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文网
导航:网站首页 >

科学活动教案集锦【8篇】

时间:2024/3/3 11:33:00
 
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世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集锦【8篇】,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一下噢。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背景:
  最近,我班新添置了一些游戏棒,彩色的木棒一下子就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不断创新,除了游戏棒传统的玩法以外,他们还玩出了拼图、叠高、搭建等新玩法。一次,我发现班上一个叫崔雨轩的小男孩正试着把一根木棒竖起来,因为游戏棒比较细,他尝试了许多次都没有成功,但他的行为却启发了我,让我萌生了设计一堂科学探索活动《让彩棒站起来》的念头。
  以一个成人的知识与经验来说,崔雨轩小朋友想把一根这么细的木棒竖立起来的话,显然是很困难的,但是用三根同样的棒子尝试“三角撑”,木棒的却是可以竖立起来的。而且“三角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非常广泛,比晾衣架,麦克风架、房屋建造时的楼梯,农民种植蔬菜时搭的架子,固定新种植的高大树木都要用到它,甚至现在最先进的登山鞋都用到了“三角撑”。当然幼儿没有必要去弄清“三角撑”的原理,因为这太深奥了,它包含了几何、物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大人尚不一定完全能弄清楚,何况是五、六岁的孩子呢?因此,把我设计意图放在了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这一点上,使他们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初步了解“三角撑”在我们周围生活中的用途。
  大班科学活动《棒子竖起来得秘密》就这样产生了,在实践中,为了减轻幼儿操作上的难度,提高幼儿的成功率,我在桌上摊放了台布,并且用一次性木筷自制成彩色木棒代替了原来的游戏棒,效果还算比较好。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玩棒的过程种尝试用“三角撑”的方法架起木棒。
  2、初步引导幼儿用统计的方法记录操作过程和结果。
  3、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合作能力以及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让幼儿在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1、彩色木棒若干(用一次性筷自制)、台布5块
  2、统计表5张
  活动过程:
  一、自由玩棒
  1、导语:今天我们一起来玩彩棒,看谁玩的方法多,方法好。
  (幼儿自由玩棒,教师参与)
  2、提问:刚才你是怎样玩棒的,用了哪些方法?(幼儿讲述)
  二、想办法竖棒,并记录(统计表附后)
  1、导语:小朋友玩棒的方法可真多,现在请你们猜一猜,如果不用任何东西帮助,彩棒能够站起来吗?(幼儿自由讨论)
  那你们就去试一试,然后把你尝试的方法和结果记录在这张表格的第一次操作格里。
  2、幼儿尝试、操作,并记录
  3、分组汇报
  导语:你们让彩棒站起来了吗?用了几根彩棒?
  三、再次尝试,启发幼儿用“三角撑”方法架起彩棒。
  1、教师启发幼儿用三根彩棒互搭竖棒,要求不用任何支撑物,把彩棒竖起来。
  导语:请你们试着用三根棒架起来的方法,让它们站起来,并把这次的结果记录在表格的第二次操作格里。
  2、幼儿操作,教师参与。
  四、展示记录表,讨论活动结果,引出其生活用途。
  1、展示五组记录表,幼儿分组汇报。
  2、小结,引出其生活用途
  导语:小朋友真棒,不用任何东西帮助,就让彩棒站起来了,工人叔叔把这种方法叫做“三角撑”。这种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到的地方可多啦,比如麦克风、照相机的架子,晾衣架,农民伯伯种蔬菜时搭的架子,新种的高大的树木要用“三脚撑”的方法帮它巩固,就是在盖高楼的时候也要用到这种方法。
  五、活动延伸:
  1、继续探索、尝试各种让彩棒站起来的方法。
  2、寻找、发现生活中的“三角撑”。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自主探索、讨论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在活动中体会蚂蚁团结协作的精神。
  3、尝试表现蚂蚁王国中有趣的生活情景。
  4、能细致的观察蚂蚁,大胆的表述。
  5、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活动准备:
  1、范画一张(上面有用白色油画棒画的蚂蚁),自制魔术棒一支(在水粉笔的另一头贴上一颗星星)。
  2、每组一张白纸,油画棒人手一份。
  3、蚂蚁图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以变魔术的形式引题激趣。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它就藏在这张白纸上,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现在杨老师就把它变出来好吗?(变出小蚂蚁)
  2、哦!原来我们的新朋友是蚂蚁,请小朋友看看蚂蚁是什么样的?
