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教学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实现阅读量的最大化,从而达到最佳的阅读教学效果。群文阅读不仅能够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还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及质量,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形成横向对比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的意义
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在小学高段教学中对小学生的阅读量更是有着较高的要求。根据新课标的最新规定,四年级以上的小学生必须保证每学期不低于25万字的阅读量。但通过综合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学生都无法完成该阅读量。群文阅读教学方法能够实现小学生阅读量的提高,另外,群文阅读不仅是增加阅读量的数字,还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二、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的方法
1.合理设计问题,锻炼思维能力
因为群文阅读需要学生在短时间内对几篇组合在一起的文章进行综合阅读,这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小学生尚未形成有效的阅读习惯及阅读策略,因此在初步进行群文阅读时,会出现思维模糊、无处入手的情况。此时,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问题的合理设计,为學生群文阅读提供最佳的切入点。
(1)综合型问题设计。根据整体主题进行综合性的提问。例如:进行“创世神话”主题的群文阅读时,教师可在阅读之初设计一个总问题: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在未进行阅读之前,先组织学生根据这一问题进行讨论,由这一问题牵引出多个问题,使学生带着各自的疑问进入群文阅读,为学生接下来的阅读活动提供整体的方向,避免出现盲目阅读的问题。
(2)比较型问题设计。比较型问题的设计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通过对内容、形式、结构等因素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分析其共同点及差异性。例如:《望月》教学中,利用群文阅读。在同样是借月抒发情感的文章中,让学生对作者的表达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不同作者借月亮表达的不同的情怀。
(3)迁移型问题设计。此类问题主要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例如:《最后的姿势》中具有较为突出的环境描写,在文章中起到重要的铺垫作用。此时可以通过群文阅读,让学生找到其他文章中环境的描写,更加深刻的体验环境描写对文章的作用。
2.教授阅读方法,形成阅读策略
群文阅读要求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多篇文章进行有效的阅读,这就需要教师教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在阅读中探索有效的阅读策略。
首先,在第一次进行文本阅读时,教师可教导学生应用扫读、跳读、默读等方法对文本内容进行初步掌握,另外,应对关键的字、词、句进行特别标注,有利于对文章主题的把握,为进一步阅读理解扫清障碍;其次,从整体角度理解文章的核心思想,对群文进行横向对比,将每篇文章中的精华及有效信息进行提炼,发现不同文章中的相似性及差异性,从而进行综合分析;最后,面对不同作者、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群文,教师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敢于对文章提出质疑,能够通过不同的角度对文章进行思考,并且能够将自身的观点流畅的表达出来。
3.发现群文异同,升华阅读主题
群文阅读对于文章的选择是从固定的议题出发,将不同的文章根据逻辑进行合理的组合。因此,这一组文章必然拥有着相同的核心思想,但同时每一篇文章又是独立的存在,必然会拥有其独特性,所以,在进行群文阅读时,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对本组文章进行分析,在“求同存异”基础上对文章群组进行深入解读。所谓“求同”是指对该组文章统一的核心思想进行总结,而“求异”是剥离不同文章中不符合议题的细节,提炼文章的精华,深化阅读的主题。
例如:以“爱”为议题的群文阅读。首先从“求同”的角度,根据这一主题对此群组的文章进行阅读与分析,体会爱的表达。在《爱如茉莉》中作者以茉莉代表父母之爱,体现父母之爱的平凡与伟大;《我和祖父的园子》中寄托了祖孙之间浓厚的隔辈之爱;《爱之链》中传递了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大爱。不同文章中节突出了对爱的表达,它们都拥有着共同的主题,但是每篇文章的主人公所处的环境、面对的状况以及对爱的表达都存在着独特性。这就要求学生以“求异”的角度,对文章中不同爱的表达进行具体分析。通过组合阅读使学生认识到爱的含义是多么广泛。
三、总结
群文阅读通过将文章归类阅读,实现小学生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完善传统的阅读教学,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及质量。对于小学语文高段教学而言,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也是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不断探索的新命题。
参考文献
[1]李晓梅.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9(12):98.
[2]陈爱斌.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1):255.
[3]苏军.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与意义[J].课程教育研究,2019(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