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文网
导航:网站首页 >

数学的日记【合集15篇】

时间:2024/3/3 11:33:00
 
骄傲的活着,这才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要做的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的日记【合集15篇】,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一下噢。
  数学的日记1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我和妈妈去桔园摘桔子。我们来到了果园,看见一个个桔子正冲着我笑。我们摘了许多桔子,我们决定拿到了市场上去卖。晚上回家,我问妈妈共卖了多少元钱?妈妈说:“桔子500克1元,我卖掉了25千克,一共卖了多少元呢?你算算吧!”我想了想,说:“25千克=25000克,25000÷500=50,50×1=50(元)。今天卖桔子共赚了50元!”妈妈听了,微笑着说:“你真棒!”我开心地笑了。
    有趣的数学
    今天傍晚,我和表姐在操场上玩,我们在操场边发现一张面积大约是一平方米的正方形废纸板,表姐看了看,说:”小婧,如果把这个纸板分割成一个个面积为一平方毫米的小正方形,再把这些小正方形一个紧挨一个的接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会有多长呢?”我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这能有多长,顶多不过四米吧!”表姐笑了笑说:”你先别急着下结论,让我们一起来算算吧。”
    我理了理思路,开始了片刻的思考:1平方米等于100平方分米,……1000000平方毫米的正方形的边长就是1000000毫米,那1000000毫米不就是100米吗?哇!这条由一些一平方毫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直线竟长达100米。
    此时,我明白学习数学不能只是简单地把题目看一看,就轻易的下结论,应该认真想、仔细算,才能做得对,并探究到其中的奥妙。
  
    数学的日记2
      “哇。明天就要语文数学考试了,我好紧张呀。”我张大嘴小声地念着。我又一想,脑子里冒出一连串的问题:数学难吗?语文的作文是什么呢?我用手挠了挠脑袋。
    考试终于就要到了,我即紧张又兴奋,一下子心中好像有好几面小鼓在“咚咚咚”地敲着,一下子又好像有好几个小精灵在喊着:“加油。加油。”这时,调皮的汗娃娃“跑”到了我的手心里。
    数学试卷发下来了,教室里鸦雀无声。我把试卷粗粗地看了一遍,慌忙答题。教室里一片“沙沙沙”的写字声,考场就是战场,这话一点不假。你看,同学们不都在紧张地战斗吗?
    试卷很顺利地答完了,心里松了一口气,但时间还早。我拿出一张草稿纸,开始仔细地检查。呀。一题写错了,我连忙从铅笔盒里取出橡皮,把错题擦了,并写上正确答案,心里直侥幸:“幸好我认真检查了。”
    数学考完了,发语文试卷了,我首先匆匆地看了一下作文,作文内容是续编故事。心想,这是我拿手的呀。心里不免松了一大截。
    我一下子就把前面的题目写完了。终于写到作文了,我边想边写,手中的笔就像一个会跳舞的小人似的。我读了读作文,还挺有趣的,我心里甜甜的,讨厌的紧张大婶也被赶走了。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如释重负的含义了。
  
    数学的日记3
      今天,我还是去妈妈的专卖店打工,正在为数学日记写什么的时候发愁呢,突然心生一计,我就来算一下店员们的工资怎么算的。
    通过妈妈,我知道了工资是底薪加提成算的,首先我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底薪和提成,底薪是每月必发的,也就是说,只要你按天数上班,就可以得到,底薪是1000元,提成是卖出多少货物,比如:你卖出300元的衣服,那么提成是那五十分之一,那么就是15元,妈妈说他们的员工,工资一般在2500-3000元,按最好的员工,我们来算一下她(他)的提成,首先应该减去底薪的1000元,就是3000-1000=xx(元),我们在用xx×50=100000元。由此而知,售货员阿姨们赚钱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们应该理智消费,不该买的不买,该买的也不能不买。
    现在我们来算一下她(他)一年可以挣多少钱,我们用一个月挣的钱乘12个月,就是3000×12=36000(元),我知道以前人的工资,一年只能挣上100元多,如今却可以挣上3万多元,证明我们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渐上升,我们的社会也越来越发达了。
    数学就是这样,生活中处处可见。
  
    数学的日记4
      “哈哈”我正和同桌说着笑话呢,可惜上课铃打了,不能再讲笑话了,只能静静地等着老师来为我们上课。
    “啊啊!”几声惊呼中,也包括着我,因为,我看见数学老师手里拿着白白的试卷!我觉得我要晕厥了。尽管我数学还好!
    据同学们所说,我当时表情呆滞,面色苍白,浑身在抖,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很恐怖!我只是歉意地笑笑。
    试卷刚发下来要做,我的手已经颤抖不止,笔也拿不准,写出来的名字都是歪歪扭扭的,像是在扭“秧歌”。
    看着白纸黑字,我脑子里一片空白,以前学过的“解题方法,解题技巧”都忘到“抓哇国”去了,一筹莫展。我花了十几分钟,才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开始答题,而别人早已回答一面题目了。
    我开始正常答题。时间“嘀嘀嘀”的走着。
    回家后,我将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有些生气又觉得有些好笑地对我说:“你至少是拿过奥数一等奖的人,怎么对自己这么没信心呢?你呀,就是缺乏自信!”
    又一次数学考试,不知道这次到底会考多少呢?
  