  二、认识蚂蚁的外形特征
  1、师:请小朋友来说一说蚂蚁是什么样子的?
  2、蚂蚁的身体有几部分?那三部分?(肯定幼儿的描述,同时给出科
  学的名称---头、胸、腹三部分)
  3、蚂蚁的头上长了什么?(一对触角、眼睛、嘴巴)
  4、蚂蚁有几条腿?长在哪里?(请幼儿点数)
  小结:原来小蚂蚁由头、胸、腹组成,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一双眼睛和嘴巴,身体上长着六条腿。
  5、师:小蚂有不同的颜色,你们见过什么颜色的蚂蚁呢?(棕色、黑色、白色)
  三、了解蚂蚁生活习性。
  1、蚂蚁的食性
  师:原来蚂蚁有不同的颜色,你们知道小蚂蚁喜欢吃什么吗?(幼儿回答)
  (只要能吃的它都吃)
  2、触角的作用
  有一天,有一只小蚂蚁出去找吃的,它刚出去没多远就找到一块大蛋糕,可是这块蛋糕比蚂蚁大,它怎么也搬不动。它想请它是好朋友来帮忙,可是蚂蚁又会说话,哪它会怎样告诉它的好朋友它需要帮助呢?(用触角)
  3、蚂蚁如何找到回家的路?
  蚂蚁请来了朋友帮忙一起把这块蛋糕搬回去,“一二、一二。。。。咦!家往哪里走了,小蚂蚁不知道回家的路怎么走了,你们想想它们怎样才能找到自己和的家呢?(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哦!蚂蚁有特殊的本领,每次蚂蚁离开自己的洞穴去外面找食物的时候,它就会释放一种气体叫“信息素”,所以不管蚂蚁离开自己家多远,都会跟着这个气味找到自己的家。
  4、蚂蚁的家
  (1)师:蚂蚁闻着气味回到了自己的家,我们一起来看看蚂蚁的家在哪里?它是家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
  (2)蚂蚁是一个人住呢?还是很多人住?(群居)蚂蚁喜欢群居,它们的家会有什么样的建筑(育婴室、国王的宫殿、储藏室 、休息室等等)
  5、蚂蚁的分工
  蚂蚁的家真大呀!那你们知道蚂蚁的家里都有谁吗?它们分别是做什么的!(分别引出母蚁、父蚁、工蚁、兵蚁)
  母蚁(蚁后):蚂蚁家族中体形最大的,蚁后原先有翅膀,生完蚁宝宝后它的翅膀就会脱落。
  父蚁(雄蚁):它有翅膀,它的工作是等待飞行,和母蚁交*。
  工蚁:负责找寻食物,照顾蚁宝宝。
  兵蚁:负责保护蚂蚁家,防止敌人来侵入它们。
  小结:原来蚂蚁的家是一个大家庭,人们都喜欢叫它“蚂蚁王国”。
  四、蚂蚁王国。
  蚂蚁王国里真热闹呀!现在请小朋友们也来设计一个热闹的蚂蚁王国好吗?
  1、交待绘画步骤。
  2、幼儿作画。
  小百科:蚂蚁(ant)是一种昆虫,别名蚁、玄驹、昆蜉、蚍蜉蚂,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蚁科。蚂蚁的种类繁多,世界上已知有11700多种,有21亚科283属,中国境内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科学活动:
  身体部位的转动活动的生成:这些天,孩子们一直在讨论生活中的转动,电风扇、车轮、时钟、地球仪……答案声此起彼伏,突然有个小朋友告诉我:“老师,我的眼睛也会转!”
