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了在人间传递圣火,西西弗斯遭受了永无止境的惩罚。弯曲脊背,推动巨石,一步步到达山顶却又一次次看着它滚下——于是他再一次深入诸神的巢穴,去迎接他的苦难。
② 西西弗斯本可以选择视而不见,他本可以继续做他的天神,享受人间的至乐。然而他明知会遭天谴,却仍旧义无反顾盗取了火种。如果说纪伯伦鄙视在难易中选择易的人,那么我想,他应当是敬仰西西弗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无畏精神。
③ 利弊的衡量驱使太多人在面临选择时弃难择易,殊不知这是目光短浅的表现。拿破仑曾言,承受痛苦比直面死亡更难。是的,痛苦如巨石,但逃避和选择安逸就好比在对未来不知情的情况下提前对它宣判死刑。诚然,选择后者更加便捷,眼前的利益也来得更快,但选择的那一刻便注定了你将身临客西马尼之夜的殉道主义悲剧,而命运胜利了,并为你奉上“最后的晚餐”。
④ “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尼采如是说。选择易,是内心价值趋向模糊而不坚定的体现,是精神贫瘠而行动怯懦的表现,更是胸中不曾怀有大志的外露。而对未知的苦难,诗人弗罗斯特说“我选择泥泞而少有人走过的那条路”,便是因为他坚定信仰、勇往直前。守岛23年的老兵范正军,为了祖国的安全甘愿尝尽恶劣自然条件之苦;查拉图斯特拉放弃归隐的安适,顺从内心召唤,向着人间疾苦“下降”……理想的指引使许多人从容坚定地踏上了看似更多艰难险阻潜伏的那条路,并且永不回头。
⑤ 向困难屈服,向命运低头,就好比仅因为落日将沉而朝阳还未升起,便放弃在黑暗中欣赏晚霞的美丽、在斗争中体验黎明前的狂欢。正如海明威所说的那样:“这个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人们为之奋斗。我只同意后半句。”真实的生活总是荆棘遍布,而真正的勇士总是敢于直面困苦的人生。如果几个世纪以前的哥伦布、麦哲伦、达·伽马等没有迎难而上的勇气,没有抗争大海不测风暴的力量,那么世界到现在或许还是被汪洋大海所分割。
⑥ 人类同一切艰难险阻的博弈早已开始,且从未停止。一旦认识了苦难背后不变的真实,苦难便也不再那么可怕。只有迎难而上,而不是掉头就跑,苦难才不会成为侵扰,而是为我们所掌握。谁是坐骑,谁是骑师,到底能否以困苦为翼,飞向更广阔的天地,在选择的那一刻便见了分晓。
⑦ 阿尔贝·加缪在用存在主义寄予西西弗斯的同情时谈道:“不存在无阴影的阳光,我们必须认识黑夜。”的确,在多数人选择将西西弗斯留在山脚时,他却用行动告诉我们:真正的虔诚是否认诸神并且搬掉石块,向着眼前的苦难和永恒的终极幸福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