    数学的日记5
      这几天,老师布置的作业不算多,可是放学总是很晚,写完作业,已经很晚了,怎么看那诱人的电视。于是我是中午一顿狂写,晚上的作业就所剩无几了。好棒。
    这天,我还像原来一样摊开“练闯考”,一道题映入我的眼帘:一桶油,第一次用去了1|3,正好是4升,第二次用去整桶油的1|4,还剩下多少升?
    我马马虎虎的扫了一眼:“太简单了,直接用方程来接不就行了。”我飞快的写着,写到一半觉得不对劲:一共有两个未知数,这可怎么写啊?二元方程还没学,怎么解?
    我擦掉方程,冥思苦想,一会儿画画图,一会儿又列列算式,想了半个钟头也没想出来一点头绪:两个未知数,该怎样解决?我把注意力全都集中到了1|4,根本就没有想到1|3,却不知道,这个1|3大有学问。
    老爸回来了,我还没有解出来这道题,只好向老爸求救。爸爸看了看题,笑道:“题并不难啊。”“不难吗?”我忍不住反问了一句,“它这上面有两个是未知数,1|4和剩下的油。”爸爸说:“那是你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别的地方。
    “看,1|3升正好是4升油,那么一共有多少油……12升油,那12升油不就能求出1|4是多少升油了么?“诶,对呀。我怎么没有想到从1|3来入手呢?
    我回到房间里,解出了这道题。
    仔细想想,这些年来数学上的”拦路虎“不就是这些吗?一些问题表面上看觉得很难,可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解题,是不是就不难了呢?
    这一点,我怎么没有想到。
  
    数学的`日记6
      我常听老师讲,数学对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数学。这次通过亲身体验,我才真正地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
    星期天,舅舅开车带我们一家去洛阳玩,我开心极了。大城市就是不一样,到处高楼林立,商场里热闹非凡。一家家专卖店都在搞“双十二”促销活动。妈妈领我去美特斯邦威MooMoo店里买衣服。我一眼就看中了一件红色的羽绒服,一看吊牌价499元,好贵啊!售货员阿姨说:“小朋友,买两件可以打6。9折,很划算哟!”我们又给弟弟挑了一件蓝色的羽绒服399元,终于可以打折了。阿姨麻利地帮我们计算:“499×0。69=344。31,399×0。69=275。31,344。31+275。31=619。62,四舍五入一共620元。”妈妈说:“咱们那里也有活动,第一件原件,第二件打五折。”我一听“五折”,就拉着妈妈说:“妈妈,别买了,去我们那儿买便宜。”妈妈说:“你好好核算一下,看在哪儿买便宜?”第一件499元,第二件399×0。5=199。5,合计499+199。5=698。5元,结果真令我意外,在洛阳买便宜了将近80元呢!“阿姨,快帮我们把衣服包起来!”我不好意思地说。大家都笑了。
    嘿,生活处处皆数学啊!看来以后我可要更加努力学好数学了,要不然就买亏了。
  
    数学的日记7
      数学有一套抽象的理论,在人们的印象中,数学是一门深奥的科学。但对于小学数学活动来说,要打破数学与生活的隔阂,就要试图从观察、寻找身边的数学入手,引导同学们发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认识和探索数学的兴趣。为了帮助大家,小编特此搜集了和爸爸学小学生数学日记。
    今天早晨,我写完作业,准备出去完。这时爸爸走了过来,他面带微笑地问我:“儿子,我问你,比例尺学过了吗?”“当然学过了!”我大声地回答道。
    “那好,让我来考考你。”于是,爸爸边说边在纸上画起了图。爸爸对我说道:“着个零件的实际长度为5毫米,图上距离是10厘米,你说这副图比例尺是多少?”“那不简单吗?10厘米=100毫米,5:100=1:20,”这张图的比例尺是1:20我脱口而出。爸爸笑眯眯地说:“对吗?”想想看,比例尺的意义是什么?”我想了想说:“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那你是这样求的吗?”爸爸反问道。
    我恍然大悟,说:“我知道错在哪里了,我算成了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比了。着个图上的零件距离为100毫米,实际距离5毫米,比例尺20:1。”
    “这就对了!”这是一种特殊的比例尺,比的前项大与后项,化简后比的后项一般为1,把实际物体放大后就要用这种比例尺。“儿子,你能及时改正错误,我为你骄傲。”
    听了爸爸的夸奖,我很高兴。
  