  活动目标:
  1、身体不同部位的转动感兴趣,了解身体哪些部位会转动,并能大胆地用语言、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2、能利用水笔在图片的相应的位置作标记。
  3、体验转动的快乐。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人体图片、水笔、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由风车的转动引出身体部位的转动
  二、探索身体部位的转动
  1、请幼儿在人体图上将会转动的地方画上标记。
  2、鼓励幼儿与周围同伴进行交流。
  3、集体交流。鼓励幼儿大胆说说并进行演示。
  三、讨论:为什么这些可以转动,为什么要转动?
  四、游戏“闯关”请幼儿根据标记一下子说出4个能转动的部位,若闯关成功将得到一件小礼物。
  五、随音乐放松地做身体转动动作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目标:
  1.尝试双手配合用充气简给气球充气,注意控制速度和力度,观察气球不断膨胀的现象。
  2.尝试用语言、动作或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在充气、放气、扎气球过程中的感受和发现。
  3.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准备:
  气球若干,装在小筐里;小型手持式充气筒。
  玩法说明:
  幼儿将气球嘴套在充气筒的出气口上,一手捏紧气球嘴,一手来回抽拉充气筒活塞,两手配合给气球充气。
  指导要点:
  1.观察幼儿充气的方法,鼓励幼儿自己寻找问题的原因,并尝试解决。如果幼儿的气球总是无法持续膨胀,可引导幼儿观察是否漏气、哪里漏气以及为什么会漏气,尝试用捏紧气球嘴等方法解决问题。如果幼儿双手配合上有困难,可引导幼儿观察学习同伴的动作。
  2.气球膨胀得过大时,及时提醒幼儿不要继续充气了,避免气球爆炸。即使幼儿打爆了气球,也不要加以指责。
  3.气球充好以后,可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玩气球。如,松开气球嘴,玩放气的游戏,观察气球放气时飞行的轨迹;利用毛根等辅助材料尝试自己扎气球。
  4.鼓励幼儿将自己在充气、放气、扎气球过程中的感受和发现,用绘画等形式进行记录。
  延伸活动:
  提供脚踩式充气筒及形状各异的气球(如心形、长条形等),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土中有水、空气、腐烂物等成分,了解土的主要种类(如:黑土、黄土、白土、红土等)。
  2、了解土对人类的作用,萌发珍惜土地的情感。
  3、知道植物生长离不开水、空气、肥料和阳光。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每组幼儿一盘土壤。(四人一组)
  3、实验用的酒精灯、铁架、杯子、连根的干枯青菜。
  4、植物头饰。
  5、四袋不同种类的土壤标本。(黑土、黄土、白土、红土)
  6、一袋泥土。
  活动过程:
  一、植物为什么会干枯
  1、幼儿扮成各种植物,老师扮成植物“花姐姐”。
  引导幼儿讨论:植物生长离不开什么?(用故事“干枯的青菜”告诉幼儿植物一般离开土壤会干枯)。
  2、小结:引导幼儿自己小结,(小鸟爱树林,鱼儿爱海洋,我们植物爱的是土壤。)植物的家是土壤,离开土壤会干枯。
  二、土中有什么
  1、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知道土壤中有水、空气、肥料(是树叶、草等的腐烂物),和植物生长过程。
  2、请幼儿捏捏地里的土壤是干的,还是湿的,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水分)
  3、请幼儿肥土壤放入水杯中,又发现有什么?(空气)
  4、把土壤撒在石棉网上加热知道土壤中有腐烂的树叶、草等,这就是肥料,它们能燃烧。
  5、小结:原来土壤里有这么多宝贝,它真像一个聚宝盆、空气水分里面藏,土壤是个大宝库,植物生长有营养。
  6、引导幼儿仿编儿歌:“鸟儿爱树林、鱼儿爱海洋,植物爱的是土壤,土壤是个聚宝盆、空气、水分里面藏,土壤是个大宝库,植物生长有营养。有了营养,幼儿模仿植物生长的过程。”
  三、土是什么颜色的
  1、幼儿知道土中有什么后,去花园里看看地上的土壤是什么颜色的?(黑色)后出示黄土、白土、红土,原来土有几种颜色。
  四、土的其它用途
  1、出示“砖、瓦、陶器皿,让幼儿看,让幼儿摸摸后,告诉幼儿这些都是用土加工以后做出来的。
  2、小结:土壤对植物有用,对人类的用处也很大。
  五、延伸活动
  与“土”交朋友让幼儿自由玩土。
  活动反思:
  根据大班幼儿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对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特别感兴趣。所以选择了—植物的家园“土壤”这一课题。意在让幼儿通过操作实验活动,初步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土壤。重点了解土壤中有水、空气、肥料,一般植物生长离不开土壤。培养幼儿观察事物、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喜爱小动物和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培养保护小动物的情感。
  2、初步了解小动物的过冬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动物和季节的关系。
  教案准备:
  1、带领幼儿搜集小动物过冬的图片资料
  2、小动物过冬课件
  教案过程:
  1、激发幼儿兴趣,谈话导入课题。
  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感觉怎样?(冬天,天气寒冷)
  看一看,冬天人们是怎样过冬的?(穿棉衣、安装取暖设备、常在室内活动、加强锻炼等)
  2、引发课题动物是如何过冬的
  谈话导入:人们有这么多的好办法过冬,那么你们知道小动物在这样冷的天气里是怎样过冬的呢?
