宝物可能在哪呢?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张纸,上面的黑点表示小明的左脚,你能在纸上画出宝物可以在哪吗?开始画。(生:画)
  师:举起来展示给周围的同学看看。
  师:你能用一句话说出宝物有可能在哪吗?生:宝物在以左脚为圆心,半径为3米的圆上。
  课件展示
  师:很好,同学们一下就想到用学过的圆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这节课,就让我们重新回到圆的知识殿堂,寻找我们曾经熟悉的知识,相信大家一定有新的收获。板书:圆的复习。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师: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复习有关圆的知识,你们完成了吗?拿出来让老师欣赏欣赏。都非常棒!
  师:那么,下面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然后综合每位同学的意见,再进一步补充完善知识网络图。(课前要指导学生知识整理的方法)
  2、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组间巡视指导整理的方法。
  3、、全班汇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要求四位同学都到前面。一位学生根据自己整理的内容进行汇报,其他小组的同学听后进行评价,补充,提问。)(培养学生评价质疑的能力。)用同样的方式展示其他组不同的整理方式。整理方式有:树枝图,表格,分类列举,逐一列举等方式。(要进行课前的培训)
  师:哪一组愿意来汇报展示自己组的交流成果?(指组)在汇报之前跟大家提个要求:其他小组的同学认真听,听完后给予恰当的评价,汇报不完整的地方可以给予补充,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提出疑问。
  (在学生评价分析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汇报周长和面积的推导公式,并用课件展示。)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同学们通过整理,已经系统的掌握了圆的知识。相信同学们运用知识的能力一定也很高,愿意再一次接受挑战吗?
  (一)基本练习(课示:“圆,一中同长也”)
  1、理解《墨经》中记载的“圆,一中同长也。”
  师: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了关于圆的精确记载。墨子在他的著作中这样描述道:“圆,一中同长也。”所谓一中,就是指一个——?生:圆心。
  师:那同长又指什么呢?生:半径一样长。
  师:还可以怎么说?生:直径一样长。
  师:那下面这句话对吗?
  (课件出示)判断题:圆的所有半径一样长,所有直径一样长()
  2.理解俗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师:有句俗语是这样说的:(课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
  生: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师:其实这句话本来来自古代木匠术语,木工用“规”打制圆窗、圆门、圆桌、圆凳等,而“矩”则是打制方形门窗桌凳等必备的工具。再后来却成了人们生活中一条重要的人生准则。从中我们也知道画圆要用什么工具?生:圆规。
  师:还记得怎么用圆规画圆吗?生:记得。
  师:那我们来试试,好吗?
  课件出示:画一个周长为9.42厘米的圆。(生画后交流画法)
  师:你们是怎样画出周长是9.42厘米的圆的?
  过渡语:(边说边课件出示填空题:()确定圆的位置,()确定圆的大小。)从刚才画圆的活动中,我们又深刻地体会到了。。。
  3.理解《周髀算经》中记载的“圆出于方,方出于矩”。
  师:“没有规距,不成方圆”难道真的没有圆规,就画不出圆了吗?
  师:其实,在我国古代《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记载,(课件出示:“圆出于方,方出于矩。”)说“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生:……
  师:“圆出于方”,是指最初的圆形并不是用现在的这种圆规画出来的,而是由正方形不断切割而来的。(动画演示正方形向圆的渐变过程)
  师:如果告诉你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你能获得关于圆的哪些信息?生:圆的直径是6厘米,半径是3厘米。
  4.在太极图中加深对“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的理解。(课件出示:太极图)
  师:说起中国古代的圆,下面的这幅图案还真得介绍给大家,认识吗?生:认识,它是阴阳太极图。
  师:知道这幅图是怎么构成的吗?(课件演示)
  生:它是用一个大圆和两个同样大的小圆组合而成的。
  师:(课件演示)如果告诉你小圆的半径是3厘米,你又能知道什么呢?
  生:小圆的直径是6厘米;大圆的半径是6厘米;大圆的直径是12厘米;小圆的直径相当于大圆的半径。
  3cm
  4cm
  (二)综合练习
  1、(课件出示)师:看了这两个圆,你获取了什么信息?能计算出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吗?(男、女生分别计算大圆和小圆的周长和面积)
  师:哪位同学愿意到黑板前计算。
  (请一名男同学、一名女同学到台上板演。)
  2.师:如果把上题中的两个圆合并,(课件出示下图)认识这个图形吗?会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吗?
  生独立计算后,师有选择地展示生的解法。生1:3.14×32-3.14×22=15.7(cm2)
  生2:28.26-12.56=15.7(cm2)
  师总结: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死套公式。像这一题,就可以直接利用已知的信息来解决。
  (课件出示下图)师:现在阴影部分的面积又是多少呢?
  生:还是15.7cm2。与刚才阴影部分的面积一样大。
  师:也就是说,只要小圆在大圆里,无论小圆的位置怎样变化,阴影部分虽然形状变了,但大小不变。
  (三)拓展性练习
  (课件出示下图):有三个相同的圆,半径为2厘米,连接三个圆心,求三个阴影部分的面积的和是多少?
  师:你可以独立思考,如果想不出来可以与同组同学共同研究,相信你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的。
  (生合作探究后,展示方法。)谁来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生: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把三个阴影拼起来,正好是一个半圆,所以面积是:3.14×2×2divide;2=6.28(cm2)(课件展示拼后的半圆图形)
  师:你能用转化的方法把三个阴影通过移动,组合成一个半圆,真能干!那中间这个蕊(空白部分)的周长又是多少呢?(课件出示)
  生:这个蕊的周长也恰好是圆周长的一半,所以是3.14×4divide;2=6.28(cm)(课件出示)
  四、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教师为每一位同学准备检测纸一张,独立完成,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灵活掌握本环节的处理。)
  师:1、同学们的表现真棒!老师还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份检测题,开始吧!(生独立做题)
  2、通过这节课的整理复习,你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