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文网
导航:网站首页 > 小学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浅谈课改中的语文教学整合问题

时间:2020/3/21 21:47:00
 
  课程的整合化是当今世界课程发展的一个趋势。语文教学要突出其教育性,体现其整体的育人功能,就必须对现有的语文教学进行反思与改革,加大整合的力度。下面,我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行课程整合,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三维目标的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目标要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但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如何促进三维目标的整合,是当前课改的焦点和难点。实际上,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不少三者结合很好的例子,如:我在讲《我的母亲》这一课时,没有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课文加以分析,而是把这一课设计成一堂综合实践课,提前安排学生搜集一些关于母亲的歌曲、格言、故事等。出乎意料的是在活动课上学生不仅搜集了大量关于母亲的资料,还自编自演了小品,虽然表演显得很稚嫩,但每个人都是那样投入,很多学生眼中都满含着晶莹的泪花。学生当晚就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写入了日记,这样一来,不仅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习得了学习方法,对于自己的成长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二、教材内容的整合
  现代课程论要求变静止的、分割的、单一的教学改为动态的、整合的、开放的教学。进行语文教学时,我们可以就这些教科书所提供的文本进行再整合,将同一单元、本册内甚至超学段范围内的文本内容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一)在单元之内进行整合
  新课改以来,语文教材更强调单元的整体性,要想进行卓有成效的语文教学,就必须从宏观上审视同一单元的课文,把握它们的整体结构,分析异同,从而形成对教材的个性化分析。下面以人教版初一下册第六单元的课文为例,谈谈是如何具体实施单元教学资源整合的。本单元共有五篇课文:《珍珠鸟》《斑羚飞渡》《华南虎》《狼》和《虎》。五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回答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珍珠鸟》用“信赖,为我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含蓄表达了尊重对方的生存空间、思想空间。《斑羚飞渡》则歌颂了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气、智慧和自我牺牲精神。但从表达方式上来说,都侧重于人和动物的情态描写。因为对整个单元有了这样的宏观透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就会来一个全新的改变。
  (二)整册教材的优化整合
  整合教材还需要从整体教学的角度对各单元的教学目标进行优化组合,全面把握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并琢磨这些教学内容是怎样联系起来的,承载着什么教学任务,以此把握好教学目标,促进学习内容的最优化,高效率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新课改的路上,如果能更多地联系教学实际,创造性地进行教材整合,相信我们的课堂教学定會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教法与学法的整合
  教师是“教”的主体,主要表现在:不仅要思考“教”的内容、“教”的过程、“教”的方法和“教”的时机等,还要具备“教”的机智。教师既要向学生提供“教”的信息,还要了解学生“学”的信息。学生是“学”的主体,对于学习要有自己的独创性,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因此,在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况,营造出质疑的氛围,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在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从提出有答案的问题开始,到提出无答案的问题结束,这才是教法与学法整合的最高境界。
  四、教学手段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了教学改革的一大突破口,《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促进了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考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怎样把信息技术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展示功能,对于年代久远的课文,生动、具体地再现时代背景。对于教学中的难点,就可以设置动态教学,让学生主动探索,突破难点。教师还要利用网络,为学生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利用信息化平台和信息化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合作探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