  ⑴幼儿根据日常观察进行自由回答,教师不予评论。
  师: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动物过冬的办法,那么究竟小动物们是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天呢?老师有一些小动物过冬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⑵幼儿看图片:
  提问讨论:A:图片上有哪些小动物;
  B:这些小动物是如何过冬的。
  教师重点讲解,小动物过冬的方法有几种:冬眠过冬、换上厚厚的毛过冬、贮食过冬,冬眠过冬的有蛇、乌龟、青蛙、刺猬;换上了厚厚的毛过冬的有兔子、松鼠;贮食过冬的有蚂蚁
  C:你还知道其它动物是怎样过冬的?(狗熊是冬眠过冬,大雁和候鸟是南飞过冬的等
  3、巩固、丰富幼儿对动物过冬的认识
  观看动物过冬课件,提问:冬眠过冬的有哪些动物?换上厚厚毛过冬的有哪些动物? 贮食过冬的有哪些动物?
  4、了解动物与季节的关系,知道动物有各种方法过冬,这是保护自己生存的最好方式
  动物们为什么会有各自不同的过冬方法?(保护自己生存,适应季节的变化)
  假如这些动物不想法过冬,那将会怎样?(冻死、饿死)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引导幼儿认识时钟,能区分时针、分针,学会看整点、半点。
  2、引导幼儿讲出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并学习运用文字、符号、图画等形式制作作息时间表。
  3、培养幼儿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教学准备】
  1、教具:大的钟面一个(能拨动时针和分针),时钟课件。
  2、学具:小时钟、表现幼儿一日活动的图片每人一套,每人一套作画工具、废旧材料、胶水、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通过听音乐《谢谢你小闹钟》引出课题。
  二、引导幼儿认识钟面,能区分时针、分针。
  师:要遵守时间做事,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钟表,今天,小朋友都带来了小钟表。
  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钟表上有什么?把你的发现和小朋友交流一下。(引发幼儿有目的的观察并产生了幼儿间的互动)
  师:小朋友你们发现钟表上有什么?
  幼:(幼儿齐声回答)有数字、针。
  师:有哪些数字?
  幼:(幼儿齐声回答)1、2、3、4、5、6、7、8、9、10、11、12、
  师:有几根针?它们的长短一样吗?粗细一样吗?(幼儿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钟面上有小朋友说的12个数字,有两根针,它们都有自己的名字,短的叫时针,长的叫分针。请小朋友用自己的小手指一指哪是时针?哪是分针?
