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文网
导航:网站首页 >

解方程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时间:2024/3/3 11:33:00
 
王者的路必定坎坷请踏平荆棘走向王者的宝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解方程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一下噢。
    解方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等式性质1解方程;
  2、理解移项的概念;
  3、学会移项。
  教学重点:利用等式性质1解方程及移项法则;
  教学难点:利用等式性质1来解释方程的变形。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上节课的想一想引入新课:等式和方程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方程是等式,但必须含有未知数;
  等式不一定含有未知数,它不一定是方程。
  2、下面的一些式子是否为方程?这些方程又有何特点?
  ①5x+6=9x;②3x+5;③7+5×3=22;④4x+3y=2。
  由学生小议后回答:①、④是方程。
  分析这些方程得:①等式两边都是一次式或等式一边是一次式,另一边是常数,②这些方程中有的含一个未知数,也有的含两个未知数。
  我们先来研究最简单的(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的一元一次方程。
  3、一次方程:我们把等号两边是一次式、或等号一边是一次式另一边是常数的方程叫做一次方程。
  注意:一次方程可以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数:如上例的④。
  4、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5、判断下列方程哪些是一次方程,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口答)
  ①2x+3=11;②y=16;③x+y=2;④3y-1=4y。
  6、什么叫方程的解?怎样解方程?
  关键是把方程进行变形为x=?即求得方程的解。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如何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点出课题)利用等式性质1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讲解新课:
  1、等式性质1:
  出示天平称,在天平平衡的两边同时都添上或拿去质量相同的物体,天平仍保持平衡,指出:等式也有类似的情形。
  强调关键词:“两边”、“都”、“同”、“等式”。
  2、利用等式性质1解方程:x+2=5
  分析:要把原方程变形成x=?只要把方程两边同时减去2即可。
  注意:解题格式。
  例1 解方程5x=7+4x
  分析:方程两边都有含x的项,要解这个方程就需要把含x的项集中到一边,即可把方程变形成x=?(一般是含x的项集中到方程的左边,使方程的右边不含有x的项),此题的关键是两边都减去4x。
  (解略)
  解完后提问:如何检验方程时的计算有没有错误?(由学生回答)
  只要把求得的解代替原方程中的未知数,检查方程的左右两边是否相等,(由一学生口头检验)
  观察前面两个方程的求解过程:
  x+2=5
  x=5-2 5x=7+4x 5x-4x=7
  思考:(1)把+2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发生了什么变化?
  (2)把+4x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符号改变)
  3、移项:
  从变形前后的两个方程可以看到,这种变形相当于: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我们把这种变形叫做移项。
  注意:①移项要变号;
  ②移项的实质:利用等式性质1对方程进行变形。
  例2 解方程:3x+4=2x+7
  解:移项,得3x-2x=7-4,
  合并同类项,得x=3。
  ∴x=3是原方程的解。
  归纳:①格式:解方程时一般把含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以便合并同类项;
  ②解方程与计算不同:解方程不能写成连等式;计算可以写成连等式;
  ③一个方程只写一行,每个方程只有一个等号(理由:利用等式性质1对方程进行变形,前后两个方程之间没有相等关系)。
  三、课堂小结:
  ①什么是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
  ②等式性质1(找关键词);
  ③移项法则;
  ④应用等式性质1的注意点(例2归纳的三条)。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后记

