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和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对数学教育的观念、内容、方式和目标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逐渐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的思想主流。近年来,教育界提出了“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主张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差异化的分层教学。
一、微课特征
1.时间短
微课程一般耗时较短,在10分钟左右,小学阶段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微课程的时长刚好符合学生的注意力停留时间规律。同时,相较于传统课堂,微课程耗时短,可以使学生自行安排学习时间。对于理解能力较慢的学生,其在课后可多次重复播放,直到彻底掌握为主。在传统课堂上,部分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敢向老师和同学求助,久而久之,不懂的问题越积越多,成绩越来越差,学生慢慢就会失去学习兴趣,严重影响学习效率和效果。微课能够有效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学生在课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重复观看微课内容,从而增加对知识的熟练度,逐渐增强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2.内容少
微课程内容是从传统课堂教学内容提取的某个关键环节或知识点,只围绕某个单一的点,如重点、难点、考点、疑点、探究点和趣味点等[1]。主题精简独立,内容细微,结构完整,表现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自主进行微课程学习时,学生的注意力被集中在某一单元主题上,由此可见,多元化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避免其注意力的转移。
3.呈现形式多样化
微课一般通过网络和可视终端进行传播,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只要有网或者可视终端,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微课视频。此外,微课既可以在线实时观看,也可以异步观看。换言之,即使“授课教师”和“学生”处于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只要有专门的人录播微课视频,并进行信息共享,学生就能进行碎片化学习。
4.为学生服务
学生是微课的受众,因此,教师设计微课时,要以学生为导向,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用学生喜爱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设计,帮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让他们爱上学习。在小学分层教学中引入微课信息技术,能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微课与分层教学的契合点
1.分层教学的界定
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受先天智力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个性、智力水平、思维差异和接受知识的能力等因素的不同,将相同班级的学生划分成不同层次的小组。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和实施过程中,要遵循“分层施教、异步达标”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小组制定不同的分层教学目标,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设计分层次的习题,进行分层次引导和鼓励,帮助每位学生最大限度地靠近自己的“最大发展区”。
2.微课与分层教学的契合点
(1)数学的学科性质需要与微课融合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人们对这个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定向刻画和抽象概括后逐渐形成的方法和理论,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数学与运算、抽象数字、几何图形等关系紧密,在小学课堂中进行数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演绎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和其他学科相比,数学课堂更加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因此,数学教学当前的主要任务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传统课堂教学实施分层教学难度大
传统小学课堂一节课一般是35~40分钟,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教师很难兼顾到每位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教学目标是使大多数人得到发展,因此,可能会忽视对潜力生的保底工作和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利于中等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
(3)微课的特点决定与数学分层教学的融合
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制作相应的微课视频,供学生课后观看。微课内容要简短,有较强的趣味性和针对性,对于潜力生,内容当以对上课内容的重复再现为主,保证学生能够良好地掌握课本内容;对于优等生,可以进行一定的知识迁移,适当添加具有创新性的内容,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充分发挥“微课”独有的优势,承担起帮助学生进行课后辅导的重任,充分发挥分层教学的价值。
三、微课在分层教学中的应用
1.主体分层
分层教学是为了落实因材施教,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获得学生的认同和支持。首先,教师应设计动态的分层模式,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测试,以座谈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摸底,综合两次考核结果,实现学生在不同层级之间的流动。同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不同级别,各层级的学生人数比例维持在1∶2∶1,为最佳。其次,教师应根据不同层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制作微课作品(包括视频资源和其他练习题等文字资源)。最后,教师可将微课上传至学生微课平台,供学生自由学习。
2.教学目标分层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层级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例如,在教授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有多少张贴画(6的乘法口诀)时,教师给C级学生设定的教学目标是牢记6的乘法口诀,并能够使用它来解决简单的问题;给B级学生设计的目标稍微加大难度,要求在C级学生的目标基础上,能够理解和掌握每句口诀之间的关系,能够用算式、图画等自己熟悉的形式表达它们之间的联系;给A级学生设计的目标难度最大,要求其在完成B级学生的目标基础上,能够用6的乘法口诀快速地计算出不同的连加算式,如6+5+1+6或者6+4+2等,以培養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3.分层练习和评价
教师上传微课作品后,要及时在家长群发出公告,提醒学生观看学习,完成反馈练习。一般教师可将练习分为4个层次:模仿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拓展性练习。C组必须完成第二组练习(发展性练习),在一、三组练习中选取一组完成。A、B组以此类推,使作业难易度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匹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教师要及时跟踪和反馈学生作业完成情况,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结 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掌握科学知识是人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微课”已经进入全国各地的中小学课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学习情况选择观看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课程。这既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也是一种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能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参考文献]
汪福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分层评价[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