  (幼儿操作,并学说)
  三、通过演示课件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认识整点、半点。
  1、教师通过课件演示让幼儿发现时针和分针转动的规律。
  师:今天呀,时针和分针要进行一次跑步比赛,现在它们都站在数字12的起跑线上了。请你们猜猜谁会赢?好,比赛就要开始了,预备—开始!(教师操作课件 )
  提问:谁跑的快?(分针)
  议论:分针和时针跑的时候,它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呢?教师反复操作。
  (分针跑一圈,时针走一格。)分针时针谁会赢,(分针)
  小结:长针长,短针短;长针走得快,短针走得慢;长针走一圈,短针走一步。
  (评析:大屏幕上的课件把知识准确的传达到孩子们的眼睛里,通过老师的反复演示课件时针、分针赛跑,让幼儿明确了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2、认识整点、半点。
  师:那小朋友分针走一圈指到12上,时针指在几上,就是几点整。分针指向6,时针指到两个数字之间,就是半点。如: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3和4两个数字之间,就是3点半。
  (教师操作钟表---请幼儿说出是几点。引导幼儿说出分针指向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
  师:今天小钟表还给我们带来了几位小伙伴一天的生活图片我们来看一看吧!
  (1)、来小朋友看看两位小伙伴是几点起床穿衣服,洗脸刷牙的呢?(7:00)你能不能把你的小钟表拨到7:00呢?来试一下吧!(小朋友真棒!及时鼓励)
  (2)、看小朋友是几点上学呢?小朋友拨一拨吧!
  (3)、小伙伴是几点上课的(幼儿操作)
  (4)、小伙伴是几点做操的(幼儿操作)
  (5)、小伙伴是几点吃午饭的(幼儿操作)
  (6)、小伙伴是几点课外活动的呢?(幼儿操作)
  (7)、小伙伴是几点放学看电视的呢?(幼儿操作)
  (8)、小伙伴是几点睡觉的呢? (幼儿操作)
  师:这是小伙伴一天的生活也是他一天的作息时间!那你能说一说你在幼儿园的一天。几点钟做什么事情吗?小朋友和你的小伙伴讲一讲拨一拨你是几点起床?上学然后正确地拨钟表,看谁拨得又对又快,并启发幼儿要遵守作息时间。
  四、幼儿制作“我的`一天”(休息日或幼儿园的一天)作息时间表
  请幼儿用文字、图画及符号等形式进行表征活动,用画钟表表示具体时间。
  师:小朋友都知道你的一天几点钟所做的事,我们来做一份作息时间表吧?来小朋友看老师制作的我的一天作息时间表。布置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记录作息时间表(幼儿制作)
  五、幼儿制作欣赏与介绍。
  幼儿陆续画完,相互介绍“我的一天”作息时间表。
  师:小朋友制作的作息时间表真漂亮,小朋友之间相互介绍“我的一天”作息时间表,小朋友作息时间表做好了你们可要珍惜时间,遵守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吆。小朋友我们可以把制作好的作息时间表贴在家里或者我们教室的作品区。我们要按作息时间去做事。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在实践中大胆操作探索,了解和发现磁铁同性相斥的现象。
  2、能合理想象,创编故事,大胆讲述。
  3、通过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学具:空心小磁铁每人2个,橡皮泥每人1小团,动物小卡片每人2张。
  2、教具:教师制作好的磁铁动物(小兔、老虎),视频展示台、电视机各一台,演示用的桌子一张。
  3、教师已编好《你追我逃》的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一、教师边讲故事边操作磁铁动物玩具,引起幼儿对活动的探究兴趣。
  1.师:今天大二班来了两位小客人,它们是……?(小兔子和大老虎)它们俩发生了什么事呢?
  2.放录音,教师操作表演动物玩具老虎追兔子,幼儿聆听观看。
  3.提问:师:小兔子被老虎追上了吗?
  幼:没有追上。
  师:老虎为什么追不上小兔子呢?
  幼A:因为小兔子跑的快。
  幼B:老虎没用呀!
  师:这里可藏着一个小秘密呢?有谁发现了吗?
  幼A:我发现小兔子自己会跑的。
  幼B:老虎追小兔子逃,老虎不跑小兔也不跑了。
  幼C:老虎和小兔下有东西。
  幼D:对,好象是磁铁,上次我在黑板上玩时也有过这样的。
  师:好,现在就让我们来研究一下,看一看小兔和老虎到底是用什么做的?