    解方程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55—57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演示操作理解天平平衡的原理。
  2、初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3、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
  4、、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会检验方程的解。
  教学难点:利用天平平衡的原理来检验方程的解。
  关键:天平与方程的联系。
  教具 : 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回顾旧知,引出课题(出示课件)
  1、实物演示:天平平衡的实验。
  师:老师在天平的左边放了一杯水,杯重100克,水重X克,一杯水重多少?
  生:(100+X)克
  师:在天平的右边放了多少砝码,天平保持平衡呢?(教师边讲边操作100克、200克、250克)
  师:请你根据图意列一个方程。
  生:100+X=250(课件显示:100+X=250)
  2、这个方程怎么解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两个概念
  师:(出示课件)那你猜一猜这个方程X的值是多少?并说出理由。
  生1:我有办法,可以用250-100=150,所以X=150.
  生2:我有办法,因为100+150=250,所以X=150
  生3: 老师我也有办法,我是这样想的,假如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100,就能得出X=150
  师:XXX同学的想法太棒了!我们一起探索验证一下。请看屏幕,怎样操作才使天平左边只剩X克水,而天平保持平衡。
  生:我在天平的左边拿走一个重100克空杯子,在天平的右边拿走100克的砝码,天平保持平衡。
  师:你能根据操作过程说出等式吗?
  生:100+X-100=250-100
  师:这时天平表示未知数X的值是多少?
  生:X=150
  师:是的,XXX同学的想法是正确的,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100,就能得出X=150。我们表扬他。
  师:根据刚才的实验,我们来认识两个新的概念———“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师:指着方程100+X=250说:“X=150是这个方程的解。(课件显示:方程的解)
  师:
  100+X=250
  100+X-100=250-100
  指着方框说:“这是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师:在解方程的开头写上“解:”,表示解方程的全过程。
  师:同时还要注意“=”对齐。
  师:都认识了吗?请打开课本第57页将概念读一次,并标上重点字、词。
  师:你们怎么理解这两个概念的?
  (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想法?
  生1:“解方程”是指演算过程
  生2:“方程的解”是指未知数的值,这个值有一个前提条件必须使这个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师:“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两个解有什么不同?
  生:“方程的解”的解,它是一个数值。“解方程”的解,它是一个演变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组内交流、合作,达到培养学生自主、互助的精神。]
  2。教学例1。
  师:要是老师出一个方程,你会求这个方程的解吗?
  生:会。
  师:请自学第58页的例1的有关内容。
  [学生独立学习例1的有关内容,设计意图: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学习,让学生发现]
  师:四人小组讨论方程左右两边为什么同时减3?
  [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师:(出示例1)左边有X个,右边有3个,一共用9个。根据图意列一个方程。
  生:X+3=9(板书:X+3=9)
  师:X+3=9这个方程怎么解?我们可以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帮助理解,请看屏幕。
  师:球在天平不好摆,老师在天平上用方块来代替它。怎样操作才使天平的左边只剩X,而天平保持平衡。
  生:天平左右两边同时拿走3个方块,使天平左边只剩X,天平保持平衡。师:根据操作过程说出等式?
  生:X+3-3=9-3(板书:X+3-3=9-3)
  师:这时天平表示X的值是多少?
  生:X=6(板书:X=6)
  师:方程左右两边为什么同时减3?
  生1:使方程左右两边只剩X。
  生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3,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师:“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3,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就是解这个方程的方法。
  师:这个方程会解。我们怎么知道X=6一定是这个方程的解呢?
  生:验算。
  师:对了,验算方法是什么?
  生:将X=6代入原方程,看方程的左边是否等于方程的右边。
  (板书:
  验算:方程的左边=6+3=9
  方程的右边=9
  方程的左边=方程的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师:以后解方程时,要求检验的,要写出检验过程;没有要求检验的,要进行口头检验,要养成口头检验的习惯。力求计算准确。
  [设计的'意图:自学思考汇报交流既有利于每个学生的自主探索,保证个性发展,也有利于教师考察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考察学生是否能用清晰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巩固练习
  师:现在老师看看同学们对于解方程掌握得怎么样。(课件展示)。
  四、课堂小结:解含有加法方程的步骤。(出示课件)
  师:谁能说说解含有加法和减法的方程的步骤?(随着学生,显示全过程。)
  生:解方程的步骤:
  a)先写“解:”。
  b)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或减一个相同的数,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c)求出X的值。
  d)验算。

    解方程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了解到解方程作为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正确理解和使用乘法分配律和去括号法则解方程。
  2、领悟到解方程作为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组成部分。
  3、进一步体会同一方程有多种解决方法及渗透整体化一的数学思想。
  4、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领悟数学来于实践,服务于实践。 教学重点:正确去括号解方程
  教学难点:去括号法则和分配律的正确使用。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
  教学设计:
  一、引入:
  (读教材156页引例)
  引导学生根据画面内容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针对学生情况,如有困难教师直接讲解。
  学生观看画面:两名同学到商店买饮料的情景。
  如果设1听果奶x元,那么可列出方程4(x十0.5)+x=20-3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
  教材“想一想”中的内容:首先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抓住其中的等量关系:买果奶的钱+买可乐的钱=20-3,然后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列方程并解释其中的道理。
  ①学生研讨并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过程。
  ②学生独立完成“想一想”中的问题(2)。
  二、出示例题3并引导学生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
  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列方程的解的实际意义进行解释。
  出示随堂练习题,鼓励学生大胆互评。
  ①独立完成随堂练习。
  ③四名同学板演。
  ③纠正板演中的错误并总结注意事项。
  1、自主完成例题
  2、小组内交流各自解方程的方法。
  3、总结数学思想。
  三、出示例题4,教师首先鼓励学生独立探索解法,并互相交流。然后引导学生总结,此方程既可以先去括号求解,也可以视作关于(x-1)的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后一种解法不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
  1、自主完成例题
  2、小组内交流各自解方程的方法。
  3、总结数学思想。
  四、出示随堂练习题。
  ①独立完成练习题。
  ②同桌互相检查。
  出示自编练习题:下面方程的解法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
  ①解方程:2(x+3)-5(1-x)=3(x-1)
  ②解方程:6(x+8)一6=0
  ①小组间比赛找错误。
  ②讨论交流各自看法。
  ③选代表说出错误的原因,并总结解本节所学方程的注意事项。
  五、小结
  1、做出本节课小结并交流。
  2、说出自己的收获。
  给予评价:
  引导学生做出本节课小结。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