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文网
导航:网站首页 > 高中论文 > 高中历史论文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时间:2019/12/21 12:51:00
 
  在学科教学中,不少学生和家长对高中历史教学不甚满意,一些学生认为教学形式枯燥单一,一些家长反映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到位,对历史概念的认识不到位。然而,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必备能力和品格,是知识、能力、价值观等的综合体现。随着素质教育和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生歷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因此,教师要通过思考、借鉴、实践,总结出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工作的纲领,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其设置是否合理,关系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在设置教学目标前,教师应深入理解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及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设计具体目标时,教师应评估该目标是否贴切、是否具体、是否适度,即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心理特征,层次设置是否合理,是否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结构衔接合理等。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把握好每个具体目标及其与整体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与每个具体目标相匹配的处理方式,将其贯穿于相应的知识点教学中。
  二、改进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首先需要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思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机械地学习和接受历史知识,学生对历史知识缺乏思考和理解。因此,教师需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如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背景分析法和过程分析法对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背景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帮助学生厘清学习思路,对历史形成正确的认识。高中历史教材涉及从古至今的历史知识,时间跨度长达数千年。一些历史事件虽然时间久远,但却存在关联,学生容易将其混淆和记错。教师可引入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时空观念。思维导图中的符号信息、颜色标记及图像注释等有助于学生进行形象记忆和抽象思维,可将知识链条连接起来,构建起稳固的知识架构。如,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教学中,可让学生将各个朝代政治制度的建立、改革年份、背景及其之间的联系设计成树状思维导图,引导他们将各个朝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串联起来。
  三、推进合作探究
  新课改以来,合作探究学习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推崇,它是一种学生与教师共同选择研究课题,通过学生之间的分工、交流和合作,让学生自主习得知识与技能,探索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的方式。探究历史问题是在对相关历史资料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用实证的方式来阐释对历史问题的见解。因此,教师可尝试运用历史资料研习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查阅、整理和分析历史资料,总结、归纳历史资料所反映的历史发展规律,并应用历史资料去探究历史问题,从而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得到增强。例如,在“百家争鸣”教学中,可让学生在分工查阅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和诸子百家的具体思想的基础上,讨论和探究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意义,从而使学生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得以提升。
  四、利用本土历史资源
  本土历史资源能让学生了解家乡过去的历史,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让学生对家乡历史有全新的认识。甘肃历史悠久,是农耕、游牧、中原、西部、华夏、外来文化的交汇地。相传人文始祖伏羲、女娲、黄帝诞生在甘肃,故甘肃也有“羲轩桑梓”之称。目前,甘肃的敦煌、武威、张掖和天水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另有临夏市、会宁县、陇西县等7个县市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哈达铺镇、青城镇、陇城镇等6个镇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甘肃曾经还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有300多处革命文物景点,近万件革命文物。教师可搜集本土历史资源,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或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及历史遗址,从而引起学生对历史的共鸣。
  五、评价方式多元化
  将历史发展过程串联起来,能让学生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客观、准确地认识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并将历史价值观根植于心,历史核心素养得以培养。在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够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发展其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正是核心素养培养的初衷。如在古代史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创建开放式课堂,让学生先通过网络收集历史资料,再通过组内讨论或辩论赛,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具有争议性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最终作出相对全面且客观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