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文网
导航:网站首页 > 小学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情感教育渗透

时间:2020/12/24 19:55:00
 
  情感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在小学课程体系中并未设置专门的情感教育课程,所以学校要培育学生积极情感与良好的价值观,帮助学生维持身心和谐发展的状态,就要将情感教育渗透到小学阶段的不同课程中。小学音乐教学在实施情感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音乐本身就是一门情感艺术,音乐课程中包含大量的情感教育素材。对此,小学音乐教师要对音乐课程中的情感教育素材进行挖掘和利用,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体验中收获多元化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水平,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打好基础。
  一、培育审美情趣,渗透情感教育
  审美活动是一种融入了深厚情感的活动,在审美中,要想获得良好的效果,就要对审美对象产生情感,以便沉浸在作品中,对作品抒发的感情和传递的思想进行了解。就小学生而言,学生对音乐产生了浓厚兴趣,而且把音乐课作为非常喜爱的一门课程,乐于主动参与教师组织开展的多元化音乐活动。但音乐学习并非是单纯意义上的歌曲演唱学习,假如只进行机械化训练,会降低学生的音乐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要促进小学音乐和情感教育的融合,让学生得到良好的审美和情感体验,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就要从激发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入手。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听取学生的意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小学生的自尊心强,没有经历多少挫折,因此尊重与表扬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最佳激励方式,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情感的必要方法。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开展教学,增强学生投入音乐学习的动力,促进情感有效渗透。例如,在教学《小雨沙沙》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想心中的小雨,之后鼓励学生大胆说一说自己对小雨的审美感受与体验。当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用语言进行诱导,注意加入情感因素,让学生融入情感投入学习与演唱中。如,小雨就如同是一只温暖的手在抚摸种子长大,就像母亲抚摸孩子长大一般。
  二、增强情感交流,渗透情感教育
  核心素养背景下促进小学音乐和情感教育的融合可以通过师生互动交流与情感交互的方式达到目的。这样的做法也能更好地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让学生体会音乐作品感人至深的力量。音乐情感教育的突出作用是润物细无声,其原因在于音乐中本身就蕴藏着丰富情感,而学生也会在学习中自觉融入,从而生成差异化的情感体验。但在音乐教学中情感渗透还应该体现在利用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情感,进而让学生获得心灵洗礼,塑造良好三观。此时就需要依托师生互动以及生生互动的方式达到目的,通过彼此双向性的情感交流,达成情感教育的融入效果。在师生交流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启发,鼓励学生从情感角度出发表达自己的理解与见解,鼓励学生主动挖掘音乐艺术的深刻内涵。在生生互动中,教师要督促学生互相学习,彼此监督共同发展,强化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组织多样化的主题实践活动,提高情感渗透效果。
  三、优化学习氛围,渗透情感教育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不管是学生表达情感,还是对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内涵进行学习,都需要有一个优良的学习氛围。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开展情感教育的基础与不可缺少的条件,而学习氛围的营造又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引导方法密切相关。小学生天性活泼,对音乐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而这样的好奇心也会促使他们在音乐学习中积极主动。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情感和营造优良学习氛围的教学方法,而不是单纯地灌输。比如角色扮演游戏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學方式,可以把音乐和游戏进行有效整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学习与演唱音乐作品。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理解音乐作品中的音乐形象,并基于不同角色掌握演唱方法,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例如,在学习《小红帽》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主动扮演其中不同的角色,体会不同角色的多样化情感,指导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保持积极情感状态,提高学习质量。
  小学音乐是实现美育的有效途径,其鲜明的教育特质就是情感审美。可以说情感教育在音乐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正是有了情感因素在音乐教育中发挥作用,音乐教学才能够唤起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情感积累的过程中提高审美素质,多角度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与价值。所以,小学音乐教师要改变过去对学科教学的片面认识,拓展学科的教学功能,注重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渗透,优化学生情感体验,达成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