  (评析:教师首先设置悬念,让幼儿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两个玩具身上。通过视听活动,以及教师诱导式的提问,使幼儿对活动中的磁铁玩具产生了极大的探究兴趣。)
  二、探索磁铁玩具小兔和老虎的结构。
  1、用视频仪向幼儿展示玩具的结构。请一幼儿拆开玩具拿到视频下展示。
  2、提问:师:你发现了什么?
  幼A:有磁铁。
  幼B:还有橡皮泥呢!
  师:这个玩具是怎么做成的呢?
  幼A:把一张动物卡片,插在橡皮泥上,然后把泥嵌在磁铁的洞洞里。
  幼B:先放泥到磁铁,再插上动物卡。
  师:到底用什么方法最好,让我们来自己动手试一试,做一做吧!
  (评析:视频展示玩具,让幼儿亲眼看到了玩具的结构,探索到了制作的方法,这是幼儿的一次自主活动。他们对老师的玩具十分好奇,很想马上知道是怎么做的。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探求知识的欲望十分强烈。
  三、幼儿大胆操作探索制作磁铁玩具。
  1、师:老师已经给你们准备好了制作需要的材料,小朋友可以自己动手做两个玩具,做好后可以玩一玩两个动物你追我逃的游戏。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和适当指导幼儿制作,鼓励幼儿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
  师:动动脑筋,想想办法,怎样才能用一只手操作,让两个动物一个追一个逃?
  (评析:整个环节满足了幼儿好动的欲望,幼儿通过自己的尝试、探索制作出了属于自己的玩具。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但幼儿由于对磁铁的相斥特性不了解,好多人出现了困难。但是,只有当困难来临时,才能鼓励他们大胆提出疑惑,让幼儿继续深入探索磁铁的秘密。)
  四、针对幼儿存在的困难,重点帮助解决幼儿操作中的难点。
  1、师:有谁在操作中碰到了问题?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来帮助解决!
  幼A:为什么我的小蝴蝶一下子就被熊抓住了?
  幼B:是不是你的磁铁贴反了?
  幼C:我刚才也是这样的,后来我把一块磁铁反过来做,就对了。
  2、师:那么是什么原因会导致两个小动物吸起来或一直碰不上头这两种不同情况发生呢?因为磁铁有它的一个秘密。是什么秘密,谁知道吗?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屏幕。
  3、教师在视频下向幼儿展示两块磁铁“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效果。
  (评析:在活动中幼儿大胆交流着自己的探索过程,这也是一个幼儿相互帮助,相互讨论学习的好机会。视频展示的效果很好,让每位幼儿都看到了磁铁的秘密,丰富了幼儿的知识。为
  幼儿继续完成制作有了知识准备。)
  五、幼儿大胆想象,创编故事。
  1、师:现在小朋友可以继续做,已做好的小朋友可以自己边玩边编故事,然后讲给大家听。
  2、开展讲故事比赛。鼓励幼儿勇敢地上来表演操作磁铁玩具讲故事。
  师:讲故事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希望大家踊跃参加。参加比赛的选手自己准备好表演的玩具。本次比赛人人有奖。
  3、对幼儿的积极表现进行表扬,授予“优秀表演奖”“小能手奖”“聪明宝宝奖”“好故事奖”等。
  (评析:活动进入尾声,讲故事比赛活动又一次把幼儿的情绪推向了高潮,人人有奖的评比活动使幼儿对自己有了充分的自信,情绪愉快,表现积极,让幼儿做了一回小主人,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六、延伸活动:
  1、组织幼儿在语言活动区继续边玩边大胆想象,创编故事。
  2、在科学活动区投放一定数量的磁铁供幼儿继续探索磁铁的其他特性,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探究的兴趣。
  活动评价:
  整个活动将“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创新思维”三者有机结合,让幼儿在看一看、做一做、讲一讲的活动中,引发
  幼儿积极参与,自主探索,大胆创新。充分体现了新《纲要》中“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并且始终以一个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活动,使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与发展。
  活动中,幼儿情绪愉快,思维活跃,激发了幼儿对自己的自信,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此外,活动的延伸的安排,让一些对磁铁有兴趣的幼儿可以继续进行探索。也给那些胆小害羞的幼儿一个自我表现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