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文网
导航:网站首页 >

有关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8篇】

时间:2024/3/3 11:33:00
 
我想用萤火虫来点亮青春路上的一盏盏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8篇】,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一下噢。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一、班级学生概况:
  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习惯。借读生中,由于学习环境不稳定、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生活贫困等种种原因,造成了部分借读生数学素质相对低下,学习习惯较差,学习不够自觉等状况。本期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二),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要求: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在课堂中改进笔算教学,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在教学量与计量的教学时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精心设计每节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在教学中,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己动手“做数学”、“玩数学”、“用数学”,的气氛中学习数学,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对于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平时要多加关注,注意让好的学生去带动他们、帮助他们,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促进他们进步。对于优生,要尽可能地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得好,学得精。
  五、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毫米的认识………………………………………1课时左右
  分米的认识………………………………………1课时左右
  千米的认识………………………………………2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一、教材编排特点及重点训练项目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 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借助远程教育资源上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结合远程教育资源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6、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7、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8、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9、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的课件,案例,教学实录等媒体资源结合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四、教具和学具
  1、计数器、方木块、小棒、钉子板、卷尺和测绳、七巧板 、钟面、转盘。
  2、其他教具 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把教科书第92页的月饼插图画在硬纸板上,剪下,制成较大的“月饼”,作为课上的教具。又如将教科书第123页思考题图复印多份,发给学生,让学生试着剪一剪。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3
    一、课标要求
  第一学段(1~3年级)
  1、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 内的数、小数、简单的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2、数学思考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 ,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解决问题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情感与态度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 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 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担任三年级(1)班和(3)班的数学教学,两班共有学生90人左右。从性格方面分析,大多数同学性格开朗,爱好广泛,喜欢和别人交往是他们的特长。从学习方面看,大多数同学能按老师的要求积极做好课前准备,并能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良好。总体来说,班里同学相对比较听话,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三、教材分析:
  三年级数学上册内容主要包括: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九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一个总复习单元,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安排了四边形的认识;在量的计算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统计方面,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数学广角和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教材的编排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4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借助远程教育资源上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结合远程教育资源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6、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7、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8、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9、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的课件,案例,教学实录等媒体资源结合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四、教学进度:
  1、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3、四边形(6课时)
  4、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5、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6、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7、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8、可能性(4课时)
  9、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10、总复习(4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5
    一、班级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两年的数学学习经历,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
  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
  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在本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
  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以及有余数的除法。
  五、本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措施
  1、认真整顿课堂纪律,让孩子有良好的听课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按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本期的教学工作,在教学时要注意认真备好课,上好课。保证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3、对学生缺失的知识进行调查,并及时寻找时间进行补充,尽量让全体学生都能顺利地、较轻松地学好相关知识。
  4、密切关注学困生,从态度、兴趣、习惯、方法等各方面入手,从课上到课下,把握各种时机帮助辅导,努力让他们在原有水平上能进一步的提高。
  5、加强自身的学习,多向同组老师学习、交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六、教学进度
  第1周:时、分、秒
  第2——4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5周:测量
  第6周:国庆假日
  第7——9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0——11周:倍的认识
  第12——15周: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第16——17周:长方形和正方形第18——19周分数的初步认识第20周:数学广角
  第21周:总复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历了一年的科学学习,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比如,对周边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初步掌握了科学学习的方法,尤其是观察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学习积极性很高,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课堂纪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爱动手,爱发言。通过观察,学生对科学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不强。本学期,需要在科学课堂常规养成,科学学习兴趣,动手实验操作等方面加强教学,获得进步。
  三、教材分析: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动物与运动”“位置与运动”“力与运动”“昼与夜”和“交通运输”五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本册教材以“运动”为
  主线,通过与运动有关的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宇宙世界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开始意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不断运动的世界,从而为下学期学习“变化的世界”奠定基础。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和实验,对周围事物的变化过程和特点进行观察、记录;能利用语言或图表描述、展示各种天气、生物生长、物质状态等变化,并能找出变化规律。
  能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或实验结果;愿意参与科学研究活动,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能从自然界中获得美的体验;能积极开动脑筋,创造性的的完成设计任务。
  过程与方法
  通过描述天气变化及它对动物行为、人类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能描述植物、动物、人生长发育的过程和主要变化,能说出不同生物的生命过程的区别;知道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温度可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通过实验发现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意识到生活的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愿意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有关变化的现象和问题,如:热胀冷缩、去锈、去污;能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天气预报及农业生产的影响。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六、基本措施:
  1、对个别学生(突出的优秀生、学习困难生、落课的学生)加强辅导。 2、注意教学过程中进行学法指导。
  3、要灵活恰当地选择运用教法,有效地运用教具和演示实验,恰到好处地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4、要讲求效果。做到精讲多练,短时高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
  5、作业或单元测验要求做到及时批改,信息及时反馈,作业数量、难易程度要正确控制。
  6、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
  7、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主题学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社会性获得良性发展。
  8、引导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珍惜生命,健康成长。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7
    一、工作指导思想
  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后进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后进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数学基本能力。培优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数学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数学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基础和较强计算和分析能力,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成绩。
  二、培优对象和辅差对象
  培优对象:雷景强 杨凡 彭章颖 周帧智
  辅差对象:赵良威 陈宇杰吴紫嫣
  三、 制定目标
  在这个学期的培优辅差活动中,培优对象能按照计划提高计算与分析的综合数学能力,成绩稳定在95分左右,并协助老师实施辅差工作,帮助后进生取得进步。辅差对象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成绩有一定的提高。特别是数学的计算这一基本的能力。
  培优主要是继续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介绍或推荐适量课外资料,让优生扩大知识面摄取更多课外知识,尤其是分析问题,多给他们一定的指导,以期在数学中能灵活运用,提高分析能力,同时安排一定难度的练习任务要求他们完成,全面提高数学能力。
  辅差的内容是教会学生敢于做题,会做题,安排比较基础的内容让他们掌握,逐步提高后进生的计算能力,可先布置他们互相出题目。然后独立完成。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训练后进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课堂上创造情境,坚持不懈地关爱后进生,让后进生尝试说、敢于说,进而争取善于说。
  四、主要措施
  l.课外辅导,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2.采用一优生带一后进生的一帮一行动。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后进生加以学习。
  3.充分了解后进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后进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4.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后进生。
  5.对后进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练习,不断提高计算和分析能力。
  6.采用激励机制,对后进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
  7.充分了解后进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后进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8.及时与家长联系,协助解决后进生的学习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8
    一、学情分析
  这一届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实验教材仍然根据计算教学的基本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但是根据《标准》中有关计算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教学目标(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减少了教学的课时数和例题数。笔算加减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23课时减少为9课时,例题也从5个减少为2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为13课时,例题也从9个减少为7个。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算教学的步子,节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
  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因此,在笔算教学中,本册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和复习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计算法则”,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所以,应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册实验教材的计算教学部分,仍然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所以,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这样的安排,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
  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安排另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是加强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人们对一个量进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根据《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因此,无论在“测量”一章还是在“四边形”一章,实验教材都安排了有关估测长度的内容和训练。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五、教学进度表
  此处略,参考教参课时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