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文网
导航:网站首页 > 小学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

时间:2021/1/9 20:23:00
 
  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信息传播渠道进一步拓展延伸,并大大提升了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信息传播速度的提升一方面促进了各项知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另一方面对现阶段语文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了。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建立完整的和自身相呼应的思想道德体系,面对网络上纷杂的信息,很容易使学生的思想建设偏离原本的发展轨迹。此时,受到外来文化的干扰,更不利于小学生自身思想道德体系的建立,也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语文教师当前重要的教学任务中就有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任务。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核心素养的渗入
  根据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提出的教学要求,教师针对当前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应该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发展开以自主意识为主导的探究式学习方法。通过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传统文化的学习,构建语文教育体系中的思想道德体系,并为后续教学内容的展开培养出有效的学习习惯。但是教师在对原有语文教学过程进行分析时可以发现,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难以展开,具体原因分析如下:传统教学模式是围绕教师为课堂主体展开后续教学,学生作为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中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在语文课堂中扮演着一个并不重要的课堂角色,这将导致学生在语文教学体系中不断被边缘化,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不能得到有效培养,语文核心素养在语文课堂中具体是指学生在当前学习阶段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品格和重要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在当前阶段应具备的核心素养进行初步筛选,并对筛选后的内容进行重点培养。对于小学生而言,需要具备以下几种核心素养:
  1.学生应构建符合自身性质的语言体系并将其合理运用,即在学生进行语言体系的积累时要在日常语文学习过程中注重语文文化的积累、分析和筛选。通过对语文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形成具有自身性格特点的语言表达逻辑,并在日常与人交往时能自然而准确地表达出自身想要表达的内容。
  2.学生在日常语文学科的学习时,要注重与当前的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促进自身思想的发展和思维的提升,即通过日常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思考积累,不断对自身的思维品质和能力进行调整,使之适配当前的学习进度。如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提升学生自身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文学的想象力等。
  3.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身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应该对传统文化展开梳理与分析,选择合适的内容融入当前的语文教学课堂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文化魅力,并与自身的理解思考相结合,形成具有自身思考特点的文化自信和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的历史责任感。以小学语文课本中《我不能失信》一文为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以课本中主人公的亲身经历为榜样,引导学生向其学习,并通过日常课文中其他故事产生的正确导向,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与正确的为人处世价值观念。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核心素养融入传统教学课堂
  在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授课模式较为单一,传统的板书式教学将教师的授课方式束缚在教学课堂上。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教师在语文授课过程中应不断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根据对现有教学资源的梳理,教师应该将多媒体教学设备引入当前的语文教学课堂。传统模式下的授课方式不利于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当前的教学课堂,也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在对传统文化进行讲解时,以小学语文课本中《望庐山瀑布》一诗为例,可以通过图像、音频的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下,帮助小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教师的引导讲解下,逐步对自身接触到的传统文化进行分析筛选。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是正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究竟是文化精华还是封建糟粕进行判断,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对待事物的逻辑判断能力,有助于帮助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自主学习。
  三、语文课堂中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课堂中应该针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用以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以小学语文课文中《观潮》一课为例,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在备课时根据课文中对潮水涨潮落潮的情景描写,找出其他关于描写自然景观的好词佳句,拿到课堂中与学生们共同探讨交流;也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就给学生布置该项课前作业,在课上将学生查找到的资料与其他同学分享。这一举措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自然而然地融入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方便教师后续教学内容的展开。将教师与学生查找到的图片资料与当下的语文课堂相结合,可以构建语文教学中的自然情景,实现课堂中的情景再现,通过构建与文章题材相呼应的教学场景与课堂实际的结合,激发学生对祖国秀美风景的热爱之情。最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上述教学手段是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的关键一步,也是语文教学任务完成过程的重要一环,在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中的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中,教师应该以教材内容为情感渗透的媒介,为培养学生们的思想道德、价值理念提供正确的学习方向。
  (二)通过语文阅读,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语文课文作为小学阶段学生主要的语文阅读渠道,在语文课本中的学习内容将对小学生的道德素养的培养提供有力的引导。例如小学语文课文中《阳台上的小鸟》《大熊猫》等描写小动物的语文课文,可以帮助学生关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護动物等道德素养的提升;语文课文中《小英雄王二小》这篇课文可以通过教材中对王二小的实际描写向学生传递当今的和平年代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灌溉出的和平之花,从而激起学生内心深处的爱国意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是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符合语文课堂客观发展规律的必要的教学模式的改变。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中引入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体现出小学语文巨大的教学价值,进而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玲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与实践[J].广东教育(综合版),2020(02).
  [2]王辉.浅谈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J].安徽教育科研,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