    数学的日记8
      昨天傍晚,我和姥姥去买西瓜,这次我的任务是自己跟瓜农讨价还价,买到好吃的西瓜。
    小区门口有一排卖瓜的摊子。我先来到第一家瓜摊前,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独立买西瓜,我轻轻地问她:“西瓜多少钱?”“7毛。”我心想:西瓜怎么这么便宜呀?。我就说:“1元钱我买两个,行不行?”瓜农笑了:“一个都要五、六块钱呢,你一块钱就想买两个?7毛是一斤呐。”“哦。”我觉得特别不好意思。突然,我发现前面有一个瓜摊卖的是黄瓤西瓜,是我最喜欢吃的。“哈哈,这下帮我解围了。”我立刻拉着姥姥:“姥姥,我们去买黄西瓜吧。”然后,我飞快地跑过去。
    这回,我有点经验了,我知道瓜农说的7毛钱是什么意思了。我立刻要去和他讨价还价。可姥姥说我不会,她就去买了两个西瓜,可也只便宜了5毛,也就是6毛5分一斤。
    把西瓜送回家后,我还是不甘心,又自己去了另一个瓜摊。这次,我成功地谈好了价钱,我的成绩可比姥姥的好多了:原来也是7毛一斤,我砍到6毛5分一斤,挑了一个西瓜,一共是9斤,也就是9x0。65=5。85(元),我又顺利地谈到5。5元,成交。
    这次买瓜收获可不小啊。
  
    数学的日记9
      不久前,我们学了轴对称图形,我发现好神奇哦!在一次考试中,我发现了一个秘密。比如 这个图形,开始我只看出了一条对称轴。当时我不小心把试卷弄到了地上,我俯下身子去捡,却意外地看出了另外一条对称轴。我欣喜万分!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个图形,结果发现了三条对称轴!我知道了,一个图形,只要换一个角度,就有新的发现,就像这个图形,最终发现了几条对称轴。这真是一个好办法!这与《画杨桃》的故事所包含的意义是一样的。
    别让“验算”溜走
    在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数学测验中,考生总是做完就得了,大部分人不会去检查、验算;一次测验的结果出来了,约50%的人是因为马虎,没考好。那么,怎样的验算是正确的呢?
    据我的经验得出,口算题的验算是用得数加/减/乘/除其中一个数,看所得的数是不是另一个数;填空题一般是公式,概念,只要读一读,背一背,正确的答案也就出来了;方程验算,把得数代入原式里,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最难的、最麻烦的是应用题,首先要保证式子符合题意,如果不肯定,可以先在草稿纸上写一写、算一算,然后用逆算的方法验算。
    好了,朋友们,验算是一种奇特的东西,你努力,它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你懒惰,它会让你难受。朋友们,千万别让验算溜走,因为它寂寞,你也会寂寞。
    最后,祝你们拥有验算,取得好成绩。
  
    数学的日记10
      每次见你,你不是在苦思冥想一道数学难题,就是在埋头苦干拼命刷题。可以说,在数学上,你从未丢失过自信!你就是那个大大咧咧的男孩刘梓同。
    你一头短发,干脆利落,两眼总是闪着锐利的光芒,似乎可以秒杀一切。
    你总是用手支着脑袋,凝视远方,谁也不知道你在思索着什么。
    数学课上,从来都少不了你踊跃发言的身影。记得有一次,你上台为大家讲解题目。只见你快步走上讲台,自信满满地、有理有据地进解着,竭尽所能地用自己所学知识,尽可能的让大家理解明白。你还学着老师的样子,在黑板上画个“草图”,虽然并不是特别完美,但我们都懂了。在数学上,我有许多地方需要向你学习,也总会把羡慕、赞赏的目光投向你。
    还记得上一次开家长会时,我们在图书馆里,你和李元丰正热火朝天地讨论着数学问题。我因不能讲话为原因打断了你,你只好恋恋不舍地停止了讨论
    加油吧,少年!希望你能一直保持对数学的热情,在数学的海洋里遨游,学到更多的知识!
  
