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文网
导航:网站首页 > 小学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小学中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式

时间:2020/1/8 7:57:00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思维,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渐掌握更多的知识。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并在此基础上逐渐能够自己探索更多的数学知识,丰富学生的数学素养。当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之后,学生便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了解更多的知识信息。
  一、创造自主学习环境
  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先从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环境的方式进行培养。通过为学生营造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环境,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在为中年级的学生设计这样的学习环境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为学生进行布置。
  如,在教授学生《年、月、日》这节课时,我便将今年每个月的日历挂在教室中,为学创造了学习此课内容的环境和氛围。在课堂中,学生进入到教室时,便能看到教室中布满了日历。此时,学生对于课程的内容便有了预设。当我再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的时候,学生便能自发地借助这样的学习环境进行学习。于是,我问学生:“大家看这些日历中显示的每个月的天数有什么不同呢?”学生仔细观察过后,回答说:“有的月份有30天,有的月份有31天,还有28天的。”之后,我便让学生将天数是30天的月份整理出来,将天数是31天的月份整理出来。学生在此过程中非常迅速地整理出了相应的月份,其中每月有30天的月份为:4月、6月、9月、11月,每月有31天的月份为: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之后再让学生数一数,一年中有多少个星期,学生也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可见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环境的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传授自主学习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还要传授给学生相应的自主学习方法,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学。自主学习方法是指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方法自主学习数学知识,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数学内容。因此,教师需要将一些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进行梳理,在相应的数學课堂上,传授给学生。
  如,在教授学生《数学广角——搭配》这一课的知识时,教师便可以将一些有关这方面的自主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我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将“0,1,3,5”这几个数字进行搭配,组成不同的两位数,并总结出最终组成不同两位数的数量。学生对于这道题目,开始并不知道应该怎样进行计算,于是我便教授学生几种自己探索的方法。我让学生将这几个数字竖着写在两个纸条上,之后拉动纸条,将组成的所有两位数记录下来,再划掉重复的两位数。这便是一种关于搭配的自主学习方法。除此之外,我还让学生以其中一个数为十位上的数字,将另外的数字分别放在个位数上,将组成的两位数记录下来。这也是一种关于搭配的自主学习方法。当为学生讲授了这些自主学习方法之后,我便让学生自己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探索,并从自己动手探索的过程中总结规律。学生在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探索之后,发现将“0,1,3,5”这几个数字进行搭配,可以组成9个不同的两位数。可见,传授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后,学生能够利用这些方法进行自主探索。
  三、激发自主学习动机
  要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要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当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动机之后,才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不断地自主学习过程中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
  如,在教授学生《数学广角——优化》这一课程内容时,便可以通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我在教学时,对学生说道:“我们有时候为了节约时间会同时做很多件事情,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多的事情。比如,我们在早上起床之后,要先热上早饭,之后在热早饭的这段时间内,我们洗漱、穿衣,当这些做好之后,早饭也好了。现在,家里来了客人,你们需要为客人沏茶,沏茶之前需要先洗好茶具,把水烧开、找到茶叶等步骤,你们应该怎样做呢?”在我的提示与问题下,学生能够根据之前的提示进行思考,回答说:“应该先烧水,之后再找茶叶、洗茶具,在烧水的这段时间内,做准备工作。”我继续说道:“说得非常准确,下面还有一些类似的问题,大家来看一看吧。”之后,学生便开始阅读后面有关优化的题目,并自己试着解答其中的问题。从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到,激发自主学习动机的方式能够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探索解题方法。
  总而言之,在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创造自主学习环境、传授自主学习方法、激发自主学习动机等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并运用自主学习能力逐渐探索更多的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张建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8(02):66.
  [2]严文琦.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J].江西教育,2018(03):83.