    数学的日记11
      寒假的时候,爸爸让我预习六年级第二卷的数学。我在数学练习册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圆锥底部半径为8分米,高度与底部半径的长度比为3: 2。这个圆锥体的体积是多少?分析:这是一个按比例分布的应用问题.
    没看多分析,就想通了问题,嗯?我还没学会如何计算圆锥的面积。我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叹了口气,准备继续看分析,然后我就想,过了这个寒假,我就不离开六年级二卷了?如果连这道题都不会,那我还是个好学生吗?是的,我必须自己解决。
    在这种问题之前,我总是要在脑海中建立一个模型,但我对这个问题非常谨慎,以免出错。我在纸上画了一个圆锥透视。仔细看看,嗯?如果这个图形是一个平面图形,那不是和三角形一样吗?这个圆锥体的立方面积不就是底部和高度相同的圆柱体面积的1/2吗?我立刻喜出望外。原来圆锥的面积还挺好找的!只要知道圆锥体的高度和底部面积,就能算出来吗?回到这个问题,它的条件告诉你底部的半径,等于告诉底部面积。它说高度与底半径的比例是3: 2,即底半径的长度是高度的2/3。那个高度不就是半径32=高度吗?所以,高度是12分米,底面积是200.96立方分米,锥面积是200.96 12 2=1205.76立方分米。
    “呼,终于解决了。”我吁了口气,通过这道题,我也发现数学中有很多东西是相通的,不需要知道所有的计算公式,只要能融会贯通,也能解决问题。
  
    数学的日记12
      今天我来讲讲数学老师李老师。
    李老师的个子很高,身材不胖不瘦,头发短短的,乌黑乌黑的,眉毛像弯弯的月亮,眼睛像两颗黑色的宝石,鼻子高高的,鼻梁上戴着一副近视眼镜,脸蛋有点红。
    李老师非常幽默,一天上课的时候,李老师让我们在数学本子的目录上提问题,到了混合计算的时候,一位同学问老师:“老师,怎么混合?”老师说:“+-×混合起来就是混合计算,鸡蛋,鸭蛋混合起来就是混蛋。”听到这句话,我们立刻哄堂大笑,有的不知不觉掉了手中的笔,有的捂着肚子笑,有的直擦眼泪
    有一次上课的时候,李老师对我们非常好,李老师让我们到操场上去估一下物体的长度。再用尺子量一下,记在纸上,可以找同学一起合作。我找了几位女同学一起去操场量物体,李老师也来了,后来一位同学说:“我们去量一下李老师吧。”我们都同意,李老师知道了也非常乐意配合我们。我们就在她身上量来量去,甚至弄脏了她的衣服,她也不生气,还笑着对我们说,量物体的时候要自信认真。
    你们觉得李老师是不是即幽默又风趣呢?
  
    数学的日记13
      今天下午我们去图书馆看袖珍科技展,因为爸爸不在家,只能坐出租车去。
    在出租车前排的中间位置有一个黑色的小盒子,司机叔叔放倒写着“空车”两个字的牌子后,盒子里发出吱吱的打字声,上面还有几个红色的数字在跳动。我很好奇,妈妈告诉我,这叫计价器。我又问叔叔,它是怎样来算价钱的?叔叔耐心地讲了起来:“每个城市都有出租车的起步价,我们宁波的起步价是10元,能开3。5公里,再加1元的燃油附加费,就是11元了。”“那超过3。5公里怎么算呢?”叔叔说:“十公里内,每公里2元,十公里外,每公里3元。如果车子刚好行驶了10公里,你们算一下该付多少钱呢?”我和妈妈一起算起来,从3。5公里到10公里行驶了:10—3。5=6。5(公里),6。5×2=13(元),再加上起步价11元,就要付:11+13=24(元)。
    妈妈说:“我们以前打的去外婆家用了33元,你能算一下,从我们家到外婆家有多少路程吗?”
    我想了想,33元>24元,这个路程肯定超出了10公里,先算超出多少钱,再算超出的路程就可以了,33—24=9(元),10公里后每公里时3元,9÷3=3(公里),再加上之前的10公里等于13公里。
    耶,我算对啦!同学们,你们会算了吗?
  
    数学的日记14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
    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数学的日记15
      20xx年X月X日晴天
    刚接触“统计”这个词时,我觉得它很好奇,后来因要“画统计图”又感到对它有点厌烦,再到最后认识到“统计图”在生活中很方便,转而开始喜欢上了“统计”。
    不仅是课本上,生活中没有统计图也是不行的。社会调查要用条形统计图,想看自己学习成绩是否提高用折线统计图最方便,了解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要看扇形统计图……把统计图画在纸上,各种情报一目了然。试想一下,假如没有统计图,用文字表达将会多么麻烦。
    扇形统计图是我们这个学期才开始学的。起初当我一看到“扇形”这个词就想了扇子,以为它是扇子形状的,后来才知道扇形统计图的整体是圆形的,因为它的各部分形状是扇形,才取名叫“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上各部分与总量之间的百分比加起来都等于100%,它表达了各部分数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就如同一个圆上的角合并起来是一个周角一样,不只是扇形统计图,其他统计图都有自己的优点,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都需要它们的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